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岱口中聽聞涼州軍營中的情況後,賈詡終於能夠確定,韓遂和馬騰最終還是鬧起來了。
自己的反間計有所成效,按理來說賈詡應該感到高興纔是,可如今他的心情並不怎麼愉悅。
他原本所期望的結局是,韓遂和馬騰決裂之後,雙方拼個你死我活,結果都實力大損,無力作戰,到時曹軍坐收漁翁之利便可。
可如今,韓遂和馬騰雖然反目,可是韓遂輕輕鬆鬆便將馬騰解決了,吸收馬騰殘部也沒花什麼力氣,西涼軍的實力雖然有所折損,但損失得並沒預想中那麼嚴重,至少還有一戰之力。
成果還不夠啊……
不過凡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賈詡號稱毒士,智謀過人,想出來的計策也無法做到每一次都完美無缺。要是事事都能按照其想法運行而沒有任何偏差,那賈詡也不是什麼智者,而是直接能稱其爲神明瞭。
不過西涼軍好歹也算是經歷過一場內耗,實力有所下降了,如果說之前他們還有一絲希望攻破長安城,那麼如今便再無破城的可能。
這樣看來的話,這結局雖然不算完美,但也過得去了。
正當賈詡和夏侯淵做好繼續和西涼軍戰鬥準備的時候,西涼軍突然撤了。
西涼軍撤兵的原因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韓遂已經沒有再繼續攻打長安的打算。
首先,馬騰死去之後,自己雖然統合其部,但實力終究有所消耗,失去了攻破長安城的可能。
其次,馬騰出兵,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得到了朝廷方面的重諾,約定破曹之後必有重賞。可自己取馬騰而代之後,這份重諾朝廷還會不會兌現,實在難說,至少韓遂本人對此並不抱以樂觀的態度。既然沒有好處,那麼自己還有什麼必要繼續和曹操對抗而損耗自己的力量呢?
最後,馬騰帳下羌兵不少,羌人本就不服管教,也就是馬騰、馬超的積威能壓住他們,能讓他們爲之效命。如今馬騰、馬超父子皆死,韓遂雖然也吞併了這些羌軍,可也沒把握能將其徹底收心,必須有所提防,否則萬一羌人生變,後果也是極爲嚴重的。
出於種種考慮,韓遂最後得出的結論只有撤兵一途。
韓遂撤兵,西線的戰事總算告以終結,消息傳回許昌後,曹操長吁了一口氣。涼州軍是三路大軍中兵力最爲雄厚的一路,涼州軍退,自己所面臨的形勢便輕鬆了許多,即使另外兩路戰況不利,局勢也絕不至於糟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對於此戰之中的功臣,無論是鎮守長安的鐘繇,還是作爲援軍的夏侯淵、賈詡、徐榮等將,皆得到厚賞。
————————————————————————————————
長安之圍既解,夏侯淵也帶着軍隊回到許昌,順帶把馬岱、龐德二人帶了回去。
此時馬岱他們也已得知馬騰和韓遂之所以會鬧翻,乃至於馬騰一家被韓遂所殺,皆是因爲曹軍所實施的反間計之故。但是他們如今已投曹軍,就算後悔也來不及了,再說即使是曹軍實行的反間計,可親手殺死馬騰和馬超的終究是韓遂本人無誤,如果他們想殺死韓遂報仇,也就只能依靠曹操的力量。
不投靠曹操還能投靠誰呢?難道還能指望張魯那種只知守成,不思進取的碌碌之輩能夠產生揮兵攻打涼州的心思麼?要是張魯有那個膽子的話,估計母豬都能上樹了。
對於馬岱和龐德的投誠,曹操也是很高興。龐德的能耐他已經聽夏侯淵說過了,夏侯淵贊其爲“國之良將,可與徐公明比肩”,對於從來不會嫌自己手下人才衆多的曹操來說,他向來不吝於對如此良將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情。
曹操當即拜龐德爲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
馬岱在各方面能力上雖然都不及龐德,但也算得上是一員不錯的二線將領了,更何況他如今是馬家唯一的倖存者,如果日後自己攻取涼州討伐韓遂,馬岱可以成爲一面很不錯的大義旗幟——例如幫助馬岱爲馬家復仇之類的理由實在是太好尋不過了,故而曹操對馬岱也是極爲看重,對其重視程度不亞於龐德。
曹操雖然只封了馬岱一個裨將軍的職位,但卻因爲其尚無婚配,便從宗族之中尋了一個適齡女子許配與之,以示尊寵。
雖然因爲馬騰及馬家衆人的死,馬岱心中還是無法徹底對曹操介懷,但曹操將曹氏宗族中的女子嫁給自己,自己和曹操就算成了姻親,縱使心中還有些不快,馬岱也不會起什麼別樣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