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國法教法

作爲佛教傳入西域的首站地,疏勒佛教的發展已經超過兩百多年,而且疏勒國曆代都有將王子送到貴霜學習佛法的傳統,早在百年前佛教已經成爲疏勒的國教。

昔疏勒國王安國之舅臣盤曾被送到貴霜作人質,貴霜王迦膩色迦深愛臣盤,爲之建三處伽藍,寒暑各不相同,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止健馱邏國,臣盤後迴歸疏勒爲王,因心存故居,雖阻山川,不替供養,王族成爲推行佛法的主力,疏勒佛教自此興盛。

佛法提倡和平慈悲的教義有安定人心的作用,佛教的傳入讓疏勒愈發繁榮穩定,教化百姓向善的同時也吸引了貴霜不少商隊來疏勒駐留。

在疏勒流行推廣的同時,也開始滲透到西域各國,對距離最近的于闐和龜茲影響最大,出現了不少高僧大德。

疏勒境內大小城總數不過百,但寺廟卻超過了三百座,規模比于闐的還要大,于闐境內的幾座主要寺廟都在城外,疏勒的寺廟則大多建在城中,佔地極廣。

莫爾寺據傳就是臣盤迴到疏勒之後修建的第一座皇家寺廟,也是爲了紀念供養貴霜王迦膩色迦所做,再經過歷代國王修葺擴建,佔地已達數百畝,殿宇僧房如同宮殿,數不勝數。

如果不是疏勒城內的王宮面積有限不能超越,莫爾寺幾乎要將罕諾依城全部佔據,如今已經佔去了城池三分之一的面積,僧人超過三千人,非但有疏勒本地僧人,還常有龜茲、貴霜等地的高僧來此交流佛法,常駐修持。

劉封帶領五百騎直奔罕諾依城,周處放心不下,讓商越帶着三千士兵隨後護駕,兵馬在城外駐紮,以防萬一。

罕諾依城在疏勒東面一百二十里之外,位於嶽普湖畔,這裡景色優美,境內草木蔥翠,即便是在夏天,也比周圍要涼爽許多,莫爾寺不僅是王室聽經學佛的地方,也是在天氣炎熱時的避暑之地。

西域特有的沙柳在這裡長得極爲茂盛,綠地上百花齊放,鳥雀歡鳴,絲毫沒有被城內劍拔弩張的氣勢所嚇到,直到漢軍騎兵飛奔經過,才盤旋而起,引起一陣騷亂。

早有疏勒原來的官員將消息送到罕諾依城中,聽說大將軍劉封親自到來,城中守軍一陣驚慌,兵馬還未到西門,便見守軍早已出城迎接,全軍排列兩旁,沒有攜帶任何兵器。

劉封在馬上緩轡而行,環顧左右的守軍,帶兵進入城中,在都尉的帶領下進入城門,撲鼻而來的一股香味令人心緒不覺平靜下來,從貴霜運來的高貴香料大多都存放在莫爾寺中。

在滿城百姓好奇而又敬畏的圍觀下徑直來到府衙,因爲莫爾寺在這裡的關係,王公大臣時常居住,罕諾依城的修築僅次於疏勒城。

城主府紅牆綠瓦和拱形的房頂建築極盡奢華,疏勒以貴霜的雄獅爲王權的象徵,國王佩戴獅王冠,府衙大門口也有兩座銅獅像,形態與中原的狻猊有幾分相似,顯得威猛莊嚴。

罕諾依城守軍主動交出兵權,都尉帶領東西城長都在府衙等候,拜見劉封之後將城中的情況簡要說了一遍,幾名衙役跟隨,親眼見到江買提轉眼就死於金色的佛光之下,沒有任何的兵刃出現。

江買提死後,士兵懾於皇家寺廟以往的威嚴和神秘,也倉皇退出莫爾寺,連城主的屍體都沒來得及搬走,對於城主江買提之死,幾人至今心有餘悸,認爲他是褻瀆了佛之子遭到了報應。

“佛之子?”

劉封掃視堂下衆人,冷然一笑,對東城長吩咐道:“馬上派人到莫爾寺,將江買提的屍體擡回府衙檢驗,另外,傳莫爾寺主持來見我!”

“啊?

大將軍,這……”東城長正要答應,聽到後半句卻僵住了,愣愣地看着劉封,有些不知所措。

其他幾位官員也都有些驚慌,莫爾寺主持可是靈山大雷音寺親自加持的高僧,代表佛祖來護佑貴霜國,歷來都是國王去寺中參拜,哪有讓主持來見官員的道理?

