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

要是讓袁術知道袁紹這麼一打冀州,不僅給自己送來了潘鳳和韓馥,還搭上了趙雲這麼一條大魚,袁術應該會樂瘋了吧!

袁紹打下冀州,卻給袁術送來了兩員大將。其中一個還是本打算去投奔他的。也不知道若是袁紹得知了這一切,會不會把腸子都悔青了。

當然,原本趙雲也不會屬於袁紹。原來的歷史軌跡中應該是趙雲剛準備投奔袁紹,結果袁紹背信棄義,欺騙了公孫瓚,最後趙雲改去投奔了公孫瓚。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次袁紹再一次的和趙雲擦肩而過,把趙雲推向了韓馥,結果最後趙雲跟着韓馥來到了江東。

蔣欽說的好聽,只是讓趙雲來江東看一看。但蔣欽知道,趙雲這麼一個草根,最明白百姓疾苦而且心地淳厚的人,只要一看到江東百姓的生活,估計十有八九就落到江東的碗裡了。而且袁術是不會放任趙雲離開的。

至於蔣欽是怎麼看出來趙雲的品性的?就憑那張英俊正直的臉,再加上這貨孤身一人守護了韓馥一路,是個人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趙雲的品性,起碼仁義兩個字是跑不了的。

果然,看到周圍一片祥和安逸的景象,趙雲有些動了心。

“安東將軍果然是一個仁主。”

趙雲並沒有直接回答蔣欽的邀請,只是感嘆道。

其實趙雲心中還是更加屬意公孫瓚一些。畢竟身爲冀州常山之人,他還是更想要在故土之上征戰。而且在趙雲心中,公孫瓚常年征戰異族,保護了幽州的衆多百姓,更合趙雲的品味。

由於常年聽聞北方異族對於大漢的侵略,趙雲的偶像就是北擊匈奴的霍去病,一直想要成爲聲名赫赫的白馬義從中的一員,追隨公孫瓚一起守衛邊疆。

蔣欽聽到趙雲的感嘆,立刻明白趙雲雖然有些看好袁術,但還是想要投奔公孫瓚,頓時腦子急轉。

“子龍,我江東當初亦有不少山越異族作亂,不過在主公的雷霆之威下,基本上都被消滅了,絕大多數的山越人都被主公分開安置在各個城市中。現在揚州的山越人和我漢人幾乎不分你我,關係十分要好。你看!”

說着蔣欽指着不遠處有說有笑的兩個修路之人。其中一個虎背熊腰,毛髮旺盛,一看就不是漢人。

蔣欽指着那個山越人說道:“這些山越人其實也並非壞人,只不過是不瞭解漢族文化和生活,不敢下山。只要把他們打服了,然後將他們中的刺頭去掉,將剩下的山越人散佈在漢人之中,久而久之這些山越人就會變的和漢人一般無二。”

趙雲看着那好像關係不錯的兩個人,若有所思。

隨後蔣欽意有所指的說道:“一味的殺戮、施之以威雖然也有效果,但遠不如這樣恩威並施,將之分化吸收更爲有效和划算。”

韓馥聽到這裡,倒是難得的點了點頭:“袁公路這一手確實不錯,公孫瓚爲人太過霸道,過剛易折,這不是長久之計。”

蔣欽驚訝的看了韓馥一眼。

韓馥其實並非真的對袁術有多少怨憤,只不過他確實不想再爲人驅使,捲入鬥爭之中。

而且特別是他作爲潘鳳的舊主,身份更爲尷尬,若是投奔到袁術麾下,無論如何袁術和潘鳳心中都會稍有芥蒂,弄不好還會被小人利用。

與其如此,還不如索性不再管理政事,教授學子也挺好。反正自己也不想要大權在握,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官員,對於天下也算作出不少的貢獻。

趙雲雖然性子有些綿軟,但是不傻,立刻聽出了這兩個人是什麼意思,略有些激動的解釋道:“二位不是邊疆之人,恐怕不知道那些異族是多麼的殘忍和可恨,公孫將軍保住了幽州的百姓,確實是一個仁主啊!”

蔣欽嘴角一勾,有迴應了就好:“公孫瓚保住了幽州,確實是個好的將軍,但幽州的百姓當真過的好嗎?只知道戰鬥卻並不懂得治理,經常侵犯百姓,劫掠劉幽州安撫北方異族的物品,爲此掀起了多少的爭鬥?若不是有劉幽州壓着,以公孫瓚窮兵黷武的性格,恐怕幽州百姓早就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了。”

韓馥略顯驚訝的看了蔣欽一眼,這個武將貌似有些見識啊!

趙雲微張着嘴,卻不知該如何替公孫瓚辯解。畢竟他只知道公孫瓚的勇武和打擊異族,對於幽州的情況並不清楚,自然不知該如何解釋。

但看蔣欽的樣子似乎又不是無故放矢。趙雲依舊不敢置信,轉而看向韓馥。

韓馥面對趙雲求救似的眼神,鄭重的點了點頭:“公孫伯珪確實勇武過人,但是爲人太過狠辣,窮兵黷武,若非有我冀州的接濟和劉幽州的壓制,恐怕幽州早已是哀鴻遍野。”

韓馥曾經身爲冀州刺史,他的話趙雲是十分相信的。

趙雲有些失魂落魄的道:“不可能,公孫將軍怎會如此?”

看到趙雲的樣子,蔣欽微微一笑,再次爆料道:“而且據說傳國玉璽還在公孫瓚手中,被他藏匿了起來,可見此人早有不臣之心。”

一記暴擊!

對於忠義無雙的趙雲來說,這句話無異於晴天霹靂,將自己心中公孫瓚的形象劈得粉碎。

韓馥在一旁撇了撇嘴。說的好聽,現在這個局面,哪有幾個諸侯沒有不臣之心?只不過藏得深罷了。

特別是袁紹袁術兄弟倆,亂世纔剛剛開啓,就迫不及待的壯大地盤,毫無節操可言。

不過這話不能明說,大漢建國四百餘載,即使現在天下大亂,卻依舊是民心所向。誰也不敢輕易的打出來篡漢自立的旗幟,想想歷史上的袁術稱帝的結局就知道。

這種事情各自清楚就好了,所有的諸侯以及他們麾下的文武大多都是心照不宣。

可趙雲不清楚啊!這個剛出山的小朋友現在還只是一個天真的小白。還以爲現在依舊是漢室天下呢!

蔣欽看到趙雲彷彿丟了魂的樣子,微微一笑就不再言語了。有些事情說到點就夠了,再多就有些畫蛇添足,過猶不及了。

不過蔣欽還是沒想到趙雲的反應這麼大,心中略微有些擔憂。此人或許是真正的向漢之人,若不打消了他愚忠漢室的念頭,日後恐怕不能對他委以重任!

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毒進貢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