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

包括一千五百萬斛糧食在內的所有商品原材料,統統被涼國以低價一口吞下。僅僅是其中一部分的糧食,也有一千五百萬斛,也足以讓涼國受益匪淺。涼國不得不在臨近關中的漢陽郡、武都郡、天水郡、隴西郡、安定郡、榆林郡、北地郡等七個郡,招募十萬百姓將這些糧食運回涼國境內。

與此同時,安息帝國的三千萬斛糧食也在路上。劉範與中書門下商議後,既然夏州、康州、天州和昆州四州靠近安息帝國,而涼州靠近大漢,那麼便採取就近原則,等從安息帝國進口的三千萬斛糧食運回來了,就將之分配給夏、康、天、昆四州;將從大漢進口的一千五百萬斛糧食,分配給涼州。五個州紛紛建立常平倉,分佈在各郡,每個常平倉均貯藏一百萬斛糧食。

中書門下還規定,在平時,常平倉糶出陳糧,糴入新糧;或者以陳糧換取新糧,比如以一石陳糧換取九鬥新糧。在發生大規模的饑荒時,常平倉開倉放糧,無償給受災百姓發放糧食。

漢廷囤積的鐵礦石,也便宜了涼國。涼國不僅有官營的冶鐵廠,也有衆多處在嚴格監管之下的民營冶鐵廠。因爲鐵礦石太沉重不好運輸,劉範便只好命令工部和商賈們把鐵礦石都運到最近的榆林郡去。榆林郡,就是在十軍之戰後,漢廷割讓給涼國的上郡的南部一部分。因爲境內多榆林,劉範也知道那塊土地包括着後世的榆林市,劉範便名之爲榆林郡。榆林郡境內有豐富的煤礦,正好可以用於冶煉鋼鐵。

涼國還買到了漢廷囤積的所有絲綢,這次劉範也忍不住與民爭利,下令讓戶部也派出代表購買了衆多絲綢。劉範在購買絲綢以及其他商品原材料時發現,負責進口的戶部,有些力不從心。因爲戶部執掌涼國的戶口、賦稅、田畝,是六部之中最爲權重和最爲繁忙的一部。這時,戶部還要負責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採購,當然也就左支右絀了。

劉範與中書門下商議之後,便分戶部爲戶部、田部、榷部。戶部負責戶口和賦稅,田部負責田畝和均田制,榷部負責商業、市場諸事。戶部尚書仍舊爲黃琬,提拔原戶部侍郎董扶爲田部尚書;而榷部尚書,劉範則以糜竺充任。糜竺不僅是糜貞的兄長,而且還是富商,精通商務,頗有才幹。而且在原有的歷史上,糜竺也是劉備麾下的一大賢才。基於這些考慮,劉範便以糜竺爲榷部尚書。故而,三省六部變成了三省八部。

就這樣,猶如猛虎從水牛身上咬下一大塊肉,涼國借貿易戰從漢廷那裡攫取了難以估量的利益,國力更爲雄厚。旁的不說,就是其中那一千五百萬斛糧食,也足以讓涼國不再患於饑荒,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展西進計劃,也就是遷徙四百萬戶口安置在康州和夏州。

在送走了楊彪之後,劉範呼出了一口氣。長久以來,劉範一直被貿易戰困擾着,像一團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在他的頭上。劉範本以爲貿易戰涼國是輸定了,甚至還有與漢廷開戰的打算。沒想到,貿易戰最終還是涼國勝出,這讓劉範心裡快意不少。

貿易戰結束之後,便沒有什麼事再值得讓劉範煩憂了。劉範唯一惦記的是,奉命援助安息帝國的趙雲和張郃,以及他們二人麾下的兩衛六萬涼國鐵騎,現在行進到哪了,什麼時候才能與。

另外,劉範心裡也更爲好奇,他最忌憚曹操,對於貿易戰的失敗,又該如何自處呢?貿易戰失敗,漢廷與漢廷治下的百姓定然都會受損嚴重。人情不附,人心背遠,漢廷在民衆之中的威望大打折扣。曹操又會採取何種方法,以重建威望呢?

………………………………………………………

大漢,雒陽城。

作爲都城,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能比雒陽城更能感受到時代的脈搏。貿易戰給大漢王朝帶來的震動,雒陽城中的人們最先感受到。最爲強烈和突出的,是金市和馬市的蕭條。

金市和馬市,各自分佈在南宮的東西兩側,相當於東西兩市。只是因爲金市中多涉及金銅之物,馬市中多爲販賣馬匹,所以才叫金市和馬市。在貿易戰進行之時,金市和馬市裡的商賈熙熙攘攘,摩肩擦踵。天下各地的商賈雲集在此,將收購來的貨物都暫時囤積在兩市之中。雒陽城成爲一個重要中轉站,商賈們再從雒陽城出發,向西運輸貨物抵達長安城,在關中囤積居奇,就等着涼國服軟後,奴顏屈膝地來收購他們的貨物。可隨着時間的推移,涼國一直不肯低頭,而他們的貨物卻開始慢慢變質。這讓商賈們心焦如焚,最終他們也沒能等來涼國的服軟,等來的卻是朝廷下達調整商品價格和關稅的命令。商賈們鎩羽而歸,有很多人直接破產。從此,熱鬧非凡的金市和馬市,立即萬馬齊喑,萬人空巷,一片破敗蕭條的景象。

曹操與荀彧兩人,前去馬市之中打探。爲掩人耳目,也爲了能更深入地瞭解馬市現在的情況,曹操與荀彧決定假扮成外地進京的行商,僱馬市裡的人作爲嚮導。

進入馬市後,曹操眼尖,看見街邊一家商鋪外正有一個愁眉苦臉的夥計,在門外蹲着。曹操便與荀彧走上前去,說:“這位小哥,在下二人是從豫州譙郡來的商人,想要在馬市中住下,不知小哥可知,何處有旅店?”

那夥計正蹲着,見曹操與荀彧兩人都是行商打扮,衣着並不奢華,便只是擡起頭覷了一眼,也沒站起身來,夥計還不屑地說:“二位要住旅店,與我何干?沒看見我們這家是賣絲綢的,不是旅店嗎?二位自去,我正煩着呢!”

荀彧溫和地說:“我二人俱是外地人,不知這馬市之中的情況。若小哥願意帶我等尋到一家旅店住下,我等當有重謝。”說着,荀彧從袖口裡摸出一小塊金燦燦的金餅來。

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