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

就這樣,這次擴軍就算差不多完成了,接下來涼州軍面臨的就是正式訓練了。馬超的良駿營,優先在山丹軍馬場挑選體格最強、耐力最好的戰馬五千匹,重達九十斤的具裝鎧五千副,騎兵則身披特製的明光鎧,重達四十斤。五千兵馬,人馬全身都披着鐵黑色的鎧甲,看不見鎧甲之下的人和馬,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着一絲寒光,全營結成整整齊齊的方陣,遠遠望去,威武霸氣,寒氣逼人,就如同一堵漆黑的銅牆鐵壁,更像是一片幽暗陰森、駭人冰冷、整齊劃一的黑森林,一名名士兵都像是一棵黑色的林木,使人看了,一股煞人的寒氣油然而生,直讓人看得牙齒髮抖,心跳加快,手腳冰涼,暈頭轉向。

另外,良駿營士兵由於都是重騎兵,所以不必裝備弓箭,人手一把大刀,或者是笨重的狼牙棒。良駿營的重騎兵們,光是將大刀或狼牙棒用力地杵在地上,齊聲大吼,便有如天兵天將下凡。縱使是身經百戰、見多識廣的涼州軍衆將,也是看得頭皮發麻。劉範十分滿意,照着這個陣勢,等漢靈帝劉宏駕崩之後的天下大亂,只要把良駿營往戰場上一擺,光是看上一眼,敵軍肯定嚇得一跳,要給涼州軍全軍退避三舍。

劉範又專門用弓箭射擊和刀劍劈砍穿着明光鎧的和穿着具裝鎧的木偶,實驗證明,普通的弓箭和刀劍,雖然能射穿和砍破明光鎧,但之後不能對明光鎧下的士兵造成很大的傷害。一刀或者一箭下去,最多也只是重傷,不會是直接陣亡,陣亡的概率十分十分地低,只有連續攻擊同一個部位兩三次,才能殺死披着明光鎧的士兵。具裝鎧則比明光鎧多結實一些,而且弧度大,弓箭和刀劍很難射穿和砍破,唯有三四次攻擊才能傷到具裝鎧下的戰馬。

重傷的概率增加,但這意味着涼州軍需要更多的軍醫。要知道,在戰場上受過傷的士兵,更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更能懂得如何避免受傷,也更能不怕犧牲,奮勇向前。受過傷的老兵,就如同再次被鍛造過了的刀,比新兵和沒受過傷的老兵的戰鬥力更加高。所以,傷兵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挽救重傷的士兵十分必要。而且出於人道主義,出於追隨劉範的義氣,劉範也必須要救下傷兵。

於是,劉範張榜涼州一百多個縣城,又傳檄臨近的州郡,招募軍醫兩千人,招募護士八千人。軍醫的含義好理解,但護士人們就不懂是個什麼玩意兒了。劉範又得解釋解釋護士的含義。而且,劉範着重招募涌進涼州的流民中的單身女青年。女人比男人更加仔細認真,而且流民中確實有不少的單身女青年,很多都是全家都餓死了,或者家人都找不到了。招募她們爲護士,不僅更好的照顧日後可能出現的傷兵,也有利於給她們和涼州軍士兵牽線搭橋,解決他們的婚姻問題。榜文一出,涼州竟然只有幾十個醫者前來應募,倒是益州的醫者來的比較多。

醫者在這個時候,地位也不比商人的高,雖然救死扶傷,懸壺濟世,職業道德高,但人們依然認爲醫者同奴僕差不多,因爲要伺候人。所以,很少有人主動學醫,多的還是道家弟子觸類旁通,成爲醫者。況且益州天府之國,雖然也爆發了黃巾起義,但比起其他七個州受損還是比較輕微的,人民的生活比較好,所以醫者比較多。很快,醫者就招募齊全了。而護士六比較難弄,因爲礙於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女人們都不願意來,更有甚者,竟然影射劉範這是在變相地招募隨軍女性工作者!聽了這個消息,劉範哭笑不得,但招募男子爲護士的話,又容易得罪朝廷,可能朝廷會認爲,這是劉範在變相地增兵。所以劉範只好頂住社會輿論的壓力,改招四五十歲的女子爲護士,等了十幾天,護士隊伍才補充完整。

劉範又見涼州軍的軍服,大體上還是大漢官軍通用的大紅色,士兵們下面還穿着寬鬆的褲子,感覺十分不好。如果士兵們上了戰場,穿着這麼不合身的服飾肯定十分不方便。而且現在還沒有內褲這個東西,士兵們胯下都是涼嗖嗖,走路還算方便,但騎在硬邦邦的馬鞍上就比較硌人了,有些機靈的軍士就墊一塊麻布在馬鞍上,但也免不了要受到一些衝擊。

於是,劉範又讓馬鈞製造出內褲,先裝備給涼州軍,然後再推廣到市場上去。同時,劉範還學習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士兵們的禪衣的袖子和褲子都改成如胡服一般的緊身狹窄,沒有了寬袍大袖。後來,劉範覺得涼州軍需要區別於普通的官軍,所以劉範又將涼州軍的軍服改成鐵黑色,配上同樣是鐵黑色的明光鎧,看起來更加氣勢洶洶,威懾力增加不少。

爲了便於在混亂的戰場上涼州軍指揮方便,於是劉範又規定,涼州軍除了黑色軍服外,將領還可以披着不同顏色的袍子,最高統帥劉範身披紅袍,參將身披白袍,校尉身披黃袍,軍侯身披藍袍,隊率身披綠袍,餘下的低級軍官,就不能身披袍子,只能在兩肩之上綴上鮮亮顏色的肩章。劉範試過,在身穿不同顏色的戰場上,即使有敵軍穿的和涼州軍差不多,身披一樣顏色的袍子,通過明光鎧的品級和軍袍的顏色,基本都能將敵軍和我軍區分開來。當然了,敵軍也不會傻到敢和涼州軍撞衫,不僅涼州軍士兵能夠快速地認出來,而且此舉更加大了敵軍被自己人所殺的風險。

一切軍務完備後,劉範便決定將涼州軍分到各個戰略要地去駐防:趙雲的一萬疾風營駐防在安定郡的街亭城,負責防範來自東州亦或是雒陽朝廷的威脅;黃忠的一萬蒼狼營駐紮在北地郡的治所富平縣(特別注意,此富平非彼富平,此富平位於後世吳忠市附近,彼富平則是陝西富平,前者位於寧夏,又稱爲義渠,在戰國時期有義渠人,後來被秦國滅掉),負責防範來自河西鮮卑、河套匈奴的威脅,並威懾北地郡中的北地胡;

張遼的一萬飛虎營駐紮在武都郡的故道,負責防範來自武都之下的益州的威脅;張頜的一萬捷豹營駐紮在羌地,負責威懾已經屈服了的羌人和氐人;文聘的一萬迅雷營駐紮在張掖郡的山丹縣,負責保護山丹軍馬場,防範來自鮮卑人的威脅;馬超的五千良駿營駐紮在敦煌郡的玉門關,負責防範來自西域和烏孫的威脅;

魏延的一萬金狻營駐紮在金城郡的允吾縣,負責拱衛姑臧;高順的兩千陷陣營和典韋的三千虎衛軍不再是劉範的親兵,陷陣營駐紮在隴西郡的臨洮縣,虎衛軍駐紮在漢陽郡的冀縣;而劉範則率領三萬亢龍營駐紮老巢姑臧城,坐鎮指揮。每個月不定時,劉範都要指派八個營派回一定的部曲回來,參加實兵對抗賽,並督察各營,有無違紀行爲。

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