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三公九卿

公元190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朕在禰衡、荀彧、陳羣、賈詡、郭嘉等人的輔佐下,於洛陽稱帝。是日,朕改天下年號爲“亮劍”,開始統領司隸和益州兩州之地。

當看到朕當仁不讓的在洛陽稱帝之後,原來朝中所剩不多的老臣也選擇了臣服於朕。由於黃琬、王允這些有名望的大臣都死於了亂軍之中,前來歸附朕麾下的臣子只有楊彪、伏完、趙溫、韋晃、吳碩、趙彥、耿紀等人了。楊彪就不用說了,身爲原來天下三大世族所唯一留存下來的族長,現在已經成了天下世家的代表,再加上他曾經在去年派他的獨子楊修投奔益州,所以如今他自己也投奔到朕的麾下也就成爲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伏完雖然不如黃琬、楊彪等人的官職高,但他的夫人赫然是漢桓帝的長女“陽安公主劉華”。 伏完與陽安公主共生有六子一女,他的女兒伏壽在原來的歷史上,還是漢獻帝劉協的第一任皇后。有他這位老駙馬爺來投奔朕,也就代表了大漢宗室的一種認可。此外,趙溫在原來歷史上也是位列三公之人,他的政治值也達到了85點。有了這些原來朝臣的加盟,朕在洛陽的朝堂金甌也就可以撐起框架來了。

亮劍元年四月一日,經過一個月的籌備,朕於洛陽南宮崇德殿正式舉行了登基大典。大漢皇室中的陽安公主、萬年公主、何太后、駙馬伏完,儒學大師鄭玄、蔡邕、盧植,前朝老臣楊彪、趙溫、韋晃、吳碩、趙彥、耿紀,益州官吏荀彧、賈詡、郭嘉、陳羣、禰衡、沮授、魯肅、張鬆、崔林、秦宓、鍾繇、荀諶、楊修,天下諸侯孔融、曹操等人於殿前觀禮。所謂“民無能名曰神,揚善賦簡曰聖,道德博聞曰文,克定禍亂曰武,靖民則法曰皇,德合天者曰帝”,自正式登基稱帝之後,朕的名號便定爲“聖武帝”。在登基之後,朕長跪於宗廟之前,向列祖列宗誠心禱告,願意繼高祖劉邦襲取江山、光武帝劉秀清復海內之後,再次掃除天下羣兇、重興漢室江山!

在登基大典之後,朕立蔡琰爲皇后,母儀天下;

封長子劉明爲太子,正式確立爲皇位繼承人;

封義妹劉琴爲“琴心公主”“大長秋”,協助蔡琰統領後宮。

在三公官職的分封上,朕封師尊鄭玄爲太師,位在三公之上;

封國丈蔡邕爲太傅,位在三公之上;

封盧植爲太尉,爲三公之首;

封楊彪爲司徒,爲三公之中;

封伏完爲司空,爲三公之末;

封荀彧爲丞相,位同三公,併兼任太子太傅;

封禰衡爲御史大夫,位同三公,併兼任太子太傅。

在九卿官職的分封上,朕封孔融爲太常,掌管禮儀祭祀;

封郭嘉爲郎中令,調度全國兵馬;

封典韋爲衛尉,掌管宮門禁衛;

封陳羣爲太僕,掌管全國交通;

封沮授爲廷尉,掌管訴訟斷案;

封賈詡爲大鴻臚,掌管諸侯事物;

封劉虞爲宗正,管理皇族事

務;(雖然現在劉虞還是幽州牧,也沒有前來洛陽觀禮,但並不妨礙朕封他爲九卿之一的宗正。現在袁紹恐怕正惦記着立劉虞爲帝呢,而朕就是要給劉虞另一條路來選擇。朕想,在當袁紹的傀儡和朕的九卿之間,劉虞應該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這也是朕繼位之後,對天下諸侯所使出的第一個計策。)

封張世平爲大司農,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

封崔林爲少府,掌管宮中御用之物,併兼任太子太傅。

此外在其他朝堂官職的分封上,朕封趙溫爲侍中,擔任管理國家的顧問;

封秦宓爲尚書令,協助荀彧總攬政務;

封魯肅爲中書令,協助賈詡掌管機密事宜;

封張鬆爲尚書,也是協助荀彧處理政務;

封荀諶、耿紀爲散騎常侍,規諫政事過失;

封趙彥、吳碩爲散騎侍郎,略低於散騎常侍;

封楊修爲御史中丞,作爲御史大夫禰衡的助手;

封趙商爲博士,負責經學傳授;

封馬鈞爲將作大匠,負責一切建造事宜;

封張機爲太醫令,負責全國醫療事務;

封蘇雙爲軍馬令,掌管全國馬匹調配;

封棗祗爲屯田令,負責全國的農耕事務;

