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佈局中原

一夜時光飛逝,轉眼間天就亮了。

大將軍府上一片安寧,華雄不起牀,誰也不敢上前去打擾,此時的未央宮大殿內,文武百官畢至,昨日大將軍發話這今日要再續朝會之事,哪個嫌命長敢不來?

小皇帝劉協坐在上首呵欠打了一個又一個,大將軍不來,下邊的羣臣也不敢擅自開口。

過了半個時辰,大將軍府上那無名姑娘的房門開了一條縫,隨後那華雄露出精壯的上身,將幾卷竹簡扔到了門外,向外邊守夜的鐵鷹衛命令道:

“把這幾道奏疏送到未央宮去,上稟天子,若是天子及衆大臣沒有意見,那就請天子擬聖旨下發吧。”

“遵命。”

守在內院的鐵鷹衛馬上將那幾卷逐漸交給了外院的錦衣衛,隨後幾個錦衣衛半點不敢遲疑,火速飛馬奔向了未央宮。

華雄沒來上朝,李儒和賈詡這兩個老狐狸就成了華雄的代言人。

此時兩人站在百官之首,和朝堂上當下官階最高的蔡邕、楊彪同列,兩人頷首閉眼,顧自閉目養神。

少卿,錦衣衛將那華雄的幾卷奏疏呈了上來,王賢接過,放於小皇帝身前的桌案上。

小皇帝將那幾卷奏疏一一打開,細細看來:

第一道奏疏,是分封華雄麾下各部人馬,提賈詡爲尚書令,李儒爲廷尉;

胡軫爲平南將軍,領執金吾,枝陽侯;張繡爲虎賁中郎將,槐裡侯;

張遼爲徵西將軍,領涼州牧,樂平侯;

徐晃爲徵南將軍,行豫州都督事,解良侯;

其他一衆人馬像酒泉太守郭旭、金城太守龐德等皆有封賞,系統出來的武將大多是給了一個雜號將軍意思意思,唯獨官位進行了向下調動的就是那張掖太守張超,從一郡太守變成了涼州州牧府上的一個屬官。

小皇帝看完之後,將那竹簡遞給王賢,讓王賢取出聖旨謄抄其上,然後自己打開了下一份奏疏。

第二道奏疏同樣是大封官職,只不過這次封的是天下各路諸侯:

曹操,安南將軍,領東郡太守,行兗州都督事;

袁術,安東將軍,領汝南太守,行豫州都督事;

陶謙,由徐州刺史升任青州牧;

孔融,由北海太守升任司徒;

公孫瓚,升幽州刺史,加護烏桓校尉,行幽州都督事;

韓馥,由冀州刺史升冀州牧;

劉備,領清河郡丞;

小皇帝從頭到尾看到最後,發現袁紹這奏疏中有名有姓的諸侯封了好幾個,對於那之前十八路諸侯聯軍的盟主袁紹,卻是隻字未提,當下不禁向衆大臣疑惑道:

“各位愛卿,大將軍這奏疏將那前些日子造反的各路太守、刺史大加封賞?而且還獨獨不提那袁紹?”

說着,小皇帝還讓王賢將那華雄的第二道奏疏傳給各大臣一一觀看。

一聽小皇帝的話,李儒、賈詡二人同時睜開了一直微閉的雙眼,然後兩人很有默契的互相對視了一眼,隨後兩人微微一笑,又恢復了剛纔的樣子。

在兩人身後的一衆大臣中,還有一人聽到小皇帝的話後神態微變,其餘衆大臣皆不明白這華雄是什麼意思,唯獨這三人看得通透,這第三人便是那昨日當面頂撞華雄的荀攸。

當下,荀攸出列向小皇帝一躬身,說道:

“啓稟陛下,大將軍這是借勢欺人之策,借陛下之勢,欺天下之人。”

“只要這些個被大將軍題名進行封賞的州牧、刺史們接下了這道聖旨,那後邊再發到他們手裡的聖旨他們可就不能不接了,不接,既是叛逆。”

小皇帝問道:“那如果他們連這一道聖旨都不接呢?”

這是有大臣將那奏疏遞到了荀攸手中,荀攸接過一看,頓時露出幾分無奈地苦笑,他向小皇帝說道:

“啓稟陛下,就微臣看大將軍這奏疏上的這幾人,應當不會有人不接的,送到嘴邊的肉,豈有不吃之理?”

“若真是有人連這第一道聖旨都不接,那大將軍一道檄文、不,是陛下一道檄文傳遍天下,那人當即就成了叛逆。”

“而大將軍出兵討伐叛逆,師出有名,順應天命。”

說到最後,荀攸微微嘆了口氣,這華雄的奏疏,他越看越不明白,起初聽小皇帝所言他大概是明白了華雄要“奉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他看那各個諸侯的官位調派,隱隱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但是荀攸卻是一點都看不出其中門道。

其實別說荀攸了,即便是讓多隻近乎妖的諸葛亮提前長大,來看這華雄的奏疏他也難猜明白華雄是什麼意思。

升任曹操爲兗州都督,袁術爲豫州都督,兗州、豫州、徐州相鄰,這些人怎麼知道不久之後曹操會和陶謙開戰?

