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調兵南下援陳留

初冬,天色陰沉,鄴城彷彿被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自從許都失守的消息傳來之後,這幾日各種流言四起。有說馬超領關中軍入城之後叛亂,欲劫天子,混戰時引發宮內大火,天子因此駕崩。也有說此事乃是劉琮指示,入城之後又縱容關中軍在城內燒殺劫掠等等。

除了這些流言之外,自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不過這些聲音太過微弱,很難傳播開來。

那些家在許都或是附近的曹軍將士,得知荊州軍大舉進犯,無不羣情激憤。若不是曹軍軍紀嚴酷,恐怕就有很多人要請求曹操回師南下,奪回許都了。相比之下,天子駕崩之事反倒沒有引起什麼太大反應。如果說有的話,也是很多人因此而想到,是否應該勸曹操進位稱王?抑或直接登基建帝王之號?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想過,在漢室宗親中找個年幼的子弟,讓曹操立其爲皇帝。不管怎麼說,漢室三百年來的統治,即便如今已毫無威望可言,但總歸可以用來掩人耳目。無論如何,也算是塊遮羞布。不過有這種念頭的人,卻並未立即行動起來。

對於投機者而言,重要的不是所持的理念——如果他們有的話——重要的是時機。

就當下的形勢來看,曹操稱王也好,登基爲帝也罷,其實並無多少障礙。畢竟天子已經駕崩,如今正是人心浮動,不知所歸之時。既然如此,再重新立個小皇帝,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過即便再遲鈍的人,也知道若是不能抵擋住劉琮北上,恐怕連立足之地都要失去,還奢談什麼稱王稱帝?現在曹操親領大軍屯駐鄴城,其餘各部正在冀州攻城略地,可是不徹底消滅劉備的話,很可能會陷入南北受敵的危險境地。

鄴城內暗流涌動,曹操自然不會一無所知。對他而言,當下的局面早有所料。放棄許都將重心北移,是他早就已經制定好的戰略。畢竟許都距離荊州南陽太近,又地處中原腹地,無險可憑。之前兩次被劉琮領兵攻至許都城下,曹操就已經動了遷都之念。

之所以拖延到現在,當然有很多原因,不過即便是現在遷都,曹操也覺得爲時尚早,只是形勢使然,不得不如此罷了。當初曹操與荀攸、郭嘉等人商議之後,才最終決定領大軍北上,以便在討伐劉備的同時,將據點北移。從而確保後方根基穩固。

按照目前的局勢,曹操和荀攸、郭嘉等人商議之後,決定先從討伐劉備的軍隊中,調回一部分南下,以保有陳留。從戰略上來說,便是南守北攻。待消滅劉備勢力再伺機與劉琮爭奪天下。

爲了加強陳留郡的防守力量,曹操決定派曹純督帥虎豹騎與夏侯淵、李典、樂進等將共計兩萬餘衆,往陳留增援。

曹純字子和,是曹仁之弟,曹操之從弟。今年三十四歲,正當壯年。他少年喪父,與一母同胞的兄長曹仁分家居住,後繼承了其父的家業,頗爲殷富,家中僮僕、賓客有上百人之多,但他綱紀督御,不失其理,鄉里鹹以爲能。且頗好學問,敬愛學士,學士多歸焉,由是爲遠近所稱。中平四年,曹純年未弱冠即進入朝廷擔任黃門侍郎,年僅十八歲。

虎豹騎則是曹操麾下最爲精銳的騎兵部隊,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曹操的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叫“霸府”,軍隊分三部分:中央軍、地方軍、屯田軍。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中央軍分內外兩軍,外軍實際上是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的,中軍稱武衛營,是京城及皇宮的禁衛軍,是曹操的直屬部隊,如今有八萬餘人。

而曹軍中軍的中軍就是虎豹騎,是最核心的精銳,一部分保衛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宮,統領多由曹操親屬統領,稱領軍將軍,曹仁、曹洪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此次曹洪留守許都,虎豹騎則由曹純以議郎參司空軍事身份都督虎豹騎,跟隨曹操北伐。

