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徐州局勢

高蒼與臧洪在廣陵城外大敗江東軍,之後高蒼率兵將江東軍驅逐出廣陵郡境內,同時臧洪依靠自己之前治理過廣陵所積攢的聲望以及在廣陵郡留下的不少舊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廣陵郡掌控在手中。

這也是袁術要讓臧洪來廣陵郡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的袁術麾下能人不少,但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拿下廣陵郡並且不生亂的只有臧洪一個,其他人都不行。

臧洪此時已經對袁術歸心,雖然時常會懷念舊主張超,但是現在臧洪用袁術和張超一對比,纔會發現和袁術相比,張超真的是不值一提。

無論是雄心魄力,還是人格魅力,甚至是自身修爲,袁術都甩張超不知多少條街。而且袁術雖然擊敗了張超,但是並沒有對張超的家小如何。正所謂禍不及家人,袁術身爲天下第一世家的汝南袁氏嫡子,甚至是汝南袁氏下一任家主的候選人之一,袁術還是要面子的,擊敗張超之後,並沒有對張超的家小做些什麼。

最重要的,現在的汝南袁氏兩大最傑出之人袁紹和袁術之中,袁術在天下的聲望是要超過袁紹的。袁紹搶奪韓馥之冀州,和韓馥的死也有直接間接的關聯,而袁術則是將韓馥部將潘鳳與韓馥之子韓烈收於麾下,庇佑二人。

這一件事便是讓袁紹的聲望如同江河日下,其實若是沒有袁術庇佑潘鳳韓烈二人的話袁紹的聲望不會受到打擊。但是在對自家的門生這個態度上袁紹選擇了搶奪門生的基業而袁術則是庇佑門生的後人,因此很多汝南袁氏的門生都願意投入袁術麾下而不是袁紹麾下。

如果只是這件事的話袁術的聲望最多與袁紹持平,畢竟袁紹也在天下經營了許久,聲望不低。但是在曹操攻入徐州並且大肆屠戮之後,袁術第一時間命禰衡發檄文譴責,而袁紹則是壓下了陳琳的檄文,逼得陳琳出走冀州,如今在豫州與禰衡已經成爲了好友。

這兩件事袁紹都做錯了選擇,而袁術作對了選擇,讓袁術在天下人眼中的形象比袁紹要好,而袁術的所作所爲也是讓臧洪願意爲袁術效力。臧洪並不是一個胸懷大志,想要混吃等死之人,他心中也有着抱負,只不過在張超手下難以施展。而如今在袁術麾下卻有一個能夠讓臧洪施展抱負的平臺,臧洪自然不會背叛袁術。

有了臧洪的忠心相助,廣陵郡自然難有什麼問題,而且在陳登的帶頭之下,下邳郡、廣陵郡包括紀靈剛剛拿下的彭城郡的大部分世家都向袁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願意支持袁術對下邳、廣陵、彭城三郡之地的統治。只有琅琊郡和東海郡因爲被劉備佔據的緣故沒有在明面上表明態度,但是和袁術暗通款曲的仍舊有着不少。

彭城郡曹操撤出的速度很快,而紀靈一得到曹操撤走的消息之後便是火速行動,率兵拿下了彭城郡。而劉備的反應雖然也不慢,但是比早就得到兗州消息的袁術一方來說還是有些慢了。劉備準備出兵的時候彭城郡已經有大半地域被紀靈拿下,那個時候劉備就算出兵彭城也沒什麼用了。

劉備知曉了彭城郡的情況之後放棄了出兵彭城,而是把目標放在了琅琊郡之上,命令管亥出兵,將琅琊郡全境拿在了手中。自此,徐州五郡之地,彭城、下邳、廣陵落入了袁術的掌控之中,而琅琊和東海則是被劉備所佔據。

袁術得到了陳登的投效,並且懾服了彭城、廣陵、下邳三郡的諸多世家,還與琅琊、東海的不少世家暗中有着聯繫,總的來說,現在的徐州,袁術是佔有優勢的。

當然,袁術雖強,劉備也不弱,袁術有陳登的投效,劉備麾下也有糜竺,而且當初糜竺迎劉備入下邳城之時還捲走了徐州牧印綬獻給劉備,而劉備最後雖然被袁術打出下邳城,但是徐州牧的印綬並沒有失卻。

劉備退回東海之後就以徐州牧的印綬佔據大義,同時加上糜家的配合,纔是鎮壓下了東海郡和琅琊郡的諸多世家,讓這些世家雖然和袁術暗通款曲,但是最起碼在表面上沒有反對劉備。

