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以夷制夷

司馬懿本想與劉封一番長談,甚至思謀能夠劃河而治,三日裡思索無數說辭,未料卻在淇河岸前被戲弄,氣得差點吐血。

怒衝衝回到大營,加上年邁體衰,來回顛簸,便覺身體不適,頭疼欲裂,命辛敞部署各將看守營寨,先回後營去歇息。

一覺睡到月上東山,辛敞來報,魏軍走後,軻比能卻留在漢營飲宴大半日,喝得酩酊大醉,至夜方回。

司馬懿斜躺在牀上,毛巾敷着額頭,眉頭緊蹙:“漢軍一月前殺死過萬鮮卑軍,軻比能還敢留下赴宴,不怕劉封將其斬首麼?”

辛敞答道:“據細作來報,張苞親自作陪,卻未談軍事,只是飲宴,甚爲奇怪。”

司馬懿沉吟片刻,笑道:“劉封此乃疑兵之計,吾料其必是強留軻比能,欲以此離間吾等,叫賈充千萬小心,告誡軻比能不可中計。”

辛敞嘆道:“胡人向來見利而忘義,大漠之外,強者爲崇,今漢強而魏弱,此番鮮卑軍赴宴平安無事,難保其不起異心,都督還是要多做防備。”

“胡人無義,向來如此,”司馬懿緩緩點頭,雙目微凜:“若軻比能當真不爲吾所用,當斷則斷矣!”

辛敞吃了一驚:“都督,此時若與鮮卑軍反目,劉封必不會作壁上觀,非爲上策也,還望都督三思。”

司馬懿冷然一笑:“吾視軻比能如鷹犬耳,只可縱之傷敵,豈能叫他反噬於人?

若是不可爲,吾自有計除之!”

辛敞點頭道:“軻比能自收服大漠以來,驅逐匈奴,入寇中原,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久留必爲後患。”

司馬懿沉默片刻,緩緩道:“吾棄幽州引鮮卑軍爲援,一來是因兵力不足,二來也是收縮防線,全力與漢軍一戰,今國內空虛,如臨深淵,退無去處,唯有拼死一戰以求生機。

未料被阻在淇河,今劉封執意不戰,軻比能執兵自重,唯有另圖良策了。”

辛敞忙問道:“都督可有計策?”

司馬懿以手扶額:“此事容某思之,參軍馬上寫信於賈充,叫其小心安撫軻比能,注意其動向,若與漢軍再有來往,速報我知。”

“遵命!”

辛敞知道司馬懿這一段時間勞心傷神,不敢太久打擾,退出了中軍大帳。

與此同時,漢軍大營中卻一片沸騰,劉封今日忽然扮做女裝充當伶人,包括張苞、徐玲等人都未曾料到,叫全軍上下驚詫莫名,不敢置信。

此時在修武府衙內,劉封重新設宴,衆將圍攏左右,還在說着舞臺上驚豔之事,津津有味,反倒說得劉封不好意思起來。

“罷了罷了,此事不必再議了,”劉封實在招架不住衆人火辣辣的目光,起身攔阻大家,言道:“無論如何,今日氣走司馬懿,留下軻比能,叫他們雙方生出嫌隙,等到秋收之後,便是吾等反擊之時,諸位要抓緊練兵,到時候一鼓作氣殺進鄴城,掃平天下。”

“遵命!”

畢竟是堂堂麒麟王,衆將也知道不能過分取樂,見劉封下令,此時吃喝已畢,便領命各自退去。

徐陵醉意微醺,單獨留下,爲二人煮茶醒酒,言道:“今日軻比能盡興而去,逗留大半日,司馬懿疑心甚大,聞訊必有所爲,還需早做準備。”

劉封點頭道:“司馬懿既邀鮮卑軍入河北,必有對付之策,即便萬一能勝,軻比能也難再回塞北,雖說因此幽州百姓遭難,但也除去了一大心腹之患。”

徐陵點頭道:“這或許是司馬懿引狼入室唯一的好處了,軻比能盤踞漠北數十年,實力不容小覷,若待將來平之,必定耗費無數兵力錢糧,如今其不請自來,正好連根拔除,永絕後患,此人自詡雄才大略,實則不過跳樑小醜罷了。”

劉封輕嘆一聲,也不知道此舉是幸還是不幸,軻比能目前是草原霸主,此番自作主張進入踏入中原,必定會被司馬懿玩弄於股掌之上,自斷歸路,的確除了一大患,將來北征着實減輕許多壓力,但卻讓許多無辜的幽州百姓遭殃,承受着胡人的欺凌。

