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

“不會的。”

荀彧離開了,離開前只留下了這淡淡的一句話。

戲志才嘴角露出一絲苦笑,真的不會嗎?

荀文若明面上是謙謙君子,實際上卻是外柔內剛。最關鍵的是他忠的不是曹,是漢。當年曹操明知不敵卻依然率領麾下的大軍前去追擊董卓、勤王。雖說失敗了,但卻也俘虜了無數向漢之人的心。荀彧也是因此而選擇了投奔曹操。

十六路諸侯皆有私心,唯有陳留曹操心懷漢室。當時的曹操確實是個一腔熱血的愛國青年,但人是會變的。隨着漢室一步步的衰敗,隨着曹操勢力一步步的壯大,他真的會甘心放棄手中的權力,歸於漢室嗎?就是他願意,他麾下的這些文臣猛將們會同意嗎?黃袍加身,到時候誰能拒絕得了?

像荀彧這樣一心忠於漢室的終究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現實的。他們或許一開始爲了興復漢室而追隨的曹操,但這麼長時間了,他們效忠的對象就由那虛無縹緲的漢室而變成了面前這個雄才大略的曹操。到時候利益衝突之下,戲志才很擔心自己的這個好友會不得善終。

“咳咳!”

再次抹掉嘴角的鮮血,戲志才臉上泛起一絲苦澀。

“我費盡心血,趕上了這個最好的時代,找到了最英明的主公,奈何時不待我。唉!奉孝,看來我終究還是逃不過老師所說的命運,卻不知你是否已經掙脫了。真想和你再論一論這天下啊!”

……

江東,正在路上的郭嘉也忽有所感,遙望着兗州方向,目光復雜。

“志才,你的時間已經快到了嗎?”

……

荊州,司馬徽遞給了諸葛亮一本書。

“先生,這是什麼?”

司馬徽同樣遙望着兗州方向,語氣悵然道:“七星續命之法。”

“續命?”諸葛亮目露震驚:“此等逆天之術當真存在?”

“此法風險極大,不可輕用。借一國之運,續一人之命。是得是失,你可要好好把握。”

諸葛亮鄭重道:“謝先生。”

“好了,你先去吧!”

“是!”

待到諸葛亮消失後,司馬徽嘆了口氣。

“出來吧!”

從司馬徽房間的內室裡走出來一個陰沉的身影。

“叔父。”

司馬徽輕嘆了口氣道:“我可擔不起你這聲叔父。我和你們河內司馬氏可沒有任何關係。”

年齡不大但面色卻略顯老成的司馬懿微笑着道:“叔父何出此言?我們同姓司馬,您自然是我的叔父。”

“既然知道我是你的叔父,你爲何還要在此偷聽?”

司馬懿微微一笑:“談何偷聽?我不過是想要看看這個和我師同字、將來會成爲我宿敵的傢伙究竟有什麼本事。聽到此事也不過是適逢其會。”

司馬徽微微的搖了搖頭,看着金陵方向氤氳的紫氣道:“聽到就聽到吧!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司馬懿沿着司馬徽的目光看向東南方向:“叔父,族老所言的天下大勢已變,根源就在江東嗎?”

司馬徽輕輕的點點頭:“自袁公路出任江東之始,這天下之勢,我就已經看不清了。不過,應該是往好的方向轉變,你也無需擔心。”

“那我司馬氏還需要繼續蟄伏嗎?”

“之後數十年的亂世已經被改變,最多十年,這天下的局勢會明朗。蟄伏與否已經無所謂了。”司馬徽的目光彷彿看透了一切:“伯達,你是不是想去投奔曹孟德啊?”

“我還要與老師遊歷天下,怎麼可能輕易擇主?不過曹孟德確實在我的考慮之內,具體何去何從就要看接下來的長安之戰,曹孟德能否讓我滿意了。”司馬懿微笑道。

“你啊!”司馬徽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你爲何就不敢搏一搏呢?”

司馬懿微微一撇嘴:“錦上添花雖然不能以小博大,但雪中送炭卻可能會血本無歸。我們司馬家可不像荀家那般底蘊深厚,只能押注於一家,自然要力求穩妥爲上。”

“你真的覺得曹操能夠敵得過二袁嗎?江東現在的景象你也看到了,袁術此人可謂是恐怖異常啊!”

司馬懿臉色一黑:“袁公路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不過無所謂,天下世家是一家,袁家的那一小批人還在我們司馬家呢。二袁若是奪得了天下,我們司馬家定然也可高枕無憂。”

“司馬家自秦末開始出彩,一直以手腕圓滑和才能一般而出名。這一世居然出了你這麼個妖孽,看來司馬家想要不騰飛都不行了。”司馬徽感嘆道。

說起司馬家族,確實是個奇葩。出的都是些能力不咋地的人物,但偏偏靠着善於經營,硬生生的混成了現在的一流家族。與袁家、荀家、陳家關係都不錯。

東漢中期,這個家族出了個徵北將軍司馬鈞。但這個徵西將軍可是出了名的常敗將軍,在漢羌戰場上屢戰屢敗。但是由於爲人圓滑,抱緊了當時鄧太后的哥哥車騎將軍鄧鷙的大腿,所以才步步高昇。不過最終還是因爲戰敗被壓入大牢,不願受辱而自殺身亡。

但司馬家族和諸葛家族完全相反,十分的會經營,並沒有因此而衰落。司馬鈞的兒子司馬量因爲老爹的名頭太響,再加上當時文官好混,就開始棄武從文,當上了豫章太守。

到了司馬量的兒子,也就是司馬懿的祖父司馬俊這一代,司馬家族纔開始真正的騰飛。因爲司馬俊當時做到了潁川太守。

別看也是個太守,潁川和豫章完全不可相提並論。潁川可是當時關東世家的核心,荀家和陳家都在潁川。在這其中陳家還算是司馬家的本家,依靠司馬俊八面玲瓏的手段,很快就將司馬家族經營得風生水起,迅速的躋身於一流世家。

也就是說這個家族從文剛剛兩輩,就靠着拉關係成了一流世家。與之相比,諸葛家族實在是太悲催了。

接下來就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依靠司馬俊的關係,仕途一帆風順,直接做到了京兆尹。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他在這個位置上基本毫無作爲,這貨最關鍵的是做了一件非常英明的事,提拔了曹操。

一力保舉當時不過二十歲、毫無名氣的曹操直接做到了洛陽北部尉。這基本上算是徹底的改變了司馬家的命運。

正是有了這位對曹操有賞識之恩的司馬防,纔有了之後司馬家魚躍龍門的基礎。

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十四章 內敵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六百章 退卻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八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