自此,徐州之戰基本算是落幕了,原本袁術、劉備、曹操、孫堅、陶謙五大諸侯齊聚徐州,最後陶謙莫名身死,曹操、孫堅二人被打出徐州,袁術佔據下邳、彭城、廣陵三郡之地,劉備奪得東海、琅琊二郡。

原本按照袁術的意思,是要與劉備再戰上一場將東海與琅琊奪到手中的,但是這個是天氣已經是寒冷得不行了,哪怕袁術軍將士依靠禦寒的衣物能夠在室外活動,但是一旦離開城池,一身實力最多隻能發揮出三四成,難以形成足夠的戰力。

袁術雖然很想拿下東海和琅琊,讓徐州全境落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天氣原因袁術只得放棄了這個想法。雖然只要修爲達到一定程度基本上可以無視這些天象變化,但是想要做到這樣,修爲怎麼說也需要在凝罡境或者虛魂境以上,可是這樣的人物袁術麾下也沒有多少,大部分的士卒都只能藉助外物來抵禦寒冷的天氣。

不過雖然無法出兵攻打劉備,但是袁術也沒有閒着,加強自身對已經佔據的三郡的統治,袁術以自身後將軍的身份,以臧洪爲廣陵太守,趙儼爲彭城太守,陳登則爲下邳太守。其中臧洪和趙儼二人是爲了加強對廣陵與彭城的統治,陳登則是爲了安撫徐州世家,表明袁術對徐州投靠自己的世家的態度。

另外一邊,劉備雖然佔據徐州半境,但是仍未滿足,並未返回青州,而是帶着張飛、管亥、武安國、孫乾等人就待在了東海。一來是爲了謀圖下邳、廣陵、彭城三郡,二來也是爲了鎮壓琅琊和東海的諸多世家。

只有劉備待在徐州,琅琊和東海纔不會生變。

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孫策第七百零二章 寄託靈魂第四百九十九章 青州出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醫學院的設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入襄陽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呂布戰黃忠第七十九章 許褚之威第四百八十八章 袁術撤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圍殺孫堅第三百八十七章 佔據下邳第九十三章 出發潁川第五百零三章 太史登場第五百四十章 以人頭祭第十二章 孫堅戰華雄第二百零六章 名士臧洪第一百三十四章 潘鳳逃走第一百零三章 初平二年到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黃忠出手第三十九章 東觀無題第二百九十章 潘鳳敗退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戰開啓第七十章 組建衛隊第四百零八章 東方語第二百一十四章 袁耀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一枚玉簡第四百九十七章 曹操打算第二百一十二章 袁胤的驚歎第五百二十七章 袁紹敗退第三百七十五章 紀靈戰夏侯惇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下南陽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野戰啓第六百九十章 鎮壓天地第五十一章 運書募兵第六十八章 三百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回到襄陽第二百三十六章 平月山伏擊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各自收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再勝第六百零五章 呂布之力第三百五十三章 血陽天功第四十章 那一眼第四百一十八章 九轉金丹第四百七十八章 金血騎殺第三百零八章 劉表退兵第六十四章 招攬徐庶第二百五十九章 劉表逃走第六十九章 平輿第四百三十章 先打昌豨第四百四十七章 目的達到第六百零四章 赤天之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遭遇圍攻第四百四十三章 戰管亥第一百八十二章 典傑典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潘鳳逃走第五十二章 小吏李嚴第二百四十八章 弓箭碰撞第一百一十一章 讓他們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見面第一百三十章 簡雍之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聯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道士于吉第一章 我是袁耀第二百六十二章 向家向朗第四百五十六章 對甘寧的看重第二百零六章 名士臧洪第五百二十四章 袁呂戰起第六百零六章 袁紹親征第六十章 偷跑的袁耀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厭孟極第六百三十六章 封神之臺第八十六章 舉薦許褚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雲困戰無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圍殺管亥第三百一十章 想收黃忠第二十三章 虎牢關第三百一十一章 劉表死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之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猙第五百五十四章 孫策爆發第二百五十九章 劉表逃走第五百二十章 公孫之亡第五百零一章 白馬出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九轉金丹第七十六章 黃巾潰敗第五百八十七章 渤海再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袁術死訊第三百一十二章 接觸黃忠第二百八十四章 招攬高蒼第一百一十三章 袁耀到平原第一百五十章 我叫韓烈第五百二十一章 仙劍赤霄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飛來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拿下廣陵第九十三章 出發潁川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備出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紫金鈴鐺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一敵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放走甘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