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走向聯合(一)

對於左慈他們所說的六界,徐珪有所瞭解。

神界:因盤古身體崩解而形成的神界,其間的神無肉體無慾求,擁有永恆的生命,規矩少卻嚴,約束少而卻不自由,那些於天庭供職者須額外受天條約束,非天庭任職者則閒居自在。

天庭供職者有男女之分而無男女之事,森嚴等級之下全無溫情可言。

神界位列六界之首,源於伏羲,種族少而精,能力強大謹循天道,盡人事,神秘的種族,尊天帝。

魔界:它和神界完全對立的魔界,存在於天上與神界平行的反世界,空間與時間錯亂,有"神魔之井"和神界相通。魔生存於其間,無秩序,無目標,無慾而無不欲,所謂魔者,即是所有因惡念而自甘入魔的生靈,包括神、仙、人、鬼、妖其他五界的所有生靈。

魔,是六界中唯一超脫輪迴一族,永生不滅,非特殊死亡後仍可聚氣重生,信奉"強者爲尊"!

無思無想無慾求,無生無死無秩序。任性而爲的魔,偶爾會由於長久的相處而漸悟,由於意外的觸動而頓悟,也可能會自此脫離魔道返正道。

居於混沌,多爲不滿天界諸多的約束,且不由天命的存在,魔界比天界更神秘,沒有明確的政治核心,成魔以後隨心所欲,以魔尊重樓爲尊。

仙界:居於天,再上爲神界,仙爲人修煉而成,它是成神的必經之途,壽命長而有盡,肉身有而無涯,其中有特殊種羣,稱爲散仙,居與天,地,墜邪道則成妖、魔。人修身,獸或物則納天地靈氣,悠悠數十載成仙,地仙通常庇護一方安全,天仙直接領神命下界辦事。也有不想再修身,雲遊各地的散仙,尊天帝。

神與仙本有所不同:神爲天生或敕封而成就;仙爲凡人修煉或機緣而造就,於天庭供職者須受天條約束;非天庭任職者則閒居自在。徘徊在人與神之間的族羣,面對仰之彌高的神界,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漫長修煉才能到達,也不知道能否到達,俯視藐小的人間萬靈,更不捨自己多年的修行。謹慎、保守、患得患失而不徹底,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由自己本心而行事,不再顧忌其他。

妖界:禽獸草木修煉可成妖,在大地表面、鬼界、仙界和魔界都有生存,亦是無秩序分散的存在,有弱肉強食的傳統。

本無知無識的走獸草木,因靈光一現修煉,或是偶然的機緣而幻化成妖,與人一樣可邪可正,歷經天地人三劫化爲人形者,經受考驗或可成正果。不過,由於始終是異數,不易被本來的同類接納,也不是人,與人爲善的結果總是悲慘的,於是就和人爲敵,會經受非凡的痛苦,妖,靈能充沛,戰鬥力強。

妖與妖之間無秩序,少有羣居。雖和人同處一處,但少有能與人和睦相處的例證。反因溝通有礙及陳年舊恨,和人勢不兩立。想法簡單的妖們知道有仇報仇,知恩圖報。雖然好鬥,卻戰不過人間修仙派的羣策羣力。有被殺的,有被投入鎖妖塔的,也有尚在人間伺機報復的,沒有明確的尊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六界中最弱的。

人界:生存於大地,爲女媧所造

,壽命短,有國家、社會制度、道德等約束。

最平凡也最不尋常的族羣,一段紛爭與殺伐過後,也是一端平和無爭。所謂鬼神,就在信與不信之間成爲茶餘飯後的消磨。唯一能傲視六界的,就是人間有情,柔上而剛下,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人可修身成仙,源於軒轅,後天界發兵人界,女媧下凡救世。雖處六界最低地位,但可生男女情愛,功利心也是最重的種族。所謂人多力量大,只要團結,力量也不可小覷。人的最高統治者爲當朝皇帝,偶有修仙門派不歸朝廷管轄,及各地方部落。獸也生活在人界,可修身成仙妖。源於神農。量多質不高的種族,神農敗後鮮有作爲,多被其他種族馴服。獸的最高統治者可能是蚩尤。

