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

“唉,鞭長莫及啊!”曹操鬱悶的感慨道,雖然早知道會出現如此之事,但事到臨頭曹操依然感覺十分的無奈。

“文若,我們如此行爲,戰線是不是拉的太長了?”

荀彧微皺着眉頭道:“確實,若是將長安涵蓋在內,我等的地盤包含兗州、徐州和司隸,地盤狹長,戰線實在有些過於漫長了。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只要我等將呂布的青州或劉備的豫州吞併,這些地方就會連成一片。機不可失,現在的局面已經沒時間讓我們慢慢發展了,冒一點險是必不可少的。”

“主公,我等戰線雖長,但面對的敵人無非就是呂布和劉備兩個。袁紹忙於戰勝公孫瓚,根本無力顧及中原,而袁術缺乏騎兵的情況下同樣也無力入侵中原,否則他面對的定然是兩三方諸侯的集體夾攻。”戲志纔對於曹操如今的局面卻很樂觀,因爲雖然落後於袁術,不得不被對方牽着鼻子走,但佔據了徐州,曹操已然在中原佔據了先機。

“劉備得豫州世家相助,謀臣猛將不少,有二十餘萬大軍,錢糧無數,主公暫時不可謀之。而呂奉先雖然勇猛,手下有兩萬勇猛的西涼鐵騎,但畢竟不過是匹夫之勇,只有一大才陳宮卻不被重用,在青州根基淺薄,是我軍破局的方向。天下格局已然逐漸明顯,留給我等的時間不多了。此戰之後,無論成敗,我們必須要在袁紹平定河北以及袁術平定關西之前一統中原,如此才能不落後太多,有資格角逐天下。”

“我軍糧草還足夠嗎?”荀彧和戲志才所言給曹操描繪了一線希望,但一想到赤裸裸的現實,曹操就一陣頭大。剛剛秋收完畢,糧食又不夠了。

戲志纔看了一眼後勤大總管荀彧,閉目不言。他很清楚荀彧一直以來的壓力,一窮二白的曹操發家以來征戰連連,糧草一直都在警戒線上。若不是荀彧這個堪比蕭何的內政大佬不斷地周旋,甚至是不顧臉皮向荀家和一些商賈“借”糧草,曹操的後勤早就斷了。

對着一臉期盼之色看着自己的曹操,荀彧有些遲疑的張了張嘴,但卻沒能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出口。心中一狠,咬着牙道:“三個月!我軍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持十萬大軍出征三個月。”

這話說出後,曹操的心一鬆,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荀彧不會輕易許諾,他只要說的出口就能做得到,十萬大軍三月的糧草,足夠了。他清楚荀彧身上揹負的壓力,攤上自己這麼個一清二白還執拗的主公,荀彧操勞了多少?基本上是事無鉅細,爲了能夠給自己籌集足夠的錢糧,不知費盡了多少心思。

看着荀彧略顯消瘦的身體,以及戲志才蒼白的面龐,曹操心中升起了一股複雜的情感。

文若!志才!你們放心,我曹孟德定不辜負你們,將來這天下定然是我的,到時候你們二人就是我的張良蕭何!

“主公,既然我軍的糧草足夠,那就即刻出發吧!遲則生變,我等不清楚袁術究竟有什麼打算,先佔據潼關方能以防萬一。劉備是個聰明人,他不會阻撓主公的,主公可率軍直接兵發函谷關而入弘農,繼而攻潼關,到時候劉備可能也會率軍協同作戰。”戲志才說道。

然後戲志才又看了一眼荀彧,語氣有些猶豫的說道:“若是我軍錢糧足夠,最好在弘農的舊址之上重建當年的舊函谷關,如此袁術要想從西涼發兵東進就必須越過兩道險關,可保司隸萬無一失。”

荀彧聞言,怒火沖天的瞪了戲志才一眼!錢糧足夠,曹操什麼時候錢糧足夠過?供給軍隊和治下的基本開支都有些勉強,哪有閒錢新建一道關卡?

“文若!”曹操求助似的看向荀彧,眼中滿是期待,彷彿一個向大人索要糖果的孩童一般。

“彧明白!”荀彧心中滴血,鄭重道。言罷又狠狠地瞪了戲志才一眼:“志才,你還有什麼建議嗎?一併說了吧!”

聽到荀彧滿是惡意和怨念的話,戲志才慌忙不迭的搖搖頭:“沒了,絕對沒了。只要準備好這兩樣即可!文若辛苦了!”

“呵呵!多謝志才關心,也多虧了你,我才能這般‘輕鬆’!”一向溫文爾雅的荀彧難得的面露陰狠之色,被戲志才坑了一把的他,心中很是不爽。

“呵呵!”面對這樣黑暗的荀彧,戲志才無言以對,只能縮着頭乾笑兩聲。

戲志才這也是出於一個戰略謀士的角度提出的建議,弘農縣、也就是以前的函谷關,這個位置至關重要,面對現在袁術勢大的局面,新建一座城很有必要。畢竟袁術可不是那些不擅攻城的西涼騎兵,一個潼關即使拿下了也不保險,唯有再加一道防線戲志才才能心安。

劉備現在駐守的函谷關,是漢武帝時期東遷三百里的新函谷關,戰略地位遠沒有原函谷關那般重要。不僅不如原本的函谷關一般險要,易守難攻,而且還可以繞行,不過新函谷關照樣可以攻打洛陽。

而舊函谷關戰略地位卻是無比重要。戰國時期六國聯軍面對着函谷關望而生畏,秦國以此輕易阻擋住了六國聯軍,堪稱是長安之門戶,進攻長安的必經之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次我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李傕,志才隨行爲軍師,文若你與仲德一起守衛兗徐二州。”曹操微張虎目,中氣十足道。

“諾!”

曹操輕輕點點頭,遙望西方,心中複雜無比。當初洛陽酒館內的情景彷彿歷歷在目,當年那三個意氣風發、縱談天下的紈絝子弟,如今都已如願成長爲了一方諸侯。曾經是摯友的三人,現在卻成了不可共存的仇敵!

公路!很快我們就會再見了!

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三章 認主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