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

諸人退卻後,田豐卻面帶憂色的留了下來。

“主公,招降呂布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呂布此人性情反覆無常,日後恐生禍端啊!”田豐勸諫道。

袁術聞言卻是不語,雙目放空,彷彿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與呂布相見時那個桀驁的身影:“老實說,我也不喜歡呂布,此人太過桀驁又無人能夠制約,自恃武力無人能及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又曾爲一方諸侯、心思不定,招之麾下定然不能揮若臂使。可是,某卻不得不招之。”

“這是爲何?”田豐不解道。

袁術苦笑着搖搖頭:“因爲他是呂布,天下第一武將呂布。”

“此人出生邊疆,受異族影響頗深,根本無氣節可言,若是我等不招之,他兵敗之後必會順勢投降曹操。而曹操如今局面危急,以其胸懷定然冒險用之,將來依靠一些手段將之完全掌控也未可知。畢竟此人好色重情,曹孟德若是以其妻女要挾,估計呂布就是再不願意也得任其驅使。如此一來,某就憑添了一個大敵,呂布之勇加上曹孟德的奸猾,對於將來某一統中原威脅太大,就是不用之,某也得將這隻虓虎騙到金陵之中,軟禁之或殺之!”袁術眼睛微眯,面帶果決之色,滿是殺意的說道。

田豐聞言,面露思索之色,隨後歎服道:“主公英明。”

袁術對於呂布的節操不抱任何希望,歷史上這貨被曹操擊敗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雖說當時曹操也是看透了其反覆無常的本性,直接拒而殺之,但那時曹操的局勢可不似這般危急。面對着自己和劉備的壓力,曹操是否還會如袁術預測的一樣殺掉呂布,袁術根本無法把握。甚至以自己對於曹操這個梟雄的瞭解,他很可能會“保護”呂布家人的同時,將呂布的將士打散後直接重用呂布。

呂布的存在對於袁術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袁術不想賭曹操和呂布的反應,他選擇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將呂布救出來後,不管如何處置這貨,總好過此人投降曹操。

作爲一方君主,袁術不能單純以自己的喜好來決策。最初見面時,呂布帶給袁術感官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奇差,完全是一個目中無人的反覆小人,是袁術所不喜的。畢竟那個君主不喜歡忠臣的手下呢?像呂布這樣劣跡斑斑,本身品性又奇差的人如何能爲君主所喜?

可呂布有能,不管袁術喜不喜歡此人,都要盡力用之。正如麴義、魏延,不也是一身毛病嗎?一個君主若無容人之量,有怎可盡收天下英才而用之?秦始皇手下的李斯、劉邦手下的韓信陳平,哪個不是劣跡斑斑,袁術都能發出招賢令,以才能爲先,不論德行出身,又爲何不能容得下呂布?

呂布是一條餓狼,隨時可能反噬其主,這袁術很清楚。但袁術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強,手段得當,這樣一條餓狼也會被自己馴服,起碼不會重蹈董卓覆轍。而就是自己暫時無法降服呂布,等到自己一統天下之後,呂布又能有何其他想法?到時候派其西進,呂布難不成還會放棄漢土轉投異國不成?

呂布曾爲諸侯手握大權有野心,不甘臣服?馬超、張繡,這都是諸侯投降的典型例子,雖說這二人結局都不怎麼樣,但他二人有何過分舉動嗎?真以爲劉備和曹操是吃乾飯的,曾爲諸侯的臣子,誰不會防着一手?馬超曾經殺的曹操割袍斷須,張繡更是殺了曹操嫡長子和愛將典韋,結果呢?呂布現在的局面,不投降袁術難不成投降自己現在的敵人曹操下場會更好?還是說呂布會節操滿滿的像公孫瓚一樣選擇自焚身亡?

袁術一直與呂布虛以逶迤,一方面是爲了牽制曹操,另一方面也是爲了這條虓虎走投無路之時能夠讓其投奔於己。

“呂布是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無論是將之歸鞘、束之高閣還是握在手上,總好過留給曹操這個梟雄。”袁術目光微凝,遙望向西方:“更何況,在大漢之外有着更加廣闊的戰場。呂布當年能夠爲了幷州百姓在邊疆與南匈奴不斷地廝殺,爲國而戰,其心中還是有着民族大義的。也許現在天下諸侯內戰他會反覆無常,但把他放在邊疆,這隻虓虎總不能叛國吧!”

大漢已然腐朽,但其遺留下的一點卻是袁術非常欣賞的,那就是民族自豪感。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朝極其的霸氣,對於其他國家全都不屑一顧,滿滿的自豪感。稍微有點血性的都不會叛國投敵,當然像中行悅這樣的也有,不過袁術怎麼也不相信呂布這樣驕傲的人會選擇投降那些蠻夷。

“此次出兵豫州,主公欲帶何人?”田豐問道。

“劉備攻打兗州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傾巢而出,留手豫州的兵力不多,大將也無,讓孫堅和高順隨某出兵即可。”袁術說道。

田豐輕輕點點頭:“文臺勇猛穩重,以之領兵攻打豫州定然不會出差錯。”

袁術苦笑着搖搖頭:“文臺當世虎將,這麼些年一直爲某坐鎮揚州,從無怨言。這麼一員虎將消沉數年,現在也該讓其出去賺些功勞了。”

孫堅和紀靈是袁術最開始的班底。對這二人袁術可以說是信任備至、委以重任,但同樣因此,這二人鮮有戰績。袁術麾下的士卒皆是經過紀靈的訓練和洗腦再派往各軍。紀靈職責之重要可見一斑。而孫堅,則是一直率軍爲袁術駐守着揚州這個根基之地,其重要性不亞於紀靈。

他們二人雖然一直以來都沒什麼領兵機會,因此立功不多,但袁術麾下之人都知道袁術對於二人的看重。

袁術的信任固然令二人感到感動,但身爲武將,誰不想征戰沙場、殺敵立功?二人也有着出征殺敵的想法,可惜沒有多少機會。此次袁術麾下諸多將領都在各地征戰,中原戰鬥頻繁,江東基本無需駐守,孫堅也因此纔有機會領兵出征。

“另外,通知瀛洲的文遠、文遠和公瑾,讓他們即刻準備出兵遼東。公孫瓚既然與我軍交易,那就說明河北大戰之日不遠了。”袁術說道。

“諾!”

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八章 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八十章 夜襲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