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今日天下誰可當

攻伐交州之事已由文聘主持,劉琮並不關心具體事務,他只需要把這些事情交給能勝任的人去完成就好。否則荊揚二州諸多政務軍務,就算劉琮全身都是鐵,又能打出幾根釘?

如今荊揚二州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了緊張的春耕之中。這方面有杜襲等人主管,倒也不曾出什麼紕漏。因江東之戰而徵發的民夫,多數已陸續返回家園,恢復了往日的生活。而隨着新錢的鑄造,兩州境內物價已大部分進行了統一,物品的流通逐漸在人口衆多的城市,以及交通便利之地展開。江東官學雖然未能在所有縣城內設立,但也有五十餘處府學和縣學,至於學校中的學生,大多來自世家大族以及軍中將領的子弟,其餘則是出身貧寒但在鄉里已有良好口碑的年輕人。

至於軍務方面,張遼被授予南陽太守、奮威中郎將後,領兩千精兵北上宛城,準備隨時向曹軍發動小規模的襲擾,以牽制曹軍,分擔劉備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魏延以南郡太守、揚武將軍拱衛襄陽,水軍主力則駐泊彭澤,夏口兩處。與此同時江東三營亦奔赴各自駐地,已經逐漸形成了戰力。

在揚州推行的新政,因爲考慮當地的實情而做了些改變之後,並未引起世家大族和豪強們的強烈反對。要知道劉琮爲了把握這其中的度,可是和賈詡、徐庶、龐統等人商議過許多次,幾乎將所有的因素都考慮到了。名爲新政,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算是一場改革了。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要革掉江東舊有的許多制度,因此所涉及到的範圍很廣。

爲了避免在改革初期便遭遇到世家大族的強烈抵抗,劉琮在許多政策的制定上,進行了適當的妥協。比如清理戶籍之事,比如設立官學之事,比如公賣制度的無奈放棄。但是!這種妥協是有限度的,所起的作用,正是爲了新政在江東的順利推行。

雖然以劉琮目前的實力,完全可以強硬的,毫不妥協的在江東推行新政,相信即便江東世家反對,甚至聯合起來叛亂,都會被荊州軍殘酷的鎮壓、清洗。但是這之後呢?離心離德的江東世家以及他們在民間所擁有的巨大聲望,將會使得劉琮成爲整個江東的死敵。相信那時候江東沒有任何世家子弟或人才出來給劉琮做官,會千方百計的發動民衆暗中阻撓新政的推行,甚至會使用更極端,更激烈的手段:刺殺。

如果到了那樣的局面,可以說整個江東攻略就是失敗的。佔領並不意味着就會自動獲得當地的資源,沒有人心所向,佔領就只會成爲一句空話!

劉琮所要的,是一個安寧穩定,能夠爲自己爭奪天下提供堅實基礎的江東,而不是叛亂四起,民怨沸騰的江東。

好在目前看來,之前的種種辛苦和努力並沒有白費。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場,也因爲“新政培訓班”的緣故而被劉琮摻進了大量沙子。這些奔赴江東擔任中下級地方官職的官吏,對於劉琮的忠誠度自然是非常高的。他們大多出身流民或貧寒之家,即便有些荊州世家子弟,也都是文、龐、蒯、黃這些與劉琮已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世家。

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爲劉琮知道江東世家大族要什麼,如今這個亂世,他們所求的首先便是家族的安危,其次是傳承。如非危急到生存,他們是不會主動來招惹劉琮的,這就是他們的底線。然而僅僅知道他們的底線還不夠,如何保證亂世中家族的生存傳承?除了依附實力強大的強者之外,自身必須有自保之力。這種力量可以是軍事上的,也可以是暗的,軟的實力。

比如當初魏家的魏騰因剛毅不阿,辦事堅持原則,說白了就是不聽孫策的話,跟孫策起刺,得罪了孫策,孫策欲殺之。結果吳夫人做出要跳井自殺的樣子,用一番話打消了孫策的殺意:“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當優賢禮士,舍過錄功。魏功曹在公盡規,汝今日殺之,則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見禍之及,當先投此井中耳。”

明面上看來是規勸孫策“優賢禮士”,實際上吳夫人這話的重點是:“今日殺之,則明日人皆叛汝”!

爲何這麼說?如果魏騰不是世家大族,就算他再怎麼剛毅不阿,盡忠職守,殺了也就殺了。正因爲魏騰出身於江東世家大族,殺了他的話,讓其他的世家大族怎麼看?怎麼自處?讓那些江東百姓怎麼想?所謂明日人皆叛汝就不是一句空話,而會變成事實了。

不知道孫策是不是因爲這件事而改變了對江東世家大族的態度,但他臨死之際將善於爲人處世,和江東世家大族開始勾勾搭搭的孫權立爲接班人,實際上已經表明了他的轉變。

當初不管是在袁術麾下還是自己橫掃吳會之時,孫策殺起江東的世家大族豪強那叫一個乾脆利索,毫不手軟。

所以這種聲望,也是世家大族的保護傘和軟實力。對此鋒利的屠刀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否則只能激起民變和連綿不絕的反抗。不過劉琮也沒打算任其發展,因爲他知道這些世家大族看似是攀附在自己這棵大樹上的柔軟藤蔓,但若是時機成熟,早晚有一天會發展成爲支強幹弱,藤蔓收緊勒死大樹……

