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

“文優,最近王允那個老頭這麼鬧騰你也不管管?”賈詡斜着眼瞟着一臉灰白的李儒道。

李儒此時已是心如死灰,根本無心再管其它事了,整天窩在家裡裝病、等死,淡淡道:“文和,大勢已去了!此間事我也不想再管,隨他去吧。就算我阻止了王允,以仲穎現在的樣子,也已是冢中枯骨,離死不遠了。”

賈詡無所謂的撇撇嘴:“也不知你爲何這麼悲觀?把董卓殺了或者囚禁了,自己上位不就好了?以你的能力,不說一統天下,割據關中安穩度過餘生還是沒問題的。”

李儒苦笑道:“苟活於世又有何意義?”

“某這一生,經歷諸多坎坷,飽經苦難,就是爲了以寒門之身打破世家的禁錮,爲寒門學子徵得一席之地。只可惜,我沒有敗給世家,卻敗給了仲穎!以現在的紛亂局勢,我苟存於世也毫無意義,不如就用我等之死,拉下着大漢王朝最後的遮羞布,爲後來之人創造機會。”

看着李儒一副要爲了自己的堅守而獻身的決絕樣子,賈詡輕嘆了一口氣:“文優,吾不知你年輕時經歷了些什麼,但世家終究是世家,除非開啓民智,否則寒門始終都無法與世家抗衡!底蘊差太多了。”

“你的所作所爲或許都在世家的計劃之中。你開啓亂世隨後失敗,未嘗不是世家的計劃。終究,這天下還是世家的天下。不如你和我隱匿一方,待到出現有鯨吞宇內之氣概的英主,我等再去相助也不遲啊!”

李儒看着自己這個一直以保命爲終極目標,從不輕易在外人面前展露才華的好友:“文和,你我不同。我的意志已經隨着仲穎的失敗而破碎了,而且作爲一個一手摧毀大漢的罪人,這個天下還有哪裡還有我的容身之地?”

賈詡詭異一笑:“若是有一個人能容得下你呢?”

李儒一愣,隨後有些勉強的笑罵道:“好你個賈文和!仲穎纔剛剛出現一絲不妙,你就想好要跑路了!”

賈詡有些尷尬道:“有備無患嘛!長安現在的情況你又不是看不出來,我要是不找好退路,最後被王允那個倔老頭夥同呂布給砍了怎麼辦?不過這次可不是我找的下家,而是人家找的我。”

“哦?”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竟然有人能夠得知你的存在?是誰有這種眼力和手段?”

賈詡拿出一封信:“江東袁公路,文優你可以看一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儒接過信件隨意一掃,隨後面色略顯驚訝,沉默了許久,最後輕嘆一聲道:“四世三公的袁家啊!果然底蘊深厚。真是大手筆!”

賈詡謹慎的把信件收了起來:“怎麼樣?有沒有興趣跟我再去試一試?我覺得這個人很有前途,起碼能在這天下佔據一席之地。”

李儒癱坐在地上:“寒門和世家之間的底蘊差距太大了啊!只可惜,我明白的太遲了。”

賈詡勸道:“其實現在也不遲,袁公路會容納你的!”

李儒冷冷一笑:“那又如何?他不亦是世家中人?我李儒生爲寒門,絕不會爲世家之人而賣命!”

“可是袁公路的想法和你是相同的啊!他也是想要開啓民智、培養寒門,爲何你就不能再試一次呢?”

賈詡知道李儒對於寒門的執念有多深,絕對不弱於自己對於活下去的執念。雖然對李儒的反應早就有所預感,但依舊還是不死心的勸道。

這畢竟是自己的老友,即使希望很低,賈詡也想試一試。

李儒淡淡道:“仲穎當初不也是如此嗎?況且以世家之身崛起,他當真能夠始終把持本心,不爲世家所動嗎?我已經看錯了一個人,不想再看錯另一個人了。”

“文和,你無需多言,我是不會離開的。作爲老友,到時我會暗中助你離開長安,這也算是償還你多年以來暗中相助與我的恩情了。”

看到李儒一臉堅決的樣子,賈詡嘆了口氣:“文優,董卓真的值得你如此賣命嗎?”

賈詡清楚,李儒所說的一切都不過是藉口。袁術雖說是世家中人,但身爲統治者,本身的立場就和世家不同,絕不可能向董卓一樣迷失自我。而且袁術接受過世家大族的正統教育,意志堅定,絕不是董卓這樣什麼都沒享受過的泥腿子能比的。

就好比赤壁之戰後周瑜將劉備騙到江東去,用孫尚香和奢侈安穩的生活腐蝕劉備的心智一樣。這種招數也就是劉備這個草根沒有享受過什麼,纔會這麼順理成章的中計。

這招數你換成袁術試試?像這種從小到大什麼都享受過的世家子,除非你讓他當個大漢皇帝,這貨指不定能滿足,其他的袁術在乎嗎?

李儒之所以不願離開,還是覺得對於自己過去的努力割捨不下。半輩子的心血,說放棄就能放棄的嗎?

像這種聰明絕頂的人,往往傻的最厲害。比如說荀彧,又比如說徐庶。

他們爲了自己的堅守和信念寧願捨棄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李儒早已想好自己的結局了。

李儒悽愴一笑:“仲穎負我,但我卻不能負他。起碼在他死前,我絕不會另擇他主。”

賈詡輕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文優,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麼我就告辭了。”

說完賈詡轉過身,一步一步的走向門外。

就在賈詡即將踏出房門的那一刻,李儒突然冷不丁的說道:“文和,替我轉告袁公路。我李儒替天下寒門,謝謝他!”

賈詡的腳步頓了一頓,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好的。”

文優啊!你果然,還是想要去江東看一看。這句話我不會替你帶到,還是由你親自和袁公路說吧!只怕到時,你已經不用說這話了。

摸着自己袖子裡藏着的兩封信,賈詡暗暗道。

袁術本來只是想把賈詡招來了,後來和郭嘉一說,郭嘉立刻勸袁術順道把自己的師兄李儒給收了。

雖然很好奇李儒什麼時候成了郭嘉的師兄,不過想到這貨能夠將董卓推上相國及天下第一諸侯的寶座,定然也是個頂尖人才,所以袁術就讓郭嘉順道安排了。

至於李儒所做的這麼多的大不違之事怎麼辦?在亂世之中,換個名字、換個身份不就行了?只要死不承認,讓別人拿不出證據不就行了?最多再來個狸貓換太子,讓“李儒”得知事發後,自焚而死就好了。

所以郭嘉直接給賈詡遞了兩封信,一封給李儒,一封給賈詡。

在給賈詡的那封信上,讓他務必要將李儒拐走。

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毒進貢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十章 資質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六百章 退卻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