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

孫策外出狩獵,遇刺身亡的消息傳來時,劉琮正在襄陽城北門爲劉備送行。

得知這個消息後,劉琮並不感到意外,但還是有些神色怔忡。這也許就是歷史的慣性吧?其實仔細想來,孫策性格勇猛果決,這樣的人是很難被他人所改變的。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即便這次躲過了刺殺,可下一次呢?更何況孫策向來是不屑於躲避的。

雖然孫策與自己乃是死敵,但劉琮還是感到幾分惋惜。然而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英年早逝對於孫策來說,固然是個悲劇,但唯有如此,才更顯其英氣傑濟,猛銳冠世。如果劉琮沒記錯,陳壽對其的評語是: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

“將軍……”見劉琮有些愣怔,劉備並沒有感覺不快,他敏感的意識到,定然是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件,才使得劉琮如此。

果然,劉琮回過神來,將孫策已死的消息告知諸人,劉備聽了心頭一跳!這段時間他待在襄陽也曾風聞劉琮決心舉荊州之力,奪取江東,掃平孫氏,尚未發兵東進,孫策卻被刺身亡,難道劉琮的運氣這麼好?連老天爺都在幫他?

隨同送行的荊州賓客之中,便有人向劉琮道賀。說什麼將軍天威所至,孫賊即刻授首,還有的更離譜,說此乃大吉之兆,可趁江東舉喪,發兵討伐之……

劉備嘆了口氣,待那幾個溜鬚拍馬之徒住嘴之後,這纔對劉琮說道:“備驚聞噩耗,實感痛心!爲孫郎惋惜,亦爲將軍惋惜!”

“哦?此言和解?”劉琮眉頭一挑,對劉備問道。

“孫郎有英傑之才,卻中世而隕,想其以敝兵千餘渡江轉鬥,不數歲而席捲江東,志業不遂,思之令人嘆惋!”劉備長嘆一聲,目視劉琮接着說道:“將軍弱冠秀髮,起於南陽,合兵萬人拒曹賊十萬強兵,平張羨、圍許都,與孫郎初戰彭澤,可謂風采絕倫,不遑多讓。如此對手本可惕勵自強,奈何陷於無名輩之手,故爲將軍所惋惜也!”

這話說的婉轉,但卻很有意思。不卑不亢不漏痕跡的誇讚劉琮,卻讓人覺得他情真意切,胸懷坦蕩,更有仁者之風。

先前那幾個出言道賀的賓客,此時都羞愧的擡不起頭來。看看,人家這馬屁拍的,甩咱們十條街啊!

劉琮卻並不這麼認爲。對於劉備虛僞的一面,劉琮自有認識,但劉備的英雄之名,絕非浪得虛名。他所說的話,未嘗不是真情實感,梟雄本色,有時其本人也難以掩飾。

“知我者,使君也。”劉琮深以爲然,走近前握着劉備雙手,語氣誠摯地說道:“琮俗務纏身,未能遠送,離情縈懷,思緒紛亂,實不知如何言說。使君此去,關山阻隔,千萬珍重!若事有不諧,還望速速回轉,荊州大門,始終爲使君敞開!”

劉備雙眼含淚,言語哽咽:“備窮途來投,幸得令尊收留,將軍不棄。備夙夜感懷,常欲效力於階下。今將軍慷慨資助,供備軍械糧草,使備出征關中,備敢不效死力,以弘將軍之威德,揚漢室之餘烈?”

兩人聲情並茂,言辭懇切,執手相看淚眼,使得觀者不禁爲之深受感染,有那感情豐富,心思細膩之輩,已是潸然淚下,愴然流涕了。

鄭重道別,依依不捨,送出十里之後,劉琮終於在劉備的苦勸之下勒住戰馬。

老小子終於滾蛋了,殺又殺不得,看着也心煩,以後荊州再無不安定因素,總算讓人可以放心安眠了。想到這裡,劉琮望着劉備等人漸行漸遠的背影,嘴角微翹,眼神愈發明亮。

這小子可真能裝。沒想到年紀輕輕,就如此惺惺作態,收買人心。可惜我時運不濟,未能反客爲主,此去關中,前途未卜啊。劉備回首望向劉琮等人的身影,嘴角耷拉,目光陰沉。

本就不是同路人,何來分道揚鑣?迴轉襄陽城中,劉琮立即請來賈詡等人,一同商議孫策死後,當如何應對。

其實劉琮在去信提醒孫策的同時,便已給甘寧、魏延傳過密令,讓他們加緊準備東進。如今孫策果然如同歷史上一樣遇刺身亡,正是奪取江東的天賜良機。然而蒯越等人,卻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

“夫兵不伐喪,此仁者所不爲。將軍還請三思而後行!”蒯越正色對劉琮說道:“今策新亡,江東人心附於孫權,是爲哀兵,其志必堅,其心必齊。無罪而伐之,是爲不祥也!”

劉琮皺眉道:“正因如此,才宜速攻。若再拖延下去,到那時孫權人心已固,羽翼豐滿,則更爲難克!”

“此時出兵,頗爲倉促,糧草未濟,軍械亦有不足。”徐庶沉吟道:“本擬在秋後發兵東進,現在就出兵討伐,是不是早了些?”

