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三國外中國歷史精銳部隊(一)

這是小白從網上搜集資料整理而來,從公元前四五世紀到公元十八九世紀,兩千五百多年的跨度實在沒必要再排名次,試問兩千年前的科技和兩千年後的有沒有可比性?所以以下內容只是按照出現時間排名,沒有任何主觀性,這些番外篇主要是讓書友兄弟更好地瞭解以後本書的內容,畢竟這些精銳部隊都會出現的。

……………………………………………………………………………………

春秋戰國四大精銳部隊:

一、秦國鐵鷹銳士

對於這支部隊的評價,那是相當的高,“劍術馬戰步戰陣戰皆精”,就是說上馬下馬都行,單挑羣毆都行,也就相當於美國的海豹突擊隊,海陸空三棲,幾乎全能,也是當時四大精銳部隊裡最強的一支部隊。

當時,步兵以魏國武卒最爲精銳,天下呼之爲“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和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商鞅變法後,秦國新軍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呼爲“銳士”。

老秦軍時期,鐵鷹劍士便名聞天下,全軍也只有堪堪百餘人,司馬錯做上將軍後,在保留鐵鷹劍士簡拔制的同時,創立了鐵鷹銳士制。這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且要馬戰步戰一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嫺熟。

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呼爲“銳士”。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爲準,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爲準,而這些標準,也的確都做到了。

鐵鷹銳士的簡拔方法極爲苛刻:首先是體魄;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爲武卒。

司馬錯則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冑、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重約在八十餘斤;此關通過,方能進入各種較武;步戰較武要在秦國新軍的步軍中名列一流,騎戰較武要在秦軍新軍的騎兵中名列一流;個人簡拔過關後,還要過以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過各種兵器的較武關。

如此一一下來,凡能成爲鐵鷹銳士者,個個都是無敵勇士!秦國新軍二十萬,鐵鷹銳士卻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是真正的百裡挑一還不止,而其中一半都在白起的千人隊。

秦國銳士可以以一敵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對秦國軍事實力有過高度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二、魏國武卒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這些上文出現過,不再多說。

吳起率領魏武卒征戰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

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三十年來,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裡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根據"吳子·勵士"裡的記載,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五萬人,兼(加)車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衆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時候應該是滿員大概五萬人左右。

魏武卒是當世的步戰士兵除了秦國鐵鷹銳士外,最爲精銳和彪悍的。

三、趙國胡刀騎士

漢族的人打仗,原來都是用車,將官們乘車,每輛車後跟幾十名步兵。車是計算兵力和國力的單位,如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一乘就是一輛兵車。

但當時的胡人(匈奴)打仗是用騎兵,比較起來,胡人的騎兵比漢人的兵車機動、輕便得多,趙武靈王鑑於這種情況,在趙國也練騎兵,叫趙國人都學騎射,這在鞏固國防上有重大的改革意義。可是要學胡人騎馬,必須改穿胡人便於騎馬的衣服。武靈王叫當時的貴族大臣都改穿胡人的衣服,這就叫“易胡服”,而其中精銳則稱爲胡刀騎士。

四、齊國技擊騎士

戰國軍陣的複雜化也要求軍事訓練的經常化,當時的軍陣已相當複雜,有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之陣、雁行之陣、鉤行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等各種形式。並且每一處軍陣又有“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等多種變化。

士卒只有熟練掌握軍陣陣法,才能執戈上陣,從事戰鬥。如果士卒缺乏訓練,不掌握軍陣作戰的技能,是註定會吃敗仗的。

而齊國最重訓練其中以技擊騎士爲最,分能力敵合則佈陣,技擊騎士個個弓馬嫺熟,能征善戰。

荀子說:“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錙金。”“技擊”即武藝,齊國的士卒個人技藝很高。但齊國的技擊之士,不如魏的“武卒”。魏國的武卒,能“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而魏國的武卒還抵不住秦國的“銳士”。

“夫秦卒之與山東之卒也,猶孟賁之與怯夫也。以重力相壓,猶烏獲之與嬰兒也。”秦國勇猛頑強、天下無雙的銳士,是經過更加“酷烈”的方式訓練出來的。

五、大漢騎兵精銳——幽州突騎

幽州突騎大概是在漢朝興起的,漢朝和匈奴進行了長期的戰爭,爲了能和匈奴騎兵抗衡,漢朝也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在這樣的背景下,處於北方邊防地區的幽州,也在戰爭的錘鍊當中,鍛煉出了一支精銳的騎兵--突騎。

突騎爲漢光武帝劉秀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秀最初到達河北地區時,兵微將寡,敵不過王朗等地方割據勢力。

耿況等人聯絡彭寵,調集了漁陽、上谷四千突騎支援劉秀。

鉅鹿城下一戰,劉秀與王朗部將倪宏、劉奉等統帥的數萬人交戰,一開始處於不利境地,況危急,景丹統率突騎猛衝,反敗爲勝,王朗軍大敗。看到突騎的善戰,身經百戰的劉秀也不得感嘆嘆:“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見其戰,樂可言邪?”

