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

錦衣衛本是洪武帝設立的十二個親軍衛之中的一個衛,衛就是明朝的一個軍隊的編制。明朝的軍事制度是衛所制,所以錦衣衛不論後來怎麼發展,身上仍然留存有軍隊的影子。這也影響到了錦衣衛各級官職的命名。錦衣衛的官職從上到下分別是:指揮使(一人)、指揮使同知(兩人)、僉事(兩人)、鎮撫(兩人)、千戶(十四人)、百戶、總旗、小旗、力士,最低的力士就是普通的特務,在執行任務時也叫作緹騎。

劉範在後世生活時,特別喜歡看有關於錦衣衛的影視劇,尤其是喜歡錦衣衛身上那華美威武的飛魚服和他們腰間的繡春刀。愛屋及烏,所以劉範決定錦衣衛的各級官職還是秉承着明朝的名稱。

但劉範已經把錦衣衛講給劉誕管理和帶領了,於是劉範便讓劉誕上陣,他在背後教導他一二。

首先,劉範就要教劉誕學一些武藝,但武藝這種東西要經年累月才能練成,從沒有一蹴而就的,所以劉範只在每天早晨帶着劉誕練習一些簡單易學的武藝。第二,劉誕要學習管理之道,這不僅包括管理學,更包括上位者的氣勢的培養,在注重人治的中國,決定一個上位者的成敗與否的一個關鍵就是個人魅力。對此,劉範特意帶着劉誕先在州牧府裡的各個衙門參觀,讓他看看包括賈詡和田豐在內的大官小吏是怎麼管理的。

劉範又覺得儒學讓劉誕變得太過於謙恭,身上的氣質像個儒雅的士大夫,而非錦衣衛指揮使那種殺氣騰騰的官,所以劉範又給他一本《韓非子》和一本《法經》。這兩本書不僅宣揚“勢”、“術”的思想,還強調主上的培養。這麼強悍的書,劉範就是想用它們來抵抗劉誕腦中堅固的儒學思想,太善良的人不適合錦衣衛指揮使。

劉誕就像一株盆栽的牡丹,本來花開的好好的,但劉範卻又要裁剪他的花葉,讓他長成梅花。在劉範的裁剪下,劉誕一天一天地變化了,身體不像以前那麼虛弱消瘦了,變得粗壯起來,白皙如雪的皮膚也變爲小麥色;嘴裡不再整日碎碎唸詩雲子曰、之乎者也,而是《韓非子》中堅硬剛強的字句。劉範覺得這樣行了。

於是劉範丟給劉誕三千萬錢,讓他自行建立起錦衣衛,可以運用所有手段,然後甩手走了。面對這僅有的三千萬錢,劉誕最初的心情都是崩潰的。雖然三千萬錢不少了,但只有錢也不能建立起錦衣衛那麼複雜的機構,必須還要劉範提供的其他的支持,但劉範不管,只給劉誕這三千萬。劉誕看着擺在他眼前的一大堆錢幣,平日裡養尊處優沒見過大風大浪的他,是真的慌了。劉誕甚至還想過要放棄,但最終還是沒有那麼做。

劉誕便整日沉迷於酒肆之中,用酒精來迷醉他混亂迷惘、一片空白的頭腦。劉範就在劉誕身後看着他,他的一舉一動劉範都會感到心驚肉跳。最終,劉誕想開了,他想,終究他是逃不掉的,那還不如拼上一拼,說不定還會成功;如果失敗了,面對兄長也能有個交代,心裡也解脫一些。

於是劉誕開始幹了,第一步就是要招募錦衣衛的人員,招兵買馬。但這個就麻煩了,錦衣衛的要求就是隱秘,除了劉範、劉誕、賈詡、田豐之外不能讓別的人知道,至少在草創之時不能。如果像劉範招兵買馬、選賢舉能那樣大張旗鼓,就完全違背了劉範的要求。劉誕想了很久,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想既然用軟的不行,那就只能硬着來了!

