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

盧植見劉範看着輿圖不說話,感到奇怪,便道:“劉校尉素來足智多謀,可有何良策指教我等?”

劉範嚇了一跳,連忙道:“指教不敢!小將只有些建議。”

諸位校尉紛紛作洗耳恭聽之狀。劉範道:“不僅廣宗城有黃巾賊,此處也有一大股黃巾賊。”一邊說着,劉範用手指着輿圖上的一個小點。校尉們紛紛上前來看,恍然大悟道:“下曲陽!”

劉範道:“不錯!前些時日,黃巾賊大將程遠志攻幽州不力,張角派遣其二弟張寶,率領五萬黃巾賊前去下曲陽助程遠志一臂之力。現今他們殺了幽州刺史和一名太守,兵威更盛。”聞言,剛剛還在商量強攻廣宗城的校尉都沒話說了。

劉範道:“眼下張角只有八萬兵,肯定擋不住官軍。要是他不蠢,一定會收縮兵力,據守廣宗,再傳喚張寶回援,保衛廣宗。屆時,張角就有了十三萬人,足以抗拒官軍了!”

校尉們聞言,無不臉色凝重。盧植知道劉範話沒有說完,便道:“那劉校尉可有良策?”

劉範道:“稟告大人,黃巾賊此時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末將覺得,眼下之計,我們應該分出一部官軍,趕在張寶進入廣宗城之前,越過廣宗,去攔住張寶部黃巾賊,使之不能與張角匯合,官軍可趁張寶沒能和張角會合,先攻下廣宗,再去打敗張寶。”

盧植滿意地點點頭,順勢道:“嗯,那不如劉校尉去吧!劉校尉部下是騎兵,速度快,抵擋不了張寶,也可與之周旋糾纏。不知劉校尉可敢去?”

劉範一下精神就來了,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末將保證一定攔住!”

盧植笑道:“好!若是官軍攻下廣宗,擒住妖道張角,老夫一定表奏皇帝陛下,記劉校尉大功!”

“謝中郎!”劉範便去安排屯騎部將士備戰了。一刻之後,劉範便率領兩千屯騎騎兵出發,朝着北方,也就是鉅鹿郡的廣宗城而去。

一路上,劉範帥屯騎部馬不停蹄,晝伏夜出,繞過鉅鹿郡各個縣城。遇到小股黃巾賊,比如只有百人以下的,就剿滅掉;百人以上的,就先藏匿起來,避免讓廣宗的張角知曉。

經過了三天的躲躲藏藏,小心翼翼,劉範的屯騎部終於越過了廣宗城。此時斥候來報,張寶部五萬黃巾軍還在來廣宗的路上,離劉範部不過兩日的行程,離廣宗城也只有三日的行程。

劉範不禁心急如焚。當初議事之時,盧植有意讓他出戰張寶,還故意行激將法,劉範一方面知道盧植有意扶持他,一方面又受不了激將法,這才奉命來抵抗張寶。但是劉範兵力還是沒有變化,還是隻有區區兩千騎兵。但在屢次大戰之後,無疑屯騎部已經算得上身經百戰了,對馬兒的掌握、對騎射的掌握,變得更加爐火純青。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忠於劉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強大,現在劉範已經可以如臂指揮了。

但張寶也不是好欺負的。程遠志攻不下的幽州南面諸郡,廣陽黃巾軍也沒能擴大戰果,可張寶一來,就攻破了幽州,殺了幽州的刺史太守各一人,足見他還算有些軍事才能。張寶如此,更別說他手下的五萬黃巾軍了。

劉範想,若是與張寶部黃巾賊正面決戰,估計也只能損傷他一些羽毛,而不能重創之;若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不斷地糾纏騷擾黃巾賊,就根本不能給黃巾軍造成多大的傷害,最多隻能讓黃巾軍疲憊不堪,延緩他們進入廣宗城的速度,最終他們還是會成功和張角會師的。如今之計,只能利用張角和張寶都還不知道劉範的存在這個優勢,找機會伏擊張寶。

於是定下計策之後,劉範便派遣斥候去臨近鄉村,“請”來幾個村民,讓他們幫劉範查看地形走勢。到底是劉範的部下、守衛一國都城的精英,不一會兒,屯騎斥候就從北面一個小山村“請”來幾個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的村民。