以後吳漢又爲劉秀調集了幽州十郡突騎。此時天下陷於混戰,僅僅在河北地區,就有銅馬、高湖、重連等武裝勢力,衆至百萬。但是在以突騎爲主力的漢軍橫掃下,紛紛被擊破。

劉秀在順水北一戰中,乘勝輕進,陷入重圍,幸虧突騎死戰,又得突騎士王豐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了劉秀。劉秀才得以突圍。幽州突騎因爲這些功績,名揚天下。

後來中國曆代的騎兵中,都有突騎的名號,這裡的突騎,是精銳騎兵部隊的代號,而已經不是特指幽州突騎。

六、東晉門閥的僱傭兵——北府兵

《晉書·劉牢之傳》:“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玄以牢之爲參軍,領精銳爲前鋒,百戰百勝,號爲北府兵。”

《資質通鑑》:“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爲參軍,常領精銳爲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東晉大門閥謝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駐軍的精銳整合,組建了一支拱衛京師、足以對抗北方騎兵、間接聽命於大門閥的軍隊——北府兵。

謝家對於北府兵的整合,對自己的家族、東晉政治、乃至中國政局都產生很大影響。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符堅宣稱:“以我百萬大軍,即使將馬鞭扔到長江中,也足以讓長江斷流。”

謝玄派譴劉牢之率5000北府軍精銳奔襲洛澗,大破前秦軍5萬,殺敵15000,北府兵初戰告捷。淝水決戰,謝玄的8000北府騎兵趁符堅軍隊後撤,過淝水猛攻前秦軍陣,前秦軍頃刻崩潰,符堅的弟弟苻融戰死,符堅本人中箭,落荒逃走。

淝水一戰,8000北府兵大破秦軍主力,歷史記載:殺散、殲滅前秦軍70萬人!符堅的王朝也因此崩潰。

後來,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隨劉裕殺到建康稱帝,北府兵影響了中國幾十年。

雖然嚴格意義上講“北府兵”有幾個時期,但總的來說,從謝家整合開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的著名將領如劉牢之、劉裕等人也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哪個門閥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漢人政權。

北府兵從謝玄整合開始,就成了大門閥的僱傭兵,東晉朝廷對它的指揮都不靈。

北府兵的入選是因爲他同時具備強大戰鬥力和對政局的強大影響。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四章 沿襲正統,自創盛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矛盾一觸即發第二百四十章 北海之圍第二百四十八章 彌衡的預言第二百八十章 長安來的聖旨第一百七十三章 雲波暗涌,登基後的首戰(五)第七十九章 蝴蝶效應番外篇 三國時代兵器盔甲器械雜論第二百三十七章 歐冶子的秘術番外篇 三國時代精銳部隊排名(一)第三十九章 俊伯玉再逢文臺 小李廣初會漢升第七十章 平荊南三郡(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魔蛇神尊!(一)第八十一章 二李歸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鄭和寶船上架感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曹操絕路逢生?還是走投無路?番外篇 三國外中國歷史精銳部隊(二)兄弟們,灑家就要回歸啦!第一百五十二章 久違的召喚,爲了對付劉協!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遇郭嘉,歐業賣劍第二百五十三章 郭嘉之死第七十四章 平荊南三郡(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雲波暗涌,登基後的首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吳郡風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雲波暗涌,登基後的首戰(五)第二十四章 鏖戰虎牢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戰告一段落第九十五章 長江口的遊俠兒番外篇 三國時代兵器盔甲器械雜論第一百四十章 長安城外的激戰(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吉欺嫂第二百九十一章 黑夜裡的神偷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力建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張居正的第一條計策番外篇 漢朝官制總括第五十九章 整編山越 特殊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項王出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前往秣陵之路,召喚個大神第二百六十七章 還原真實的潘金蓮第一百四十四章 徐珪漢帝的罅隙,抑或是呂布董卓第二百六十七章 還原真實的潘金蓮第一百零二章 破城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雙錘與畢燕撾第一百九十四章 孫曹結仇第二百一十八章 究竟鹿死誰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魯和尚與羅和尚第一百七十九章 輪番激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前往秣陵之路,召喚個大神第三百四十七章 走向聯合(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系統再次變革,噩耗!番外篇 三國外的其他政權(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預兆靈驗,二將身死!(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全新的召喚系統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祥之兆第九十五章 長江口的遊俠兒第六章 大破黃巾第三百零五章 亂世幕初啓(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來自山越的兩名美女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海城外的惡戰第一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無量天尊第一章 初入三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能力等級劃分詳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走向聯合(九)第三百一十章 小三國的長篇大論第二百五十三章 郭嘉之死第七十五章 平荊南三郡(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走向聯合(十)第三章 起個暱稱第三百二十三章 長安之亂(二)番外篇 三國十大謀士(二)第三百零六章 北地戰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忘了件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深情留不住,強悍方能立世(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宿命BUG!武松逆天增強!請假第五十五章 艱難困守 撥雲見天第二百五十章 神秘人物出場第七十六章 平荊南三郡(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彌衡作賦第二百四十章 北海之圍第三章 起個暱稱第一百六十章 漢帝劉協之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黑夜裡的神偷番外篇 三國十大謀士(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苛刻的考驗!(二)第一百零一章 呵呵,主角死了嗎?第三百二十六章 預兆靈驗,二將身死!(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走向聯合(三)番外篇 三國十大謀士(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朝堂任職,極盡賢能(二)第三百二十章 驚天大秘密(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走向聯合(十)第三百章 時遷盜馬第二百三十六章 任命二賢第三百三十八章 神魔往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拳宗的招式第二百零六章 高潮前的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