劉誕便暗中在劉家僕人中挑選了二十多個可靠的,在白天時觀察人羣中誰比較適合加入錦衣衛,然後在夜裡,由劉誕親自帶頭,帶着二十多個僕人前去綁架那個他相中的獵物。將目標綁架到劉家之後,劉誕軟硬兼施,先用酷刑消磨掉目標的銳氣,然後再好言相勸,許以重金,最終拿下此人。依靠這樣的手段,劉誕在三個夜裡就得到了七十多個錦衣衛。

但總是這樣也不好,劉誕又把目標瞄準向逃亡進涼州的流民。流民中有一些人,全家喪盡,了無牽掛,正適合加入到錦衣衛。還是綁架的老辦法,劉誕就在進入街亭的要道上埋伏,支持綁架過往的獨身男子。不到半個月,劉誕便“招募”到了三千多名錦衣衛,並在劉範的許可下任命了錦衣衛的各級官員。這樣,錦衣衛就基本建立完成了。

見劉誕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劉範十分高興,鼓勵劉誕繼續努力。劉誕便依照劉範的吩咐,用錢去涼州官營工廠中訂購了幾千套飛魚服和幾千把繡春刀。飛魚服上的飛魚,其實並不是魚,飛魚很像蟒,只是在蟒的身上加上了魚鰭等魚的特徵而已。在明朝,飛魚服只在蟒袍和鬥牛服之下,它也不僅是錦衣衛的服裝,一些受皇帝喜歡的大臣也可以穿。

飛魚的基礎是蟒,蟒就是四爪龍,但漢朝時龍的地位相當於一般的瑞獸,所以飛魚也不受重視。所以飛魚服很容易縫製,但繡春刀就不好弄了。繡春刀的工藝很複雜,爲了快些裝備錦衣衛,劉誕只好降低要求,就普通的涼州軍裝備的馬刀稍稍改變一些工藝。

三千多個錦衣衛力士,穿上了華美的飛魚服,拔出鋒利的繡春刀,自有一股威嚴。劉範視察了幾次都很滿意。接着,劉範又給劉誕提出新的要求,必須把錦衣衛的行動擴展到全國各地尤其是司隸雒陽、幷州太原、冀州成都等重點地方,要多安排錦衣衛的

滲透;更要讓錦衣衛滲透進各行各業中去,特別是商業。商人是流動的,錦衣衛藉着行商的名頭,來往各地之間比較隱蔽。

劉誕領命,回去就訓練錦衣衛,並把三千多錦衣衛派出到全國各個城池去,特別是政治意義重大和軍事意義重大的城,比如在雒陽城這樣的政治意義重大的城池,錦衣衛主要的活動就是收集朝堂上的情報,以便劉範應對朝廷;在漢中郡南鄭城這樣軍事意義重大的城池,錦衣衛就要將漢中郡的軍事要道和各處關隘的佈防情況收集好,以便劉範日後攻略益州。爲了開展情報活動,有的錦衣衛的探子還進入到朝廷的部門中任職,還有的甚至參了軍,就在重點關隘上當兵。

在開展業務的同時,錦衣衛也不忘繼續擴大,不斷地依靠劉誕傳下來的秘訣“招募”力士,力士就是錦衣衛最底層的探子。錦衣衛在十月時建立,在劉誕的手中不斷完善和擴張,最終在十一月中旬時完善得差不多了。完善了的錦衣衛共有三萬兩千七百八十四人,其中指揮使一名(便是劉誕)、指揮使同知(就是副手的意思)十名、僉事一百名、鎮撫一千名,其餘的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有三萬一千多人。

說白了,劉誕的錦衣衛比明朝的錦衣衛更加龐大。劉誕的錦衣衛,職能也比明朝的多,其按照部署探子的地方,暫時劃分爲十個部,分別是涼州部、幷州部、司隸部、冀州部、益州部、兗州部、青州部、荊州部、幽州部、豫州部。在部之下,又以任務的分類設置有司,分別是:刺殺司、反貪司、刺探司、傳情司、臥底司、軍情司、聯絡司、後勤司、刑訊司、擴展司。

刺殺司就負責刺殺;反貪司只有涼州部纔有,劉範用來打擊涼州的貪污腐敗;刺探司專職刺探情報;傳情司負責傳遞情報;臥底司就安插在重點地方的重點人物身邊,也負責刺探情報;軍情司只負責刺探軍事方面的情報;聯絡司負責溝通其餘九個司,統籌安排九個司;後勤司就是負責後勤,也負責給錦衣衛探子們分發薪水;刑訊司,就負責嚴刑逼供,主要針對貪官;擴展司就是繼續用劉誕的手段擴展錦衣衛。

每一個指揮使同知負責管理一個部,每一個僉事負責管理一個司,兩級官員都直接向劉誕負責,劉誕再對劉範負責。

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