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求人

周瑜尚未說服李輝。劉備三兄弟就來了。一見面,說了一些客套話之後,又說到了李輝撤兵之事。

李輝道:“按照蔣先生的意思,如今曹操大軍正在江南,我即可率兵,可拿下西涼,然後趁着曹操兵敗,拿下河北完全可以,難道二位覺得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

周瑜道:“曹操大漢的奸臣,擅自征伐,我等起仁義之兵哪有打不過之理,只是希望李將軍能給我等助陣而已。”

“呵呵!”李輝笑道:“既然如此,我留在這裡也是多餘,走不走和幾位也沒有太大的損失,還不如回我幽州多多努力爲好!等日後陛下掌權,我大漢江山豈不穩固?”

劉備道:“李將軍爲我大漢江山殫精竭慮,我等佩服,無奈劉備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如若將軍一走,曹操就佔荊州,我等將無立足之地!”

李輝呵呵一笑:“劉皇侄的軍師諸葛先生號稱臥龍,荊州小二言,臥龍鳳雛得一可按天下,如今劉皇侄已經得了臥龍,何愁不得天下?”

劉備連連擺手:“諸葛亮山野村夫,雖然有些智計,怎及李將軍,將來安天下者非李將軍莫屬。”

周瑜也道:“我大漢陛下聖明,任用李將軍乃我大漢之福。”

李輝道:“你們都別給我扣高帽子了,我幾斤幾兩,自己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要我留下祝你們一臂之力就直說,不用拐彎抹角,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面,我這人一向以利益爲先,沒有好處的事情,我是絕不會做的。”

“好,好!”周瑜立刻答應:“李將軍要什麼,儘管開口,只要我江東有的,我立刻稟明我家主公,給李將軍找來。”

“劉皇侄?你覺得呢?”李輝見劉備沒有說話,問了一句。

劉備嘆了口氣:“我如今已經是寄人籬下,要什麼沒什麼,如果李將軍看上我這顆頭,我便給了李將軍又有何妨?”

“好!既然如此,我可就明說了。”李輝道:“別看我們現在是盟友,他日必有一戰,等到那時,只要我有需要,希望你們兩家每人給我三座城,如何?”

劉備立刻答道:“好!我答應了!”

李輝一笑:“劉將軍你我似乎還有一筆賬沒有了結,是不是先完成這事再說?”

“呃!呵呵……”劉備呵呵一笑。

李輝道:“聽說馬家已經將馬謖的名字從族譜上刪去了,只因他投靠了我,如果劉皇侄能說服馬家不要將馬謖逐出家門,這邊算是第一件事情完成!”

“我自當努力,自當努力!”劉備慌忙答應。

“不是努力,而是一定,如果皇侄辦不成這間事情,那下面的事情我們就不用談了!”李輝看着劉備:“本來我並不在乎族譜之類的東西,但我看馬謖先生,這幾日爲了此事,非常心痛,所以我纔要替他完成,劉皇侄,你覺得馬謖先生可憐嗎?”

“當真是馬家好男兒!”劉備擦了擦眼淚:“馬家也太不像話了,怎能如此對待這麼好的子孫,將軍放心,馬家族長馬良正在我的帳下,此事我一定辦好!”

站在李輝身後的馬謖,眼角含淚,看着李輝,心中充滿感激。李輝笑道:“這樣吧二位,我剛纔說的事情,二位可以先回,三天之後,劉皇侄拿着馬家的族譜前來,周都督可和你家主公商議之後,我們再說如何?”

馬良那叫一個氣呀!整個身體都在抖,看着原本是馬謖名字,現在已經成了一片黑色的地方,極不情願的從新將馬謖的名字添了上去。

劉備拍拍馬謖的肩膀:“季常不用在意,不就是族譜上的一個名字而已嘛,寫上又能如何,如後天下大定之時,天下人誰還知道有個馬謖這樣敗壞門風之人?”

諸葛亮對劉備道:“李輝除了這個條件之外,就沒有別的了?”

劉備搖搖頭:“還有一條,就是日後與他交戰之時,只要他說話,立刻讓出三個城來。”

諸葛亮一笑:“李輝,真是迂腐!他說讓就讓了?可笑,太可笑了!”

