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 安民固本

盧忠被押送出城之後,涿縣終於恢復平靜,天氣轉冷,百姓們忙着安家屯糧,自己的生存最要緊,盧忠的死活根本無人再提起。

劉封傳令將獲賊軍的糧草一半分與城中百姓,又把繳獲來的戰馬挑選良駒留下,其餘全部留給城中百姓,連同盧忠搜刮的錢財也都分發出去,讓涿縣百姓能夠度過這個荒年,爲來年耕田準備。

第二日張華等人趕至涿縣,胡掖祿屋也運送兵糧到范陽,劉封命張華全面主持安置涿郡百姓之事,將運來的糧草又撥出去一半之多。

周處等聞訊前來相勸:“大將軍,我軍苦戰經年,在和河內之時已然糧餉不能接濟,如今兵少,好不容易能夠滿足軍中之用,卻又分發出去,雖然幽州百姓遭逢賊患需要理應安撫,但眼下正當用兵之際,萬一糧草不繼,如何是好?”

劉封問道:“諸位豈不聞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無論爲政行軍,都要以民爲先,先前軍中爲何糧草不繼?”

周處言道:“自然是因烽火連年,百姓流徙各處,田地荒蕪所致。”

“這便是了,”劉封點頭道,“軍糧終究要取之於民間,今幽州正直秋收之際卻被鮮卑軍破壞,無糧過冬,更遑論明年耕種收糧?”

周處明白過來:“原來將軍是助百姓先渡過難關,待來年開春廣種糧食,到秋來豐收之後,纔有餘糧繳納朝廷,如此方爲長久之計也!”

劉封笑道:“是這個道理,不過幽州被賊軍蹂躪,只恐一年難以恢復元氣,還需遵循先前三年免賦稅之法,先養民,才能用民。”

張華笑道:“河北之地數十年經營,早已爲豐腴之地,百姓只需一年豐收所得便可自足,只需兩年時間便能納糧,大將軍繼續免除三年賦稅,自然人心安定。”

劉封嘆道:“自來攘外比先安內,足食方可用兵。

如今兵氣連年,就算軍中多蓄軍糧,但民間土地荒廢,百姓飢寒交迫,必然又盜賊四起,流寇不斷,外賊爲除,內亂紛起,豈非內憂外患,得不償失?”

張權等人紛紛點頭,言道:“若地方不靖,田地爲墟,荒草成窼,百姓作亂,又需發兵征剿,非但賊患難平,反而徒增民怨。

盜寇多爲無衣無食的窮苦百姓,殺之不忍,縱之必將又爲禍患,散而爲乞,聚而爲盜,長此以往,必然十室九空,國力衰損,定爲外寇趁虛而入,還是大將軍有遠見,吾等不如也!”

劉封聞言無聲一嘆,張權等人能明白這個道理還算不晚,他這一套道理雖然不可能再印證了,但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就是因爲這個惡性循環而起,所以劉封纔不惜精簡兵力、縮減軍餉也要先安民休養生息,就是保證國力的強盛。

張華言道:“一兵之費,常耗三五農夫終歲勤勞所積,不先使民安居樂業,民且飢寒,又如何能夠養兵?

大將軍向來愛民如子,屢次改革政令,都是移民爲先,此乃千秋萬代之功業。”

對此童攸幾人更是深有感觸,言道:“每逢戰亂,便寇盜縱橫,就是吾等所招那些流民,起初也有落草之意,若非吾等訓練教導及時,必定幹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困餓山中,只恐連朝廷的糧餉都敢打劫。”

劉封言道:“朝廷糧餉皆取自民間,若百姓無田可種,無家可歸,豈非竭澤而漁,殺雞取卵?

民心離叛,任你多大本領,擁有廣大土地,也非敗亡不可,縱有霸王之勇,如之奈何?”

