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

進入山谷後,宛若來到了另一個天地,映入眼簾的壯觀景象讓孫策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豪邁之情。

三面山脈環繞之內,是足足方圓數十里的平原,平原之上有丘陵、有樹林有兩座扎有營寨的小山,甚至還有一座小城坐落於內。無數的士卒各自爲陣,身着顏色不同的鮮明甲冑,手持木質蘸上顏料的武器在這些地方擺開陣勢捉對模擬廝殺着。有的在平原之上正面廝殺,有的一方守城一方攻城,還有的演練着伏擊與被伏擊的戰鬥等。

而在更遠處的江上,同樣是兩方船隊在演練着戰鬥,喊殺聲響成一片,不時有士卒掉下船去,濺起朵朵浪花。

“如此演練,如何不能出精兵!”雖然不是第一次來此處了,但孫策還是忍不住感嘆道,曾幾何時他也是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紀靈將軍不愧是當世練兵大家,只是這一手就足以驚世駭俗。”趙雲感嘆道。

孫策聞言,微微一笑:“子龍,這你可說錯了。紀靈將軍是當世練兵大家不假,可是此法卻並非是其所創。”

“哦?那是何人?難不成是高順將軍,還是麴義將軍?”趙雲問道,大楚最善練兵的不外乎這幾人。

“都不是,是陛下。”孫策道:“以對戰練兵,模擬各種場景,儘量切實貼近實戰,這些都是出自陛下的主意。”

“陛下果然是不世英主,就連兵事都如此精通。”

“好了,反正遼東這幾個月暫時沒有戰事,這段時間我們都可以呆在這,這些以後再說,我們先去找紀靈將軍吧!”孫策道。

二人牽着馬往右走去。這是一片佔地不過山谷十分之一的平地,被一分爲二。前面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訓練場,而後面則是數萬個供將士休息的營帳。孫策二人把馬遷到一側專門安置的位置後,直直往訓練場正中央的高臺而去。

此時雖是午後,但是已經入冬,十分寒冷,凌冽的寒風時不時地刮過。

巨大的訓練場之上,排列整齊的數萬士卒皆是身披鎧甲手持長槍作刺擊狀矗立。整齊的陣列是如此的震撼,給人一種無比的肅穆感。這些士卒皆是新兵,年紀基本都在二十歲左右,皆爲青壯。自孫策一路走進來近一刻鐘時間,他們的動作就沒有變過,也不知已經堅持多久了,基本可說是紋絲不動。

而陣列之中,還有許多來回巡視的士卒,這些士卒年紀頗大,都是大楚這些年因爲年齡過大從軍中退下來的老兵,渾身散發着煞氣、不少身上滿是傷痕,一看就是百戰精兵。他們手持長鞭在這些新兵中不斷巡視着,看見姿勢不對的士卒照着其屁股就是一鞭子。

孫策看到這一幕眼角不由得一抽,想起了某一段時間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屁股都隱隱有些火辣辣的感覺。以他無法無天的性格,當年可沒少挨抽。這種鞭子抽人雖然不會落下疤痕也不會傷人,但是卻奇痛無比。

場上被抽的士卒一個個臉憋得通紅,也不知是痛的還是羞得,連忙看着隊伍最前方反向對着自己同樣持槍作刺擊狀的將軍,重新標準自己的姿勢。

全軍上下,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卒待遇相同,無一例外全部都保持一樣的站姿,就連高臺上的紀靈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百人將以上的將領都位於自己隊伍的前列,反方向的站立以作表率。

孫策和趙雲登上高臺後並沒有出聲打擾紀靈,而是默默地從一旁的兵器架上同樣抽出一支重量適中的長槍,一樣站起了“軍姿”。

過了好半晌,直到訓練場上有近百士卒陸續因爲支撐不住而癱倒在地被擡走後,紀靈才收手喊停,暫時休息片刻。

孫策略帶惋惜的看着那些被擡走的士卒。曾經參加過這種訓練的他清楚,這些因支撐不住率先倒下的士卒將來十有八九要被踢出隊伍了。

都是好兵啊!但只可惜,大楚招兵就是這麼嚴苛。優中選優,無論是因爲不夠強壯還是因爲意志不堅定,只要率先倒下了,就意味着你不夠優秀。這數萬新兵起碼有三成最後會被淘汰。正是這般嚴苛的兵源選拔,才能保證士卒的質量。

紀靈下令暫時休息後,轉身看向孫策和趙雲,隨手從一旁的桌上拿起兩碗淡鹽水遞了過去:“你們倆來幹什麼?”

孫策接過碗,仰頭將水一飲而盡後並不答話,咂了咂嘴道:“將軍,這水的味道咋變了啊?這麼難喝。”

“我向陛下請求,讓華醫師在裡面加了點固本培元的中藥,味道自然差了些,不過比單純的鹽水效果要好多了。”紀靈看着下面搶水搶的不亦樂乎的新兵,嘴角難得擠出一絲笑容。

“將軍當真是愛兵如子!”趙雲眼中滿是敬意的說道。

“畢竟是從我手中走出去的兵,我可不想讓他們給我丟臉。”紀靈彷彿漠不關心一般淡淡道。

“將軍你還是這麼外冷內熱,關心士卒就直說唄,非要裝冷漠。”孫策咧嘴笑着拆穿道。

紀靈作爲鎮國大將軍,能夠與黃忠孫堅高居衆武將之上,全軍上下可是無人不服的。資歷最老、忠心耿耿、持身公允,大楚幾十萬士卒皆經由其手訓練過,深得全軍將士敬重,在士卒中的威望幾乎僅次於袁術。

“我看你是屁股又癢癢了,北疆一戰還沒得到教訓嗎?”紀靈語氣不善、毫不客氣的說道。

此言一出,孫策的面色一緊,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語氣略帶沙啞的低頭道:“是我的錯,對不起,將軍。”

紀靈目光嚴肅的看着孫策道:“你應該說對不起的不是我,而是那些戰死的將士。作爲大楚將士,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理所當然,但是我希望他們不是白死,能夠死的更有價值。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他們的犧牲挽救了你的生命,你應該清楚你身上肩負着什麼,不要讓陛下和那些九泉之下的將士們失望!”

袁術的想法和對孫策的重視紀靈是清楚的。可以說,那犧牲的數萬將士根本就是袁術爲了孫策的成長而準備的養料。

只有經歷過纔會成長,歷史上孫策能夠年紀輕輕就創下江東偌大的基業、成爲一方雄主,孫堅的身死起了很大的作用。

失去了父親的保護,肩負着爲父報仇和家族的重任,孫策纔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迅速成熟成長,成爲江東小霸王。

而袁術現在的做法也是如此,那兩萬忠心耿耿的將士活生生的倒在了孫策的面前,而且還有很多是直接爲了保護和救其而死。這種失去,這份責任,正是孫策成長最好的養料。

紀靈對袁術的做法並無異議,但是對於那兩萬餘陣亡的將士他卻是極爲痛惜,因此見到孫策纔會忍不住說出此語。

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