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

北疆,異族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公孫瓚在袁術的支持之下死追着鮮卑和烏桓,而袁紹同樣在世家的驅使之下死懟着幷州的南匈奴。

原本這三家異族看大漢陷入風雨飄搖之中,還有些其他心思,意圖趁機崛起。卻沒想到局勢在這一年內轉變得如此之快。

原本還能隨意縱橫幽並二州,和大漢打的有聲有色的北方異族。現在面對着不過擁有幽州一地和並冀二州的袁紹,卻被打的完全擡不起頭來,毫無還手之力。

特別是公孫瓚,打法無賴之極。麾下五萬鐵騎皆是精銳,化整爲零,在草原上肆意縱橫。深諳游擊戰精髓的公孫瓚將輕騎兵的威力發揮到了極限,簡直比異族還要無恥,就如蝗蟲一般瘋狂的掠奪着草原上的人口和財富。

公孫瓚麾下的幽州鐵騎基本上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更何況對手是這些胡人,正面戰鬥經常能打出一比五乃至一比十的戰損。久而久之,在草原異族的心中升起了幽州鐵騎不可戰勝的心理,這種心理使得異族面對幽州兵能發揮出來的水平越來越低,雙方的戰損比進一步的拉大,漸漸形成了異族一遇到幽州軍就逃竄的狀況。

公孫瓚這個白馬將軍在“失去”了白馬義從之後,似乎變得更加喪心病狂了。以前北方異族畏懼的不過是白馬義從,現在因爲公孫瓚的覺悟和袁術的建議,整個幽州軍都瘋狂起來了。

沒辦法,軍功、財富、統領的大軍數量都直接的和戰績掛上鉤。不少有本事的人才都靠着本身能力的強大,直接完成了從小兵到大將的華麗轉變。

袁術的稍微建議之下,公孫瓚麾下原本不過三萬的鐵騎,短短半年直接變成了五萬。按照我黨戰爭時期的擴軍戰略,擴軍速度就是這麼可怕,完全就如同滾雪球一般。

如果不是幽州人口稀少,公孫瓚又不願向西涼軍一樣將異族納入自己的大軍之中,袁術甚至懷疑按照這個方針,公孫瓚兩年內能拉出來二十萬鐵騎。畢竟我黨曾經完成過十年內擴軍百萬的壯舉。

也幸虧袁紹一直忙於幷州的問題沒有發現公孫瓚大軍的擴張速度,否則袁紹恐怕早就不顧一切的前來征討了。

開玩笑,還是按照這個速度讓公孫瓚在發展兩年,袁紹就是有世家的支持也得跪。

不過即使公孫瓚隱藏的再深,袁紹也漸漸察覺到了一絲不對。當然,烏桓和鮮卑對此瞭解的更爲深刻,畢竟每個月的損失都在增加,傻子也能察覺到不對了。

礙於公孫瓚的赫赫威名,一開始烏桓和鮮卑的首領沒有對公孫瓚的侵略行爲有什麼過激的反抗。本以爲這是公孫瓚最後的瘋狂,只是爲了報復北方異族的一次復仇行爲罷了。

但時間一長,他們發現了情況的不對勁。以往公孫瓚也不是沒有過北伐異族的舉動,但一般支持一兩個月就會因爲後勤不足而撤退。再加上公孫瓚麾下的大軍確實精銳,即使是烏桓的首領蹋頓和鮮卑的首領和連也不願輕易和公孫瓚死磕,所以說一直對此都視而不見。任由公孫瓚折騰一番後就過去了。

但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公孫瓚的進攻似乎無窮無盡,絲毫不減衰竭,甚至越來越猛烈。損失之大,就是蹋頓和和連都有些忍受不住了。

“和連,這次公孫瓚恐怕是鐵了心了要覆滅我們二族了。我們烏桓已經有十多個部落被抹除,損失了近十萬的族人。要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兩年恐怕我烏桓就不復存在了。”

面對公孫瓚的威脅,一向不和的鮮卑和烏桓也不得不走到了一起。烏桓的首領蹋頓率先找上了和連。

如果說蹋頓還算是一個異族梟雄的話,和連就有些名不副實了。他的父親檀石槐確實是不世梟雄,統一鮮卑,盡奪匈奴故地,東敗夫餘,西擊烏孫,北逐丁零。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檀石槐的英勇戰績。他可以說一手帶領着鮮卑走向強大,甚至堪比當年的北匈奴,逼得漢室都要與他和親,還被他拒絕。

這麼個英雄人物,只可惜後繼無人。和連相對於他的父親完全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不說帶領鮮卑繼續壯大,就連這個鮮卑首領的位置都坐不穩。

“幽州的情況你我都清楚,能夠養的起十萬大軍就不錯了,公孫瓚哪裡來的錢糧能夠支持這大半年的戰鬥還不見衰微?”和連同樣愁眉苦臉道。

相較於在蹋頓統領下蒸蒸日上的烏桓,他統領的鮮卑已經逐漸沒落,根本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就連稍微阻擋一下的能力都沒有。和連雖然沉迷酒色、無德無能,但也並不傻。照這麼下去,就算下面的部落首領們不造反,他這個鮮卑首領遲早也得成爲公孫瓚的階下囚。

“這個我大概有些清楚。”蹋頓此次前來明顯是做足了準備的,早已打探清楚了許多消息。

“應該是大漢江東的袁術提供的糧食,供給公孫瓚來攻打我們。”

“漢人奸猾,沒有利益不會無緣無故的出手,這個袁術難不成與公孫瓚有姻親?”和連懷疑道。

“不是,他們之間應該是交易關係。”

“交易?”

“沒錯。”

蹋頓輕嘆了口氣:“據我手下的人打探得知,江東的袁術用大量錢糧和公孫瓚劫掠我們得到的族人和牛羊,使得公孫瓚每次攻打我們不僅沒有損失,還會獲得大量的錢糧用來招兵。這種交易已經進行了大半年了,從未截斷。據說江東的袁公路富庶無比,手中的錢糧足以武裝起百萬大軍,若是我等再這麼坐以待斃下去,恐怕要步上北匈奴的後塵了。”

和連倒吸了一口涼氣,面露驚恐道:“當真如此?若真是這樣,恐怕我們二族就要大難臨頭了啊!”

和連和蹋頓對於己方和大漢之間的差距都清楚得很,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如果不是大漢守衛邊疆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根本沒有多少錢糧供給大軍出征,恐怕他們早就玩完了。

之所以他們在與大漢之間的戰鬥一直處於主動地位,那完全是光腳不怕穿鞋的。他們是一無所有,糧食短缺的情況下進攻大漢,無論是輸是贏都能暫時的解決糧食問題。

相反,大漢的大軍進攻他們就基本沒什麼收穫了。除了耗費大量的錢財和獲得短時間內的平安外毫無意義,所以他們才能一直逍遙到今天。

可現在若是公孫瓚攻打他們不僅不會耗費錢糧,還會賺得大量的錢糧的話,他們這些異族的末日就要到了。

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三章 認主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六十九章 犧牲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八十章 夜襲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