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

公孫瓚北伐異族,這個消息幾乎是瞬間傳遍了天下。

諸多名士、義士聞之,都爲公孫瓚的魄力而感到震動。無數義士聽聞狼居胥三個字都恨不得立刻奔向北方,投入公孫瓚的麾下,加入並見證這必將載入史冊的一戰。

公孫瓚在天下的聲望也隨之暴漲,幽州的百姓算是徹底的認可了這個雖然有些偏激,但擔當幽州守護神多年的將軍。幽州當地許多原本忠於劉虞,對公孫瓚有意見的將領、謀士此時也放下了心中的不滿,開始歸心。至此,公孫瓚纔算是徹底掌控住了幽州。

不管公孫瓚以往如何,作風如何,此時他都是整個大漢最大的英雄。大漢的民心、氣運都開始不斷地向北方傾斜,天下大勢爲之一變。守衛邊疆、決戰異族的名頭使得公孫瓚現在站在了大義的最頂端,整個天下無人能及。

“公孫瓚這算是錯有錯招嗎?”袁術得到消息後頗爲無語道。

“陰差陽錯,原本已經是冢中枯骨的公孫瓚現在居然有了一線生機。若是他真能挺過接下來與袁紹的一戰,或許有破繭成蝶的機會也說不定。”田豐說道。

“呵呵,元皓你想多了。”袁術甩甩頭道:“袁本初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要論對於袁紹的瞭解,除了袁家的那幾個老不死的,恐怕就袁術最清楚了。

和袁紹作對多年,袁術最清楚袁紹的城府有多麼深。幾乎破繭成蝶的公孫瓚現在絕對是袁紹必殺的對象,不出半年,公孫瓚的死訊就會傳來。

“其實若是公孫瓚夠聰明的話,這次大戰結束後他若是不將異族一網打盡,放掉一些漏網之魚,河北的歸屬還有的爭。但只可惜,他是公孫瓚啊!”魯肅惋惜道。

此時的公孫瓚佔據了天下大義,可以說任何諸侯現在都不敢碰他,就是袁紹都不敢動。相反,袁紹甚至還得將邊境的大軍撤掉大半,避免落下話柄。

而公孫瓚的大義金身基本一直可以維持到異族覆滅。畢竟誰也不敢承擔爲私心攻打公孫瓚,導致北伐功敗垂成、異族苟活的後果。要知道,現在大漢還沒亡呢!就是亡了,誰也不敢背上叛國叛族的罵名。

要是公孫瓚夠理智地話,完全可以放過一小部分異族,然後假裝追擊,和對方玩上一段時間貓捉老鼠的遊戲來拖延時間。從而緩慢的掌控草原,積蓄力量,招攬猛將名士。以此時公孫瓚的名聲,肯定有不少人會前來投奔。

“成也如此、敗也如此,公孫瓚的性格和對異族的態度沒人能改的了。我們就是強行插手此事也有弊無利,說不定還會引起公孫瓚的反目。主公還是好好考慮遼東這顆釘子吧。”

郭嘉根本不看好公孫瓚,或者說就連現在的袁紹都不被他看好。北方的戰局結果從一開始就是註定了的,公孫瓚的脾氣,絕對會自尋死路。就算現在有再多的退路和選擇,公孫瓚都會義無反顧的走上那條毫無勝算的死路,這就是公孫瓚。

“擁有如此多的優勢卻毅然選擇一條不歸之路,又是一個西楚霸王。”賈詡淡淡道。

“好了,公孫瓚之事就無需討論了。遼西的情況如何?”

袁術對於河北的局勢根本就不在意。他從不指望別人,只相信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公孫瓚這種腦子一根筋的,袁術就沒對他抱過什麼期望,能撐到此時他一統南方、給袁紹製造一些麻煩就不錯了。

“烏桓集結青壯三十萬,現已探得其中二十萬已於鮮卑、南匈奴集結準備與公孫瓚決戰,留守的烏桓大軍不過十萬餘,由烏桓首領烏延統帥。”

“此人如何?”袁術問道。

郭嘉不假思索的娓娓道來:“此人乃是烏桓三大首領之一,地位僅次於蹋頓。而且性格穩重,勇健有謀,是個難對付的人。蹋頓把他留下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此時烏桓的戰略佈局已經被公瑾打探的差不多了。烏延此人非常穩重,行事謹慎,無論公瑾怎麼勾引,他麾下的騎兵都只是嚴守,從不主動追擊。他率領着大概五萬大軍駐守着柳城,而且巡查嚴密、守城設備也不少,恐怕我們難以拿下。”

袁術眉頭一皺:“沒想到烏桓中還有這麼難對付的人。看來單靠公瑾和文遠的力量,這遼西是難以拿下了。”

“主公英明,不如派鞠義將軍前去支援。”賈詡建議道。

“鞠義?”

“不錯,北方草原乃是騎兵的天下,派遣步卒作用不大。鞠義將軍麾下的先登死士皆是精銳,而且最是擅長攻城和對付騎兵,絕對可以輕易拿下柳城、震懾異族。”

“另外,”賈詡看了眼面露興奮之色的鞠義:“主公所圖的白馬義從,即使到手也須得震懾與其,如此方能使其歸心。除了先登死士,恐怕天下沒有幾支隊伍能夠面對白馬義從戰而勝之。”

在場的武將聞言皆是沉默不語,私下裡卻暗自用眼神不停的偷偷討論着。而鞠義身前的高順聞言卻是毫無波瀾,生性嚴謹的他從不在意別人的評論。更何況賈詡說的也沒錯,他的陷陣營確實難以戰勝白馬義從,速度是硬傷,又不是弓兵。

“鞠義,你可願前往北疆?”袁術沉吟了一下,看到郭嘉荀攸等人都沒什麼意見,轉頭看向鞠義道。

鞠義連忙迫不及待的走出隊伍,在所有武將羨慕的目光中單膝跪地抱拳道:“末將願意,定不負主公所望。”

“嗯!”袁術滿意的點點頭:“不過你麾下的先登死士皆是精銳,也不能就這麼浪費在攻城戰上。這樣,正好興霸現在在北疆,讓他協助與你。”

甘寧的才能可不僅僅體現在水軍上,歷史上他率千人駭敵、百騎劫營,基本上算是個全能武將,攻城戰自然也不在話下。

其麾下的直系水軍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上馬能當騎兵用、上岸能當步兵用,攻打城池這種事自然也不在話下。

“多謝主公!”

鞠義自然不會反對,相反他也樂意見得。他麾下總共就千人,單靠這股力量去攻城確實是有些不足。派些士卒從旁協助不僅能提高攻城的效率,還能降低傷亡,鞠義對此求之不得。

他對於攻城什麼的興趣不大,現在他一門心思想要和白馬義從幹一架。看看這個被袁術和周瑜等人誇上天的部隊究竟是不是徒有虛名,和他的先登死士相比孰強孰弱。

他也想要向天下證明先登死士的強大,展現屬於他的風采。

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九章 周瑜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五章 抉擇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六章 孫家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