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轉眼四年(上)

益州一役,徹底讓高順坐實了天下第一名將的稱號。

以往,人們提及高順,雖然也知其爲曹營大將,統領着一支戰無不勝的陷陣營,但是每每有人談論起誰纔是天下第一的統軍之將的時候,最終的結果也多是衆口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答案。

曹營中的高順、張郃、夏侯淵,江東陣營中的周瑜,這些當世名將的軍事能力在世人心目中的排行不相上下,難分伯仲。有時,就連曹操和孫堅兩位君主也會在人們談及名將之時被涉及其中。

而如今,高順率少數兵力翻越陰平,一舉攻克成都城的事例傳開之後,雖然不能說被百分之百的人認同,但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都已經承認了高順天下第一將的身份。

數數他往昔的事蹟,便能發現其所立戰功之豐,無人能比。守兗州、援許昌、破鮮卑、戰劉備、伐隴蜀,這些功績加起來,別說當世之將,就算放眼古今,也是少有人能做到啊。

雖然能得以攻克成都,運氣也佔了很大比例,如果沒有趙雲的援軍,沒有江東軍的插手,甚至高順都已經全軍覆沒了都有可能。不過不管再怎麼假設,既定的事實也不會改變,奪取益州,高順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高順因功封車騎將軍,授長平侯,食邑一萬五千戶。

車騎將軍以上,雖還有驃騎將軍和大將軍兩職,可大將軍一職由身爲魏公的曹操兼任着,驃騎將軍之位空缺,可以說如今的高順,已是身份顯赫,位極人臣了。

就連江東之主孫堅,其將職亦不如高順。

長平侯這個爵位,同樣不容小覷,曾經被封爲長平侯的,便是西漢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衛青。

高順、趙雲在攻蜀之戰中大爲活躍,像黃忠和張郃可就鬱悶得很了。他們戰前也是興致勃勃,期待能好好幹上一場,可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帶着軍隊在劍閣關外和關內守軍對峙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之後,敵人不戰而降了。

自始至終,都沒有他們及其部隊發揮實力的空間,那個鬱悶勁就別提有多濃了。雖然事後論功行賞的時候,曹操還是很大度地將他們的職位予以提升,並賜予爵位以及財帛田地,但作爲一個將領來說,沒能在戰場上切身廝殺,終究是件遺憾的事。

兩人都是一個後悔啊,爲什麼自己當初沒有挺身擔下偷度陰平的任務,這並不是爲了所謂的功勞,就是想好好地打上一場啊!

相較於兩位武將,司馬懿和陸遜就淡定得多了,畢竟這二人都是策士,最後的結局完美就足夠了。再者說,他們也因功得到了不少封賞,自然是心滿意足。

當然,黃忠和張郃還不是最鬱悶的,有一個人比起他們來更要慘得多。

曹彰來到劍閣關之後,和黃忠、張郃一樣,沒撈到半點仗打。雖然正是因爲他率軍來到劍閣關,才導致趙雲度過陰平前去救援高順之事發生,可以說曹彰對於最終的勝利有很大的推進作用,但由於他是違背軍令私自前往益州,最終沒有受到半點獎賞,反而被曹操臭罵了一頓,並削了不少田地,可謂是衆將之中最悲慘的一個。

得到益州之後,曹操便任命新的益州刺史,而刺史的人選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讓他們大爲驚訝不已。

曹操所任命的益州刺史,竟然是降將李嚴!

李嚴在益州待過一段時間,對當地情況有所瞭解。而他臨陣變節之舉,也使得當地勢力對其有所排斥,不必擔心他和益州的那些世家大族會有過多的糾纏。可以說,李嚴出任益州刺史這個位置,相對來說也算合適。

當然,爲了防止萬一,曹操還是將益州的大多數官員調任至他處,並重新派遣了一批官員入蜀任事。

其中,曹操調派司馬懿入蜀,擔任益州治中從事。治中從事一職,於一州之中的地位僅次於刺史,可以說,司馬懿便是曹操派給李嚴的副手。

曹操原本有別的人選,是高順推薦司馬懿前去益州的。高順知道原本司馬懿的後人篡了魏國的基業,雖然現在歷史有了極大的改變,但他看到司馬懿還是心存提防。與其讓他待在中央,還不如外放出去,讓他缺乏在中央提升地位的機會。

