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 朝堂爭論

于闐軍在前方屢戰屢敗,消息傳回國中,朝野內外一片混亂,再加上城中謠言四起,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自從右將軍卑信練傷退回城之後,大漢強盛寬仁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于闐王尉遲烏波大怒,下令抓捕散播流言之人,一月之間,數百人被關進大獄之中,王城牢獄人滿爲患。

等伏師戰派人求援,請丞相於計式水佈防的時候,尉遲烏波才意識到情況果真不妙,如果伏師戰敗退回來,還有誰能擋住漢軍?

尉遲曜勝徵調城中預備役,將西部皮山等地的守軍半數調回王城,在計式水佈置防線以防漢軍,城中愈發人心不穩,甚至連文武大臣都開始暗中準備後事。

這一日忽然國師伏闍訖多被斬、大將軍伏師戰自殺於渠勒的消息傳來,于闐朝堂一片震驚,羣臣大亂,尉遲烏波更是驚懼無比,急召羣臣商議軍事。

渠勒失守,伏師戰所部盡被漢軍俘虜,意味着于闐的防線徹底崩塌,伏闍訖多被斬更讓于闐軍震驚不已,朝堂上人人垂首,沉默不語。

于闐除了國師、丞相和大將軍執掌國政之外,還有四大輔國侯,這四人都是尉遲烏波同父異母的兄弟,因國師座下有八大金剛,這四人又被稱作四大天王。

長兄廣德侯掌管國內所有寺廟的修葺,二弟獻象侯主管各國外交之事,三弟早夭,四弟中於侯掌管于闐玉石採集,老五驪歸侯負責鑄造軍器,四人各司其職,掌控于闐錢糧府庫大事,輔佐尉遲烏波。

此時前軍失利,朝中聞大將軍伏師戰大敗而亡,羣臣惶恐,獻象侯上前奏道:“漢兵勢大,難以迎敵,如今國中無人,不如早日奉表稱臣,一則可以免家族之禍,二則可救滿城百姓,此時請降,爲時未晚。”

尉遲烏波面沉似水,一聲長嘆,拍着桌案無可奈何,早知如此,又何必大動干戈,白白死傷多少兵馬。

廣德侯也緩緩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窮兵黷武,多造殺孽,王弟若早不回頭,只恐難渡苦海。”

羣臣紛紛點頭,正準備勸說投降,卻見驪歸侯冷哼一聲出列道:“你們都是怕死之輩!我西山城城堅池深,有二水爲護城河,如今調來守軍過萬,若使背水一戰,成敗也未可知,我尉遲家族數百年來在此開創基業,豈能拱手讓人,你們動輒屈膝事人,真是毫不知恥,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尉遲烏波顯然還抱着萬一的希望,不甘就此讓出王位,忙問道:“伏師戰已死,還有誰能領兵擊敗漢軍?”

驪歸侯冷笑道:“伏師戰只知練兵,卻不懂計謀,故而被漢軍屢次擊敗,莫忘了我于闐能有偌大疆土,首功當在丞相運籌帷幄,參詳軍機,今有丞相親自調度,足以破敵。”

獻象侯見他們還在癡心妄想,痛心疾首,急切道:“五弟,你這番話太過自不量力了!大將軍以舉國精兵尚不能取勝,如今只剩新兵敗將,軍心慌亂,人心不穩,如何能與漢軍交戰?

我素聞劉封寬仁大度,且末王尚能有一席之地,眼下強弱分明,成敗早定,早些遣使納降,獻上圖籍,尚不失爲一土之主,保住宗祠祖廟,這纔是長久大計也,若再愚魯,便是自取滅亡之道。”

“哈哈哈,三哥你這是爲了一己私利吧?”

驪歸侯冷然大笑,“昔年渠勒、扜彌等未降,于闐國土也不過眼下這些,都是丞相籌謀所得,將在謀不在勇,如今再讓丞相調兵,收復失地易如反掌。”

尉遲烏波看看二位兄弟,一時又難以抉擇,想起一年前伏師戰主張談和,是丞相和國師一力主戰纔不得不用兵,多次懷疑伏師戰此次出兵未盡全力,此時危亡之際,言道:“速請丞相前來朝議。”

朝官領旨去宣丞相尉遲曜勝,尉遲烏波也不宣佈散朝,就在朝堂上等候,半個時辰之後,尉遲曜勝從前軍趕回朝堂,花白的鬚髮微微散亂,但眼神卻清澈冷靜,尉遲烏波見狀,稍微心定。

不用尉遲烏波解釋,尉遲曜勝也猜到朝中意見相左,主戰主和各執一詞,這一點他在半月前就看出來了,行禮之後環視衆人,平穩道:“臣以爲,于闐尚有一戰之力。”

