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陳罪三條

深冬將至,大地一片蕭索,寒風料峭,士兵們都換上了棉衣,雖然有些臃腫,卻顯得更加高大威猛。

汝南城,一批五千人的新兵正在加緊訓練,牛金親自在一旁監督,地面上還落着一層白霜,枯葉之上凌霜點點,牛金的額頭上卻已經汗珠滾滾南陽一戰,司馬懿敗逃汝南,卻發現豫州和兗州的兵力幾乎被抽調一空,先是大將軍曹宇徵調兵力往河北與劉封交戰,緊接着東吳偷襲徐州,曹爽又從中原調兵,洛陽之

戰,夏侯楙又調走了十萬兵力。就算中原已經幾十年不曾征戰,錢糧充足,也經不起一年內三次調兵的重任,各郡縣的賦稅已經提高了三成,剛剛秋收的糧草只能用來應急,一時間百姓怨聲載道,苦不

堪言。這一次徵兵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整個汝南城纔有三千新兵入伍,加上先前的預備守軍,勉強湊齊五千人,其他各郡縣更不如汝南,民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魏軍屢戰屢

敗,節節敗退,這讓百姓對蜀軍充滿了忌憚。

以往魏軍最爲強盛,入伍當兵,還能升官發財,建功立業,甚至光耀門楣,但現在接連失利,再去當兵,不是白白送死麼?雖然數月以來各郡縣都發來徵兵不利,收糧遇阻的事情,但最近司馬懿的心情卻很不錯,看到這些書文,都只是靜靜放在一旁,既不催促,也不做評價,若是在以往,肯

定早已勃然大怒,抓幾名縣令斬首以示告誡。

自從得到劉封遇刺,諸葛亮和關羽雙雙喪命的消息,司馬懿的確很是開懷了一陣,彷彿壓在頭頂的烏雲一散而去,整個人都清爽了許多。

冬日暖陽,從窗外照進來,灑落在書案之上,溫和而又懶散,司馬懿拿着一本兵書正在觀看,忽然一片枯葉從窗櫺中飄落進來,掉在了他的手背上。

司馬懿微微一怔,拿起枯葉看了半晌,凜然笑道:“孔明啊孔明,不想你竟有如此逆天之術,但你救活了劉封又如何?諒此小兒,能彌補得了你二人的損失麼?”

手裡搓動着枯葉杆,轉了幾下,葉杆便斷裂,樹葉掉落在腳下,司馬懿掃了一眼,冷笑道:“一葉之枯,焉能使滿樹生芽?”

“父親,好消息,好消息……”正在此時,卻見司馬昭急匆匆地從院子裡跑進來,聲音中帶着掩飾不住的興奮。

“何事如此焦急?”司馬懿不滿地皺了皺眉頭,不知道多少次提醒過他們,要喜怒不形於色,泰山崩於眼前而不變色,卻總是如此失態。

“父親,方纔長安細作來報,劉禪北巡之時,在武功遭遇山洪爆發,全軍覆沒了,”司馬昭握着雙拳,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報信,又恨恨說道,“全軍覆沒!”

“什麼?”司馬懿雙目微凜,狹長的眼睛猛然眯起來,如同嗅到血腥的野狼,凌厲而又警惕,還捏在手中的葉杆被攥得粉碎,沉聲道,“消息可真?”

“千真萬確,絕不會有假!”司馬昭重重地點頭,嚥了口唾沫,大笑道,“長安細作親自前來報信,聽說劉封已經去了長安,早已不在洛陽了。”

“嘿嘿嘿,”司馬懿眯縫着眼睛,發出低沉的冷笑,一拍桌子,又大笑道,“哈哈哈,好,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司馬昭滿臉喜色,上前兩步問道,沉聲道:“父親,劉封去長安,要不要再派人把他給……”“不必了!”司馬懿擺擺手,瞥了一眼司馬昭抹脖子的動作,又嘆了口氣,“爲了刺殺劉封,我狐狼衛損失十之七八,精銳盡失,沒有三五年,恐難再成氣候,凡事不可太過

,否則被朝廷察覺,豈不對我司馬家有所忌憚?”

“是,還是父親思慮周到!”司馬昭猛然一驚,刺殺劉封的事情,黑風營也幹過幾次,但都是有來無回,如果讓他們知道最終狐狼衛成功了,必定會有人調查司馬家暗中隱藏的實力,這可不是什麼好

事。

司馬懿合上書籍,緩緩說道:“關羽、諸葛亮皆已喪命,蜀軍本就人心慌亂,如今劉禪又死,蜀國上下羣龍無首,僅憑劉封一人把控,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手段!”

