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扛把子劉備

說起劉備,劉爭不禁就想起了自己瞭解過的一些東西。

其實《三國志》上,對於劉備的身世描寫,並不是特別的詳細,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先主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其作者陳壽,曾經在蜀漢當官,也算是劉備的官員,多少對劉備有一些舊情,所以吹捧一下劉備,將劉備塑造成一個家境貧寒、織蓆販履、身處逆境、卻又胸懷大志的上進好青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參考一下其他的一些註解,就可以知道,這裡面有的內容,有一些顛覆性的東西。

劉備從小喪父,跟着母親長大。父親在死之前只不過是縣城裡的一個小官吏,並不能夠給劉備的家庭帶來多大的餘資。

不過,劉備雖然生父早亡,但是劉家的宗族勢力,在當地卻是印象力極大。

一來是,劉備的身份,乃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皇族後裔,劉勝是西漢的人物,劉備則是東漢,這其中相差了幾百年。

幾百年的繁衍下來,劉家在當地的印象力根深蒂固,儘管劉備失去了父親,但是有宗族的勢力在,劉備年輕的時候,也不可能窮困潦倒。

這一點,從劉備能夠在十來歲的時候,跟隨公孫瓚,同宗劉德然一起拜師盧植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沒有一點勢力的話,是不可能拜在盧植的門下的。

而通過公孫瓚的一些事蹟可以發現,公孫瓚求學的地點,是洛陽,可以知道,劉備年輕的時候,是和公孫瓚一起在洛陽,求學於盧植的。

先不說,從幽州的涿縣到洛陽,這中間有多遠,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沒有任何收入,全靠家裡的資助,在外求學,這是多大的一筆開支。

如果劉備年輕的時候,窮困潦倒的話,所謂的織蓆販履之輩,是不可能負擔的起,他前往洛陽遊學的費用的。

就當時的背景,就相當於現代的山溝溝的裡的村裡人,跑到京城去遊學一樣困難。

既然劉備不遠千里從幽州跑去洛陽求學,還是找的當時很有名氣的大儒盧植當老師,應該學會很多的東西,成爲一代名家吧。

誒,還真不是,劉備應該是一個學渣。

劉備在洛陽沒有好好求學,應該和後世的那些個富家子弟一樣,不務正業,天天夜店泡妞,只不過當時的洛陽應該沒有夜店,劉備估計只能天天鬥雞鬥狗,留戀於青樓。

這一點,從當時在洛陽一同求學的公孫瓚身上也能看出來,公孫瓚和劉備在史書上的記載都是,略見書傳,意思 就是粗通文墨。

跟着盧植這樣的老師,學的卻這是這水平,怎麼看都是給老師丟臉了。

富二代的錢,也不是無限的,也都是家裡給的,劉備跟着自己的堂兄弟劉德然在洛陽逍遙快活了幾年之後,盤纏應該用的差不多了,所以總歸還是要回家的。

回到了涿縣老家的劉備,應該已經成年了,弱冠之年,差不多就得自己開始謀生了,宗族不可能庇護資助一輩子。

在洛陽遊學的那幾年,劉備見慣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又結交了很多權貴朋友,劉備的心早就已經野了,自然不可能安分守己。

桓靈時代,地方秩序崩毀,邪教蔓延、流賊叢生;此時離黃巾之亂爆發,還剩不足三年。

爲了維護地方治安,許多地區自發成立、或僱傭流民武裝,類似後世的團練。

這玩意兒在東漢叫“郡賊”;在民國時叫“保安團”,指靠出賣武力,收取保護費的土匪集團。

劉備回到了涿縣老家之後,就打着自己洛陽遊學生的名號,靠着當時信息不靈、羣衆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環境,開始招募徒衆,組建非法武裝集團。