不過爲了曹操爲了保持對劉備的壓倒性優勢,並沒有將這四千虎豹騎全部調給曹純,而是分出了兩千騎,交由曹純督帥。

如果單純從騎兵數量對比來看,曹軍對荊州軍並無太大差距,但是雙方騎兵中的精銳相比,荊州軍便稍勝一籌。

究其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便是荊州財富較多,劉琮又一直非常重視騎兵的建設和投入。加上呂布投靠之後,便主持騎將的訓練,使得荊州軍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騎兵中下級軍官。在他們的帶動下,各部騎兵都有不少精銳之士。

除了最初由劉琮一手打造的,由南陽軍騎兵和張繡所部騎兵爲底子組成的玄甲營、明光騎之外,以騎兵爲主的輕騎軍等,也都是荊州軍騎兵中佼佼者。可以說荊州軍攻堅,所依仗的多爲炮車營,但野戰中的突擊力量,則全賴騎兵。

曹純等將率部陸續離開鄴城之後,前鋒很快進入陳留郡內。而此時劉琮所率大軍也已進駐尉氏。

尉氏城並不大,城牆低矮,連護城河都沒有。不過對於荊州軍來說,並無多少區別。因荊州軍數萬大軍人馬衆多,唯有在城外安營紮寨纔可容身。否則若是都擠進城內,只怕連轉身都困難。

曹操調兵南下支援曹洪的消息,很快便由特衛營的密探偵知,並將密信送到了尉氏荊州軍大營之中。

對於這個消息劉琮並不感到太過意外。陳留乃是曹操起家之地,若是陳留有失,對曹操而言無論是政治聲望乃至將士忠誠度,都將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然而要想攻破陳留,還必須先掃平許都西面的潁川等地。即便潁川的曹軍多是地方軍隊,戰力不強,兵微將寡,可還是能對荊州軍的側翼和後方造成一定的威脅。

爲此劉琮派出甘寧率領劉虎、成宜等將,分兵三路攻略潁川郡內其他各城。

這三路人馬總計五千餘衆,對荊州軍而言,並不會顯得兵力太過分散,何況陳留郡與潁川郡緊鄰,隨時都可以將其調回。

十月初,曹純等將所率援軍兩萬五千餘,已全部進入陳留,與曹洪所部七千餘衆合兵一處。

建安八年的這個冬天,註定不會平靜。

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240章 制衡之術何足慮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179章 鏖戰多時終破營第345章 鐵騎突襲穿鑿過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15章 問心豈能無愧乎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33章 兵激煙下弓弩發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451章 援軍覆滅城樓崩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150章 慘遭劈砍欲退兵第9章 始見名將未白頭第445章 可否夜半偷敵營第224章 一視同仁山越兵第425章 金盃白刃暗思忖第142章 猛虎出閘勢難當第482章 可否調兵驅下岸第178章 山中密林寒光現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352章 流言四起恐荊症第473章 水軍已滅重設防第564章 臨陣決斷隱期待第302章 欲借雄兵討逆賊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417章 盡遣精銳定戰局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183章 且聚實力待決戰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378章 不覺衝殺陷重圍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61章 驅虎吞狼笑談中第290章 笑問婚事戲諸葛第221章 緩兵之計穩軍心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447章 怎可輕易棄誘餌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333章 誘敵深入甘冒險第210章 雪夜白衣奮短兵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220章 破城在即無計施第265章 統帥大軍鎮方面第145章 將星隕落托後事第432章 天下全勢決中原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167章 沖天火光亮如炬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586章 攻營伊始烈焰起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161章 沙盤推演獻計忙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193章 冬日曠野苦廝殺第27章 狂飆突進風雷動第178章 山中密林寒光現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558章 陰雲密佈石如雨第167章 已定決心棄許都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第56章 勢若瘋虎敵膽寒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21章 顧此失彼且退兵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