這一番討論,讓衆將心悅誠服,結合眼下幽州的境況,再想起劉封常說的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才深有感觸。

得了牛馬田地,分了糧食布帛,涿縣、范陽等地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躲在深山中的流民聞訊紛紛都來城中登記,雖說他們大多還不能返鄉,但能留在涿郡也已深感知足。

轉眼兩日過去,人馬休整一番,軍卒養好銳氣,劉封正準備次日發兵去救薊縣,忽然探馬飛報,薊縣鮮卑軍業已全數退走,薊縣百姓終於得救。

劉封聞報冷笑道:“禿髮壽闐總算做對了一次決策,此番退守漁陽,還有一戰之力,若是還敢在薊縣周旋,定叫他難歸老巢。”

張華嘆道:“想鮮卑軍初入幽州,何等意氣奮發,禿髮壽闐借軻比能南下之際,大肆吞併其部下,收集各路鮮卑軍,已有十萬之衆。

若是其一心全取幽州,此時入冬不宜進兵,冀州未平,只恐將軍也未必會與之開戰,只因冀州告急纔不得不發兵,真是咎由自取。”

劉封點頭道:“的確如此,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禿髮部自取滅亡,先前連敗數陣,早就該退守代郡,全軍集在一處,養足士氣以逸待勞,如此方有一戰之力。

奈何壽闐老賊痛失子孫,報仇心切,竟敢分兵來擊,勝固可喜,敗則容易軍心潰散,如今賊軍銳氣不存,其勢已孤。”

張華言道:“這幾日屬下在中山安民置地,細想這兩月之戰頗有所悟,賊軍進入幽州之後勢如破竹,將軍數千兵馬馳援常山,看似勢單力薄,實則敵散我聚,敵虛我實,將軍詳審敵情,機謀運用得當,三軍將士上下一心,加之民心可用,各路豪傑相助,才叫賊軍大敗,此乃軍心、民心可用也,將軍以爲如何?”

劉封聞言欣慰笑道:“茂先果然不愧爲留侯之後,才入軍中便有如此見識,假以時日,當直追乃祖。”

張華卻嘆道:“先祖有經天緯地之才,曠世難出,吾輩不敢自閉,但願能爲將軍分憂便足矣!”

說起行軍部署,自從諸葛亮死後,劉封還真的很少與人再討論過,此時張華說起,不禁來了興致,問道:“如今賊軍退守漁陽,又將天寒地凍,該如何是好?”

張華朗聲道:“如今雨雪天寒,軍民亟待休養,但賊軍連戰皆敗,軍心動盪,更加疲憊數倍!禿髮壽闐退守漁陽,其報仇之心不死,還待捲土重來!今全軍討賊士氣正高,幽州百姓無不引頸企盼官兵來救,軍心民心可用,自當乘勝追敵,不予賊喘息之機,一鼓作氣收復幽州。”

第1501章 鉅額利潤第889章 長驅直入第1179章 集齊經書第1990章 兵指于闐第483章 夜戰八方第1625章 蒼山之火第2124章 首傳戒法第649章 死守不出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924章 貴霜王國第1673章 破釜沉舟第2079章 營救之策第2121章 地洞金光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770章 闖入敵陣第1688章 山中賊窟第128章 蠻軍壓境第1849章 兵強馬壯第1521章 趁機而動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278章 釋放第165章 失之交臂第1908章 神仙神獸第262章 平定倭寇第1851章 兵臨城下第1790章 冰釋前嫌第2045章 窮途末路第240章 國事爲先第1649章 各顯其能第1698章 行前準備第176章 司馬師出手第873章 旗開得勝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677章 兩關四郡第288章 燕王曹宇第1448章 迴歸中原第1589章 同歸於盡第264章 吳魏結盟第1473章 久別生疏第1108章 初步試探第1683章 似是而非第1101章 圍獵鹿羣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1397章 剿滅海賊第1179章 集齊經書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720章 進身之功第489章 不同命運第163章 引蛇出洞第1677章 沿途阻擊第611章 退路阻隔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2097章 斬殺使者第29章 武道境界第2033章 無奈退兵第1370章 除惡務盡第1563章 恪盡職守第46章 和談條件第1274章 不屑子孫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1874章 長久之計第103章 軍中男兒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300章 山越分兵第935章 灞橋相會第1846章 老仇舊恨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727章 生死難料第408章 自相殘殺第2096章 連夜入關第70章 孔明心思第1256章 孤軍被擒第570章 再次遭險第451章 適得其反第1959章 藏寶圖第1089章 以退爲進第1393章 海軍首戰第1911章 虎頭蛇尾第1675章 豪傑令第1591章 全軍潰敗第1046章 夢裡夢外第1504章 沐浴春風第1581章 今非昔比第663章 補償損失第1698章 行前準備第760章 頑疾早除第623章 另闢蹊徑第2023章 認清形勢第1816章 無知自大第2006章 商議進兵第701章 順利過河第1081章 百密一疏第814章 開明王朝第840章 蠻族郡主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488章 奇襲徐州第1076章 突然轉變第443章 隔河相望第757章 甄家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