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

天時地利人和,孟子曾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實際上,天時往往纔是最可怕的存在。許多朝代的滅亡都與天時有着不小的關係,頻繁的地震、大面積的瘟疫、不間斷的旱澇之災、小冰河時期對農業的嚴重影響,這些天災對於王朝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雖然最終導致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皆是人禍,但是天災的可怕也不可忽視。

而於軍事上,天時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劉秀這種開掛的自然不必說了,赤壁之戰曹操的慘敗,當時風向的轉變也是重要的原因。依靠天時,很多時候能打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戰鬥,以少勝多扭轉戰局。

在感受到這撲面而來的大風之時,黃忠就知道自己敗了。這突然出現的風絕對非一二謀士精神操縱所能做到的,剛剛那一陣風雖被操控只圍攏在二人周身不過數米出,那一剎那的風速之恐怖險些令他都有些站立不穩。若是劉備真的於昨夜展開火攻,他以及他所率的數萬大軍恐怕都會全軍覆沒。

“玄德公既然能如此操控天時,卻不知爲何直至如今才顯露此術?”黃忠忍不住開口道。

劉備嘴角微苦:“天時豈是人力輕易可控?備若不是如今已無路可走又怎會施展此術?更何況,如此之法也只能在對方沒有防範之心的情況下才能順利施展,只能用於最關鍵的時候,一旦動用,除非全殲敵軍,否則消息透露出去,此法恐怕就難有建樹了。”

黃忠微微頷首,劉備所言到還算坦誠。如此操控雲霧風向雖然強大,但是代價和所需耗費的時間肯定也是不短,而且並非悄然無聲,霧凝風起前那種微弱的波動若是有心防範絕對可以察覺,之前也就是沒有料到劉備還有這等手段黃忠才一時失察中招。

退一步說,就是黃忠大意之下沒有察覺,只要他加駐兵力守住一城門即使撤退不被堵住即可。但只可惜黃忠沒料到還有這種操作,兵力全部集中在城牆上不說,還在城門準備了巨石和火油,以防對面趁夜偷襲入城。本是爲了防範對方的進攻,結果反倒是差點作繭自縛。

劉備這種手段基本就算王牌了,一旦亮出來威力瞬間大減,只有第一次亮出之時才能完全發揮其威力。

“今日備隻身前來,與將軍如此密談,也是希望將軍能夠爲備守住這個秘密,除了袁公外,不要讓任何人知曉此事,還望將軍應允。”劉備面色凝重的作揖道。

“玄德公就這般相信忠嗎?此事還需秉呈陛下同意方可。”黃忠看着劉備眼神中信任,忍不住道。

“將軍爲人,備也略有耳聞。忠肝義膽、一諾千金,如今一見,備更加相信了。而袁公,既然有如此氣魄和容人之量,定然會主動爲備隱瞞的,畢竟袁公的野心可不止是神州大地。”劉備極爲自信道。

若不是經過了不斷的深思熟慮他又怎會動用這張底牌?要知道這張底牌用好了那就是王炸,足以扭轉戰局,隨意扔出來根本毫無意義。

曾經無數次與袁術作戰,即使是在局面最糟糕的時候,劉備都沒有絲毫動用這張底牌的意思。原因很簡單,他還沒有被逼到絕境,而且他沒有捕捉到能夠一次重創袁術的機會。

袁術這種老陰比、苟發育的行爲,着實令人無奈,偏偏論起搞內政他們還都搞不過袁術,這就很難受了。

每次出兵從來就沒有超過全部兵力的一半,後方守備城池的兵力比進攻的部隊都差不了多少,而且各方分散,互爲犄角,大後方還隨時可以調兵補缺。如此滴水不漏,劉備自問就是勝了也佔不了什麼便宜。

要是袁術不那麼“苟”,能夠派出個四五十萬主力正面決戰,劉備說不定還有興趣重演一下昆陽一戰。不奢求將袁術直接打廢,收回長江以北的地盤發展以圖後事還是有可能的。但只可惜袁術沒有給過他絲毫機會。

至於擒賊擒王、找機會把袁術幹掉,真以爲陷陣營和虎賁軍是擺設啊!那可都是起碼可以以一敵十的絕對精銳。而且這兩支軍魂軍團看似是步兵,但劉備可是知道其底細,轉換成騎兵也就是上個馬的事,還絲毫不影響其戰力。再配上典韋許褚兩大保鏢,袁術想逃還真沒誰能攔着。

就是靠着這種“苟”的精神,袁術提前讓劉備和曹操感受到了國力上的絕對差距而產生的絕望,刷新了他們對於戰爭的概念。

和袁術作戰。贏了,對方不過是傷及皮毛,自己頂多佔點小便宜,甚至還可能會虧。而輸了,那就是折兵割地,遭受重創。這種局面怎麼破?就是自己十戰九勝怕是都沒用,因爲生產力、社會結構和人口的原因,自己越打越弱,對方越打越強,還未開戰自己便輸了。

細思之下,黃忠看劉備的眼神都變了,包含着幾分敬佩的同時也有着幾分憐憫。

這纔是真正的陰人啊!只可惜,若不是碰上了自己的陛下這種同樣陰……同樣謹慎穩重的人,說不定還真能被其將天下局勢扭轉。

與此同時,黃忠內心也多了幾分謹慎。這天下諸侯都不能小看啊!能撐到現在的,哪個沒有幾手底牌!之前自己還有些質疑陛下用兵太過瞻前顧後,現在看來卻是自己天真了。穩贏的局還是穩點打,否則弄不好就被翻了,古往今來穩操勝券卻自己作死而亡的例子還少嗎?

“玄德公此言坦誠,忠也不虛言。此戰是忠敗了,多謝玄德公對於我麾下大軍手下留情,之中詳情忠保證除了稟報陛下外不會告知任何一人。但陛下如何決斷就看玄德公您的造化了。”黃忠鄭重道。

聽到此言,劉備歡暢而笑。此事成了!

他和陳羣爲了此事耗費了無數心血,但好在結果不負其所望。

向袁術認輸是必然的,但是怎樣認輸,方式不同所代表的意義卻是絕不相同,眼前的局面已經是劉備所能想到最好的結局了。

勝了!讓黃忠輸得心服口服,還賣了其一個人情。這倖免於難的數萬士卒的性命足以平息楚軍之中不少將士的怒火和牴觸心理,對雙方的關係也是一種緩和。

其次,他是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投降的,不至於讓楚軍之人和自己麾下的人太過看輕。只能說自己之敗非戰之罪,而是形勢所迫、不得天時。

劉備的這些小心思當然瞞不過袁術的眼睛,不過劉備知道袁術就是看出來了估計也不會在意。強者如何會在意螻蟻的想法?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於袁術來說毫無理會的價值。

雖然如此想很傷人,但劉備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袁術眼裡不過是一個可以隨意拿捏的螻蟻。若不是自身還有點能力、還有點價值,恐怕袁術根本不會給自己機會,直接順手把自己碾死了也說不定。

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六十章 法正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十八章 借將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六十章 法正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毒進貢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