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龍鳳入京城

貞觀之意取自於《易經》,所謂“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

在進入貞觀元年之後,朕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撫卹百姓;剋制皇權,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爲本、鼓勵發明的政策,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推廣儒學,完善科舉、朝堂等制度,使整個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而此時,由於魏延、徐晃、軻比能等人駐守北疆,張郃、龐德、孟獲等人駐守西域,太史慈、甘寧、周泰等人駐守沿海,張飛、曹仁、士燮等人駐守南荒,所有邊境的外患也全部平定,漢族的儒學經義、各種發明創造、先進技術快速傳遍了周邊區域,成爲了當之無愧的中土之國。

貞觀元年正月十五日,朕宣佈大赦天下,赦免了所有的戰爭罪犯和失德之人。那些袁紹、劉備、孫權、伏完、關羽、程昱、程普、公孫度、南匈奴的劉豹、高句麗的延優等人,不管曾經是被軟禁的,還是被關在監獄裡面的,朕都還給了他們自由。

同一日,朕又宣佈裁軍五十萬,將朝廷百萬大軍的規模縮減成了一半。而那些被裁汰下來的軍人,朕則給他們發放了土地、財物、農具、種子,讓他們回鄉耕種傳家,從此告別了疆場殺戮的日子。

--------------------------------------------------

貞觀元年二月二日,龍擡頭,在大漢舉行第五屆科舉考試之前,有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孤身來到了洛陽城中。

此時這個年輕人看着洛陽城中的繁華街道,還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不由得自言自語的說道:“人生在世,生不逢時啊!我諸葛亮隱居山野五六年,一直在潛心讀書,沒想到一出山就見到了太平盛世。看來我這些年所學的統兵方略、縱橫辯才、機關奇巧、謀斷之術已經全無用處了!而如今,我也只能像這些過江之鯽一樣,與所有儒生爭奪一個一甲、二甲的名頭了。”

“咦?這不是孔明賢弟嗎?咱們可是好久不見了!這些年你都在哪裡啊?”就當諸葛亮在自言自語的時候,突然就聽到旁邊有一個人叫他。

而此時諸葛亮扭頭一看,就見到了一個滿臉漆黑、鼻孔朝天的人。當諸葛亮看到了他這幅尊容之後,直接是連想都沒有想,開口就說道:“哎呀!這不是龐統、龐士元嗎?你怎麼也來洛陽了啊?你現在到洛陽來,可是有什麼公幹嗎?”

“呵呵!如今你我在洛陽城碰面,還能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呢?”只見龐統的黑臉一笑,說道:“如今咱們這兩個天下大才來到洛陽,不過都是爭當做一個倉鼠而已啊!”

“哈哈!士元兄,你說笑了!”此時諸葛亮一捋自己的長鬚,說道:“如今天下一統、盛世繁華,正是我們讀書人用武之時。我看此次陛下加開了這次恩科考試,爲的就是選取一批賢才,來治理天下的州郡吧?”

“呵呵!孔明賢弟,你還是這樣藏着、掖着的,不肯跟人說實話!”這時只見龐統撇嘴一笑,說道:“咱們可是在沒有束髮之前就認識了,難道我還會害你不成?”

“呵呵,豈敢、豈敢!”諸葛亮連忙一拱手,說道:“你我乃是故交,又都自負爲天下奇才,怎麼可能相互揭短呢?士元兄啊,我看你揹着包袱在身,應該是還沒有找到住處吧?不如咱們一起去找個住的地方吧?”

“你……你不會是想帶我,住到你大哥的府上吧?”此時龐統直接就往後一撤身子,說道:“聽說你大哥諸葛瑾現在官拜尚書令,乃是荀丞相手下的紅人。我啊,高攀不起,告辭了!”

“別,別,別,士元

兄,你不要走啊!”這時諸葛亮連忙就扯住了龐統的衣袖,說道:“誰說我們要去住我大哥的宅子了?你沒看我身上也揹着包袱,正在找客棧嗎?人生在世,所有功名都是自己掙的!我也像你一樣,對我大哥高攀不起啊!”

