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改刺史爲州牧

零陵和桂陽的郡守見到孫堅帶部隊前來,那是又喜又怕,喜的是觀鵠、周朝等人終於有了對手了,但怕的卻是孫堅會藉機佔領了自己的郡縣。孫堅到達零陵後,去見了當地太守一面,只說了三句話:“我孫堅沒有什麼文德,只以征伐爲功。越界征討,是爲保全大漢領土。你安穩好當地的百姓就行,興兵討賊的事情放着我來!”

當孫堅的部隊到達零陵後,只休整了一日,就找上了觀鵠的主力進行決戰。結果觀鵠的部隊連區星還不如,孫堅僅僅一次衝鋒就打得觀鵠的士卒四散而逃。在亂軍中,孫堅提着古錠刀又親手砍下了觀鵠的腦袋。就這樣,這個號稱“平天將軍”的觀鵠也被孫堅給咔嚓了。

當孫堅滅掉零陵的義軍後,又改道東南,向桂陽前進。由於孫堅在長沙、零陵兩場戰役中威名太盛,周朝和郭石聽說孫堅要來桂陽,竟然聞風逃遁。當孫堅趕到桂陽時,所有的義軍已經煙消雲散,就連周朝、郭石兩人都不知道躲到哪裡藏起來了。至此,長沙太守孫堅才停下了他征伐的腳步,帶領部隊重新回到了長沙。一個月後,當漢靈帝得知了孫堅的平賊功績後,加封孫堅爲烏程侯,並允許他自行募集軍士,保衛荊州境內平安。

從邸報中得知了孫堅的功績,我不禁讚歎的點了點頭。這孫堅數百里長途奔襲剿賊,奔而能至,至而能戰,戰而能勝,勝而能斬殺賊首,真乃當世虎將也。不過這孫堅事事親力親爲,自己每次都上陣廝殺,那是隻可爲將,不可爲帥啊。難怪在原來的歷史上孫堅死得那麼早,像這種每次打仗都要抄刀子自己上的人,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啊?我記得孫堅是191年就死了吧?比董卓死的都早,真可惜了這一員虎將了。

其實這幾年我和孫堅一直有書信往來。孫堅作爲一名統帥和武力都上90的武將,我也十分意動。假如能夠把孫堅收到麾下,不但孫堅自己能替我開疆拓土,而且孫堅的兒子孫策也會是一名頂尖的將領。要是孫堅真心投靠我的話,他在我軍中的地位絕對不會比黃忠、趙雲這些將領低。不過通過這幾年的書信往來,我也清醒的看到孫堅野心不小,絕對不是屈居人下之徒。另外我還通過禰衡的情報系統瞭解到,孫堅居然與袁術的私人關係不錯。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既然孫堅與袁術成爲了好基友,我也不會放下身段和袁術這樣狂妄自大的人交朋友

。於是,對於孫堅、孫策這一對勇猛但過早夭折的父子,我也只能感嘆無緣了。

現在已經又到了一年的冬天,看來我的軍隊是沒法外出練兵了,那就幫着百姓們收收糧食、修建修建過冬的房屋吧。假如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會有更多的農民起義軍,到時候再讓趙雲、黃忠等人帶隊出去練兵吧。既然現在漢朝有了孫堅越境剿賊的先例,那我也可以放膽去幹了。在益州附近的起義軍兄弟們對不住了,爲了在大戰之前鍛煉出一支精銳部隊,只能拿你們當磨刀石了。

--------------------------------------------------

時光流逝,冬去春來,轉眼又是一年的春天。現在已經進入了漢靈帝太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就在太平五年的正月,太常劉焉向漢靈帝上書說道:“現在天下州郡混亂、王室衰微。在各州郡中刺史、太守行賄賣官,盤剝百姓,招致天下百姓的怨懟。當今朝廷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大員,去擔任地方州郡的長官,藉此鎮守天下安寧。所以請皇上仿效古法,全面改刺史爲州牧,獨攬大權、節制地方、平定州內禍患!”

