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

劉範想到明朝的教訓,不免對文人士大夫這個羣體提高了一些警惕。這時,就在劉範正在發呆的時候,激憤的田豐再次挺身而出,氣勢洶洶地指着這一羣太守和官商,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口氣狠狠地斥責他們,說道:“衆位太守真是鼠目寸光!庸夫之見!都什麼時候了,你們提出這等欠缺考慮的方案,不經仔細推敲揣摩,對得起主公的俸祿嗎!”劉範聞言,暗暗認可了田豐的能力。

爲首的閻忠氣不過田豐如此斥責,馬上就站出來反駁。但畢竟田豐是他的上司,又被劉範倚重,所以閻忠也不好過於冒犯。閻忠說道:“田從事,你我同僚一場,何必如此出言不遜?更何況,田從事說我等得提議無甚考慮,又是何意?”閻忠說完,贊同閻忠意見的其他太守和官商也都等着田豐的回答。

田豐這才氣消了些,說道:“閻太守說,主公可給朝廷寫一封信,言明如果朝廷繼續扣留人質,主公就要發兵攻擊長安,潼關,甚至過了潼關之後,繼續攻打雒陽城,是也不是?”

閻忠想了想,確實是他剛剛說的,於是就大大方方地承認,說道:“是如此。”

田豐氣得瞪圓了眼睛,說道:“那閻太守想想,萬一朝廷接到了這封信,非但不害怕,而是覺得主公沒有真正想要動真格的,如此行事只是虛言恫嚇而已,然後表面上假裝被主公嚇壞了,其實暗地裡卻根據那封信裡所說,加強了長安城、潼關、雒陽城的防衛,調集重兵進駐上述戰略要地,甚至暗中命令幷州牧董卓的兵力和益州刺史的兵力進入關中,屆時主公又該怎麼辦?!”

聽完田豐這一口氣說完的話,原來對耿直的田豐怒不可遏的閻忠等人都是先愣了一下,然後是吃了一驚。劉範和賈詡則是微笑着點了點頭。這時候,劉範才突然意識到,田豐除了治理政務得心應手之外,還是一名萬中無一的鬼謀之士。之前劉範之所以沒有這麼明顯的一點,或許是因爲田豐執政方面的天賦和所展現出來的成就太過於閃耀,於是就掩蓋了他關於戰略方面的天才。比如說,劉範制定的改革,其實都是田豐落實到了實處。沒有田豐,劉範就只是一個吹牛皮的而已。

閻忠等人驚呆了,他們只是想當然地認爲,劉範實力強大,舉世矚目,所以朝廷在接到那封信之後,還會如此防範。如果真照他們的方案辦的話,朝廷一邊麻痹西涼,一邊卻加強了對整個關中地區和司隸地區的防衛,同時又調集幷州和益州的兵力,那別說劉範到時候救不出劉焉等人,讓劉焉等人斷送到性命,甚至劉範自己都會被幷州、益州和朝廷三個方向同時威脅,隨時有傾覆的危險。

自然劉範也想到了這一點,他是越想越生氣,加上這幾天積攢的不安和恐懼,很快劉範的臉就黑了。但劉範憤怒是憤怒,卻沒有說一句斥責閻忠這些人。因爲閻忠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萬一藏不住情緒,把他們逼急了,弄不好他們就投靠朝廷就壞了。

田豐看到劉範的表情,立即說道:“幸虧主公英明,沒有采納衆位大人的建議。如果主公真的被你們說動了,那由此產生的後果,你們不論是誰也擔當不起。現在,閻太守,還有王太守、孔太守,你們還認爲某田元皓是在侮辱你們,打壓你們嗎?”

閻忠等人聽了田豐的話,怒氣立即就消了,反而是越來越愧疚,一邊看戲的武將們和其他沒有附議的文官和官商都盯着他們,加上劉範的臉色不好,所以他們是如芒在背,如坐鍼氈。最後尷尬不已的閻忠只好說道:“田從事思慮周詳,料事如神,是我等鼠目寸光,差點害了太公等人的性命,之前多有衝撞,望從事大人有大量,原諒我等!”

劉範對田豐點了點頭。田豐說道:“嗯,雖然你等思慮不周,但好歹初心仍好,以後爲主公辦事,多加心思即可。”

“謝從事大恩!”閻忠等人對田豐五體投地,佩服不已。作爲主公的劉範看到這一幕,也不知是如何是好。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屬下都能夠精誠團結,彼此之間和睦相處;但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屬下之間矛盾不斷,這樣他們纔不會結成朋黨,威脅到他的地位。

閻忠等人也看到劉範的表情,所以又趕緊趴在地上,告饒道:“屬下等爲主公獻計失誤,差點危及太公等人的性命和主公的大業,望主公恕罪!”

劉範這才舒展開眉頭,說道:“起來吧!以後,多學學田豐,說話之前先過過腦子,知道嗎?”

閻忠等人慚愧地說道:“謹命!”

到這,閻忠的方案就被推翻了。劉範說道:“剛纔大家也都討論過了,我們現在不能對朝廷有一絲示弱,更不能拖延時間,不然朝廷暗中調兵佈防,我們就很難迫使朝廷妥協。所以,下一步我們出兵是肯定要出的,其烈度也必須大到讓朝廷膽寒。你們都說說,具體該怎麼做?”每一次劉範都是這樣,先確定整體的方向和框架,然後那些細瑣的就交給屬下們討論。

這回,文官接受了教訓,思考的時間也就長了。武將中,張遼率先站出來,說道:“主公,末將以爲,現在時間緊急,而且新招募的步兵仍在訓練,所以主公這次不妨領騎兵十萬,對外稱出兵三十萬,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關中。因爲朝廷現在還不知道主公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陰謀,也不會知道主公已經決心要出兵,所以在關中三郡,朝廷必不會佈防有重兵。就算朝廷決定佈防,現在也肯定還沒有全面準備好,最多就是關中的心臟——長安城佈防有些兵力,藍田或許也有一些,所以,關中地區不足爲懼。待主公進入關中,末將以爲,主公不必攻破關中的城池,只需把長安留下幾千騎圍困。因爲倘若攻破了關中的城池,朝廷不但會以爲主公爲造反而來,而不是爲太公等人,則人質危險,而且關中堅城衆多,如長安、藍田、陳倉等均是高牆深溝,如若攻之,不但損兵折將,而且更是耽擱時間,誤了主公的大事。”

劉範點點頭,示意張遼繼續說下去。張遼說道:“等圍困長安城之後,主公留下少許兵馬盯住長安城。料想朝廷這些年一直在增兵入雒陽,西邊涼州也已經沒有了羌人之患,朝廷必然不會派遣大股兵馬留守長安。然後主公再進取潼關。由於時間緊急,主公必須快速拿下潼關。”

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