用這麼多手段和權謀,劉琮並沒有什麼心理障礙。正如當年蒯越對劉表所言:“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如果不提前佈局,暗中施展手段,等到積重難返之時,再想改變就難上加難了。

而且劉琮很清楚,這只是自己剛剛平定江東,那些世家大族和豪強的利益還沒有完全和自己捆綁在一起,實際上完全捆綁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後世明言劉琮在這個世界雖然從未宣之於口,但內心何嘗敢忘?他所能做的,只是不斷給予跟隨自己的人以希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

後世曾經有人把這個時代中形形色色的人分爲了四種:

一種是西漢人,兢兢業業在個人德行的完滿上,無可指摘無可挑剔,卻不合時宜。譬如鄭玄。

一種是東漢人,瀟灑華美,相信盛世的輝煌可以重塑,舊世的種子還能長成參天大樹。譬如荀彧。

還有一種是亂世人,穿透暮氣深沉,摧枯拉朽般踏碎冢中枯骨,開闢新天新地。譬如曹操。

最後一種是苟且人,順應大浪載沉載浮,沒有自己的信念與堅持,抓緊機會恣意狂歡。譬如孫權。

劉琮自認爲自己有信念,那就是結束這個亂世,自己也有堅持,所以絕不會放任自己。或許,自己和曹操纔是同路人吧?至於劉備,那是爲大漢落幕拉下最後一道帷幕的悲情英雄,或者說,是東漢人與亂世人的結合體吧。

其實便宜老爺子劉表,也算的上是東漢人。如果早生五十年,在太平治世,劉表想必可以作爲一代名臣,輔國理民,造就繁華盛世。而一個不曉軍事胸無甲兵的中年書生,在亂世又能怎麼樣呢?他的心機與權謀,並不適合在這樣殘酷的亂世中與羣雄逐鹿中原,爭霸問鼎。客觀的說,他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荊州牧,有自知之明的軍閥,標準的儒學士人,最後的守土名臣。

對於江東世家大族暫時的妥協,換來江東地區的和平穩定,從而迅速將江東地區的人力物力轉化爲爭奪天下的實力,這纔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應當做的。除此之外,多餘的殺戮、搜刮以及顯示肌肉的武力都是沒有必要,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劉琮一直堅定的認爲,這個時代最大的矛盾不在於誰是保皇黨誰是造反派,而是世家和寒門的鬥爭,是莊園經濟和小農經濟之間的殊死搏鬥,是誰更能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積累更強大的實力。

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後世的影響,但其中也有他來到這個時代後,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即便如此,劉琮也沒有想過攀科技樹什麼的。他有這個自知之明,弄個馬鐙馬蹄鐵什麼的可以做到,搞一套適合於這個時代又超越當下的科技體系,不是他拍拍腦門就能搞定的。

wWW▪ тт κan▪ co

世家和寒門的鬥爭在原本的歷史上,最終以世家的勝利告終,也因此使得莊園經濟大行其道,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並形成了門閥政治。之後隋朝開科舉,到了唐朝中葉仍然沒有完全消滅門閥的影響。

那麼莊園經濟是否就比小農經濟代表了當下的先進生產力呢?在劉琮看來未必。形成歷史上的結局是有許多必然性,但不可否認正是在這個亂世之中,世家大族通過獲取政權確保了莊園經濟的延續和發展,但如果不是原來的歷史呢?

如果沒有三分天下混戰百年,短命的西晉因五胡亂華而南渡呢?那麼在未來的歷史中,還會有莊園經濟的一席之地嗎?

實際上劉琮現在在荊州所推行的,便是以小農經濟爲主的政策。而江東地區仍舊保留了世家大族的莊園經濟。

如今江東已平,改變已如水滴,滲入到江東廣袤的土地中。

接下來,劉琮要做的便是平交州,並西川,試問今日之天下,誰人可以當之?

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556章 入城堅守糧草缺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389章 故技重施怎抵擋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403章 陷入重圍豈能擋第174章 目光何能透雨幕第372章 步步相讓好處多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137章 謀定後動向何處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220章 虛與委蛇謀宛陵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394章 雪夜雄兵叩險關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125章 借酒裝瘋生毒計第255章 着力施政鎮江東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517章 突遭伏擊聚部衆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557章 如何使敵陷泥潭第339章 敬謝不敏鴻門宴第1章 一夢千年至荊州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204章 故佈疑陣欲回師第517章 突遭伏擊聚部衆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285章 疾風驟雨定南國第160章 壯士徑進如飛鷗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555章 驚聞後路已被斷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20章 遭逢亂兵守殘牆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13章 雪夜倉皇走葉城第26章 臨危受命布城防第29章 雪夜燈下話毒腸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250章 釜底抽薪互調兵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150章 慘遭劈砍欲退兵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60章 絕世大功焉能棄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116章 梟雄豈能居人下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147章 敵軍已至大營外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190章 唯有搶先破布局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147章 欲擇何人輔爲將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46章 草廬陋室惟德馨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41章 吉兆解夢匿忠言第139章 輕而無備孫伯符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593章 又見敵軍出城來第220章 破城在即無計施第342章 降卒四散隱入夜第525章 衝襲不成火球至第400章 大戰將臨關城塌第600章 受命入城豪情涌第160章 壯士徑進如飛鷗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