“呵呵,原來是這樣啊!”此時龐統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說道:“那好吧!既然你這樣說的話,我還算聽着比較順耳,那咱們就去找家客棧吧!”

“好!士元兄,請!”只見諸葛亮一擡手,就與龐統一起去尋找住處了。

當諸葛亮與龐統一起進入了洛陽城後,又有更多前來趕考的儒生涌入了城中,而這些士子就像是江中的鯉魚一樣,搖頭麰尾、魚貫而入,都在尋找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

金榜高懸名字真,誰家折得一枝春?

皇臺新入名利客,湖海相思垂釣人。

三萬魚龍展鱗羽,十年辛苦涉紅塵。

太平時節逢盛世,不覺龍門是斧門。

就在貞觀元年,這一屆殿試會考即將放榜的前一日,尚書府負責評比考卷的官員可都急壞了。要說今年二榜、三榜的考卷倒還罷了,這些考卷的水平都是有高有低,也能夠分出個前後名次來,但是今年這第一榜的前三甲可真是愁壞了個人啊!

此時只見三份考卷並列擺在桌上,雖然這三篇考卷上的文章各有不同,但每一份都是一樣的才華橫溢,每一份都是一樣的博古通今,每一份都是一樣的出類拔萃,甚至每一份的字跡都蒼勁有力、矯若遊龍。而像這麼優秀的三份考卷,到底該選誰當狀元,誰當榜眼、探花啊?

“劉尚書、虞侍郎,你們這是在思考什麼問題呢?這一屆的榜單到底排出來了沒有啊?陛下可一直在等着御覽呢!”就當負責本屆會考的劉熙和虞翻正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只聽到一個聲音突然出現在耳邊,都把劉熙和虞翻給嚇了一跳。而就在劉熙、虞翻轉頭一看的時候,竟然見到當朝的御史大夫陳羣已經來到了身邊,正在微笑着詢問自己呢。

“陳大人,下官有禮了!”此時主考官劉熙連忙深深行了一禮,才說道:“實在是不敢欺瞞御史大人,我們確實是還沒有排出科考的名次來,只因爲我們碰上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啊!”

“難題?難道是在批閱考卷中出了問題嗎?”陳羣不由得看了一眼劉熙、虞翻面前的三份考卷,說道:“出問題的就是這三份考卷嗎?”

“御史大人見微知著,您所說的沒錯!”這時劉熙就將三份考卷遞到了陳羣的手中,說道:“御史大人一看便知!”

“哦?待我看一看!”陳羣接過了劉熙手中的考卷,便定睛看了起來。而過了片刻之後,只聽得陳羣也微微嘆了口氣,說道:“我已經明白劉大人、虞大人的難處了。這三位學子在考卷中展示出來的才華,真可謂是錦心繡口、絕倫超羣、下筆如神、驚爲天人啊!不是陳某自謙,恐怕他們每個人的水平都比我要高啊!”

當劉熙聽到陳羣也對這三個考生有如此高的評價後,就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御史大人,寫出這三份考卷的考生雖然未必比得上陳大人,但卻着實比我和虞翻要強啊!現在我們也是實在沒法評判了,不知您能不能給想個辦法,將這三個考生排出個前後順序來啊?”

“呵呵,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此時只見陳羣搖了搖頭,說道:“就以這三份考卷中所展示出來的才情,別說是陳某評判不出來,恐怕就算是三公九卿齊聚於此,也未必能判出個上下高低來!我想在如今的大漢朝中,除了陛下能夠評判他們的前後順序,恐怕誰都沒有這個本事了。”

這時劉熙略微呆了一下,就說道:“那麼……陳大人,咱們是不是就要把這三份考卷呈送陛下,讓陛下御批了呢?”

哼!那哪行啊?”陳羣不由得白了劉熙這個書呆子一眼,說道:“吾皇陛下既然委任你劉大人、虞大人爲主考官,那麼無論如何你們都得給陛下排出個名次來。就算是你們自己的能力不夠,也不能夠推諉責任!難道吾皇陛下給了你們高官厚祿,讓你們擔任了本屆學子的恩師,你還要什麼事情都讓陛下親力親爲不成?”

