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起兵勤王

或許是因爲好事註定多磨吧,就當高順和郭嘉輪流上陣,好不容易費盡口舌勸服郭萃,定下成親日期的時候,天下又發生了巨大的變故。

長安那邊,李傕和郭汜二人起了內訌!

不論李傕還是郭汜,這二人都是狼子野心之輩。昔日董卓在時,他們懾於其威,還能恭恭順順地爲董胖子賣命。可如今董卓早已死去多時,他們便都自以爲老大,誰也不願服誰。現在他們一個爲大司馬,一個爲車騎將軍,所身負的都是權蓋一方的職位,又同處於長安城中把持着少年皇帝,如果說短時間內還有掩蓋矛盾的可能,可一旦加以時日,雙方決不可能一直平安無事地相處下去。

雖然已有不合,但在一開始的時候,兩人之間也很有默契,從未將彼此的矛盾擺上過檯面。然而樊稠被李傕突然殺害一事,則成爲二人徹底反目的***。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同爲董卓麾下宿將,董卓遇害之後,四人各提本部兵馬入洛陽爲其報仇。等到王允被誅、呂布外逃之後,朝廷再無任何反抗之力,徹底被這四人所控制。四人之中,李傕、郭汜二人地位較高,但樊稠和張濟相比於李、郭二人,其地位也只是略低一籌罷了。

李傕等人控制漢帝之後,馬騰、韓遂或是因爲對他們的行爲感到忿然,或是出於想趁亂分一杯羹、多揩一點好處的目的,總之他們揮兵數萬,攻向了長安。經過連日鏖戰之後,馬騰、韓遂軍不敵李傕等軍,潰敗而逃。李傕命樊稠追擊,卻不料樊稠只是帶了少數兵馬佯追,隨便趕了幾裡後很快就領軍回到了長安。對樊稠這種敷衍的態度,李傕大爲惱火,在諸將議事的時候公然命刀斧手將樊稠於議事廳內砍殺。

樊稠之死,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軒然大波。次日李傕宴請郭汜,有了樊稠的前車之鑑,郭汜哪有這個膽子再敢去赴宴,說不定這就是李傕設下的是鴻門宴,準備把自己在宴席之上做了。有了這種想法,郭汜不僅沒有去赴宴,反而集結人馬,決定先下手爲強,除去李傕。而李傕在得知消息後,自是勃然大怒,他不但聚集兵馬,欲與郭汜一決死戰,甚至還將皇帝、皇后及一干宮嬪統統地掠入軍營之中。而郭汜見狀,彷彿絲毫不甘落於李傕之後一般,把長安城內的公卿百官們一股腦地劫掠到自己的軍營裡。

雙方在長安城外對峙許久時分,遲遲分不出勝負。之後兩軍在張濟的調解下議和,領天子回長安。回城途中,董承、楊奉等人趁李、郭戰罷,守備鬆弛之機,領千餘人於亂軍之中搶走漢帝,向安邑逃亡。

李傕、郭汜自然大怒,率大軍直追而下。

董承等人兵少,自然遠不是李、郭兩軍的對手,當下聽從太尉楊彪的建議,請皇帝下詔,召兗州曹孟德大軍前來匡扶漢室。

————————————————————————————————

而如今,得到天子詔令的曹操正與其手下衆文武聚在一起,共同商議長安兵亂,漢帝出逃一事。

“當今天下不幸,皇室衰微,奸佞橫行。李郭惡賊,竟敢於都城交兵,令聖上蒙難於朝堂之中,實屬罪無可赦!”曹操跪坐於上首,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面帶悲慼地說道,“現下聖上令我率兵討賊,匡扶皇室,還天下以正道,諸位可有何高見?”

“昔晉文公迎周襄王,各地諸侯無不服從。漢高祖爲義帝發喪,而天下英雄悉數歸心。今天子蒙塵,主公正應於此危難之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曹公即衆望之所歸矣,此乃不世之略也。此時若不早圖,如有他人率先領軍營救天子,則悔之晚矣!”最先開口的是荀彧,在曹操帳下諸謀士之中,荀彧無疑是最對漢室忠心的那一個。在這個亂世之中,不少有識的能人智者都能看出漢室已是大廈之將傾,沒有任何挽救的可能了。以荀彧的眼力,他不可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他偏偏不願放棄,就是要矢志不渝地致力於光復漢室的理想。可以說,他投奔到曹操帳下,就是希望曹操能扶起這座遲早要倒塌的危樓。而如今大好時機已然擺在眼前,只要揮兵西向,消滅李、郭二賊,在曹操的扶助下,漢室說不定真會等到再度中興的那一天,荀彧怎麼會不抓住機會,當下自是竭力勸說曹操起兵勤王。

