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五路進軍

姜維揮退來人,抱拳道:“丞相,如今又有長安十五萬精兵,可從南、西、東北三面對南陽形成合圍之勢,取宛城北上洛陽,定能挫動曹魏軍心。”

“嗯,此事吾早有計議,”諸葛亮微微點頭,“魏軍援軍趕到,司馬懿必親自領兵前來,涅陽爲南陽中樞之地,與新野遙相呼應,要守樊城,還需於郟縣再設一兵,誰能擔當此任?”

“末將願往!”

諸葛亮話音才落,包括姜維在內,關興、令狐浚兄弟都紛紛出列請命。

“軍心可用,”諸葛亮讚許地點點頭,略作沉吟,將令箭指向護軍胡班,“以胡班爲先部兵馬,先到郟縣佈防,吾自派兵隨後接應。”

胡班想不到第一個點將的便是他,不由大喜,急忙上前領命,自從他到成都之後,一直未受重用,現在終於有了表現的機會。

“郟縣西北方向有一處險地,名曰陰陵坡,可爲屯糧之地,命王佑領精兵三千去往此處守護糧草。”

“遵命!”王佑是老臣王甫之子,三年在軍中歷練,終於也能領兵作戰,欣然而去。

吩咐完畢,諸葛亮似乎有些疲憊,神色不如剛纔輕鬆,緩緩道:“其餘諸將,各自操練兵馬,聽吾號令,等司馬兵到,再作計議!”

令狐浚等將都各自退下,有姜維、關興、諸葛喬三人留下作陪。

“丞相,既然要取南陽,爲何不以攻爲守,先發兵去前往鄧縣,扼守魏軍南下之路,在涅陽與司馬交戰,豈不更好?”

衆將散去之後,姜維眉頭緊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剛纔他本想當衆說出來,但又怕人多口雜,泄露機密,只好暫時忍住。

“伯約能想到進兵鄧縣,可見深得兵法之要,”諸葛亮緩緩點頭,卻並不焦急,笑道,“襄陽還有五萬援軍,不日即到,如今樊城兵力不足,不宜分兵,且等援軍到來,再做打算。”

姜維還是覺得不太對勁,但想到諸葛亮用兵一向謹慎,先求穩妥,只好不再固執己見,只是眉頭微鎖,暗自思量。只聽諸葛亮又道:“如今長安十五萬大軍已過武關,吾已傳密信給魏將軍,其兵分三路,從北到南,各由析縣、順陽、陰縣三處進兵,對宛城形成合圍之勢,再命王平進逼丹水,司馬懿定不敢全力來取樊城

,暫時不必憂心。”

關興笑道:“先前有上庸八萬兵馬,便吸引了魏軍所有主力,此次再有長安十五萬精兵,就算司馬懿調來十萬援軍,也不敢盡數來攻,等襄陽兵到,我們便可北上了。”

“正是如此,”諸葛亮微微點頭,看了一眼還在皺眉思索的姜維,心中暗自讚許,言道,“長安自子益調兵前往西河之後,便將領缺乏,此次領兵,唯有魏延一人有統兵之能,其餘皆爲年輕小將,吾不知虛實,放心不下,伯約星夜前去與長安兵馬會合,陰縣、順陽兩路兵馬由你指揮調用,先取

穰縣,便可牽制涅陽兵馬。”

聽到諸葛亮如此吩咐,姜維才眉頭舒展,似乎恍然大悟,抱拳道:“原來丞相是要以長安之兵牽制司馬懿,以此保住樊城,倒是學生多慮了。”

諸葛亮淡然一笑:“爲將者,不僅要知天文地理,也要多做謀算,須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萬不可疏忽大意。”

“是!”姜維躬身受教,樊城有諸葛亮親自坐鎮,他也不必操心,知道軍情緊急,便馬上辭別去準備。

******

武關位於博山之頂,九曲蜿蜒的山道在山嶺上盤旋而進,從南向北便從武關而進。魏延攻下武關之後,順着博山一路南下,才知道這道險關有多險峻,如果從南往北攻,簡直比登天還難,輜重和部曲支援艱難緩慢不說,關下的地方也十分險峻下寨,都是依山開鑿,沒有多餘的騰挪之地

當年秦國再次築關,也是爲了防止外敵入侵,對於武關以北的道路,自然要便捷開闊許多,也幸好自己是從長安南下,佔了不少地理優勢。

留下一千士兵守關,兵馬來到博山腳下,丹水便從博山向南流去,直入漢水之中,順着丹水便能進入南陽境內,和上庸的兵馬會合。大軍來到南鄉,此處的縣城面對浩浩蕩蕩的十五萬大軍,縣令很明智的選擇了開城投降,一日前他看到魏軍逃兵從武關逃亡宛城,就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南陽已經開啓戰端,他不可能再丟棄家人背井離