備受劉備器重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應該就是這個時候,加入劉備的社團的。

這一點,可以從關羽的身上得到驗證,關羽本不是幽州人,他是河東解縣人,因爲在老家犯了罪,捨命逃亡纔來到了幽州涿縣。

用現代人的思維去理解就是,在老家犯了事,跑路到了幽州,看見劉備這個社團裡招馬仔,關羽本就狠辣,很快就加入了劉備的社團,依靠自身的勇武,混到了社團大哥之一的位置。

有了地盤和人手之後,劉備也可以說是不愁吃喝了,愁的就是一個身份問題了。

所以他的社團要洗白,從黑變成白,倒也很簡單,那就是軍功。

正巧又趕上了張角這個倒黴蛋子,居然搞什麼起義,幽州也有好幾股的黃巾賊,於是劉備就帶着自己的人馬,開始了剿滅黃巾賊的活動。

而劉備剿滅黃巾軍的時候,這個時候擔任幽州刺史的人,卻是劉焉。

早期的劉備,一直沒有在幽州有什麼進展,甚至很多軍功,都被劉焉給剋扣了,因爲劉焉覺得劉備這傢伙的身份有問題,所以劉備纔會去冀州投靠自己的老師盧植。

他們也是在這個時候結下的樑子。

後來的劉備,一直都因爲這個事情,對劉焉頗爲記恨,只是一直都找不到機會來報仇。

現在實力壯大的劉備,終於找到了機會,又哪裡會不將這個面子找回來呢。

集結兵馬,就是爲了一舉擊潰劉焉,從而讓劉備一雪前恥。

劉爭將自己對於劉備的一些理解,告訴了袁舟。

此時的袁舟才明白了這其中的道道,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陛下,難怪劉備在這個時候對漢中下手啊,拿下了漢中,益州對於劉備而言,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袁舟不禁衝着劉爭開口迴應了一句。

劉爭卻是笑了笑。

“哈哈,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想而已,劉備或許也是看上了益州地大物博,收復益州的話,對於他們有極大的作用,也可以用來牽制我們,所以益州對於劉備很重要。”

“既然這樣,那我們更加不能夠讓劉備得到益州,袁舟你立刻下去給我傳一道命令!”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百家爭鳴的盛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進攻洛陽第三百九十六章 完成交易第九十四章 劉爭的辦法第八百五十九章 天命之人第六百零二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九百四十六章 親自前往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象大軍第兩百四十一章 郭石第七百五十二章 定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見孫堅第十二章 強搶第一百三十章 分享消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離開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沙郡第八百五十章 鬼神之說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生一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大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扶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重大消息第七十二章 碰面第兩百三十一章 虞褒之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再去諸葛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四章 生擒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擒靈帝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連弩的威力第五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最好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重大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生一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青州之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袁紹來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一良將,可值千金第四百一十二章 謀劃豫章第六十六章 聖女張寧第四百六十一章 按計劃行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返回交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軍交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之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難第九百一十八章 高冷女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光復冀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又是一年第九百八十章 表露身份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件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諸君怎麼看第三百八十七章 前往遼東第十章 騎兵小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甄家獻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賢相駱俊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涼馬孟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起兵的提議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扶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黃巾戰神第三百九十二章 蘇僕延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陰險的劉爭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祖郎的水軍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水軍登場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順歸降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捲土重來第九百二十七章 從長計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連弩第二十章 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困境第七百六十五章 十日之約第兩百二十六章 揚州援軍第五百零七章 召集兵馬第九百四十五章 我叫華佗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澗老巢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程昱的決斷第六百六十章 佔族第九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一百五十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光復冀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請求第九百九十二章 再鬥呂布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言不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伏擊曹豹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張遼的騎兵營第兩百八十二章 歸還屍體,震懾人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件事第一百零一章 何進進言第九百八十一章 共同的敵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嘴炮之爭第六百九十章 騎兵的厲害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擒區星第七百六十四章 納賢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六十三章 搞定孫堅第九百三十一章 韓遂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