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老驥伏櫪

高安,位於鬱水之東,蒼梧與南海的交界之處,鎮南將軍呂岱傳令吳軍在此集合,半月以來,車馬滾滾,旌旗招展,各個方向的官道上塵土飛揚,人馬紛紛來聚。

百姓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城內城外皆是官兵,巡邏訓練,每日都能聽到鼓聲隆隆,號角悠揚,喊聲震天,殺氣騰騰。

高安縣衙變成了臨時帥府,府中衛士層疊,刀槍森然,大堂之內,一衆吳將正簇擁着一位白髮老者議事,外面的吵鬧聲似乎對他們毫無影響。

呂岱今年七十有六,鶴髮紅顏,三綹白鬚有一尺來長,面目雖然皺紋層疊,但雙目炯炯有神,腰背挺直,絲毫不見老態。

“報——”

就在此時,一名小校持令旗飛奔而進,大聲道:“將軍,合浦六千援軍已到。”

呂岱微微點頭,問道:“何人領兵?”

“合浦司馬隨春!”

“是他?”呂岱白眉微蹙,“將他帶來見我。”

“是!”小校領命而去。

“不想數年過去,隨春已升任司馬了。”

傳令兵走後,左邊的一員武將笑着感慨,語氣中頗有唏噓。

另一名武將笑道:“二位將軍當年征討廬陵、南海,保住一方安寧,此番領兵再來,定能大獲全勝。”呂岱此番出征,共帶了四員副將,分別是呂據、留贊、唐諮和鍾離斐,呂據、留贊都是老將,唐諮是當年諸葛恪北伐時候俘虜的魏將,這幾年也屢立戰功,鍾離婓卻是新

提拔的武將,嶄露頭角。剛纔說話的正是唐諮,昔年廬陵李桓、路合、東冶隨春、南海羅厲同時起兵發動叛亂,唐諮作爲副將曾隨呂岱前往平叛,其後隨春投降,李桓、羅厲被斬,這一次呂岱將

唐諮帶在身邊,也算是對他的認可。

“數年光陰,彈指之間!”聽呂據和唐諮的談論,呂岱卻幽然一嘆,語氣看似平淡,但深邃的眼神之中,卻藏着揮之不去的憂慮,這一次奉旨出征,其實並非呂岱所願,甚至他懷疑孫權這是借刀殺

人之計。當年平定交州,又討平廬陵、會稽等地廖式作亂,大小賊寇皆被震懾,從此之後,東吳再無南顧之憂,其後諸葛恪進取揚州、得徐州,軍心大振,呂岱接管揚州文書公務

,都督廬江、濡須水陸兩軍。

因他躬親王事,勞不言倦,練武不輟,縱馬如飛,七十歲尚能平定廖式,朝中上下譽其超過廉頗老將,自從陸遜遠征之後,朝中威望,便只有呂岱一人高山仰止。呂岱從孫權繼位便追隨左右,對孫權瞭解甚深,尤其稱帝之後,更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半分違禮之處,太子和魯王黨之爭,呂岱更是獨善其身,年過花甲,依然主動請命

出征討伐廖式叛亂,正是爲了不捲入這場爭鬥之中。

雖然如此謹小慎微,但他卻忽略了功高震主,即便他主動外放,督軍廬江,孫權在大殺羣臣、打壓四大家族之後,最終還是將矛頭對準了自己。太子和魯王黨之爭,牽涉多是文臣,但也有武將在外上書,以陸遜爲首,其餘諸將也書文,其中有數位都是呂岱培養的武將,雖然並無師徒名分,但多年領兵,追隨左右

,都知道是他曾經的部下。

孫權自從病癒之後,更加偏執多疑,打壓文臣之後,武將也頻繁調動換防,拜親信孫宇爲揚州刺史,都督北面軍事,換回了呂岱。自從柴桑、豫章、廬陵三軍被諸葛亮謀取之後,東吳對交州的管控大大降低,孫權這一次看似大張旗鼓拜將出徵,卻不發一兵一卒,叫呂岱全權行事,實則就是爲了攪亂

