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

“好了,該如何作戰我心中已然有數,你們就不要再爭了。前幾日連續不歇的急行軍,士卒已經很勞累了。先於營寨之內休息三日,三日後再行開戰。將戰書遞與對方,我要和蘇格底於三日後交戰。”

“諾!”

待衆人離開之後,室伐底將自己的心腹將領留下,真正開始戰局的推演和計劃。

之前召集衆將不過是做個樣子,有那麼一羣挑刺的和貴族小白在,室伐底可不想自找麻煩,而且誰知道這其中有沒有貴霜的臥底?他對於這些貴族的節操一點都不相信。此次作戰,他真正能夠倚重的還是這些曾經的老部下。雖然這麼做會令那些貴族子弟心存不滿甚至引得國王斥責,但是室伐底也不在乎了,打完這次戰爭,穩定住戰局之後,無論迎來什麼樣的結局他都足以**了。

盡此一生奉獻於這個國家,他已問心無愧、無怨無悔。

.......

“這數十萬大軍排起陣來,還是真是震撼啊!”率軍駐紮於距離貴霜與身毒的戰場中央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之上,周瑜拿着墨家最新版的千里鏡,望着遠處兩軍的陣勢感嘆道。

“這等規模的大戰,大漢歷史上都沒有幾次,應該足以看出這兩個國家的大部分底子了。”諸葛亮道。

“對方又不知我們的存在,這等大戰還留手那就是愚不可及了。我倒要看看這貴霜有何能耐能與我們大楚並稱爲帝國。”周瑜道。

“你怎麼看場上雙方的勝負?”諸葛亮雖然也知兵,但終究比不上身邊的這位專家,開口問道。

“難說,我們不清楚他們的戰鬥方式和基本情況,很難推測出雙方的強弱。不過就排兵佈陣而言,雙方基本是半斤八兩,雖然有云氣遮擋着看不清,但雙方的意圖卻都很明確了。”

“貴霜的軍陣明顯比較緊湊,而且前軍較爲龐大,估計是將主要的精銳集中於前軍,若是依常理而言,應該是以精銳步卒爲箭頭,兩翼精騎夾擊,以形成衝勢,一舉破陣,從而形成勢不可擋之態。以少敵多之時,將精銳集中打出氣勢,此軍主帥也算是個知兵之人。不過這軍陣佈置手段確實是有些粗糙,近二十萬大軍就這點雲氣,若是讓我佈局,雲氣的稠密程度起碼要強上一兩倍。”周瑜點評道。

“軍陣乃是我漢人長項,貴霜雖然立國也有數百年,但畢竟底蘊太淺,而且與我漢人統治體系和文化思想不同,軍陣上差些也是正常。”諸葛亮道。

“身毒那邊就更清楚了,四十萬大軍估計全是以萬人爲單位,組成了幾十個小陣。明顯打的是各自爲戰和消耗戰的主意,估計他們強徵來的這些士卒戰力怕是不高,而且士氣和配合恐怕也成問題。對方估計是把軍中最精銳的隊伍平均置於前中軍了。人數兩倍於對方,只要不被擊潰,戰事膠着起來他們明顯會佔據優勢。”

“兩方主帥所佈的陣勢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一點創意都沒有,放在國內也就是個二流水準。”周瑜給了個最終定論。在他來看這種佈陣實在是太蠢了,意圖如此明顯,而且陣勢太死,若是被對方看出來採取針對性的應對,怕是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且看下去吧。”諸葛亮微微搖了搖頭。兩軍的佈陣方式如此粗糙,別說是周瑜了,就是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

兩軍主帥皆是獨身一人打馬來到陣中,彷彿老友一般交談了起來,目光之中時不時有激情閃現。他們倆個人相互爲敵已經數十年了,幾十年的不斷對戰都已經打出了感情。因此場面並沒有什麼針鋒相對,反而十分的和諧。

一向脾氣暴躁的蘇格底不時看向室伐底身後,目光隱有不善之色,似乎有爲自己的“老朋友”除掉這些礙事的傢伙的意思。室伐底卻是爲蘇格底的到來而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口中時不時地說道:真不愧是我的一生之敵。

周瑜和諸葛亮雖然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但是看雙方和諧的樣子,眼角都隱隱抽搐。大戰在即,幾十萬人面前,這哥倆咋還聊起來了呢?