斥候們將村民趕到劉範面前,他們立馬就嚇得給劉範跪下了,道:“大人,饒命啊!”這個時代,軍隊記錄軍功的方法是砍下敵人的首級,以首級來計算功勞。有時候,一些兵痞爲了升官發財,加官進爵,也敢於殘忍殺害手無寸鐵的百姓,藉此來邀功。

高坐在馬上的劉範拿出十幾塊銀子,扔給跪在地上的幾個村民,安慰道:“你們不用怕!我是北軍的校尉劉範,特來討伐黃巾賊。”

幾個村民一聽是劉範,先是一愣,然後欣喜若狂,紛紛道:“原來是戰無不勝的屯騎校尉!太好了!”“這下黃巾賊可跑不了了!”

劉範有些吃驚,道:“你們怎麼知道我?”

一個村民道:“校尉大人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打得黃巾賊屢戰屢敗,現在整個冀州都傳遍了!我等雖是山野小民,山川閉塞,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劉範不禁暗自竊喜,沒想到後世的他竟然在東漢成了名人!劉範裝模作樣地道:“起來吧!那些銀塊是給你們的。”幾個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想到有一天,官老爺也會給他們錢!還給這麼多銀子,一塊銀子,就能抵他們半年的收成。

村民不知道的是,劉範在鄴縣繳獲了三千萬錢。劉範爲了吞下一些錢,以便日後爭霸,便不惜用一半的錢,也就是一千五百萬錢來封屯騎部軍士和民夫們的嘴,自己則留下了一千五百萬錢,全都是足色的真金白銀。所以賞給村民的錢,對劉範來說,僅僅是一個小數目。

但村民們也知道,官人的錢不是白給的,便道:“大人有什麼要吩咐草民?草民等一定無所不從!”

劉範道:“本大人需要你們帶我去查勘廣宗和下曲陽之間的地形,你們如果能提供關鍵信息,本大人重重有賞!”一聽劉範還會賞他們錢,村民們紛紛激動不已,連忙答應了下來。

村民們帶着劉範各處查勘,劉範發現,下曲陽和廣宗並沒有山谷山澗之類利於埋伏的所在。原來,冀州就是在後世的河北省大部,位於平坦開闊的華北平原之上,鮮有山脈;兩城之間也沒有一個城池,可以伏擊。

就在這時,地平線上突現一個城池。劉範不禁眼前一亮,問村民道:“那個城池是哪個縣?”

一個村民篤定地道:“稟告大人,那不是縣城。”

“不是縣城?這怎麼可能?如果不是城池,那又是什麼?”劉範十分不解,明明眼前的就是一個縣城;不是縣城,那也該是一個小邑。村民道:“草民不敢欺瞞大人,那本是鉅鹿王家的塢堡。黃巾賊造反之後,王家的佃戶們也跟着造反,和黃巾賊裡應外合,一起滅了王家全家上下三百多口人。現在王家塢堡裡尚駐紮有幾十個黃巾賊。”

劉範驚呆了!區區一個世家,就能建立起不亞於一個大城的塢堡,那豈不是比一個縣還富有?

東漢的天下就是世家大族掌控的天下,天下第一世家,就是歷時四百年的漢室;第二就是汝南袁家,他們家四世三公。就連後來漢室傾頹,天下諸侯中,袁紹、袁術、曹操、陶謙、孔融、韓馥、呂布、士變、馬騰、馬超、韓遂、董卓、孫堅、孫策、孫權都是出身於世家大族;其餘的比如劉焉、劉虞、劉鯀、劉表都是漢室宗親;劉備就是草根;公孫瓚不可考;而張魯也好歹是張良的後裔,借五斗米教起事的。

西漢時,國家由漢室和勳貴共同掌握,漢室力量很強大;而東漢開國時,光武帝劉秀本身就是南陽郡的世家大族,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幾乎全都是南陽郡的豪強子弟。後來,世家發展到隋唐時期,形成了兩個門閥集團:關隴集團和關東集團,其中,關隴集團對國家的掌控甚至要隱隱高於皇室;連唐朝都是在關隴集團的支持下開國的。

劉範震撼之餘,暗暗發誓,日後爭霸之時,一定要打擊世家大族的勢力,真正的將國家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