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

劉備沒有想錯,曹操肯定不會在袁術攻打豫州時來雪上加霜。但是他想不到的是曹操會給他挖一個坑。

在亂世,實力纔是一切。正如劉備不相信曹操會不忌憚袁術一樣,曹操也不相信劉備會輕鬆敗給袁術,更不相信劉備會選擇和自己玉石俱焚。

這是種心理上的博弈,只要劉備心中懷有能夠守住豫州的希望,他肯定不會上來就投降袁術或者逃跑。

身爲一方諸侯,劉備定然不會爲了一時之氣而選擇和曹操同歸於盡,將豫州拱手讓人。不論劉備多麼恨自己,他都得先守住豫州。

而曹操就可以根據戰事情況選擇坐收漁利,亦或者前去相助。

若是劉備真的根本不敵袁術,曹操可以將陶謙拉上前去相助。而若是劉備僅僅處於下風,並無覆滅之危,曹操就可以繼續坐山觀虎鬥。無論如何曹操都不會吃虧。

也就是袁術的兵力不多,曹操纔敢如此作爲。畢竟袁術新得荊州,要想穩住荊揚二州,起碼要有近十萬大軍。

袁術麾下的士卒不過二十多萬,還要算上近十萬的水軍,能夠用於攻打豫州的大軍最多不過十萬餘。

就算袁術走的是精兵路線,麾下軍隊戰力強大,但是劉備手下的關張也不是好對付的。

只要劉備不冒進,死守豫州,袁術麾下不過十萬精兵無論如何也難以拿下豫州。

這也是曹操如此自信的原因。

諸侯間的戰鬥攻守位置可是極爲重要的。就如同袁術,麾下有二十餘萬大軍,但只能拿得出十餘萬用於進攻。

而劉備只需要考慮防守問題,而且還只需要重點考慮防守袁術。畢竟曹操和陶謙只要不傻,絕對不會攻打劉備。麾下二十萬大軍可以全部投入防守。

就算袁術麾下的士卒再精銳,面對擁有雙倍於己方的兵力,而且據城而守的劉備定然也無可奈何。

戲志才現在就是要設計讓袁術全力攻打劉備,隨後劉備不得不防禦的情況之下雙方都會被削弱,而且身爲強大方的袁術也不會輕易的拿下豫州。

陳羣自然也明白曹操可能存在這種想法,但他並不知道袁術唯一的嫡子身在周瑜的麾下。

在他看來自己就是吞掉周瑜的部隊,袁術也不能做什麼,最多不過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畢竟雙方現在都立足未穩,並不是開戰的好時機。而且雙方的目標都不是對方,如果就因爲這事袁術就舉兵前來,那隻能說袁術太愚蠢了。

陳羣就是不相信袁術的智商,也相信郭嘉荀攸的智商。現在對方要做的是穩住荊州,等到中原亂起來纔好伺機北伐,現在就攻入豫州無異於自找麻煩,只會將自己深陷入中原這個大泥潭中。

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攻打豫州。所以陳羣纔會放心的聯合曹操陶謙意圖給袁術一個教訓。

“主公,我等這次可以將袁術的這支軍隊完全地消滅掉,讓他明白豫州已經不是孔伷統治下的豫州了!”

劉備鄭重的點點頭:“袁公路經常無故掠奪我豫州百姓,乃是漢賊。備身爲漢室後裔,自當伐之!”

“傳我軍令,令關羽張飛各率三萬精兵,前後夾擊袁術大軍。務必要將這支袁軍全部殲滅!”