曹操向陶謙揮起刀來,那曹操的摯友袁術又會有什麼動作?

升劉備爲清河郡丞,清河郡在冀州,沒了劉備的幫助,陶謙能頂得住曹老大的攻擊?

陶謙倒臺後,曹操和袁術能和平瓜分徐州?若是能,那再送袁術一尊玉璽如何?

而有了劉備的“幫助”,那冀州牧韓馥又會不會像前世書中記載的那樣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

袁紹吞不下冀州,自然要將矛頭轉向北邊的幽州或是東南邊的青州,拿不下冀州的袁紹是肯定不敢去招惹幽州的公孫瓚,屆時袁紹只會向青州而來,有了青州的袁紹又會和臨邊的曹老大發生什麼故事?

屆時只要曹操和袁紹發生了衝突,曹操敢發兵青州,那華雄就出師兗州,前世華雄記得清楚,曹操壯大的關鍵一戰就是在青徐涼州俘獲的三十萬青州兵,這次,華雄絕對不會給曹操這個機會!

這一環接一環的佈局,都是靠着華雄身爲穿越者而來的優勢,眼下這些人當然看不明白。

眼下長安初定,華雄不敢貿然出擊,不然即便打下了地盤也沒人去守。

華雄要先將這長安的朝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他精心策劃佈局,限制着每一個諸侯的發展,不讓任何一個有做大的機會,到最後自己揮師東進,在絕對的力量對比差之下,兵不血刃掠地千里便是最好的結果。

當下小皇帝劉協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然後打開了華雄的第三道奏疏。

第六章 長街乞丐第十一章 本初,這是尿!第一百三十四章 靠岸、靠岸!第四十八章 惡犬兇猛,欲除之第一百零一章 鬼軍夜襲第二十一章 許攸之謀第四十一章 白馬悲歌第二章 涼州州牧第三十一章 取而代之第八十一章 徐晃血戰,斬賀力乍!第七十四章 韓遂逃亡,一路向西!第四十三章 老戲骨王允第五十七章 張揚的心頭病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東攻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孫瓚的禮物第十六章 我主公是華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他是我兄長第二十章 冀州文武第十二章 打開城門!第四十二章 末將願爲都督掌旗!第七十一章 “吾累了......”第九章 箭如流星!第六十六章 渤海動向第六十六章 榆中攻防(2)第九十四章 袁公路輕取夏口第十四章 趙雲三箭!第八十二章 把刀架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莫將趙雲,見過大將軍!第一百零一章 封王可以,裂土不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實屬無奈的趙高第五十九章 羞爲汝父!第六十一章 老麴,救命!第五十四章 太傅袁隗第五十四章 太傅袁隗第二章 涼州州牧第三十六章 一律,殺!第九十一章 廢州牧第五十三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十三章 穩住不要慌!第八十四章 文和,你不會是傻了吧?第二十六章 左將軍董旻第六十一章 天子在演戲第一百零七章 水軍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山林夜戰第九十章 枉爲白馬將軍之子!第九十三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零四章 呂布論武第一百零三章 你想做羌人的王麼?第二十章 兩道聖旨第四十章 活死人之術第三十六章 曹操的智囊第一百零二章 吾爲貂蟬選了一戶好人家第一百三十章 丁奉奮短兵第六十五章 吾比袁顯奕,如何?第三十三章 殺光他們!第六十四章 黃河九曲第四章 翼德救我!第十五章 再進一步者,死!第五十八章 血染承德殿第七十九章 李儒威逼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聽一個人第三十四章 血滴子第一百零三章 袁公路罵退荊州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船過江第一百章 漢羌之戰(中)!第七十五章 這是文臺的刀第九十四章 馬超歸來第三十八章 司隸校尉張濟第九十五章 我屠你全村!第九十一章 廢州牧第九十七章 孫策戰羅成!第三十三章 殺光他們!第九十六章 神鵰鬥飛燕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孫瓚的禮物第八十二章 鎮東軍第八十二章 被魚肉的鄉里第二十六章 神秘國師第六章 虎將陸文龍!第九十四章 華雄的仇人第三十九章 壓上去!壓死它!第九十三章 江夏生變第八十八章 董卓的瘋狂第三十八章 司隸校尉張濟第十九章 如花美婢第九十七章 彎弓取姑臧!第十九章 兩路出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靠岸、靠岸!第九十三章 江夏生變第二十四章 五十騎破一城!第一百零四章 華雄的驚喜第四十章 呂布與孫策第一百零三章 爲將者,當如是第四十四章 加強營防第九十二章 猛烈如火!第四十八章 趙子龍連斬五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無雙利器(2)第一百零四章 本都督需要一條狗第一百一十六章 建業城破第八十八章 溫侯,抱歉第三十四章 血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