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

正是因爲知道劉虞殺不得,所以即使是一向強勢的公孫瓚也沒敢真正的篡奪幽州牧的位置。

直到被劉虞擺了一道,險些喪命之後,才狠下心來將劉虞殺了。

因爲他清楚,當斷則斷。若是一直這麼耗下去的話,隨着袁紹的發展壯大,他無異於等待慢性死亡。

劉虞這次因爲心善,所以才敗在了他的手上。可若是下次他吸取了教訓,再來這麼一遭呢?即使是以勇武著稱的公孫瓚也不免發怵。

那種衆叛親離、舉世皆敵的感覺真是太恐怖了。當時心有餘悸的公孫瓚面對着雖然失敗但依然剛正不屈的劉虞,腦子一抽就動了殺心。

後來漢獻帝派人過來加封劉虞,令他統管北方六州。公孫瓚算是徹底忍不住了,生怕劉虞和袁紹聯合起來,自己不就死定了嗎?於是誣陷劉虞和袁紹密謀稱帝,把劉虞給殺了。

他這一殺到好,把袁紹給逗樂了。都不用自己費力,公孫瓚自己就找死。

劉虞一死,整個幽州民怨沸騰。什麼閻柔、鮮于甫之類的都冒出來了,一個個的打着爲劉虞報仇的旗號。聚集了數萬的人馬追着公孫瓚打。

而公孫瓚由於界橋一戰慘敗,最爲精銳的白馬義從全軍覆滅,面對這些如狼似虎的義士,被打得節節敗退。之後由攻轉守,開始走了下坡路。

後來基本上就是袁紹各種吊打公孫瓚,逼得這貨堅壁清野自守。

公孫瓚的失敗是註定的,但他的失敗是從他和劉虞關係惡化開始,而他害死劉虞時,就決定了他滅亡的命運。

他和劉虞其實是非常合適的一個組合。

一個善於政事,可以收攏人心、發展內政;一個善於作戰,勇猛無匹、所向披靡。

二人如果配合默契的話,恐怕就是袁紹都幹不過。二人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就是北方異族一個個都服服帖帖的,整個幽州穩定強盛無比。

只可惜這二人終究還是由於對於漢室和異族的意見不合,最終關係惡化,相繼而亡。所以說這兩個人都不適合作爲人主,公孫瓚只能算是一員猛將。

袁術絲毫沒有勸阻公孫瓚的意思,因爲他知道這樣不過是對牛彈琴。

你讓公孫瓚這樣高傲的人向劉虞屈服,門都沒有。而想要讓劉虞這樣的道德模範屈服,更是難如登天。爲了河北的平衡,袁術直接給了公孫瓚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

弒帝!

這樣一個理由多麼完美?最大的罪名莫過於此。

即使是所有人都不相信這事是劉虞做的,但這依舊是個好藉口。足以給劉虞潑上一身污水,把他趕出幽州的藉口。

雖說公孫瓚手裡握着傳國玉璽,但是他藏得深沒人知道啊!單憑袁紹的一面之詞,證明得了什麼?公孫瓚死不承認不就行了。

想想就連一向剛烈的孫堅爲了這塊玉璽都能發下毒誓,公孫瓚沉默一點又怎麼了?這可是傳國玉璽啊!

長安沒了,劉協死了,傳國玉璽就是最大的權威。公孫瓚的心也躁動了起來。

“國讓,你說我稱帝如何?”

公孫瓚把玩着傳國玉璽對着自己麾下唯一勉強算是謀士的田豫問道。

“不可,主公若是現在稱帝,無異於自尋死路。”田豫面色凝重道。

“哼!誰能敗我?袁本初嗎?要不是我不願意和劉虞翻臉,他能拿下冀州?連渤海都讓我搶光了。”

公孫瓚瞬間不爽了。雖然他也覺得自己要是現在稱帝,結局估計不太好,但還是不爽于田豫的話。

“主公,你稱帝能獲得什麼?”

田豫也知道自己話說重了,連忙換了個方式問道。

“好聽啊!當個皇帝多霸氣!奮威將軍這個官職有點太小了,配不上我的身份。”公孫瓚一本正經的說道。

“呃!”田豫頓時被噎了一下。

確實也是,絲毫不在意謀士和猛將之類的、只關注士卒的公孫瓚確實對於名聲什麼的不太在乎。稱帝對他來說就是說起來好聽一點。

田豫對於公孫瓚的粗神經極度無語的同時,還是耐心的勸阻道:“主公你現在還不過是一方諸侯,稱帝的話別人會笑話你的!等你弄死了袁紹,成爲了一方霸主,再稱帝多好?到時候別人一定會十分仰慕你的!”

公孫瓚的性格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彪!

你越不讓他幹啥他就幹啥,但你順着毛捋他就聽話了。田豫經過很長時間地適應終於明白了這一點,轉而用一種建議和誘惑的語氣說道。

公孫瓚一聽到仰慕兩個字,頓時就興奮了。

“好!還是國讓你聰明。那麼我就先乾死袁紹再稱帝,到時候看誰敢小看我。那麼我稱帝后叫什麼好呢?趙武帝?”

田豫頭有些痛,遇到這麼個性格奇葩的主公,自己還真是辛苦。

“主公,咱們還是先想一下怎麼處理劉州牧吧!”

公孫瓚皺了皺眉:“這還用問嗎?老子看他不爽很久了,他現在既然有弒帝的嫌疑,藉此殺掉不就好了?”

田豫一頭冷汗,還真是草率!

“主公,不行啊!劉幽州畢竟深得幽州人心,而且是漢室宗親,怎麼能隨意就把他殺了?”

“殺了就殺了唄!現在天下大亂,誰敢在意漢室宗親這個名頭。至於深得人心,劉虞有我深得人心嗎?”

說到最後,公孫瓚一肚子怨氣。原本只是隨意的語氣頓時轉變了,有些真的動起殺機的意思。

田豫一看壞了,不小心戳中公孫瓚的痛處了,這貨恐怕又要犟起來了!

公孫瓚最不爽的就是劉虞深得人心這件事了。明明殺的異族不敢入侵幽州的是公孫瓚,但這功勞卻都被所有人看作是劉虞的了。

他們也不想想,那羣豺狼要不是被自己打怕了,單靠劉虞的懷柔政策能行嗎?公孫瓚太委屈了啊!

他可是一心想當個萬人敬仰的類似於霍去病之類的人物,結果活生生的被劉虞掩蓋了所有的光輝。所以公孫瓚纔對劉虞有那麼多的不爽,甚至還故意陽奉陰違,攻打劫掠那些雌伏於劉虞麾下的胡人。

其實公孫瓚就是個有些粗神經、比較犟的傻大個。他對劉虞還是非常敬佩的,畢竟幽州的情況他都看在了眼裡。但他就是不爽劉虞聲望蓋過他這件事。

田豫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連忙彌補道:“主公你想想,你就是殺掉劉虞也定不了他的罪對不對?不如把他送去長安,讓那些公卿大臣來指責他,抹黑他的名聲,這樣不是更好嗎?要不然光殺了他有什麼意思?這樣對他來說是生不如死,還能讓幽州百姓明白將軍你纔是咱們幽州的真正統治者!”

這話雖然漏洞百出,但應付公孫瓚這個憨貨是足夠了。

傻大個公孫瓚再一次被田豫忽悠了過去:“嗯嗯!沒錯,幽州一直是我做主,讓他滾蛋他就得滾蛋。不錯,此事就交給你來安排吧!”

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納妾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二十章 冀州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雲的任務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八百二十五章 身毒的優勢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納妾第二章 何進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二章 何進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章 改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