封郭達爲兵器令,負責所有的兵器、盔甲鑄造;

封韋晃爲東觀令,負責國史的編輯;

封鍾繇爲益州刺史,掌管益州的政務。

這幾年,鍾繇一直在漢中兢兢業業的協助朕處理民政,也可以說是朕的嫡系人馬了。現在荀彧、陳羣、盧植等人已經隨朕到了洛陽,今後益州大部分的事情就都要交給鍾繇處理了。

鍾繇的政治值達到了91點,同時統帥也有70點,擔任一州之刺史還是力所能及的。雖然朕新得了整個司隸,但今後無論是物資供給,還是招兵買馬、開疆拓土,大部分還是要依靠原來益州的老底,所以益州的政務不容小視。就在朕對鍾繇委以重任的當天,朕親自把鍾繇的畫像放入了洛陽南宮的凌煙閣中,以示對鍾繇的信任。從此之後,鍾繇便成爲了朕的第十名“凌煙謀士”。

在武將官職的分封上,朕暫時不打算設立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等超高的官職,而是從四鎮、四徵、四安、四平一級的將軍開始分封。

在所有將領的分封中,朕首先封了曹操爲鎮東將軍,並加封爲魏國公。自朕二月底佔領洛陽以來,一直到四月初正式舉行登基大殿,曹操一直是孤身一人留在洛陽,甚至還幫着朕處理了許多整軍安民的事情。以前朕與曹操同爲軍中將領、互相以兄弟相稱,但是就在朕宣佈克承皇統之後,曹操就轉而稱朕爲陛下,這也足夠說明曹操的誠意。

現在朕佔領了益州和司隸二州,今後幾年主攻的方向基本會是虎牢關以西的涼州和幷州,既然虎牢關以東的七八個州要讓所有的諸侯去爭,那朕也樂得封曹操一個大一點的官職,

讓他成爲朕名義上的代言人。而且現在曹操已經佔領了陳留、譙郡、潁川等郡縣,今後很可能整個豫州、甚至兗州都是曹操的地盤。朕和曹操之間搞好了關係,也就不用互相防備着哪一天在虎牢關發生大戰,這樣我們都可以把精力放在各自的目標上。等過上幾年,待朕成功吞併了涼州和幷州之後,到時候再和曹操翻臉不遲。雖然朕現在還不知道曹操的想法,但估計曹操也做着和朕一樣的打算。

當然,朕對於曹操是不會封他爲陳留王的,一是因爲大漢“異姓不得封王”的規矩不能在朕手裡破了,再一個是當時在洛陽城頭上,小皇帝劉協曾經亂封一氣,竟然把曹操給封成了陳留王。要知道小皇帝劉協在沒有登基之前就是陳留王,他怎麼能把自己的潛邸封給曹操呢?就算是小皇帝劉協自己敢封,曹操也不敢作啊!所以朕封曹操個魏國公,也已經成爲曹操能夠得到的最高爵位了。朕想,當曹操得到了這個軍銜和爵位之後,一定會與朕和平相處幾年的。

封完曹操之後,朕又封了孫堅爲鎮南將軍,加封吳國公。此次朕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孫堅雖然沒有親自入虎牢關恭賀,但卻備了一份厚厚的禮品。其中很多珍玩珠寶甚至是剛從李傕、郭汜手中搶過去的,就又給朕送回來了。而且在朕登基之前,孫堅寫了一份極其謙卑的奏章,說道“恭祝吾皇榮登大寶,臣孫堅願世代爲陛下牧守四野,永爲藩屬。”所以,朕也就直接封了孫堅爲鎮南將軍、吳國公,讓他成爲朕在南方州郡的代言人。

而在封完曹操、孫堅之後,朕也沒有把剩下的鎮北將軍、鎮西將軍封給自己的將領,而是封了袁紹爲鎮北將軍,並加封了寧國公。在討伐董卓的前後過程中,袁紹已經和朕撕破了臉皮,他當然不會像曹操、孫堅一樣恭祝朕稱皇稱帝。不過朕在分封天下將領的時候,之所以封了袁紹爲鎮北將軍,也是想讓袁紹在稱王之外有另一個選擇。

要知道小皇帝劉協曾經在洛陽城頭封了袁紹一個渤海王,假如袁紹真的按照劉協的分封當了渤海王的話,那他就是一錘子買賣,要麼攻下全國所有州郡稱帝,要麼就被諸侯滅掉這個異姓王。朕估摸着袁紹絕對不想這麼快稱王,他還是應該要等自己的勢力發展一段時間,攻取了幾個州之後纔會考慮稱王的。不過現在袁紹要爵位沒爵位、要軍銜沒軍銜,就連他那個渤海太守的職位還是向韓馥買的,所以他一定也想要一個更加響亮的頭銜,成爲他攻取州郡時候的大帽子,所以現在朕就直接賞了他個異姓大臣最高的公爵,朕就不信他不動心。