“不,不敢!陳大人教訓的是!”此時劉熙和虞翻聽到陳羣說得嚴重,不由得就跪了下來。

“好了,好了,起來吧!”這時陳羣看到劉熙和虞翻已經明白了,就扶起了他們兩人,說道:“我也知道你們其中的難處,不過這一榜的前三名必須在今天排出來。現在既然咱們已經沒法通過考卷來評判,那麼也只能通過其他的方法了!”

“其他的方法?不知陳大人您說的是……”當劉熙和虞翻聽到陳羣如此說後,也不由得眼睛一亮,便輕聲詢問道。

“我們做臣子的爲陛下選賢任能,並不單單要看這些儒生的學識才華,寫的字好不好看,還要看他的儀表氣度,以及接人待物的風範!”此時陳羣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要知道,一旦這些學子被錄用爲朝堂官員,那可就要代表朝堂治政安民、巡撫天下了,假如咱們錄用幾個長得太難看的人當官,他們會不會被百姓譏笑不說,而且很可能會讓朝堂的政令不暢,影響政令的實施!”

“哎呀,陳大人說得是啊!”這時劉熙也已經明白了過來,立刻就開心的說道:“既然咱們沒法通過考卷的水平排出名次,那麼就把這三個考生叫到國子監中,說不定咱們就可以通過他們的相貌評出個一二三來了!想咱們堂堂大漢的恩科考舉,所錄用的狀元怎麼也要相貌、才華俱佳之人啊!屬下已經明白了,我們這就去把這三個考生找來!”

而此時虞翻也連忙拿出了考生的花名冊,說道:“御史大人,這三名考生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屬下這就去通傳!現在他們應該都在城中的旅店等待出榜呢,應該費不了多少時間。”

“好,去吧!”陳羣對虞翻點了點頭,說道:“你儘管去找人,我今日就先留在國子監中,和劉大人一起等待最後排名的確認。”

“是!”虞翻拱手致禮之後,就連忙跑了出去。

僅僅過了大半個時辰之後,虞翻就非常順利的把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三人都找了過來,而此時陳羣和劉熙一看這三個人的相貌,竟然不由得笑了出來。本來陳羣和劉熙還有點擔心,要是這三個考生都長得很英俊、很瀟灑、很有氣度怎麼辦?但現在陳羣和劉熙見到他們真人之後,直接是在心裡鬆了一大口氣,要是僅憑這三個考生相貌來說的話,那真是太好評判高低上下了。

這三位考生中那個叫諸葛亮的人,他長得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而且從他的言談舉止上來看,那也是彬彬有禮、從容有度,一看就有一股大家風範,那麼本屆的頭名狀元肯定是他的了。而那個叫司馬懿的人,他雖然長得有點乾瘦,但也是五官端正、身材修長,並且他身上還帶着一股上位者的氣度,那麼本屆的第二名榜眼就是他的了。

但是當陳羣和劉熙看到最後一人龐統的時候,竟然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只見這個龐統身材短小、皮膚黝黑、鼻孔上翻、面目古怪,他臉上的頭髮、鬍鬚就像是倒立的掃把一樣,怎麼看怎麼都是一個醜到了極處的人。假如說評論當世最醜之人的話,除了那位已經擔任荊州刺史的張鬆大人之外,恐怕就要數着這個龐統了。

“御史大人!”這時劉熙不由得湊到了陳羣的耳邊,說道:“我看這個龐統長得也太有礙於觀瞻了,咱們不如把他放到二榜之中吧?”

