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時機

“主公!”

袁術話音剛落,顧雍就站了出來:“如此做是不是太過着急了?此法有違漢制,容易引起他人的攻訐!而且世家豪紳們也會對此不滿的啊!”

看着一副正氣凌然,但語氣卻有些怪異的顧雍,袁術心中一樂。

顧元嘆,果然是個妙人,這一手玩的可真是巧妙。

其他的謀士看到這一幕,同樣也是心中一笑。顧元嘆,挺聰明啊!

表面上袁術卻是面露陰狠,沉聲道:“此次我要前往洛陽,所爲何事你們也都清楚。諸侯討董纔是大事,而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相必其他諸侯都會有所顧忌,不可能因爲這點事就來找我袁術的麻煩。”

“況且,正是因爲天下諸侯都前去會盟,就是有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來進犯我揚州,在大部分諸侯都在會盟的情況下,估計也只有荊州有可能來攻打,區區一州之力你等總能夠守得住吧?”

張遼聽到這話立馬站了出來。

他明白自己作爲毗鄰荊州的豫章郡的太守,對面又是黃家這個對袁術敵視的二貨。若是荊州進犯,第一個目標估計就是自己。

單膝跪在袁術面前。

“請主公放心,遼必定小心謹慎,守衛豫章,若是豫章有失,遼願以死謝罪!”

袁術滿意的看着沉着穩重的張遼。以前不顯山不露水的他現在已經初露鋒芒了,行事作風盡顯大將風範。有他駐守豫章,就憑黃祖那個莽夫,肯定無法邁進揚州一步。

張遼的統帥天賦是逆戰,當己方兵力少於對方時,會激起類似破釜沉舟的勇氣,而且戰力會不斷增加。兵力越懸殊,戰力增強的越高,可以說是大量非精英部隊的剋星。

歷史上張遼能以七千人大破孫權十萬,足以看出此天賦的厲害。

也是因爲孫權當時大意了,身邊沒有得力的將領和精銳,才被張遼打得落花流水。

正常情況下的張遼的軍隊實力並不算太強,但若是遇到大量的菜雞對手,張遼軍隊的實力瞬間都能遠超孫堅。

如此強大的天賦再加上張遼穩重的性格,對付一個黃祖還不是綽綽有餘?

“文遠玩笑了,某對你有信心!你乃是帥才,區區一黃祖何足掛齒?接下來某還有安排,你且退下。”

張遼一臉感激涕零,退回了隊列中。

“有文遠鎮守豫章,荊州無需擔心,又有何人能夠入侵我揚州?”

“而那些世家,元嘆,你身爲顧家之人要明白,我對你們世家雖然略有打壓,但並不是沒有給你們好處!”

袁術此時陰沉着臉:“我這次的政令並沒有直接損害世家的利益,只是將土地的所有權限制一下。”

“這些世家這半年已經賺了不少了吧?貪得無厭可不是什麼好事!世家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土地和財富,就應該知足。平心而論,他們經商獲得的財富不是遠比收租要多得多?還再要這麼多的土地幹什麼?造反嗎!”

說到最後,袁術重重的敲了敲桌子,頓時茶水四濺。

臺下的衆人看到袁術發怒,齊齊的跪在地上道:“主公息怒!”

袁術看到下面的人如此的配合演出,心中一讚,果然都是好演員。

擺了擺手讓臺下的文武都坐了回去。

表面上卻依舊是一副憤怒至極的樣子:“元嘆,告訴那些世家的家主。他們已經貪得夠多的了,該給他們的我不會少給,但我不想給的誰都拿不走!做人不要貪得無厭,否則若是觸犯了我的底線,就給我直接從揚州消失!”

顧雍看起來一臉悲憤的樣子回答道:“是!”

袁術這才彷彿平息了些怒火,再次躺回了椅子上。

不是袁術急躁,而是這個時候真的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天下諸侯都準備集中在虎牢,沒有幾個人有時間有精力關注揚州這個地方。而現在剛好也是揚州初步繁榮起來,世家再度恢復了元氣要冒頭的時候。

此時世家剛剛獲得了大量的土地,而且缺少人口,正是吃撐了的時候。袁術此時提出土地回收的政策,剛好沒有損害世家的當前利益,世家的反抗意願也小些。

若是再往後拖,哪怕只是再過半年,以這些世家的發展速度,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恐怕半年就能再侵奪個三四百萬頃土地。

畢竟土地和人口都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資源,誰都不嫌多。這些世家就是不需要,也想多囤一些留給後代。

可土地不是無窮無盡的,即使揚州可開墾的良田很多,這麼下去也用不了幾年就得消耗殆盡。

此時正是世家剛剛恢復元氣的轉折點,也是袁術對世家進行限制和初步改造最好的時機。

袁術只帶着三萬多大軍前往會盟,主力還留在了揚州,這些世家根本跳不起來。

所以說袁術才決定在這個時候將回收土地的政令下達下去。

而第二道政令則是袁術給這些世家的一個提醒、一個建議也是一個妥協。

別想着土地了,我不可能再給你們了。你們想賺錢,想繼續維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那麼就去掌控商業、養殖業和手工業吧!

袁術這個信號已經表達的很明顯了,就是逼迫世家進行轉型。從掌控土地和知識,轉變爲掌控資源和財富。

掌控土地和知識太危險了,完全可以顛覆統治者的統治,就像歷史上的司馬篡位一樣,這是袁術絕不能允許的。

袁術不可能將作爲國家命脈的土地和官吏放到世家的手上。

大漢的制度在袁術看來已經比較出色了,卻依舊無數次的被逼上絕路,要不是出了很多英明的皇帝,估計早就倒臺了。

就是如此強大的大漢,卻依舊被世家逼上了絕路。土地或許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必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王朝週期論袁術真的想要嘗試阻止。

將最關鍵的民心、土地、官吏、軍隊握在手裡,袁術就不相信還不能鑄就一個千年的王朝。

江東的民心和軍隊袁術已經基本握在了手裡,官吏袁術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初見成效,現在乃至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還都需要世家和寒門來統治自己麾下的疆域。

不過好在這些世家和寒門之間並不是一條心,袁術完全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和各自的私心暫時瓦解他們。

而土地,袁術現在雖然不能完全回收,但是起碼的限制還是可以做到的。

袁術現在也不急,這樣慢慢來就可以了。只要世家的土地能減不能增,無論如何都不會再成爲心頭之患。

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三章 認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二章 何進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五百章 瘋狂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