司馬家的根基在河內,而益州之內也是士族林立,這些士族多少都有着一些排他性。更何況,司馬懿上頭還有一個李嚴在呢,李嚴的能力雖然在這個時代算不上頂尖,但也是一介人才。因此司馬懿就算在益州有所發展,也很難有什麼不軌的作爲,這便是高順的考量。

而司馬懿本人,對於這個調動也不會有所不滿,畢竟他現在只是一介普通的文官,不可能在眼下就擁有什麼天大的野心。從如今的職位提升到一州之副手的地位,算得上是很大幅的提升了,司馬懿感恩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心懷怨尤。

對於高順的推薦,曹操也沒多作考慮便應允了。畢竟司馬懿其人的確有才幹,而高順又是自己的妹夫,賣他一個面子又何妨。

嚴顏見擒之後被押赴至許昌,一開始他想絕食而死,但曹操卻親赴獄中將其釋放,並應允其若不想投效自己,可自行離去。

此舉雖然讓嚴顏感動,但其並未就此而投曹,依然想要離開許昌。然而待嚴顏離城之時,曹操又親自前來,贈以豐厚的盤纏以及一匹良馬。見曹操如此厚待,嚴顏終於爲之流涕,想自己一介六旬老卒,亦得如此看重,如何還有不投效之理。

最終,嚴顏加入曹操麾下。

第三七三章 取漢中(上)第二零六章 最艱難一戰(十三)第三二七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二)第九十八章 紅顏鬧劇(二)第三九四章 二度陰平(下)第四十二章 呂布的決意第三百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五)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一零四章 紅顏鬧劇(八)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三**章 束手無策第四十九章 賽詩(下)第二四一章 武聖隕落(五)第一三三章 激戰(中)第三九零章 新星第二四七章 餘波(上)第二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九十三章 驚世之名第五十六章 毒士與奸雄(上)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三六二章 婚約(上)第一八八章 出塞(上)第四零二章 三方亂戰(二)第一六九章 暴怒的江東猛虎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一五八章 曹仁之死(下)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第二十五章 攻打徐州(下)第二零六章 最艱難一戰(十三)第二三一章 大漢天威(七)第一四二章 回營(下)第一九零章 出塞(下)第一四二章 回營(下)第三二九章 大戰之後(上)第七十八章 戰神之殤(五)第十一章 夜戰(二)第十二章 夜戰(三)第一五五章 夜間第六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二零章 黃忠歸心(中)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二八七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十)第四十六章 桃花第三三七章 劉備一生最大的屈辱(下)第二九七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第一四九章 大戟士之陣(五)第二二九章 大漢天威(五)第三一二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七)第一二七章 誅顏良(上)第八十一章 戰神之殤(八)第三六一章 涼州入手第一八八章 出塞(上)第二一一章 黑雲壓頂(上)第二四零章 武聖隕落(四)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一二五章 關羽暫降(上)第三九二章 二度陰平(上)第七十二章 重傷第一一八章 拿下宛城(七)第十四章 杖刑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一六七章 孫權之死(上)第三九五章 綿竹攻防(上)第四一九章 戰和之辯第二二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十)第三四二章 高家有子初長成第一二九章 殺文丑第二七四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第二三八章 武聖隕落(二)第一三三章 激戰(中)第八十四章 佔領小沛(中)第三四一章 荀令君之逝兮(二)第三二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一)第二六七章 大敗第四十章 死鬥(四)第二三七章 武聖隕落(一)第四零八章 三方亂戰(八)第二六七章 大敗第三七九章 陰平(一)第二一七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四)第三零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六)第三四四章 荀令君之逝兮(三)第一四五章 大戟士之陣(二)第三十九章 死鬥(三)第四十六章 桃花第二零一章 最艱難一戰(八)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二八零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三)第三七零章 張鬆訪曹(七)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四二五章 羣英會(下)第一六四章 孫堅退兵(上)第二零九章 草原上的連橫(中)第一九九章 最艱難一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