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

“陛下,您將伯符也派往身毒和貴霜的戰場是不是有些欠妥?那裡局勢複雜,一旦出現意外,怕是我大楚莫大的損失啊!”田豐在得知袁術的安排時便擔憂道。

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大楚下一代最爲出色的四人都置於如此危險的境地,身邊士卒還不到萬人。若是被一鍋端了,對大楚而言比損失數十萬精銳都要慘痛,容不得田豐不擔憂。

“無妨,他們四人一起,要是若是連這點陣仗都應付不了,又有何資格將來接手大楚?”袁術倒是毫不擔心道。

“趁着現在局勢承平,還有時間和機會,自然要讓他們多歷練一下積累功勳和經驗,以便將來上位。”

“元皓無需擔心。他們四個妖孽小鬼湊在一起,擔心的應該是身毒和貴霜纔對。更何況我們在身毒和貴霜又不是沒有人,若是有消息讓蔡瑁去接他們便是。退一萬步說他們就是被抓了,貴霜也不敢動他們。否則就是和我們大楚不死不休,無非就用點物資去贖人罷了。”郭嘉絲毫不擔心道。

“就是不知道他們四個人能相處的怎麼樣?”袁術眼神中略帶着一點憂慮。

此時的他頗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鬧矛盾的意思。

陸遜、周瑜都是他看着長大的,沒少花心思,現在頗有些我家小子初長成的感覺。而諸葛亮,也是他欽定的丞相之選,關注的不比另外兩個人少。

唯一讓袁術沒放在心上的就是司馬懿這個毒苗了,在他眼中這貨根本無所謂,就是白給的。要是實在掰不直,直接廢了也好,省的他老是心中糾結。大楚下一代的諸多重要位置袁術心中基本都有人選了,替補都有不少。雖然司馬懿有能,但還沒到必不可少的地步,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陛下不用擔心,公瑾雄烈、孔明謙謹、伯言儒雅,他們三人皆性情溫和、待人至誠,定然會相處的很好。至於司馬家的那個小鬼,若是他不改變,恐怕會被不自覺的孤立的。”郭嘉一針見血道。對於幾人的性格他早已看透。

“待拿下貴霜之後,我們這些老傢伙就快可以退位讓賢咯。”賈詡略帶唏噓道。

本以爲自己會很開心的,但是此時賈詡心中不知爲何卻覺得有些許不甘。或許自己真的變了吧。

“想得美。”袁術眉毛一挑道:“大楚確實需要新鮮的血液,但是你們這些老傢伙也不能就這麼快退下去。讓出機會可以,但想退休撂挑子不行。就是不當三公,也得在九卿上掛個名繼續給朕幹活。”

“陛下您還是打算繼續三公九卿制?”田豐問道。

“制度改革並非一時之事。於這個時代而言,三公九卿還算合適,朕暫時不打算改變。不過卻也需要改進一些。”這是袁術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的決定。

像是三省六部、內閣制、軍機處,各有所長,可以吸取其經驗。但是三公九卿也是一套比較成熟完善的制度。

三公,一掌政務,一掌軍事,一掌監察,也很符合袁術的想法,只需稍加改造即可。

而九卿,在袁術看來就太過落後了。像是郎中令、衛尉這種掌管宮廷警衛之類的根本沒有單獨列出來的必要,還有宗正也是略顯累贅。君事和國事在袁術心中不可相提並論。

“三公尚可,稍加改進即可。但九卿必須大改,而且應該更加細化,不能侷限於九卿,按政務細分,就是十五卿、十八卿也不爲過。”袁術道。

“不過此時暫且不是改革之良機,待拿下貴霜之後再論及這些事。”

田豐眉頭微皺,彷彿在猶豫什麼。

袁術察覺到田豐糾結的樣子,略感好奇道:“元皓,你在想什麼?”

“陛下打算何時放袁本初他們離開?”

袁術沉吟片刻,問道:“袁本初的情況都統計清楚了嗎?”

“嗯,相關士卒及其家人,以及安排的工匠、士子、醫者、世家等都已備齊和統計完畢。”

“那就現在放他們離開吧。早放他們也好早些發展,想必曹孟德和劉玄德都憋壞了吧。”袁術毫不在意道。

“陛下真的同意他們暫居於西域?”

“不然呢?”袁術撇撇嘴道:“朕是想讓他們爲朕開疆擴土、對付安息和羅馬的。總不能不給他們施展能力的空間吧。”

“就是他們不開這個口,朕也會主動提出來的。要是讓他們輕易的就倒在了國外,朕費這麼多心思幹什麼?豈不是白費功夫?”袁術撇撇嘴道。

“陛下真是胸寬似海。”田豐徹底放下了其他想法由衷敬服道。

郭嘉、賈詡和荀攸聞言也紛紛側目,心中歎服。

能夠威脅漢人的敵人是西方,但能夠威脅大楚的敵人卻是漢人。

羅馬、安息再強,幾百年內也不可能對大楚造成什麼太大的威脅。因爲雙方的距離太遠了,戰鬥成本太高而且戰鬥價值比較低。

反而是對於漢土有着深深執念的袁曹劉三人,纔是最可能會攻回來的人。

田豐幾乎可以肯定,一旦羅馬和安息如計劃一般被袁曹劉三人所建的勢力吞併,三人所建的勢力必然會反攻大楚。

最起碼袁紹和劉備絕對會將這一點死死的刻在留給後輩的祖訓中。

袁紹自不用多言,對於袁術的執念和內心的高傲,他死都不會放棄袁氏正統之位,其子孫若是如其品性,也絕不會放棄這個想法。

而劉備,比袁紹的執念還深。自詡漢室正統,攻回漢土興復漢室可是其終極口號和目標。其麾下也不少漢室死忠,他們更不會忘記此事。大漢養士四百年,還是不容小覷的。時至今日,袁術做出瞭如此功業依然有不少漢室死忠,足見其影響力。根本不是一代兩代能夠抹殺消除的。

“外無強敵、內必生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敵人於大楚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沒有競爭、沒有壓力又談何進步發展?朕可不希望後代子孫變成一羣無所事事的懶豬,躺在朕和你等的功勞簿上吃老本。”袁術冷哼一聲道。

“元直這段時間在西域可搞得是風生水起啊。這次或許可以讓他安排一下。對付北匈奴,我大楚也可盡一份心力。”賈詡忽的道。

袁術聞言,點了點頭:“兵貴在精不在多,派兵太多的話還會引起安息和貴霜的警惕,就派兩支精兵即可。對了,讓伯符、子龍、士元和陳公臺他們一起前往。北方事了,遼東也不需要那麼多精銳了,留着張繡和賈穆在那裡鎮着就可以了。”

“陛下您還真是心大,孔明他們在貴霜危機四伏,你還讓伯符他們前去西域。”田豐苦笑道。

“趁着局勢穩定,磨練磨練不是什麼壞事。”袁術依然是那個理由。

“陛下對於伯符還是有所安排吧。”郭嘉若有所指道。

袁術笑而不語。

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十一章 尷尬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