鄉。

魏延將大軍駐紮在城外,召集衆將議事,先將人馬分作三部,由魏榮和傅僉二將領五萬精兵南下去取陰縣,馬忠領霍林、王賢二將帶三萬兵馬留守南鄉,伺機向東取順陽,直逼宛城。

剩餘的七萬兵馬則由魏延親自統率,向北區析縣,從南陽西北方向進逼宛城,與馬忠的兵馬遙相呼應。

長安兵馬兵分三路,也是與上庸在涉都的兵馬形成默契,共同以丹水爲線,從西向東逐漸攻取南陽地盤,再加上樊城的襄陽兵馬,共有五路大軍對南陽形成合圍之勢。

魏延領本部兵馬來到析縣,離城還有五百多裡,將兵馬駐紮,召集杜預和魏昌二將前來,言道:“從今日起,本部兵馬由荀顗統領,魏昌扮作我的模樣還在軍中,你二人去取析縣,萬不可泄露消息。”

魏昌聽得一陣迷糊,看着魏延:“我扮作父親的模樣,那你……”

“哈哈哈,傻小子,我自有去處!”魏延拍着魏昌的肩膀,笑道,“此處一切都有軍師安排,你聽他調度就好,取了析縣之後,儘量按兵不動,威懾宛城即可,別讓人看出端倪來,否則老子回來唯你是問。”

“父帥,”魏昌似懂非懂,但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委屈道:“原來你將我留在身邊,只是因爲我形貌更像你吧?”

“傻小子,這還跟老子爭風吃醋的,誰讓你兄長個頭不如你高?”魏延笑罵一陣,才從衣袖中拿出一個白色的瓷瓶遞過去,“這是華青堂專門配的硃砂,你塗到臉上,半月不會褪色。”

“呃——”魏昌呆愣愣地結果瓷瓶,實在有些錯愕,看出來魏延是有備而來,還要再問的時候,魏延已經和杜預去點兵了。“小將軍,我們去了析縣,也是大功一件吶!”荀顗卻淡淡一笑,招呼着呆愣的魏昌。

第920章 回城計劃第1438章 夷洲初改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2123章 肉身舍利第1050章 招搖撞騙第639章 走馬換將第1971章 且末秘辛第729章 天崩地陷第1133章 家族情懷第558章 扳回一城第1514章 樓主更迭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929章 狐假虎威第212章 荊州形勢第1680章 切身體會第742章 將星隕落第1521章 趁機而動第1204章 絕地反擊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165章 失之交臂第524章 城外設伏第368章 銀裝素裹第1749章 天道輪迴第925章 國士之後第225章 欲擒故縱第725章 水底之戰第1899章 漁陽之光第1085章 賊軍入侵第1642章 咎由自取第696章 一蹶不振第663章 補償損失第107章 騎兵計劃第1275章 大軍進城第1781章 斬草除根第1835章 窮追不捨第779章 心機叵測第1720章 新型軍器第977章 生財之道第1593章 以進爲退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1827章 連挑五將第246章 天鷹第802章 恩怨情仇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1818章 打亂計劃第695章 帳中認罪第166章 智擒姜維第1523章 智取關隘第779章 心機叵測第980章 麒麟槍譜第2084章 柳暗花明第1230章 死守孤城第1256章 孤軍被擒第1767章 大敗魏軍第1410章 宣誓主權第1355章 不忘初心第271章 流雲騎第1614章 連得三郡第566章 六戒和尚第1418章 絕倭島第1757章 推波助瀾第2137章 投降條件第1464章 將計就計第43章 遣使議和第377章 威震雁門第1753章 修武異象第1049章 作繭自縛第1313章 遣使求和第1720章 新型軍器第1117章 人才濟濟第482章 三路齊出第363章 再造僞書第1022章 隔閡盡去第130章 三戰連勝第50章 心理戰術第1314章 厚黑不足第1290章 罪首伏誅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316章 智取柴桑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438章 營中蹊蹺第1196章 兵器之利第1309章 虛驚一場第1367章 盛情邀請第571章 驚天秘聞第1961章 天降奇兵第444章沿途行兇第710章 死路一條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1586章 胡人兇性第786章 成都軍情第40章 兄弟榮辱第1812章 戰局變化第1858章 百姓出頭第2136章 全軍覆沒第948章 舊事重提第955章 逆襲之路第1831章 圍點打援第1927章 喪子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