交州的平靜。

初來南海,呂岱尚自以爲是孫權對他倚重,意氣風發,整頓軍事,曉瑜各個郡縣調兵,即便知道這次有超過一半的是新兵,但他依然自信滿滿,志在必得。

能平定一次交州,就能平定兩次,掃平南海,南宣國化。

正當他準備往合浦進發的時候,忽然交趾傳來消息:燕王劉封出現在龍編城,麾下吳軍盡數叛變,兩萬多兵馬一夜之間成爲了蜀軍。

饒是呂岱一生閱歷無數,見過諸多大風大浪,聞報此信,也是大吃一驚,誰曾想到,劉封竟敢在國君新喪、新君年幼之際,還能秘密來到千里之外的邊關之地。

至此忽然想起出徵之時大司馬呂範之言,隱約覺得的孫權此舉,頗有深意。

當日在城外送行,大司馬呂範言道:“此番出行,山高路遠,形勢複雜,或有勁敵,不可勉力……”

言詞閃爍,頗有勸他知難而退,保全性命之意,只因呂範之子呂據是隨軍副將,呂岱以爲這是呂範拜託他多照顧呂據,便敷衍應承。

但聽到劉封出現的消息,呂岱再想起前言,只怕當初呂範已經得到了一些風聲,大司馬掌管情報細作,劉封來到交州,只怕已經有了消息,呂範知曉,孫權又何嘗不知?自從劉封救了關羽之後,似乎便成爲東吳的剋星,從荊州交換糧草到奇襲南郡,氣死大都督呂蒙,東吳上下無不忌憚,而曹魏諸將,更是接連敗北,或俘或死,大多結局

慘淡。

孫權這次有意讓他重回交州,便宜行事,究竟是爲了對付劉封,還是爲了對付自己?

但呂岱畢竟是老將,沉穩持重,也非意氣用事之人,猜測歸猜測,行事卻依然幹練果達,毫無懈怠頹唐之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感慨之間,不禁想起曹操當年之言,此時再提,頗有種知音之感,只是當年曹操消滅袁紹,控制北方,征服烏桓,凱旋之後有感而發,乃是逸興豪邁,氣概萬千,自己則

顯得有些遲暮蕭索,更多了幾分悲愴。

“呂將軍,在下來遲,還請恕罪!”正在思索之際,外面一個粗豪的聲音響起,快步走進來一位四十上下的武將,正是當年被他降服的隨春。“數年不見,將軍還是氣度如常,寶刀未老!”見呂岱站起身來,隨春急忙快步上前,拜倒在地。

第243章 兵多將廣第608章 漢鍾離權第1716章 陷入絕境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1044章 諸事俱備第1447章 全軍撤退第1413章 新仇舊恨第1775章 倉促結尾第2070章 英雄抱憾第五章 英雄末路第300章 山越分兵第1824章 進退不得第1207章 一舉兩得第416章 爾虞我詐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107章 騎兵計劃第1066章 俠客行第1194章 秘密殺器第715章 被動挨打第1758章 陣法初成第1779章 自相殘殺第1744章 巾幗之志第1728章 出乎意料第682章 苦肉計第728章 兼程趕路第2130章 長久利益第260章 秉性難移第1917章 玉面青龍第1831章 圍點打援第822章 痛下殺手第269章 沿途設伏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272章 暗流涌動第713章 血染關衙第1335章 計中計第1547章 統籌全局第1042章 重拾信心第364章 將計就計第1360章 無奈投降第79章 諸葛信任第1028章 防患於先第1856章 器械威力第1845章 山賊攔路第2064章 新舊交替第228章 智取桂陽第1637章 爲時已晚第340章 新野出兵第422章 棋逢對手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668章 動向不明第277章 勝利的喜悅第1881章 故技重施第360章 攻防戰第1689章 大殿血光第971章 獅王保佑第313章 故友之託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2065章 佛像出城第898章 奔跑的大象第225章 欲擒故縱第257章 殺敵立威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056章 樂不思瀛第430章 身同感受第551章 水陸齊發第1270章 談笑風生第1636章 各出奇計第1696章 騎虎難下第843章 沒心沒肺第886章 名士之後第1460章 公孫所圖第1686章 覆水難收第61章 班師回朝第1839章 國士之風第1653章 智換要地第1204章 絕地反擊第35章 計定東吳第130章 三戰連勝第2015章 天降奇功第572章 歷史疑團第1975章 殿前試探第270章 狼狽逃竄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1565章 奇兵遇挫第1276章 光耀門楣第1656章 隱患重重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315章 錦帆甘寧第255章 引誘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80章 親近機會第753章 長安相會第462章 錦囊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559章 圍追堵截第435章 南陽烽火第76章 忙碌的工坊第432章 小試牛刀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83章 進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