“軻比能已然不足爲懼,然拓跋鮮卑部羽翼漸豐,此部落之人以一己之力便與軻比能抗衡許久,實力也不容小覷,拓跋部,亦當早除之,否則必爲心腹之患。”

一提起拓跋部,劉封就頭疼起來,這纔是鮮卑人最強悍的部落,五胡亂華,拓跋部出了好幾位雄主,西涼和北魏都是其後人所建立,這些人在中原無惡不作,留下累累血債,絕不能讓他們這些後代有出生的機會。

徐陵言道:“今幷州僅剩晉陽一地,雁門郡盡數歸順,匈奴所部正在婁煩駐軍,何不命其出雁門攻代郡,將扼制拓跋部擴張之勢?

此乃驅虎吞狼之計也!”

劉封皺眉道:“此事我籌謀許久,卻遲遲不敢做出決斷,匈奴人這許多年來雖說與吾等交厚,但畢竟還是胡人,一旦出了塞外,便如縱虎歸山,便難掌控了。”

徐陵默然點頭,沉吟片刻之後忽然笑道:“今幷州將平,無需匈奴兵相助,鮮卑軍捨棄塞外之地盡入幽州,漠北空虛,吾料哈彥骨等人駐兵關下,恐怕早有出關之心,至今遲遲不敢前來請命,也是擔心殿下起疑,何不趁勢而爲,收服其心,命其掃平漠北,也省了將來遠征之苦?”

劉封目光閃爍:“子瓊之意,是叫哈彥骨等人徹底歸順我朝?”

“不錯!”

徐陵點頭道,“只要哈彥骨肯歸順,將來漠北之地,任憑其匈奴人治理,只需按時來朝,接受朝廷節制即刻,一如當年西域之地,可於雲中設置護匈奴都護府,豈非一舉兩得?”

“以夷制夷?”

劉封心中一動,忽然想起了後世的一國兩制,頓時覺得思路開闊起來,民族大融合是大勢所趨,以匈奴爲首設立自治州郡,對將來收服羌人便有了啓迪之意,就眼下的局勢來看,再適合不過。

徐陵撫掌大笑道:“殿下可謂一語中的,不錯,以夷制夷!”

劉封端起茶杯,神色也輕鬆了許多,笑道:“此事還需仔細籌謀一番方可。”

第718章 二次報信第2127章 新的危機第449章 生死突圍第1714章 首戰正名第1247章 取捨之道第882章 各懷心思第1366章 家族毒瘤第2010章 于闐援軍第74章 屯田之策第1957章 化險爲夷第1073章 任性不羈第1786章 最後尊嚴第648章 自以爲計第933章 攔路之人第1710章 狂羈之表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722章 以下犯上第1249章 君無戲言第1427章 異象消失第1823章 深藏不露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58章 進入尾聲第478章 不分勝負第959章 搶先一步第330章 鏖戰赤壁第24章 小班底第209章 開始攻城第892章 援軍到來第102章 各顯其能第58章 進入尾聲第1836章 敗軍之將第1228章 得隴望蜀第1912章 新政改革第1684章 全面出動第1036章 武將優勢第702章 意外發現第1540章 反客爲主第763章 荊州小聚第1830章 深夜偷襲第1589章 同歸於盡第1773章 陣中幻境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1449章 新老交替第264章 吳魏結盟第823章 休養生息第403章 如此抉擇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1474章 歌功頌德第1570章 積極備戰第439章 淮南勇將第1980章 校場演武第1848章 燕趙之士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2039章 古蜀國後裔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578章 三星洞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229章 議取長沙第809章 進退無路第1544章 實力懸殊第1309章 虛驚一場第1976章 氣急敗壞第1458章 江湖規矩第477章 無奈破陣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33章 大禮上門第1159章 爽約不至第1333章 知遇之恩第1681章 宏圖大志第1111章 密信消息第1427章 異象消失第2096章 連夜入關第1185章 短兵相接第243章 兵多將廣第541章 三國局勢第454章 蠻不講理第1695章 號令難行第549章 擾亂後方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592章 帝王卷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1116章 少年英雄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2127章 新的危機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1054章 守株待兔第136章 賺取江陵第1157章 搶先一步第185章 計定長安第16章 半路設伏第1307章 錦上添花第740章 陰寒之力第1267章 盛情款待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466章 三道防線第1507章 當面拆穿第1361章 人心渙散第1486章 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