這袁紹的態度在天下諸侯中影響甚廣,假如他接受了小皇帝劉協的封賜,自己當起了渤海王的話,那麼恐怕會有一半的諸侯也回去當異姓王;而假如袁紹回去並沒有稱王,那麼其他的諸侯在稱王之前也會掂量掂量,要是他們在袁紹、袁術之前稱王,會不會成爲諸侯共同聲討的目標。所以朕給袁紹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假如袁紹最終決定不稱王的話,那麼天下也就不會出現諸王並立的惡劣局面了。

(本章完)

第二章:斷崖嶺上打黑熊第三百一十三章:曹操是保皇黨第六百一十五章:發兵高句麗第一百五十七章:單刀戰關張第六百四十章:檢測三人屬性第六百二十二章:狂化失敗,狂化失敗……第四百九十一章:下邳城破第六百二十四章:典韋也是有秘密的一個人第二百二十一章:伊尹、霍光之事第二百七十二章:將領天下第五百八十一章:陰謀的醞釀時間第六百四十三章:賜名爲“囧”第三百八十二章:天狼未落戈未止第三百九十四章:你打贏我了嗎?第五章:死宅男第四百六十三章:陰山腳下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九章:回程和分贓第四百五十章:我也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第六章:之乎者也第四百四十七章:給他們一場戰爭第四百九十六章:許褚聚義第一百三十二章:老師就要來你這裡了第五百八十章:宛城之殤第五百五十一章:滿嘴鮮卑羅圈屁第二百九十一章:末將有個不情之請第四百八十八章:故人至第一百六十七章:咱們兩家被人給欺騙了第四十七章:曹操的眼神不對第二百五十五章:我只跟劉劍說話第四百九十五章:反客爲主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誰是真正的指揮?第五十一章:《太平要術》三卷第一百一十六章:雲門九將第二百一十九章:武力值99的武將第三百八十一章:官僚氣息的詔書第二百一十二章:我是販馬的蘇雙啊第一百九十八章:千斤巨石破城門第二百三十二章:大夏龍雀現纓鋒第二百章:不能從原路回去了第一百六十六章:誰放的箭?第二百一十八章:華雄發動“斬殺”技能第六十四章:四十歲老兵棗祗第二百二十二章:紹願推舉劉虞爲帝第二百五十一章:陷陣之營第六百二十六章:比武招親第三十四章:擊潰南門黃巾軍第四百九十五章:反客爲主之計第九十五章:漢靈帝微服出宮第四百一十四章:獨孤求敗埋劍之處第六百零六章:醫者之師第二百二十二章:紹願推舉劉虞爲帝第三百六十九章:我先後跟過三個將軍第二百九十四章:朕曾賜予雲門九將寶馬第四百零七章:說一說交心的話第六十九章:四輪馬車賣嗎?第二百六十四章:搶!必須得搶!第二百九十一章:末將有個不情之請第二百九十三章:武進士前十名第二百三十二章:大夏龍雀現纓鋒第二百五十四章:我勸你也趕緊撤吧第三百九十一章:將領武力值的波動第二十二章:兵分四路滅黃巾第五百五十一章:滿嘴鮮卑羅圈屁第一百八十章:漢靈帝崩第二百二十一章:伊尹、霍光之事第二百七十七章:你怎麼就這麼軸呢?第三百五十五章:朝廷要的是涼州長治久安第五百六十一章:十萬水軍十萬賊第二百三十一章:凝血功能障礙第五百五十七章:本初,別來無恙第三百九十九章:陰葵派師姐第一百四十九章:您的演技太浮誇了第七十八章:是誰泄露了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袁曹黃河之戰第四十八章:張家村的水土真不錯第三百五十五章:朝廷要的是涼州長治久安第一百六十五章:這袁紹欺人太甚第三百零四章:您是靠得住的朋友嗎?第三百九十八章:曹操精神不太好第一百六十一章:你可以當“雲門第十將”第二百八十四章:雲門九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第三百三十三章:馬滔,快開城門!第二百六十九章:佔領司隸全境第二百八十三章:耍嘴皮子的功夫第六十三章:110點屬性特權第三百八十九章:敵人一定就在附近!第四百九十章:青州的東面是大海第四百五十七章:鮮卑族的戰鬥力第三百六十八章:鐵騎軋城牆第七十章:王允的彈劾奏章第六百二十六章:比武招親第一百三十七章:八百里加急第九十章:五項屬性特權第六十二章:劉備他不認賬了第六百零一章:引夢珠第六百二十九章:青州內戰第一百四十七章:你腦袋上長雞毛了嗎?第三百零七章:十勝石第五百四十一章:替公孫瓚打江山第六百一十章:瞄準你的頭,射爆你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