賈詡說道:“勝負之機,應時而變。以吾觀之,此事宜早不宜遲。糧草不足,可就食於敵,軍械欠缺,陸續增補就是了。”

“軍師的意思,是分兵遞進?”劉琮望向賈詡問道。若是如此,倒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賈詡點頭道:“甘將軍領水軍駐於柴桑、黃將軍領騎兵在豫章,可以先由二將水路並進,以爲前鋒。然後將軍親率大軍,循路而進,或順江而下,或沿途克城。”

看樣子自從決定下江東以後,賈詡便一直在考慮具體如何作戰。如今孫策身亡,劉琮又與曹操達成默契,正是出兵良機。至於仁義什麼的,在這個亂世之中用來招攬人心或許還行,但若想以此成就霸業,是遠遠不夠的。

見蒯越等人還欲再勸,劉琮便直接說道:“我意已決,諸君勿復勸諫。現在還是想想,當如何攻克江東,掃平孫氏。”

“若以甘、黃二將軍爲先鋒,糧草倒也足用,只是南陽方面,由何人駐守?”徐庶稍一思忖,出言問道。

劉琮早有計劃,聞言便說道:“南陽留建忠將軍駐守,魏、趙、胡諸將隨我同行。文、黃二將分赴豫章、柴桑,以爲後備。”他說的文黃二將,指的是文聘和黃祖,攻伐江東乃是如今頭等大事,必須舉荊州之力,以雷霆之勢傾力東進。

然而諸葛亮卻忽然說道:“前日益州牧遣使求援,將軍當如何措置?”

這件事除了賈詡之外,衆人多不知曉。劉琮便將此事詳情道出。原來益州內亂,劉璋眼見無法平叛,便遣使向劉琮求援。諸葛亮雖未明言,但趁此機會謀取益州的心思,卻隱約有所表露了。否則也不會在劉琮決意東進之時,又將此事提出來。

對此劉琮並沒有感到不快。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只做個錄事書記對他來說實在是大材小用,但劉琮之所以遲遲沒有將諸葛亮提升高位,也是出於擔心拔苗助長的顧慮。

“以諸位所見,能否抽調一部,前往益州幫助平叛?”劉琮沒打算搞一言堂,多聽聽大夥的意見,總是好的。

賈詡率先出言反對:“事有輕重緩急,既然將軍已決定攻略江東,此時誠不宜節外生枝。”

“是啊,南陽軍東進,其餘各部亦要調動參與江東之役,援助益州之事,爲分兵之舉,不妥。”徐庶也說道。他雖然與諸葛亮私交甚篤,但在這等事關大局的重要事情上,絕不會毫無原則。

一直不怎麼說話的趙雲也道:“蜀道艱難,兵少不足成事,多則糧草難運,萬一後路被斷,陷入蜀中,進退失據恐難歸還。”

見衆人都表示反對,諸葛亮卻還是堅持道:“可遣一偏師入蜀,有益州牧所部接應,糧草當不足爲慮。事成則有同宗相助之誼,不成亦可迴轉荊州。”

其實他這話還沒說透,但在座諸位,也大多猜到了幾分。

劉琮這才意識到,諸葛亮此時提出這件事的用意。他是想要獨當一面啊……

見劉琮蹙眉深思,賈詡轉而對諸葛亮問道:“以孔明所見,當由何人領軍爲宜?所部人馬,又當有多少合適?”

諸葛亮立即回答道:“無論趙、魏,抑或建忠將軍皆可,亮不才,願爲之出謀劃策。”

此言一出,徐庶等人頗爲驚訝,而劉琮與賈詡對視一眼,都在思忖此事的可行性。

“未知將軍意下如何?”諸葛亮認真地對劉琮問道。自投入劉琮麾下之後,諸葛亮便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定位。軍師之位是不用想的,除非賈詡哪天生病亡故,或者還有機會,而典軍將軍的職位,諸葛亮雖也有意,現在卻是好友徐庶所領。至於其他,諸葛亮便看不上眼了,他自認有經天緯地之才,想要做的是管仲、樂毅那樣的大事業。

就目前的戰略而言,諸葛亮很難從攻略江東中找到適合發揮自己才華的地方,大丈夫不能獨擋一面,建功立業,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而前去益州相助劉璋平叛,則可以實現自己施展才華的夙願,在諸葛亮看來,平叛只是由頭而已,既然早晚都要解決益州,何不提前佈局,以策應將來?

第560章 暗夜偷營遇箭襲第460章 絕世大功焉能棄第477章 又因何故突收兵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194章 目透煙塵捕戰機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325章 並駕齊驅同入城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331章 齊聲大喊敗軍潰第283章 速攻交州先擒王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54章 暴雨突陣旌旗展第331章 齊聲大喊敗軍潰第445章 可否夜半偷敵營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344章 出手即爲撒手鐗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348章 兵分三路再強攻第38章 柔腸百結信難成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114章 意氣風發思凱旋第163章 肆意撻伐未曾憐第46章 草廬陋室惟德馨第155章 引蛇出洞掃餘孽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149章 援軍殺到近尾聲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474章 連年征戰何所第406章 終破雄關定大局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208章 城外立營怨言沸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抱歉今天欠賬了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302章 欲借雄兵討逆賊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430章 展閱密報思對比第259章 三營之設取精兵第216章 大勢已去精銳盡第314章 偏師主將趙子龍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509章 大勢已去自剄之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536章 名正言順事可成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03章 陷入重圍豈能擋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281章 借刀殺人名結盟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445章 可否夜半偷敵營第178章 宮城起火悔已遲第295章 疑兵三處何爲主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119章 反客爲主一念生第207章 稍加變化棄虎林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52章 編練水軍督三郡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430章 展閱密報思對比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551章 呈送統帥決戎機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456章 圍殲敵軍可漏網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165章 樹下卜卦問吉凶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513章 來勢洶洶戰雲密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379章 先行防備緩攻城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第345章 鐵騎突襲穿鑿過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