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廢州牧

陶謙雙眼微閉:“元龍可是已經有了主意?”

陳登苦笑道:“主公,這說到底其實就是天子一道詔書的事啊。”

陶謙不悅道:“什麼叫一道詔書的事?有這一道詔書,天下人皆知吾陶謙直至垂暮仍然忠心向漢,後世的史書上陶謙仍然是個忠臣,沒了這道詔書,吾就和袁紹、曹操之流無異,不過是個朝秦暮楚之人。”

陳登趕緊舉手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然後說:“主公放心,元龍知道該如何處理。”

“嗯。”

陶謙點點頭,陳登緩緩退了下去。

不久,下邳一匹快馬朝着鄴城方向疾馳而去,帶着陳元龍寫於大將軍華雄的親筆手書。

而此時在琅琊境內,曹豹已經被張郃打得叫苦不迭,起初曹豹還能了領兵出城和張郃樣式樣式,但是在被張郃連勝三陣之後曹豹再也不敢出城了,整日窩在開陽城中等下批的消息。

曹豹知道,下批那些老爺們壓根不會指望自己能頂住張郃的進攻,指不定這會兒已經想着怎麼投降了。

城外的張郃也不着急,剛剛拿下青州糧草補給沒問題,而大量的青州城池也需要後方華雄派人進行交接,因此張郃也不攻城,只是每日派人到城下叫戰。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四五日,似乎大家都過上了戒驕戒躁一般的生活。

這一日,押送關羽的車隊到了鄴城。

對於關羽華雄很是頭疼,首先華雄知道關羽是肯定不會降的,而且自己曾經還砍斷過關羽的鬍子,華雄想着這事對關羽來說應該仇恨還是蠻大的。

而且如果用對趙雲、呂布、曹操那種方式對關羽多半也是行不通的,若是劉備死了倒是有可能。

想着,華雄決定找一個和關羽熟悉的人去與他一見便罷了,華雄首先想到的便是張遼,然而就在華雄準備讓人去喊張遼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來那是前世三國中的事,這一世張遼可是和關羽見都沒見過。

不得已,華雄還是親自在城門處迎接了關羽。

“雲長,久違了。”

並沒有隆重的歡迎儀式,只有華雄帶着李元霸,典韋、許褚和一行百人鐵鷹衛,華雄知道,於關羽這種心高氣傲的人而言,若是自己真的給他辦一個隆重的接待儀式,那纔是對他的酷刑。

關羽冷着一張重棗臉,只是向着華雄一拱手,一聲不吭。

華雄微微一笑,也不在意,世人皆知關雲長敬微末而輕公侯,這一點倒是和他的兄弟張飛相反。

華雄將關羽領到鄴城內一處幽僻的宅院中,向他說道:

“雲長,以後你就住在這裡吧,日常開支用度皆由大將軍府承擔,俸祿與九卿同等。”

關羽微微欠身:“俸祿就不必了,敗軍之將能有一落腳之地已是榮幸,豈敢無功而受祿?”

華雄笑道:“好。”說完領着衆人離開。

回到鄴城的臨時大將軍府,剛一進門,幾個文士就圍了上來,李儒、賈詡、田豐、沮授四人,後邊還有兩個人在對着飲酒,是荀攸和郭嘉,這倆人雖不參與治理政事,但也成了華雄這裡的常客。

荀攸在小皇帝發動長安事件之後就對華雄的態度大爲轉變,漸漸地也被李儒等人接納。

華雄一看,頓時頭大:

“諸位,吾不是說過了,一干政事你們商議着來,若有不決再來尋吾。”

李儒開口道:“主公,大事,吾等不能做主啊。”

說着,將那陶謙的信函遞給了華雄,華雄閱畢,笑道:

“這陶謙真是好笑,簡直迂腐之極,他以爲讓天子給他一道詔書,昭告天下他陶謙便能保住自己漢室忠臣的名號?”

沮授說道:

“主公,這是好事啊。”

“何意?”

“主公,這陶使君爲其他人開了先河啊,他陶謙想投降,又想當忠臣,那張魯就不想?日後大將軍大軍南下,各地諸侯打着向天子投誠的名義而歸順大將軍,還不是名正言順?”

田豐上前接着說道:“是啊,恐怕這個時候最高興的,就是那徵南將軍了。”

“哈哈哈!”

幾個人一陣鬨笑,提到曹操,華雄向李儒、賈詡二人問道:“最近可有涼州孟德那邊的消息?”

李儒上前道:“有,不虧是主公一眼看中的人,孟德到了涼州之後立刻整頓軍務、安置流民、開田拓荒,據蘇烈將軍和錦衣衛來報,現在涼州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象,蘇烈將軍在信中更是將孟德好一通誇獎!”

