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都秣陵

徐珪此時突然感覺自己已經不僅是一方諸侯,一個漢室的擁護者了,自己更是一名父親,心裡的責任感頓時重了很多。

“盈兒,現在我軍攻下了揚州,今日上朝時我會啓奏陛下,勸他遷都秣陵,到時我等會離開這地方。”徐珪看着有喜的大喬,溫情無比。

“……”大喬愣了片刻,隨後嘆了口氣。

畢竟在她的記憶裡,從記事起就生活在這片地區,那濃濃的水土情是難以割捨的。

“我會緊隨夫君左右,無論天涯海角……”大喬皺着柳眉思忖片刻,柔聲說道。

“嗯,那老丈人怎麼辦,要不我勸他一起前去?”徐珪愛撫着大喬如瀑的秀髮,向自己心愛的人詢問意見。

“呵呵,”大喬抿嘴一笑,“父親都生活在這片土地幾十年了,若不是你與周郎前往竹林中救了我等,可能現在我們還在那片竹林中,他是絕對不會願意離開的。”

“哦……這樣啊,”徐珪點頭,轉念一想,竹林中的釀酒廠或許已經建好了,既然老丈人不願動身,就請他做這個酒廠老闆吧,閒來無事時四處逛逛,酒蟲發作就小酌幾杯,這等生活想必他老人家也樂意。

便說道:“呵呵,那也行,散朝後我就前去詢問他老人家的意見。”

“嗯。”大喬點點頭。

“盈兒,那我就先走了,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徐珪拉着大喬的玉手,依依不捨地吩咐。

“嗯,夫君慢走。”郎不捨妾不願,所謂久別勝新婚,此刻分別在即,即便只是短暫的離別,也都覺得心如刀割。

“吱呀呀——”長痛不如短痛,徐珪果斷松下門栓,推門而出,大喬則在身後揮手送別。

“主公!”

一如既往,冷夜吳道兩人早就在門外等着。也不知道爲何兩人如此盡職,或許是骨子裡的那份忠義吧!

“呵呵,二位以後不用這麼恪盡職守的,多多休息。”徐珪搖頭笑了笑。

“遵命!”

二人毫不矯情,並沒有說哎呀,主公你好好呀,但是護衛你是我們的本職,我們怎麼可以偷懶呢!

徐珪滿意的點點頭,這種有本領又聽話,有血性又忠義的人,

正是自己最需要的護衛,他曹操有許褚典韋兩個虎將;孫權有周泰,還有兩個武藝平平的宋謙賈華;劉備有趙雲陳到,我徐珪的冷夜吳道絕對不輸他兩!

便大步流星,趕往太守府,也就是朝堂。此時漢帝已經正襟危坐,迎接朝臣,城中重要的文武也都已經齊聚。

前番高寵隨着孫策一同前往吳郡祭拜孫堅,如今已經回城,孫策則領命回長沙繼承父位當太守去了。

荀攸也收到荀彧的家書,從潁川趕到柴桑。

見人都已經到齊,城中文武紛紛朝拜:“拜見陛下!”

“衆愛卿平身!”

漢帝雖然年方十四,但此時看起來倍顯成熟,或許是身體裡流淌着皇室的血液,行爲舉止間不經意流露出的威嚴,與當日才從董卓手中救回時那一身的膽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陛下,末將有事要奏!”徐珪第一個出列,手持笏板道。

“呵呵,愛卿請講!”

“陛下,我軍承蒙聖上天威,一路勢如破竹,攻陷揚州,如今揚州大部分領土已經盡在陛下手中,末將建議定都秣陵,以此作爲復興漢室的起點。”

“秣陵?”漢帝皺眉不解,“那兒不是個小縣城嗎?愛卿爲何要朕定都那裡?”

徐珪拱手道:“末將攻打揚州時途經秣陵,發現那雖然只是個小縣城,但是地有龍氣,實乃天之所命。”

徐珪搬出了風水上迷信的一套來忽悠漢帝,不過這個忽悠並無一絲惡意,而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哦?愛卿此言當真!”

畢竟是在封建年代,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高官大臣,甚至是皇帝,都很迷信,漢帝一聽立即兩眼放光,神情激昂。

“正是!”徐珪拱手,“陛下,同時我等地處江東,江北地區羣雄割據,相互征伐,時間久了,戰火難免會波及江東,定都秣陵,很是符合‘天子守國門’的原則。”

“那爲何不定都揚州呢?揚州之地依山傍水,進可攻退可守。”漢帝疑惑道。

“陛下,揚州雖然地廣人多,富庶繁華,但充其量只能作爲一州之府,絕無國都之氣量!”徐珪拱手。

“陛下,徐太守言之有理,微臣

附議!”

徐珪扭頭一看,正是荀彧。

“呵呵,既然荀愛卿都這麼說了,那麼絕對錯不了!即日起便定都秣陵!”漢帝不再疑惑,微微頷首。

頓了頓道:“衆愛卿還有何事要奏嗎?若無事就退朝了!”

見底下各人沒有反應,漢帝便高聲宣佈:“退朝!”隨後起身離去。

“恭送陛下!”