“可是,我纔剛剛把呂布趕出兗州,如今兗州境內還不是很穩定,萬一我率軍外出,又有其他諸侯趁此時機領兵犯我兗州,那該如何是好?”可以看得出,曹操對於討伐李傕、郭汜還是有着很大興趣的。現在他還不是日後那個位高職重的權臣,漢室在他的心中仍舊頗有分量,對於李、郭二人一個劫掠皇帝、一個劫掠公卿們的做法,曹操自然是感到怒不可遏。只不過,上一次呂布趁自己不在偷襲兗州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而此次如果出兵,所要面對的可是李、郭二人手下的十餘萬兵馬,難度比上一次徵徐州還要大上一些,要是又有誰整天沒事惦記着自己的老家,趁自己率軍外出的時候在後方這麼鼓搗一下,這滋味可頗不好受啊。

“主公儘可放心。”這次開口的是郭嘉,只見他侃侃而談道,“上次徐州之徵,只不過是諸侯之間的私鬥。而此回主公若決定出兵討伐李、郭二賊,則是奉天子詔前去勤王,如果有誰膽敢趁此時覬覦兗州,則可視其爲忤天子詔,助李、郭等賊爲惡,爲大逆不道之賊是也!屆時主公若得以扶助天子,則可以天子之名詔令天下忠義之士,羣起而討之也!”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郭嘉的這番分析合情合理,細緻入微,最重要的是說到了點子上,將自己的後顧之憂盡數排解。

“奉孝之言甚善,我意已決,起精兵五萬,討賊勤王!”

第二六五章 三年後第四十六章 桃花第三三一章 劉備,亡命!(上)第三六五章 張鬆訪曹(二)第二六二章 娶蔡琰(中)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九九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四)第十五章 陷陣營成立第二二二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八)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一九四章 最艱難一戰(一)第一八七章 關羽當誅第五十二章 起兵勤王第三四七章 荀令君之逝兮(六)第四一九章 戰和之辯第二五九章 清平調第三五八章 金城(十)第四一三章 三方亂戰(十三)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二六零章 曹操的又一次召見第二六四章 蔡琰琴兮,貂蟬舞兮第三三六章 劉備一生最大的屈辱(上)第三五五章 金城(七)第一五三章 岌岌可危的局勢第十六章 醉趴下的鬼才第一六四章 孫堅退兵(上)第二八一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四)第二十二章 芳心第三三一章 劉備,亡命!(上)第三八三章 陰平(五)第二五二章 隱忍第一七九章 袁紹之死(下)第一二一章 黃忠歸心(下)第五十一章 豪龍膽第三二二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七)第六十章 毒士之毒謀(下)第八十七章 劉備之降(下)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四十一章 利好形勢第三五五章 金城(七)第一五三章 岌岌可危的局勢第五十八章 毒士之毒謀(上)第八十六章 劉備之降(上)第二六二章 娶蔡琰(中)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一三六章 殿後(中)第一八六章 勸說關羽第一八六章 勸說關羽第一五一章 悲劇的張郃第二十八章 高順戰張遼(下)第三五五章 金城(七)第三四四章 荀令君之逝兮(三)第二六六章 追!追!追!第一二二章 十勝十敗第一一四章 拿下宛城(三)第三九四章 二度陰平(下)第三二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一)第九十八章 紅顏鬧劇(二)第三一四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九)第三零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六)第二五八章 校對第一一一章 賈詡出招第九十五章 跋扈第一七七章 曹袁決戰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一一二章 拿下宛城(一)第二八五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八)第二十章 劫財的下場(下)第十八章 任務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一九三章 如此強軍(下)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三六八章 張鬆訪曹(五)第三三八章 絕對霸勢第三零九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四)第四十六章 桃花第一八二章 軻比能第二六八章 損兵折將第五十三章 曹操面君第二二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十)第五十三章 曹操面君第一八四章 江夏之爭(下)第三六二章 婚約(上)第三二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五)第二零二章 最艱難一戰(九)第八十八章 皇叔第三七七章 益州烽煙燃起(下)第二五零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上)第二八四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七)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九十二章 洛神賦第三七三章 取漢中(上)第三八三章 陰平(五)第三零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一)第九十八章 紅顏鬧劇(二)第三六九章 張鬆訪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