鬼界:又名冥界,輪迴的終站和起點,存在於大地內部,包括一個鬼門關、一座奈河橋、六座曹官府、十座閻羅殿、十二座司官府、十八層地獄。

亡人爲鬼,鬼入輪迴而投身六界。這是人生的終站,也是人生的起點。多少人捧着一腔血茫然而來,多少不甘願也只能化做一回眸。過奈何橋,喝孟婆湯,六道輪迴之後是冤屈的第一聲啼哭,三生石上,又被刻下深深一筆,記下該了的債,該還的情……

鬼可因怨成遊魂野鬼,在鬼界需償還生前留下的罪與債,喝下孟婆湯,忘卻前世,而後入輪迴井。也有長期滯留鬼界,不肯投胎的生靈。生死有命,鬼差鬼卒們僅是照章辦事,陽壽盡時去勾魂。鬼界之首應爲閻王,乃神職。座前有10閻羅殿,新鬼聽從其管轄分配。

這六界,並不可以六界輪迴,只有其中的人界、妖界、仙界可以,魔界和神界因爲生命無窮無盡,自然不會進入輪迴;而鬼界則像萬物的起點和終點,輪迴從這裡開始,又在這裡結束,可以說是其他三界的交接點。

佛語中有個六道輪迴,與六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前三道按順序福報越來越低;而後三道,按惡報越來越高。

天界分爲欲界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壽元是很大的,沒有像人間的生苦、老苦及病苦,這一道中的衆生一生享樂不盡,他們的壽元雖極長,但始終亦難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時,他們的善業福報皆用盡了,下一生多投生於三惡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時間,天界衆生會出現天人五衰的情況,例如其身上的花會枯謝、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來自然散發香氣之身現在發出陣陣體臭及身上開始流汗。

色界的第一天是虛無天。此天天人慾根雖淨,尚有色塵。在道經裡,色塵又細分爲粗塵六等、細塵六等和輕塵五等。色界天人一粗塵淨即升色界第二天:六粗塵淨升色界第七天;一細塵淨升色界第八天;六細塵淨升色界第十三天;一輕塵淨升色界第十四天;五輕塵淨乃升色界第十八天。色界第十八天“去欲界三十萬裡,乃丹霞之景。天人雖無情慾,尚有形色可見。若漸次修習,塵染頓盡,則升於無色界也”。

無色界第一天乃北方八

天之第一天——皓庭天。

阿修羅,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衆生相去不遠。生於此道中的衆生,於過往生中的善業力極大,卻因其瞋恨的習氣,而並未能生於天界中,只能以這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阿修羅道的衆生瞋心及妒忌心極重,常常與天界之衆生作戰,但往往大敗而返,被打至遍體鱗傷。這一道的衆生雖然福報、壽元及智力俱大,但卻因其瞋恨心而並不快樂幸福。

人道和天道爲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着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阿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女阿修羅貌美,時常迷惑衆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

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歸納爲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

對老、病及死苦,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了解。對於生苦,我們或許不太明白,亦無法記起自己在母胎內乃至出生過程所經歷的痛苦了。在母胎內的近九個月間,嬰兒所受的痛苦很大。雖然我們現在記不起了,但這不代表我們當時沒有感覺。在出胎時,嬰兒所受的苦更大。在出生後,我們連少許保護自己的能力也沒有。若不是父母的守護照顧,我們可能只會存活幾分鐘,便會被野獸吃了或者冷死、餓死了。

老苦並非單單指老年之苦,而是指從入胎開始逐步走向死亡之苦。如果我們能活到老年,這種苦則更爲明顯。在年老時,我們的身體機能衰退,走多幾步路也舉步爲艱,胃口也不好,臉上的皮膚變得像猴子似的,有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來。在五濁惡世年代,年輕人不懂敬老,老人益發感到自己不受歡迎。這老苦就像一個小偷,不知不覺間便把我們的青春偷去了。對不懂佛法的人來說,老苦包含了身心之苦。對通曉佛法的人來說,心上可以不覺苦,視老化爲一種自然的事,但肉體上的老苦,則仍然無法迴避。

在惡報裡,相對而言,投生畜牲道的衆生是三惡道中受苦最少的。

畜牲道的衆生,居住在陸地上的少,居於海里的爲多。從最小的昆蟲到鯨魚及大象等,都屬於畜牲道的衆生。此外,還有例如龍族及大鵬金翅鳥等我們並不常見到的動物,也都屬於畜牲類別。有些畜牲壽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可以壽命長達多劫。

