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三道聖旨

“老夫聽聞華驍騎在虎牢關外一夜之間擊破反賊聯軍八座大營,殺了各級將官十餘人,就連那江東猛虎孫堅都敗於華驍騎陣前,後又在公孫瓚白馬義從的追擊下成功逃脫,當真是英雄了得啊!”

“太尉大人過譽了,天下英雄何其多,華雄實在當不上這‘英雄’二字。”

“吾曾聽聞當年丞相平定黃巾時便有殺民充賊、冒領軍功之事,後來進京,丞相又命令士兵白日進城,到了晚上便悄悄出城,以此來迷惑衆人視聽,讓人以爲丞相兵威雄壯,不知華驍騎這戰報之中可有丞相之風?”

黃琬此話一出,原本就安靜的大帳內更加靜謐無聲了,感情這老頭今天過來,就沒有想活着出去吧?

董卓沒有說話,李儒沒有說話,華雄也沒有說話,黃琬對華雄譏笑道:“怎麼?談到你主子的劣跡,便不敢再吠聲了麼?”

華雄微微皺眉,隨後回給黃琬一個輕蔑的微笑,言語之中頗是冷了幾分,“太尉大人此番奉陛下口諭前來何干,說書乎?賣藝乎?需不需要末將給太尉大人捉來幾隻山中的紅屁股猴?”

這一下華雄也來了脾氣,自己剛剛廝殺了一夜,好不容易纔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董老大都對自己又是給人又是加官的,你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尉來當跳樑小醜,太尉,名義上是大漢朝的武官之首,但這天下,還有你能使喚得動的人麼?

華雄這一番話把黃琬氣得渾身顫抖,怒目圓睜,手指哆嗦地指着華雄,“你!”

華雄不禁對這位當朝太尉更加失望,這黃琬一點城府都沒有,自己稍微一激,就像炸了毛的貓,此時的朝廷都是這種尸位素餐之輩,憑什麼去震懾各地豪強?

當下,華雄語氣之中不再帶有一絲溫度,“太尉大人,若是在沙場之上,您這根手指頭已經沒了。”

“你和我談沙場之上?老夫當年在豫州除賊的時候,何人不知老夫名諱?!”

“帶着官軍殺幾個賊就成了吹噓的本錢?那剿滅黃巾的盧子幹、皇甫義真又當如何?”華雄不屑的說道。

這時,李儒出來打圓場道:“太尉大人,您既然是過來傳旨的,有什麼話您就直說吧。”

“哼!”

黃琬氣急敗壞地一甩手,說:“傳陛下口諭:朕聞驍騎校尉華雄英武驍勇,於虎牢關前戮力除賊,朕深感華愛卿之忠心,故朕決定:改組原大漢北軍五校、西園八校爲大漢驍騎軍,由愛卿出任驍騎軍大都督,望愛卿力誅國賊,護我大漢河山,旨畢。”

黃琬話音落定,只見董卓臉上陰沉更盛,李儒眼中則寒光凜凜、殺意外露,剛剛黃琬無視他的時候他都沒有像這樣動過殺意。

而三道聖旨的核心人物華雄則一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當起了吃瓜羣衆。

很明顯,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離間計,而且是陽謀,目的就是爲了離間華雄和董卓。

改組北軍五校、西園八校?作爲東漢王朝最精銳的中央軍,北軍五校和西園八校早在董卓進洛陽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被董老大收編爲自己的私人軍隊了。

現在這些士卒都在李傕、張濟、郭汜等人麾下,而此刻皇帝來了這樣一道命令,要把所有的北軍、西園軍士兵都交給華雄,你董卓給是不給?

給了,只怕傷了李傕、郭汜等人的心,不給,皇帝下旨賞賜的東西你董卓不給,那華雄會不會對董卓心生間隙?

而且聖喻的最後一句更是引人深思,力誅國賊,那麼問題來了,在皇帝心中,到底誰是國賊?真的是那些所謂的關東衆諸侯們麼?

當今的皇帝纔不過十歲,肯定不會想出這樣的計謀,很明顯是有人在背後爲其謀劃。至於是哪些人,不用猜也能曉得,自然是那一批朝中死終於漢室的王公大臣們了。

這些人,在企圖分化西涼軍內部的各方勢力。

不過,華雄心中難免產生了疑問,那些朝中忠於漢室的老臣們想出這樣的陰招,當真不怕董老大回到洛陽之後大開殺戒麼?

黃琬話說完,轉過身看着董卓、李儒二人,臉上滿是一副小人奸計得逞的嘚瑟,一朝太尉,位列三公,此刻竟然像一個混跡於市井的地痞無賴。

李儒面上沒什麼變化,但是眼中卻悄然閃過一絲狠厲,他上前一步,拱手低着頭,依然保持着彬彬有禮的樣子,“太尉大人,改組北軍、西園軍這種大事陛下怎麼會不和丞相商量呢?這消息,怕是不實吧?假傳天子口諭,可是要殺頭的啊。”

狠,不愧是李儒,一言不合便欲置人於死地。

華雄當下對這個西涼軍的軍師又高看了一眼,這擺明了就是告訴黃琬:趕緊想辦法讓這事大事化小,不然今天別想活着走出這西涼軍的大帳。

李儒這一句頓時讓黃琬有些慌了,黃琬有些色厲內荏的說:

“這、這是陛下親口所述,老夫未曾改動任何一個字,老夫堂堂一屆太尉,怎會做那種欺君之事?!”