臣盤迴到疏勒之後繼承王位,修建莫爾寺供養貴霜王,因崇信佛法再加上對貴霜王的敬畏感恩,便以佛之子自居,歷代疏勒王都傳承着這個習慣,只要進入莫爾寺,他們將不再是疏勒的國王,而是佛門最虔誠的弟子。

因爲這個原因,莫爾寺的主持便顯得尤爲重要,選拔也尤爲苛刻,首先必須是從王族內部的弟子中選拔,每一代中都會選出十名聰慧伶俐者送往貴霜學習佛法。

經過最少十年的歷練修持,得到貴霜國最高等寺廟大雷音寺的認可,在高僧親自剃度之後回國才能擔任莫爾寺主持,其餘同行人員同樣也要有一定的修行成果才能進入莫爾寺協助主持方丈管理寺廟,其他人只要不犯大錯,願意爲官者進入朝堂,依然想修持佛法的都會安排到其他寺廟中去。

劉封對於宗教的傳播並無牴觸,甚至希望經過自己提議修改的道教能夠快速發展起來,大道經文也是宣傳華夏文明的途徑之一,劉封希望世間流傳的經文多種多樣,而不只是那些梵文和字母。

人人各有信仰自由確實無可厚非,但無論佛教還是道教,乃至其他,不管你修身還是養性,畢竟並未真正超脫世俗,法令就不能擾亂阻礙王法,教法更不能凌駕於國法之上,甚至干涉國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想超越王法,除非它不在自己的地盤上。

劉封掃視衆人,自然明白他們的心思,淡然笑道:“諸位不必擔心,貴霜國尚且朝不保夕,即將滅國,大雷音寺的佛法再厲害,也加持不到疏勒了吧?

再說疏勒已經迴歸大漢,本王替天子西征,代表的是九五之尊,只管去傳本王旨意便是。”

“遵,遵命。”

東城長雖然心中打鼓,卻更害怕劉封的身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

劉封想了一下,從腰中取出從未使用過的八千歲玉牌,叫蘇森交給東城長前去傳令。

東城長見了此物,不由暗中舒了一口氣,面露喜色,馬上快步而去。

劉封又命人傳商越領兵進城,接管城防,按照約定製度重新編制守軍,分派官員出榜安民,靜等莫爾寺的回覆。

第1868章 形神俱滅第856章 月亮湖第279章 匈奴抉擇第1249章 君無戲言第1154章 意外之變第470章 不祥之兆第1413章 新仇舊恨第955章 逆襲之路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1104章 再遇馬皇第1220章 氣急敗壞第862章 新任夷王第1614章 連得三郡第323章 破陣之法第928章 耀武揚威第2088章 優勒王子第1567章 絕地反擊第485章 交換陣營第1654章 司馬來信第348章 巧取上郡第1269章 同殿稱臣第2009章 搶佔先機第1857章 再施毒計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78章 裝配戰馬第1060章 人面獸心第1675章 豪傑令第1494章 剽竊之作第1642章 咎由自取第2061章 賊喊捉賊第1199章 少年逞威第1507章 當面拆穿第1383章 功成名就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1876章 自私自利第1904章 漫無頭緒第1915章 駝鈴悠悠第84章 開館計劃第339章 舉薦良才第665章 奇恥大辱第2120章 大惡人第1236章 引蛇出洞第622章 全取荊州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085章 賊軍入侵第1047章 唐林靠山第2021章 人才輩出第33章 鎮北將軍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1220章 氣急敗壞第1739章 劫後餘生第1550章 急於求成第1275章 大軍進城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2041章 追殺敵軍第103章 軍中男兒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237章 大破匈奴第366章 遠方客人第1048章 救命法寶第432章 小試牛刀第829章 月亮谷第1738章 心狠手辣第1303章 近身之戰第1399章 詭異鯊魚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第1032章 抱犢寨第1918章 金眼蝰第1409章 風平浪靜第449章 生死突圍第1556章 爾虞我詐第1431章 掌控輿論第1237章 陷入絕境第1034章 底氣十足第1992章 進退兩難第421章 冒進中伏第158章 子午谷奇兵第702章 意外發現第149章 劉備託孤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805章 仙人指點第2120章 大惡人第1909章 洞中論道第1668章 動向不明第1662章 再生巧記第109章 左慈預言第1470章 噩耗傳來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1649章 各顯其能第28章 終極之戰第107章 騎兵計劃第558章 扳回一城第1155章 勝負之手第1319章 清除鐵椎第288章 燕王曹宇第1045章 是非對錯第1648章 羊祜獻策第1837章 大將覺悟第390章 河西局勢第1916章 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