只要我們觀察陸地上的畜牲,便可略爲明瞭此道的痛苦。在野外漂泊的動物,長期捱受寒、熱、飢、渴、被獵殺及相互啖食之苦。被人類畜養的動物,則被勞役、鞭打,更被宰殺而取皮、肉及骨等,一樣苦不堪言。

地獄道及餓鬼道的生命,因爲大苦而無暇修持佛法。畜牲道的衆生,則愚昧無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無從修善。這其中只有極少數的畜類是例外。故此,一旦跌入畜牲道,便要痛苦地捱至業力消盡而另一過往小善因成熟,方有望再度爲人。大家想一想,我們這一生中殺生多少次了,這就會導致無數次於三惡道中輪迴,萬劫不復。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向聯合(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超的計謀第四十八章 漢帝要求 討伐名單第二百零七章 艱難苦戰,終於翻身!第六十二章 小霸王戰死了?第八十七章 婚宴中的不速之客第一百零六章 再逢李元霸第一百九十八章 束手無策,彷徨之際的抽獎!第一百一十三章 危機時刻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的震怒,鄧羌危機!番外篇 三國外中國歷史精銳部隊(二)第八十一章 二李歸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六十二章 拳宗的招式第一百六十三章 漢之殤第三百零九章 士氣系統第十八章 路遇劫匪第十四章 獲得猛將第八十九章 伯玉公瑾洞房成佳事番外篇 值得一玩的遊戲第七十五章 平荊南三郡(六)第八章 兩個莽夫番外篇 技能神器規則官職最新版第二百三十七章 歐冶子的秘術補充的章節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叔駕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呂布大戰李存孝!第三百二十六章 預兆靈驗,二將身死!(一)第一百零四章 揚州城終破,漢室復興的曙光第一百一十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戰迫在眉睫番外篇 三國十大靈異故事番外篇 岳家軍的詳細介紹第三章 起個暱稱第三百三十四章 連環殺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六卦與女媧第五十章 周瑜獻良策 柴桑大豐收第三百三十五章 魔蛇神尊!(一)第一百零八章 徐珪的奇思妙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訂武官制度(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危機時刻第一百零三章 詐開城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歐冶子的秘術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馬超爭雄第二百八十五章 宿命BUG!武松逆天增強!第八十四章 殘忍的慈悲第三十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三章 鋼鞭蛇矛烏騅馬第三百一十三章 技能變異第三百章 時遷盜馬第三百零九章 士氣系統第二百零一章 丹陽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戰告一段落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訂武官制度(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逵VS魯智深第三百五十章 走向聯合(十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驚天大秘密(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曹軍計略,戰後封賞番外篇 三國十大謀士(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孫曹結仇第二百三十三章 岳雲參軍,系統升級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堂任職,極盡賢能(一)第六十六章 人生在世,信義爲先!第一百七十二章 雲波暗涌,登基後的首戰(四)第三章 起個暱稱第一百二十四章 漢帝的心機第三百零二章 系統解鎖,專屬武器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馬超爭雄第一百四十六章 忘了件大事第六章 大破黃巾第五十章 周瑜獻良策 柴桑大豐收第二百九十八章 西涼風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入與召喚第二百六十六章 徐珪納妾第一百零四章 揚州城終破,漢室復興的曙光第二十一章 徐珪心機番外篇 三國時代精銳部隊排名(二)第二章 首次召喚番外篇 三國時期的科技發展第三百三十三章 鬼魂?或是幽靈?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決勝負第七十九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二章 曹操遇險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訂武官制度(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逢呂布,初識逗比第十九章 屬性介紹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安城外的激戰(中)第六十四章 神醫救人 高寵真面目第二百九十章 項王出場!第六十七章 暫時的敵人,永恆的利益第九十九章 出兵往揚州,大戰在即!第二十五章 瘋狂亂入第一百一十八章 城門風波第七十四章 平荊南三郡(五)第九十六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深情留不住,強悍方能立世(一)第七十六章 平荊南三郡(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安之旅第六十二章 小霸王戰死了?關於武將武力值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