信息的不對稱,使得陳羣原本看似正確的判斷變得十分愚蠢。若是他知道袁耀在周瑜軍中,定然不會如此草率的讓劉備下達這樣的軍令。

如果袁耀被殺死,恐怕袁術真的會找劉備拼命。

而且這事也是件極大的機遇。要是能夠把袁耀活捉了,那麼袁術對劉備就會投鼠忌器,劉備就可以掌控部分的主動權,不再被動。

雖說並不能保證袁術不攻打自己,但起碼會使自己的危險變得更小。

荀攸非常清楚劉備現在的局面,前有袁術威脅,後有曹操虎視眈眈。若是停步不前無異於等死。

南方有長江隔絕,自己等人是拿袁術沒什麼辦法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一統中原,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拿下徐州。

曹操不是劉備能夠輕易拿下的存在,而老邁的陶謙纔是適合拿捏的軟柿子。

只要拿下徐州,劉備手握兩個大州,就會有足夠的士卒能夠抵禦來自曹操和袁術的進攻。

再之後就可以徐圖中原,形成鼎立之勢。這想法和戲志纔不謀而合,基本上是個一流謀士都能看得出來。

曹操和劉備爭奪的關鍵就在徐州。

若是曹操拿下徐州,就可以連成一線,阻斷劉備和青州的聯繫,有充足的時間拿下青州。一旦三州都被曹操拿下,那麼距離一統中原也不遠了。

而劉備若是拿下徐州,就會對曹操形成包夾之勢。就算曹操拿下了青州,青兗兩州的實力也無法和豫徐二州相提並論,劉備依舊會完全佔據上風。

陳羣如此輕易的就中了戲志才的計謀,就是因爲他太急了!

急着削弱袁術來減少南方的壓力,好騰出手來拿下徐州。畢竟徐州若是丟了,那麼劉備可真的是難以翻盤了。

“主公,削弱袁術並非我等的目標。主公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的掌控豫州,而且一定要爭在曹孟德之前拿下徐州。就算不能拿下徐州,也一定要壓迫兗州,阻止曹孟德拿下徐州!”

劉備點點頭:“長文,現在兗州已經爲曹孟德所佔,我等也是時候掌控豫州了。現在中原羣雄並起,就是袁紹手再長也伸不到我豫州來。不過我等該如何收攏世家之心?長文你有何良策?”

陳羣道:“若想收豫州世家之心,主公所要說服的無非兩家。一爲袁家,二爲荀家。袁家有主,定然不會甘心雌伏,因而主公能考慮的只剩下荀家。”

“若主公得到了荀家的認可,再有我陳家從旁協助,掌握豫州就很簡單了。畢竟袁家已經隱退,現在只是靠着餘威震懾豫州世家而已。”

“荀家有一人,名曰荀悅。此人有大才,擅長內政,尤其精通律法和農桑之事。主公可親自前去拜訪,他必來投。”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些頂尖謀士沒一個是孤家寡人,一個個都扎堆出現,最起碼也是成雙成對。想想歷史上荀彧舉薦了多少人?

作爲豫州三大頂級世家之一,陳家和荀家關係可是十分的不錯。陳羣對於荀悅這個異類也是清楚的很。

爲什麼說荀悅是個異類呢?身爲世家之人,像荀彧一樣愚忠漢室也就算了,這貨還非常反對諸侯專有領地和土地私有制,特別是土地兼併,簡直是一個奇葩。

荀家雖然賢名遠播,但本身確實是和其他世家一樣,都是一屁股屎。不說潛藏起來的黑戶口和土地,就是明面上佔據的土地也是極爲恐怖。出了荀悅這麼一個反對土地兼併的後人也是醉了。

荀悅這個人雖說想法和袁術有些類似,都十分的理想化,但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內政人才。

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親自去清,想不對方也不會拒絕。至於劉備這麼做是不是有失身份的問題,陳羣根本沒有考慮過。

畢竟劉備原本就是個草根,掩飾也沒有用,徒惹笑爾。不如大大方方的表示出來,畢竟掛個漢室宗親和豫州刺史的名頭,論起身份還真不差多少。

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八百五十三章 取捨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進擊的公孫瓚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四章 謀劃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九章 周瑜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