漢靈帝看到劉焉的上表後,也覺得這是個辦法。現在各州的刺史只具有監察、彙報的權利,而沒有統兵治政之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要彙報到他漢靈帝這裡,漢靈帝早就不厭其煩了。現在劉焉提出了州牧這個辦法,那麼就代表每州都有一個實際的負責人。就算是漢靈帝要管天下的事情,也只要找這十三個州的負責人就好了。更何況早在兩年前漢靈帝就封了我爲益州牧,現在益州被我治理得井井有條,即使曾經有南蠻叛亂,但也被我迅速平定了,這就更讓漢靈帝看到了希望。於是漢靈帝當即大筆一揮,就準了劉焉的奏章,全面改刺史爲州牧。

漢靈帝太平五年一月,漢靈帝宣佈改州刺史爲州牧,以太常劉焉爲交州牧,宗正劉虞爲幽州牧,太僕黃琬爲豫州牧,史稱“廢史立牧”。只是讓漢靈帝沒有料到的是,自從他改刺史爲州牧後,卻造成了各地軍閥的割據局面。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從此天下進入諸侯割據的時期。

就在漢靈帝大封天下州牧的時候,老天爺似乎又和漢靈帝作對了。就在太平五年二月,幷州的黃巾郭大等人再次起義,率軍

兩部分別進攻太原和河東。一時竟然威脅到了司隸的安全。爲了保衛河東之地,朝廷加封丁原爲武猛都尉,統領河東的所有兵事。這丁原就像他都尉的頭銜一樣,很有些武猛之色,在與郭大的黃巾軍戮戰幾場之後,竟然守穩了河東,基本解除了郭大黃巾軍的威脅。

雖然丁原暫時穩住了河東的局面,但幷州的亂象並沒有完。到了三月份,住在朔方之地的匈奴看到了幷州的混亂,“屠各胡”部族竟然也攻入太原,並且成功殺掉了幷州刺史。漢靈帝無奈,就直接封了丁原爲新的幷州刺史,全面負責幷州剿賊事宜。我想在漢靈帝的心中也不指望丁原能有多大作爲,只要能替他守住河東之地,不讓那些黃巾賊、屠各胡等匈奴部落南渡黃河、威脅到洛陽的安全,他也就滿足了。

可是讓漢靈帝有些意外的事情隨之發生了。這丁原不但武力上有兩把刷子,在運氣上也不錯。就在丁原外抗匈奴部族、內平黃巾賊寇的時候,一名來自五原郡九原縣的青年投奔到了丁原麾下,此人就是號稱“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呂奉先。有了呂布這樣的猛將存在,郭大這樣的黃巾賊哪裡還是對手?於是丁原率領着幷州軍自南向北一路剿殺,不但消滅了境內的全部黃巾,更連南匈奴的部族都打退了。一時丁原武猛的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快與孫堅並駕齊驅了。

但是就在丁原平定幷州好消息剛傳來沒幾天的時候,一件讓漢靈帝幾乎要爆炸的事情又傳來了,那就是冀州刺史王芬居然發佈檄文,想要廢了漢靈帝、把他改封爲合肥侯。這個冀州刺史王芬的膽量當真不小,他不但發了檄文廣而告之,甚至還邀請了華歆、周旌等人共同謀劃,大有在冀州招兵買馬、推翻漢靈帝的架勢。

漢靈帝雖然恨不得親手宰了王芬,但對於遠在冀州的王芬也是鞭長莫及。現在張燕的黑山軍雖然規模有所減少,但仍然牢牢佔據着黃河以北的太行山區。假如漢靈帝要派兵剿殺王芬的話,能不能過得了太行山都是個問題。於是漢靈帝也只好象徵性的免掉了王芬冀州刺史的職位,改讓韓馥擔任冀州牧。至於韓馥能不能滅掉王芬,那漢靈帝也只能看運氣了。