劉備卻道:“你別小看這個李輝,他如果這麼說,一定有辦法逼我們就範,不過我已經答應了,我們現在的形勢,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如此大事,周瑜不敢擅專,立刻派張紘和程普攜帶自己的親筆信,會柴桑向孫權稟告。孫權看了周瑜的信,十分驚訝,自己依仗的大江天塹,怎麼讓李輝三座山一樣的大船過去之後,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負責江防的凌操被孫權打了三十軍棍才作罷。

對於李輝要求讓出三個城的事情,孫權問張昭。張昭道:“此事應當慎重,如果李輝要幾座大城,咱們可就無險可守,如果李輝要小城,給他也就是了。”

吳老夫人得知此事,將孫權找去,說道:“李輝對我們孫家有大恩,幾次三番救我們性命,既然他有這樣的要求,爲娘以爲還是答應算了,就當我們還他的人情,再說了,我們和李輝中間還有曹操,他也未必能很快打到我們江東來。”

三天之後,李、劉、周齊聚一起。首先是劉備拿出馬家的族譜,恭恭敬敬的叫道馬謖手上。馬謖看着那塊污跡旁邊自己的名字,當即跪倒,給李輝叩首。李輝急忙扶起:“先生不用行此大禮,這全耐你大哥的寬宏,我可不敢居功。”馬謖點點頭,退後到後面。

周瑜道:“我家主公已經答應,他日兩軍對戰,可以按照李將軍的吩咐,讓出三城,不過不包括郡城在內!”

李輝一笑:“那好,不包括就不包括,孫權雖然勢力,也算有信義,倒是劉皇侄……”李輝看着劉備。劉備當場愣住了,本來自己的打算就是先託詞應承,到時候再說,沒想到李輝竟然看破了。

不待劉備解釋。李輝道:“劉皇侄的兒子還在我這裡做客,不如這樣,我先替皇侄養着,日後兌現諾言,再還給皇侄吧!”

劉備當時就傻了,這不是拿自己的兒子爲人質嗎?自己奔波半生,可就這一個兒子,有個什麼閃失,自己今後就算平定天下,也無人繼承了。

第66章 打廣漢第13章 伏擊第24章 徐州刺史第1章 混口飯吃第49章 馬超犯長安第84章 爭位第3章 洛神甄宓第73章 許昌亂了第99章 家族第55章 劫持第68章 全面開戰第95章 再遇鳳雛第2章 奸細?第44章 新情況第9章 密會相夫第1章 混口飯吃第64章 打得滿地找牙第3章 鐵公雞毛第27章 實力懸殊的戰鬥第33章 亂成一鍋粥第32章 變故第76章 入潼關第7章 損失第15章 公孫度的邀請第61章 馬家軍的潰敗第19章 遊說第97章 決戰官渡(二十)第8章 無量山乾坤觀第99章 決戰官渡(二十二)第41章 失策第55章 條約第42章 助孫堅第88章 魚與餌第18章 塞外第48章 一個好主意第55章 火燒連營第95章 決戰官渡(十八)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104章 劉備的野心第72章 南下第93章 決戰官渡(十六)第88章 劫天牢救蔡邕第82章 血戰(三)第9章 激將計第46章 面對呂布第4章 假扮黃巾軍第21章 投降也得死第2章 博陵酒宴第18章 聯盟抗李第10章 先禮後兵第59章 兵進陽平關第107章 第二個袁術第43章 師叔的教誨第6章 奸計第82章 馬謖第34章 連環計(一)第100章 決戰官渡(二十三)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105章 法正授首第63章 坐等烏桓人第94章 常山輕騎兵第39章 連環計(六)第11章 壺關之內的攻城戰第1章 駕崩第103章 天意第44章 給我放人第67章 大戰虎牢關(十一)第6章 初戰失利第20章 隱患第69章 大戰虎牢關(十三)第8章 譁變第37章 栽贓嫁禍第24章 帶錯路的後果第2章 驚天大劫第38章 連環計(五)第20章 呂布頹廢了第80章 決戰官渡(三)第77章 搶我名號我搶你馬第91章 劉琮投降了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50章 和平的使者第73章 許昌亂了第24章 四面楚歌第3章 洛神甄宓第46章 招不招第39章 河內再次失敗第51章 無名小卒第28章 埋下一個伏筆第53章 徐榮的破綻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55章 圍堵諸葛亮第86章 弱幫外交第77章 落架的皇帝不如狗第36章 攻皇城第106章 出爾反爾第3章 洛神甄宓第51章 文丑戰馬超第15章 頭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