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撼與無奈

衆謀士聞言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以前只是覺得袁術強大,坐擁五十萬大軍,但並沒有覺得什麼。畢竟心中一直以來的潛意識都是認爲南方不過不毛之地,袁術雖然坐擁七州之地,但也並不算太強,也不過五十萬大軍。待袁紹一統河北之後,照樣能弄出來,雙方的實力差距雖然有,但是不大。但荀諶的數據直接將衆人砸暈。

“兩千萬餘萬的人口!”審配不可置信道:“友若,你是不是弄錯了啊?”

“沒有。”許攸沉聲道:“這是我和友若通過較爲精確的統計和計算得出來的。而且還是保守估計,若是再加上瀛洲、朱漄洲等其他地方,這個數字甚至有可能接近三千萬。”

“這怎麼可能?就算袁公路奪走了那麼多的人口,也不至於有近三千萬吧!”郭圖驚叫道。

荀諶苦笑一聲:“袁術麾下的江東這數年來穩若泰山,百姓安居,而且極爲的繁榮,錢糧衆多,生存無憂。再加上江東還有着多生獎勵的政策,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三四個孩子,人口能不多嗎?若是再過個十年,待這些孩子成長起來,恐怕江東兵力維持百萬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那我們也可以...”審配條件反射的說道,話剛出口,忽然看見郭圖、逢紀和荀諶眼神莫名的看向自己,隨後縮回了口中想要吐露話語。

成也世家敗也世家,袁紹很富,冀州很富,但是冀州的百姓很窮,想要向江東一樣大力發展人口,袁紹麾下的世家是不會同意的。袁紹不像袁術那樣是一邊壓着世家一邊發展,他的強大世家佔了大半的功勞,這是他擺脫不了的。就像之前的幷州封地一事一樣,表面上來看是袁紹的算計,但實際上卻也是其無奈。

袁術麾下的世家想要擁有封地封國的機會需要放棄在其國內的大部分權力,而袁紹這邊呢?世家們雖然出兵出力幫助袁紹不費一兵一卒佔據了幷州,實力大增,但世家們在冀州的利益卻並沒有減弱分毫。袁紹現在根本沒有可能壓服世家,構建如江東一樣的發展模式。同樣的,劉備也是如此。而唯一有可能的曹操卻是一窮二白,雖然在盡力模仿但卻收效甚微。

袁紹眼中閃過一道利芒,但很快又無奈的隱沒,若無其事的轉移話題道:“子遠所說的沒錯。袁公路看似愚蠢,四處資敵,但最後受益最大的卻還是他,而朕纔是最終的受害者!”

袁紹這話是說對了,熟知歷史大勢並位於江東的袁術最爲忌憚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紹。曹操不過是個窮屌絲髮家,只要袁術注意一些,不給他機會,很容易將之限制住,把他打回原形也不是難事。歷史上的袁紹有多少機會擊敗曹操啊!田豐在曹操遠征之時數次勸諫,但都被志得意滿變得優柔寡斷的袁紹給錯過了,而明白曹操可怕的袁術肯定不會如此愚蠢。

與曹操相比,在袁術心中,他的這位根基深厚、兵精將廣的哥哥纔是最需要提防和打壓的存在。對公孫瓚的資助是袁術早已定好的,而呂布在陳宮的建議之下奪取青州卻又給了袁術一個大驚喜,因而袁術資助的對象又多了一個。而曹操、劉備,袁術對他們並無資助,不過是與其麾下的世家商人交易不得不露出的油水被這倆貨搶走了罷了。

“陛下英明神武,袁公路對於陛下處處提防和設計也是懼怕陛下。不過任其再怎麼算計,也無法阻止陛下戰勝公孫瓚、一統河北。待我們佔據河北,就可以虎踞天下、毫無顧忌,休養生息兩年後即可南下與之決戰!”許攸不動聲色的一記馬屁拍上。

“話雖如此,但此次我們與公孫瓚決戰,袁公路絕對會插上一手。遼東的兵馬勢必會出動,這也是我最爲擔心的。”袁紹輕嘆了口氣道。

“陛下,曹孟德一事不難解決。本身此次中原大戰其也算是傷筋動骨,只要派兵萬餘在邊境小心提防,再在徐州與揚州、豫州交界之處散播些謠言,製造恐慌,曹操定然是不敢攻打我冀州的。但袁術在遼東的兵馬,恐怕...”荀諶沉聲道。

“我們的手伸不了那麼遠,而公孫瓚又性情剛直。之前受了對方那麼多的恩惠,相對於作爲死敵的朕,其敗後定然會方便袁術。這朕知道。”袁紹面帶無奈道。

袁術算計的不可謂不精妙。若是公孫瓚勝了,袁術在遼東的兵馬可以不動,繼續等待下一場大戰。因爲公孫瓚不可能一戰戰勝袁紹就一統河北,光是冀州的世家定然會拼命反抗,其最多佔些便宜罷了。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公孫瓚本人,天下諸侯沒一個認爲公孫瓚能戰勝袁紹。

而若是公孫瓚敗了,就是惜敗也定然會收縮兵力,到時候北疆草原一片坦途袁術就可以收取。而若是慘敗,面對兵敗身亡的情況下,其會將幽州交給袁術這個朋友還是袁紹這個死敵,還用問嗎?就是公孫瓚性情剛烈不幫助袁術,也不會助於袁本初,到時候幽州的士卒和百姓在袁術和袁紹之間會作何選擇?近半的幽州絕對會被袁術在遼東的大軍掃一遍。

“陛下也無需哀嘆,換個思路來說,若不是公孫伯圭性情剛烈,恐怕我們於界橋之戰面對的就不僅是幽州軍,還要加上江東軍了。”荀諶安慰道。

“是啊!若不是公孫伯圭性情剛烈,有無界橋之戰恐怕都兩說。”袁紹感嘆道。

其實若是換作一不擇手段的梟雄在公孫瓚現在的境遇下,鐵定不會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選擇決戰。最簡單的方法,不停派烏桓騎兵和南匈奴騎兵分散開來南下冀州劫掠。這樣雖然無恥,但騎兵缺乏的袁紹絕對是難以應對,若是再加上時不時出現的白馬義從,估計用不了兩三年袁紹就該崩潰。但同樣,冀州估計也廢了。

不過好在公孫瓚是個極有節操的民族主義者,即使平定了北疆,公孫瓚依然對於異族有所提防,而且不屑於用這種卑劣的手段。

“陛下,我們無法組織袁術在遼東的騎兵出動,只能最大程度的予以阻撓。如今我們應派使者前往北疆,與苟存在遼東東面的公孫度和遼西的烏桓人取得聯繫,讓其小心提防並給遼東製造壓力,並盡力達成三方聯盟。”許攸說道。

“還有南匈奴,我們不妨許諾與其在戰勝後將北疆部分之地分與其休養生息,畢竟我們不像公孫瓚一樣有那麼多的騎兵,控制不了北疆和這些異族。”郭圖毫無節操的說道。

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十八章 借將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六章 孫家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三百一十二章 打趣聊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