而就在漢靈帝疲於應對各州亂象的時候,我的益州則處於一片喜氣洋洋之中。因爲就在今年的三月份,蔡琰已經到了及笄之年,而我也終於要迎娶蔡琰成親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曹操發佈招賢令第三百二十五章:咱們要迎合馬超第四十五章:曲阿小將太史祥第四百七十二章:龍爪手和剪刀腳第三百九十五章:劉焉辭世第三章:我也是中山靖王的後第一百二十四章:益州本土武將吳蘭第二百五十二章:兵法之道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五章:白馬之戰第三百二十四章:堅壁清野天水郡第六百零九章:才貌俱佳的小白臉第三百零八章:小人只是一個樵夫而已第六百一十六章:平定高句麗第四十一章:滴滴,發現武將第五十章:是誰在屠戮百姓第三百九十章:幷州戰役有功之臣第八十三章:這是大喬和小喬妹妹第五百八十四章:宛城破第二百零五章:棄韓馥而投袁紹第六百三十九章:龍鳳入京城第六百三十四章:會占卜的徐氏第三百九十七章:交州佈局第二百九十三章:武進士前十名第五百六十六章:俺姓張,囂張的張第一百四十章:發現智力101的武將第六百三十一章:孫策遇刺第三百一十八章:三路大軍入涼州第三百一十三章:曹操是保皇黨第三百五十七章:進獻韓遂首級第五百九十四章:誰在曲解“忠義”二字第四百四十三章:陛下失蹤的消息第五百零二章:水淹陳留城第五百三十五章:兵圍白狼山第三百四十七章:破陣!破陣!第一百九十六章:太后娘娘噤聲第八十八章:王佐之才荀彧第二百一十七章:董卓的重甲鐵騎第四百五十二章:願拜您爲大哥第七章:願聞其翔第一百一十六章:雲門九將第三百一十六章:徐晃斬文丑第二百一十一章:諸侯藉機興兵起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劉劍極其霸道第九十八章:增加屬性的道具第六百零二章:兩個廢人第五百零二章:水淹陳留城第五百零三章:吃人肉的曹軍第三百五十章:賈面,你沒死啊!第三百七十四章:傷亡比例二十比一第三百四十七章:破陣!破陣!第六百五十四章:定悲第三百六十三章:朕是你的球迷第八十五章:秋月詩詞八首第六百三十二章:美人計第三百五十三章:賈面又給你送東西了?第五百八十章:宛城之殤第五百零一章:黃河之水天上來第一百六十一章:你可以當“雲門第十將”第五百五十五章:鮮卑攻南皮第三十四章:擊潰南門黃巾軍第一百二十四章:益州本土武將吳蘭第二百五十八章:破門良機第九十四章:怎麼處置劉劍呢?第二百四十五章:冷麪殺手禰衡第四十三章:兗州黃巾已經乾淨了第二百零六章:我要親手刺殺董賊第三百九十七章:交州佈局第一百零六章:虎將周泰第二百零九章:呂布不可力敵第三百五十八章:袁曹黃河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關門大吉第二百四十三章:殺出一條生路第二章:你要是敢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人……第三百三十九章:吾被佛……我不服!第四百八十二章:刀法突破的契機第四百五十八章:我看到了戰爭第二十四章:讓新兵們見見血第六百二十四章:典韋也是有秘密的一個人第三百九十七章:交州佈局第一百九十三章:釜底抽薪之計第二百七十二章:將領天下第四百六十七章:匈奴族的羯人第一百四十一章: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百鬼夜行日第十八章:抓的就是你唐周第六百五十七章:天下第四百零八章:一輛浮誇的馬車第三百零四章:您是靠得住的朋友嗎?第三百五十六章:西涼五馬第一百四十五章:馬亂涼州營第五百二十章:最好的兒子第四百七十五章:夜探敵營第七十章:王允的彈劾奏章第二百六十六章:我是涼州人第五百五十七章:本初,別來無恙第一百一十五章:貂蟬鬥法第二百九十四章:朕曾賜予雲門九將寶馬第五百一十三章:青州三軍戰曹操第四百二十四章:鳴鴻天地誰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