尉遲烏波面露喜色,起身道:“請丞相詳細道來,也好叫羣臣安心。”

尉遲曜勝輕撫長鬚,緩緩道:“大王勿憂,連日調兵,西山城已有兩萬兵馬,且糧草充足,足可應兩年之用;漢軍雖盛,但遠來數百里之外,運糧極爲不便,今臣已命各營在計式水佈下重重防線,水陸嚴密防守,漢軍遠來也無可奈何。”

尉遲烏波皺眉道:“只是防守,恐非長久之計。”

尉遲曜勝淡笑道:“久戰於漢軍極爲不利,若臣僥倖能使漢軍退走,乃大王之福也;若不能勝之,漢軍強渡計式水必定也有損傷,臣再退兵西山城中,全軍嬰城死守,亦長計也……”說到這裡,尉遲曜勝看向尉遲烏波,微微躬身道:“大王莫忘了,莎車的援軍正從計式水下游趕來,若此時屈膝而降,將莎車兵馬置於何地?

背信棄義,非但天下人笑話,連劉封也會輕視大王,將來定不會委以重用。”

尉遲烏波聽到這句話,猛然渾身一震,臉色微微一變,咬牙道:“好,就依丞相之計,舉國上下一心,背水一戰,等待莎車援軍趕到,兩路夾擊殺退漢軍。”

驪歸侯揚起手臂大聲道:“王兄英明,臣弟願將所有兵器都運到西山城來,保證把城池變成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尉遲烏波欣然點頭,立刻傳令全軍備戰,由尉遲曜勝掌管兵馬,驪歸侯籌措糧草輜重支援大軍。

朝會匆匆散去,此時中於侯還在去大月氏的路上不曾回國,見到兄弟二人主戰,獻象侯無奈搖頭,悵然一嘆:“我尉遲家族一脈,要葬送在這二人手上了。”

老大廣德侯神色不變,一如老僧入定一般微閉着雙目,緩緩道:“一切因果,早已註定,西山城乃是非之地,我還是先回贊摩寺去了。”

“兄長,你……”獻象侯伸出手,看着緩步而去的老大,不禁搖頭苦嘆,這個長兄一心事佛,看淡名利,連王位都讓給了老二,看來他是真的看破紅塵了。

第2079章 營救之策第2097章 斬殺使者第902章 身敗名裂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935章 灞橋相會第1841章 攻陷城池第1668章 動向不明第1033章 重建馬幫第146章 藤甲兵第1988章 揹負重擔第370章 奇怪勁敵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1949章 昔日輝煌第1062章 惡有惡報第814章 開明王朝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1402章 執行軍令第1710章 狂羈之表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042章 重拾信心第434章 平定西河第1559章 進退兩難第902章 身敗名裂第1839章 國士之風第1647章 離間之計第486章 放棄追擊第690章 順利得手第911章 衆怒難犯第1023章 從天而降第1970章 止戰之殤第1194章 秘密殺器第1628章 出乎意料第227章 關索立威第1981章 田忌賽馬第1254章 新城弱點第335章 爾虞我詐第1897章 惡徒授首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1921章 力克賊軍第1045章 是非對錯第470章 不祥之兆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48章 山谷埋伏第560章 陷入困境第107章 騎兵計劃第1106章 寶馬英雄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1297章 與衆不同第209章 開始攻城第1305章 石亭之變第1501章 鉅額利潤第105章 拜訪馬鈞第1891章 勝利曙光第1459章 疑點重重第1554章 聲東擊西第1616章 深陷重圍第129章 兩軍對壘第451章 適得其反第1530章 人心變化第1202章 輸送糧草第1992章 進退兩難第1841章 攻陷城池第1779章 自相殘殺第134章 偶像的力量第2054章 山洪過境第543章 長安奇兵第238章 西北戰火第37章 腐儒害人第314章 城門之爭第59章 王者決斷第26章 激戰馬超第1790章 冰釋前嫌第144章 孟獲心思第1494章 剽竊之作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1929章 狐假虎威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1780章 爲民除害第459章 巾幗女將第2098章 入關挺進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1984章 鋌而走險第1342章 斬草除根第340章 新野出兵第811章 清除隱患第841章 鬍子大叔第567章 清理門戶第1126章 面目皆非第753章 長安相會第111章 五禽戲第1422章 再登海灣第1667章 反向進軍第1147章 自立爲王第387章 束手無策第1119章 流言紛紛第1740章 軟禁府中第578章 三星洞第1363章 宛陵納降第219章 輕取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