這李儒最後一句話與其明顯有些不同,似乎是在暗示華雄要小心這種事,李儒說完,幾個文士都不說話了,就連那後邊在說笑的郭嘉和荀攸也不約而同地壓低了聲音。

華雄發現了,李儒似乎是對這種監視同僚的事特別上心。

華雄心裡明白蘇烈是斷然不會有二心的,但是此時也不能拂了李儒的好意,他向李儒笑道:“有勞文和了,涼州將再起戰事,以後還請文和多加關注那邊的動向。”

李儒躬身道:“必不辱命。”

這時賈詡上前向華雄說道:“主公,陶使君這事,我們還可以做一些文章,天下苦州牧制久矣,不如趁此機會,就......”

賈詡這話沒有說完,但是華雄看着他的眼神卻已經大放異彩,什麼是老狐狸?這就是啊!

當下華雄立刻吩咐賈詡着手去辦這件事,之後華雄離開,李儒四人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只剩下郭嘉和荀攸兩人,片刻後,兩人又小酌了幾杯,郭嘉向荀攸說道:

“公達,回到你叔叔身邊去吧。”

荀攸笑着說道:“怎麼?怕吾與你一同留在大將軍身邊,誤了你的前程?”

郭嘉笑道:“我是怕你誤了你自己的前程,公達啊,你得去勸勸文若,不然......”

荀攸臉上笑意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濃重。

數日之後,徐州陶謙宣告天下,自稱州牧制度無益於國計民生,上書自辭州牧一職,同時懇請天子廢去州牧官職,改行刺史制。

陶謙此文一出,益州劉焉、荊州劉表兩人大驚失色。

第九章 有敵襲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實屬無奈的趙高第七十三章 三日成軍,十日能戰!第六十六章 將軍這話沒問題第十二章 雨夜圍殺第六十七章 鬼軍衝鋒第三章 目標孫堅大纛!第一百三十七章 祖郎妹婿第四十章 呂布與孫策第一百零六章 五路大軍會獵於江東第七十九章 長槍拒馬陣,破!第七十二章 天下諸侯,吾何懼哉?第一百零六章 涼州羌人,十不存一 (本卷完)第五十六章 摔杯爲號第四十一章 華雄的大雕第二十二章 好威猛的畫戟第四章 李雙音訊第三十二章 深夜驚變第三十九章 壓上去!壓死它!第八十四章 文和,你不會是傻了吧?第二十六章 一怒爲紅顏第五十三章 死戰不退!第十章 虎騎!鷹騎!第六十二章 憋屈的怯薛軍第二章 吾本袁氏屬吏第六十一章 老麴,救命!第七十三章 大將軍府的調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狙擊江心洲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船過江第五十七章 兩箱黃金第五十二章 義父爲你報仇!第八十六章 人太多了,殺不完!第六十六章 渤海動向第十六章 我主公是華雄第一百零一章 封王可以,裂土不行!第五十五章 清河郡丞劉玄德第八十一章 爲此地百姓除惡!第十一章 願作都督手中利劍!第六章 虎將陸文龍!第四十九章 溫侯,你怎會在此?第一百一十章 水陸鏖戰第七十四章 宮門激戰第十八章 呂布走馬刺顏良!第五十二章 八百血狼騎第六十二章 俞涉叫陣!第五十四章 沒糧食搶糧食,沒家眷......第一百一十七章 鏖戰雲陽第八十二章 三戰三捷,周亞夫之風!第八十四章 全殲這些狗羌胡!第四十二章 便宜行事與見機行事第七十四章 兩人皆當斬第一百二十三章 狙擊江心洲第五十章 蹋頓的攻心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船過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中伏擊第九十章 枉爲白馬將軍之子!第九十六章 願拜於都督麾下!第五十四章 悲催的上杉謙信第五十八章 大將軍,恭喜了?第八十四章 文和,你不會是傻了吧?第一百五十八章 雲涌荊襄(2)第六十一章 老麴,救命!第八章 射鵰騎!怯薛軍!鐵浮圖!第一百零八章 英雄孫策第四十九章 兩情相悅第五十七章 張揚的心頭病第一百二十章 鐵甲戰船第五十三章 穩住不要慌!第七十九章 擒袁術、斬嚴綱!第二十九章 百官異態第八十九章 星星之火第六十三章 高幹高元才第六十二章 憋屈的怯薛軍第七十四章 韓遂逃亡,一路向西!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聽一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瀛洲武士的榮耀第八十四章 萬軍之中擒公孫第八十七章 浴血虎牢!第八十四章 萬軍之中擒公孫第五十一章 這是本都督的馬?第四章 李雙音訊第八十二章 被魚肉的鄉里第一百二十五章 用力過猛第四十三章 特別想動一動第六十五章 吾比袁顯奕,如何?第六十三章 馬超突圍第七十九章 李儒威逼第五十五章 十合敗閻行第六十七章 虎騎,出擊!第八十七章 我恨!第六十九章 單挑論武第五十二章 平定河東第十四章 趙雲三箭!第九十四章 無當,殺!第九章 有敵襲營!第二十三章 驍騎都督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高寵!第一百二十二章 江邊狩獵第二十五章 破涼州騎兵!第一百零六章 五路大軍會獵於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