終於,在雙方交談了近一炷香之後,身毒那邊的部分將領實在忍不住了,不住地提醒着他們的主帥蘇格底,將面帶不滿足之色的室伐底終於拉了回來。而蘇格底見狀,不爽了冷哼一聲,也轉身返回了貴霜的營陣。

“他倆這種情況,是惺惺相惜嗎?咋感覺有點不對勁呢。”周瑜和諸葛亮心中忽然升起了這種疑惑,隨後不自覺的相互看了一眼,突然感到一種怪異之感,連忙避開了眼神。

且不提之前周瑜如何吐槽雙方的陣勢,但是數十萬大軍開戰,那規模真的是轟轟烈烈。雙方的陣勢佈局與周瑜所言幾乎一模一樣。

首先展開攻勢的正是貴霜。軍中最爲精銳的剎帝利武士組成陣勢衝在最前,同時兩側以具裝鐵騎和弓騎兵混雜的騎軍呈鉗狀抓向身毒的前軍先鋒。

“貴霜的攻勢很猛啊!這般三面夾擊之下,怕是沒有多少精銳能夠頂得住。公瑾,這要是換做你會如何應對?”觀摩戰場,諸葛亮自然是與周瑜心中代入境況進行模擬。

“對方將全部力量集中與前鋒,攻勢之強確實令人驚歎,不過一開始就動用三支精銳,有些太莽撞了。這種情況下,應對的方法有三。其一,直接捨棄前軍,利用前軍死士牽扯住對方,使得對方陷入混戰,繼而用攻勢強勁的軍團進行猛烈進攻甚至是無差別進攻。比如,強弩攢射。以小換大,穩賺不賠,只需提前做好全軍思想工作,注意士氣,此爲上策。”周瑜淡淡道。

“此法雖然穩妥,但卻有傷天和。”諸葛亮皺眉道。

“但我估計身毒就會採用這種方法。”周瑜微笑道。

“那換做是我軍呢?”

“其二,以凌操將軍和于禁將軍率軍在前。憑藉他們二人的軍團天賦,足以支撐的住而且能夠保證士氣高昂和足夠的戰力,將對方糾纏住。然後讓左右的精銳齊出,呈包圍之勢,將這三支精銳直接吞下。扭轉劣勢爲優勢,舍小取大,此爲中策。”

“此法尚可,但依然會折損不少將士。而且如此一來,我軍前軍同樣被糾纏住,恐有風險。”諸葛亮稍微猶豫了一下,再次道。

周瑜微微搖了搖頭:“孔明,若此法尚不能取,那就只能取下策了。見招拆招,對方三面夾攻,我們同樣應對,以我軍之精銳足以穩勝。損傷或許少些,但卻不如前兩策一般能夠爲我軍贏得極大地優勢,只會使局勢陷入僵持,這恐怕就是你想選擇的吧。”

“公瑾知我。”諸葛亮微微一笑。

“這若是換作當年,我肯定是看不起你這種選擇,謹小慎微,雖無大錯但卻也無法逆轉局面。但是以我大楚現在的情況,這確是最好的選擇。”周瑜同樣一笑。

正面對剛,以大楚的精銳怕過誰?孫堅、華雄率騎兵左右強攻,凌操于禁爲前鋒,張遼在後壓陣。這種前鋒佈置別說貴霜這種三面夾擊了,就是左右再多上兩支軍團也足以應對。

雖說兵者詭道,可但凡計謀終有被破的風險,唯有王道之堂皇大勢無法可破。周瑜現在就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如何用軍陣將各軍團的實力完全的發揮出來,以王道之勢碾壓對方。

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五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守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八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