司馬昭有些不甘心:“父親,難道就放任劉封去處理國內之事?”“我自有辦法!”司馬懿輕輕地敲擊着桌面,沉吟片刻,雙目微縮,冷笑道,“這一次不用派出刺客,我也要叫劉封焦頭爛額,蜀國一旦自亂,待明年新兵練成,吾便可重奪

洛陽,再振軍心。”

司馬昭問道:“不知父親有何妙計?”

司馬懿捻鬚思索一陣,吩咐道:“拿筆墨來!”

“是!”司馬昭從一旁桌上準備好筆墨紙硯,親自爲司馬懿研磨,在一旁伺候。

司馬懿緩緩說道:“吾有三計,可叫蜀國人心震動,生出內亂,劉封自顧不暇,身敗名裂。”

司馬昭將一張紙平鋪好,躬身等候司馬懿的指示,他知道這一次如果能成功,待重新奪取洛陽,司馬家的計劃可能會提前做出改變,一顆心忍不住砰砰狂跳。“先命子上派人散佈謠言,劉封收服白虎,此乃西天之主,有徵伐之象,亦爲歲中凶神也,所居之地,定有喪服之災,劉禪、諸葛亮、關羽、趙子龍皆都意外喪命,此爲應

兆之果也,劉封必會爲西蜀之地帶來無數天災人禍。”司馬昭眼角忍不住跳動起來,在一旁連連點頭,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劉封先前以收服白虎爲榮,這一次,卻會爲他帶來滅頂之災,這幾人都是意外而死,豈不正是上天懲

罰?“其二,”司馬懿繼續寫道,“當年蜀軍進入長安之時,劉封曾坐過龍椅,此雖爲前朝之物,然劉封篡位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其爲螟蛉之子,本非劉備之後,如何能夠繼承皇

位?”

司馬昭撫掌笑道:“僅此一條,就可讓劉封不得人心,那劉永和劉理定會起兵爭奪皇位,大亂將起。”司馬懿卻是頭也不擡,繼續道:“其三,劉封嫉賢妒能,帶人血洗陸渾書院,隱士胡昭及其門徒兩百餘人盡數被殺,有識之士當共起而討之!”

第1275章 大軍進城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297章 兵馬調動第233章 榮歸襄陽第83章 驚天演技第1680章 切身體會第281章 無奈抉擇第2071章 尋常書信第754章 後顧之憂第2136章 全軍覆沒第1979章 先鋒歸屬第215章 奇兵出動第1304章 金蟬脫殼第390章 河西局勢第355章 功虧一簣第1884章 苟延殘喘第2055章 人心渙散第1975章 殿前試探第102章 各顯其能第229章 議取長沙第812章 忠良有後第1555章 攻防手段第361章 中伏受傷第722章 以下犯上第1432章 真真假假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163章 壯士斷腕第612章 各懷心思第395章 對敵之策第1277章 全線出動第1073章 任性不羈第208章 魏軍的反擊第1331章 全面部署第73章 激將第430章 身同感受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174章 時不待我第618章 再遇狼羣第1317章 漁翁之利第1496章 當衆毀壞第1286章 各施其計第173章 各自算計第214章 遲來一步第73章 激將第636章 短兵相接第452章 言語蠱惑第1326章 最終抉擇第1537章 兵進幷州第652章 激將之法第1842章 落水狗第992章 打探消息第1359章 引蛇出洞第1757章 推波助瀾第2134章 聲東擊西第1892章 大賢王第1952章 會見使者第388章 全力攻城第818章 無路可退第1181章 陣型威力第1237章 陷入絕境第1225章 四面楚歌第518章 獨自召見第963章 任命重臣第969章 陰差陽錯第175章 壽春之戰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2000章 大張旗鼓第477章 無奈破陣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921章 司馬離朝第407章 虛與委蛇第32章 最高議事第1994章 主動獻計第687章 各執一詞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1652章 臨陣抉擇第1209章 短兵相接第969章 陰差陽錯第531章 壞報頻傳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091章 運籌帷幄第1989章 一路向西第1988章 揹負重擔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932章 開設錢莊第207章 虛虛實實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445章 司馬用計第303章 火牛陣第1146章 洛陽暴亂第1734章 不謀而合第1918章 金眼蝰第562章 陸渾隱士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1377章 有備無患第2088章 優勒王子第2118章 身不由己第1796章 無極甄氏第486章 放棄追擊第211章 關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