見漢帝離開,沒事的也都散去,有事的便紛紛來到徐珪身邊,詢問定都秣陵的原因。

定都遷都自古以來都是大事,往往要有充足的理由,不過漢帝只聽了徐珪和荀彧兩人的意見就決定下來,很多人覺得未免過於輕率。

“對了,”

徐珪扭頭看着荀彧,不答反問,“漢帝好似對你很信任,爲何呀?”

在徐珪的印象中,荀彧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擁立漢室的人,不然也不會被曹操除掉。

“呵呵,主公,這些時日在下奉命守城,閒暇之餘找漢帝談心,發現他頗有雄圖,勤懇好學,絕非碌碌無爲之人;同時陛下也欣賞在下的學識,便尊我爲師。”

“原來如此……”徐珪笑道,“那爲何文若附議,莫非你也覺得秣陵之地適宜定都?”

“在下倒不像主公發現秣陵有龍氣,而是發現那邊有個極大的便利。”

“哦?什麼便利?”徐珪不解。

“呵呵,秣陵雖爲縣城,然後那邊河道衆多,交通發達,貫通四方,以此爲都,無論是在哪方面,都有好處。”

“文若言之有理。”

對荀彧的話,徐珪贊同不已,的確,這個時代交通極爲不便利,平日裡走的多是凹凸不平的土路,有時爲了省事,甚至走水路都比陸路多,尤其在江東這個河流衆多的地方。

“各位,徐某先行告退。”不等其餘人發言,徐珪就扭頭離開,因爲自己還有很多事要處理,遷都在即,沒時間再耗着。

“徐太守!”

走在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呼喚自己,徐珪一聽不由的苦笑:是李時珍的聲音。

“徐太守,”李時珍跑到徐珪跟前,手中遞來一物,“徐太守,此書已經完成,還請太守賜名!”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三章 技能變異第二百二十一章 巨毋霸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叔駕到請假第三十章 洛陽大火上架感言第十三章 治城策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剩最後一步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束手無策,彷徨之際的抽獎!第九十三章 荀姓二叔侄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死的還是會死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蕩雲口險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喬生子第二十章 漢室動盪第八十二章 李逵VS索超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騰之女第三百五十章 走向聯合(十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貂蟬的哀求第二十二章 怒斬華雄第九十五章 長江口的遊俠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撒星陣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海城外的惡戰第一百一十章 首位死亡的亂入人物第二十八章 聯盟裂隙第五十五章 艱難困守 撥雲見天第二百九十章 項王出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安之亂(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二十一章 巨毋霸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建議 徐伯玉的心思番外篇 技能神器規則官職最新版第三百四十八章 走向聯合(十)第三百四十三章 走向聯合(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堂任職,極盡賢能(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技能變異第三十二章 曹操遇險第二百四十二章 徐珪之子屬性第二百六十一章 君臣談話第二十六章 高寵奇遇第六十章 徐槍湯造 李喜孫喪關於武將武力值設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呂布第四技能!第十二章 人物亂入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力建城第八十九章 伯玉公瑾洞房成佳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建議 徐伯玉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二李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神魔往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朝堂風波第二百二十五章 仁義之心,華容道之覆轍?第二百三十六章 任命二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三方對決!第一百五十章 又來一個無量天尊第一百零七章 吳郡風波第三百四十章 走向聯合(二)第四十一章 高寵傳藝降孫策 徐珪打道回柴桑第四十八章 漢帝要求 討伐名單第一百三十一章 漢帝的吩咐第五章 再次召喚第三百四十三章 走向聯合(五)番外篇 三國外的其他政權(一)第二百四十章 北海之圍第二百七十七章 徐珪的發明,絕密的傳信秘技!第一百七十三章 雲波暗涌,登基後的首戰(五)第六十一章 孫韓二將戰死經過 柴桑八騎奔赴戰場第九十三章 荀姓二叔侄第二百零九章 翻版關張的酣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郭嘉之死第三十四章 怒挑滑車第四十四章 徐珪奉劉協扶漢 董卓據長安稱帝第七十二章 平荊南三郡(三)第六十一章 孫韓二將戰死經過 柴桑八騎奔赴戰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召喚前世人才,陳公來也!第十九章 屬性介紹關於各個朝代武將的武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深情留不住,強悍方能立世(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屍體……失蹤了?第四十五章 擬旨試探諸侯 徐珪四連召喚第一百一十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陳公的計謀,徐珪的心機第三百二十章 驚天大秘密(二)第四十九章 白袍將投軍 陳慶之獻策第三十三章 子龍來也!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場上的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安之亂(一)番外篇 三國五虎將總括第二百五十二章 郭嘉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逐鹿天下的開端第三百二十章 驚天大秘密(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李爭鋒第二百三十二章 冶鐵奇人歐業與神駒烏碳第二百二十六章 袁紹的震怒,鄧羌危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情留不住,強悍方能立世(五)第五十九章 整編山越 特殊人才第三百四十九章 走向聯合(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死的還是會死的!第二百二十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七十一章 沙漠中的三人第五十六章 柴桑城全軍出擊 小霸王承師風範第八十五章 二美情試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