“嗯,就按你說的辦!”此時陳羣也小聲的說道:“他的排名不要太靠前,也不要太靠後,就放到二榜五六名的位置吧!這樣就不會引起陛下的注意了。”

“是,屬下明白!”劉熙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一章:亂軍之中尋韓遂第六百三十七章:三氣周瑜第三百九十八章:曹操精神不太好第八十九章:麾下人才濟濟一堂第二百九十四章:朕曾賜予雲門九將寶馬第四百四十九章:給我一個不殺你的理由第五十章:是誰在屠戮百姓第五百零四章:佔領豫州第二百九十一章:末將有個不情之請第五百五十一章:滿嘴鮮卑羅圈屁第五百四十三章:鮮卑騎兵入北平第二百四十四章:誰是真正的指揮?第四十六章:兵圍廣宗城第一百七十六章:把劉禪的媽給弄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張家有百萬頃良田第五百五十八章:薄命侯第六百零五章:醫癡相逢第六百三十八章:天下一統第二十五章:武將探測器第二百零六章:我要親手刺殺董賊第二百八十四章:雲門九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第四百七十一章:身體有問題?取向有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路遇匈奴人第二百四十一章:袁紹的兵馬不太友善第七十七章:我可以信任您嗎?第五百二十七章:清河郡的崔家第三十九章:不如趁早殺之第一百七十二章:跨越時代的物品第二百七十三章:關外之策第五百三十六章:烏丸校尉閻柔第三百六十四章:白波軍如此差勁第一百八十七章:州牧大人給您帶句話第三百九十章:幷州戰役有功之臣第四百六十五章:低級龍膽屬性第一百九十一章:漢朝的太監基本絕種了第四百六十二章:陰山秘路第一百三十三章:天下學問入西南第五百二十三章:軍師徐庶第六百二十九章:青州內戰第三百二十八章:少將軍快快回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誰是真正的指揮?第四百四十六章:蔡琰監國第三百九十六章:說降士燮第一百七十六章:把劉禪的媽給弄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兵圍白狼山第三百五十二章:我有臭脾氣嗎?第四百三十六章:我要把所有花朵全部砍掉第四百一十七章:滅情道功法第四百三十四章:原來你們不知道?第三百一十二章:只針對你一個人第六百零一章:引夢珠第二百二十二章:紹願推舉劉虞爲帝第五百零九章:被他們給發現了!第六百零七章:智取襄陽城第五百六十八章:單矛追程普第五百九十五章:兄弟搏命第二百四十六章:趙雲飛身登虎牢第四百零六章:曹操你怎麼看?第三百九十四章:你打贏我了嗎?第三百五十一章:漢軍的攻城器械怕火第五十六章:將軍百戰返京師第四百四十四章:國家安危以社稷爲重第四十七章:曹操的眼神不對第四百五十八章:我看到了戰爭第四百一十二章:皇上身邊有我霍都第二十三章:持天子劍,斬不順命者第三百五十三章:賈面又給你送東西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公孫瓚守范陽第五百四十四章:一路向西第一百零三章:一倉糧食送予大人第六百四十八章:隱魔訣第一百一十七章:秦張兩位世子第五百零六章:你是不是又來坑我們啊?第一百零七章:四面埋伏第五百一十七章:陳宮的反擊第四百二十章:樂進斷臂第二十四章:讓新兵們見見血第二百零八章:一刀刺入董卓身上第五百六十二章:連戰連勝第六十章:十萬點抽獎禮包第二百六十九章:佔領司隸全境第五百二十五章:大破冀州軍第五十四章:把白玉麒麟獸給牽過來第九章:踏足洛陽城第四百四十章:被堵截的南行路第二百九十二章:檢測一下這個年輕人的屬性第六百三十一章:孫策遇刺第三百六十一章:你敢說出你的名字嗎?第一百二十七章:我喜歡你的頭髮第二百一十一章:諸侯藉機興兵起事第七章:願聞其翔第一百零七章:四面埋伏第二百六十二章:北邙山中的古通道第二百八十六章:敵軍不想讓咱們向西突圍第二百二十七章:雲門九將之典韋第五十章:是誰在屠戮百姓第三百零九章:您可以試探一下袁紹第十七章:太子舉止輕佻第三百五十章:賈面,你沒死啊!第四十九章:你是練劍的張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