黃琬忠於漢室是不假,他也不怕眼前的董卓、李儒二人讓自己永遠的留在這大帳之內,不然剛纔也不會那樣揭董卓的短,黃琬害怕的是李儒給自己安上一個假傳聖喻的欺君之罪,然後昭告天下再殺了自己。

如果那樣,自己這一輩子積累下的名望就完全毀於一旦了。

東漢的書生文士們大都有“名士情節”,重視名聲更加勝過身家性命,這是這個時代的幸事,但也是這個時代的不幸。

說來也巧,這黃琬之所以能當上太尉還是擺董卓所賜,當初黃琬在豫州擔任州牧一職,儼然一封疆大吏,後來董卓入京之後徵召黃琬入京,這纔有了今天的太尉黃琬。

放棄實權在手的州牧不要而進京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尉,說到底還是黃琬內心的名士情節作祟。

而董老大爲什麼要徵召黃琬入京呢?自然是當時黃琬的地盤豫州與洛陽接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董老大不太放心黃琬這個大權在手的豫州牧。

一時間,大帳內陷入了短暫的寧靜。

第六十二章 憋屈的怯薛軍第十四章 一個不留第五十章 深夜殺機第八章 陽平之戰第六十二章 馬超,你爹死了!第一百零五章 劉繇的使者第三十五章 粗人不能幹細活兒第八十九章 羌族少年阿吉第一百章 漢羌之戰(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十章 八成是死了第八十五章 殺人還是犁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留他性命!第八十八章 董卓的瘋狂第五十章 八成是死了第八十二章 鎮東軍第一百零一章 鬼軍夜襲第九十九章 官復原職,驍騎歸來第六十五章 掄刀斬穆順!第九十六章 神鵰鬥飛燕第十一章 願作都督手中利劍!第二十二章 好威猛的畫戟第三十三章 吾要做皇帝!第一百四十八章 實屬無奈的趙高第七十二章 天下諸侯,吾何懼哉?第六十二章 馬超,你爹死了!第九十五章 三州聯盟第九十七章 孫策戰羅成!第五十二章 你們的王死了,我殺的!第二十三章 戰馬風波(2)第四章 李雙音訊第四十章 呂布與孫策第四十五章 趙岑家眷第四十章 活死人之術第五十章 蹋頓的攻心計第三十八章 宰了那隻大狗!第三十六章 華雄月下斬成宜第七十七章 將軍,來了!第十五章 再進一步者,死!第二十八章 最近城裡不安全第九章 可準末將統兵回朝?第一百四十五章 丈八蛇矛第二章 涼州州牧第九十五章 三州聯盟第九十三章 江夏生變第三十七章 羊兒跟上來咯第六十八章 屈辱的淳于瓊第三十八章 漢軍雄烈!第八十章 小人無名氏第四十八章 趙子龍連斬五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江風赫赫第七十二章 天下諸侯,吾何懼哉?第一百五十九章 至此而終(全書完)第一章 吾冀州劍刃之鋒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高寵!第十七章 涼州態勢第四十四章 星月雙珠第一百三十四章 靠岸、靠岸!第三十章 陛下,這長安可大?第五十八章 大將軍,恭喜了?第八十四章 馳援徐州第四十二章 便宜行事與見機行事第八十六章 人太多了,殺不完!第一百四十一章 趨炎附勢祖大王第四十章 呂布與孫策第二十九章 百官異態第五十三章 驍騎入城!第三十八章 宰了那隻大狗!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白色鬼魅第三章 願領都督之軍!第十三章 再聒噪,我就殺了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飛往事第八十五章 殺人還是犁地?第六十三章 馬超突圍第三十七章 你們的大將軍第五十一章 白玉劍來第九章 箭如流星!第二十七章 有人叛逃第十四章 晉身之資第一百零三章 你想做羌人的王麼?第三十二章 斬王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奉奮短兵(2)第十九章 進城去吃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豬圈裡的趙高第十六章 二位請自便第三十四章 血滴子第四十二章 末將願爲都督掌旗!第八十章 小人無名氏第九十章 事出長安第五十八章 天大的消息第二十五章 破涼州騎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丈八蛇矛第五十三章 穩住不要慌!第四十七章 今天府上怕是有白事要辦啊!第九十七章 涼州有變,馬騰異動第四十二章 末將願爲都督掌旗!第四十九章 鮮卑敗退第二章 華字旗下,我說了算!第三十二章 你也是一個孤家寡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