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北伐大計

諸葛亮和劉封全力發展內政,兵馬休養生息,蓄勢待發,益州、荊州境內安穩,民生安樂,漢中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就連南中,也恢復生機,蠻夷和漢人趨於和諧,漸入繁榮。

魏黃初二年,曹丕封皇子曹睿爲平原王,曹彰、曹宇、曹林等十一人皆進爵爲王,時隔一月之後,立鄄城侯植爲鄄城王,百官升賞,朝中漸趨穩定。

春五月,蓄勢半年多的曹丕再次開始征伐,命徐晃守住新野,防備關羽,同時做出進逼江夏的態勢,牽制東吳水軍。

以大將軍曹真爲統帥,命曹休、張郃、夏侯尚等各率兵馬出彭城、合淝、汝南,三線進兵揚州,中原戰事一觸即發。

孫權聞訊,急忙調遣大都督呂蒙督五軍,以水軍都督陸遜防備徐晃,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進駐廬江,裨將軍朱桓守濡須拒夏侯尚。

爲了重振士氣,也表示與蜀漢同進退的成宜,孫權改元黃武,宣稱以士德承漢,各路兵馬調動,呂範督運糧草,以江東之力力拒曹軍。

四月中旬,雙方在揚州中部交戰,張郃擊破孫盛,佔領石亭,直逼廬江,諸葛瑾急忙帶兵援救,卻被夏侯尚帶兵突襲,大敗而歸,退守城中。

夏侯尚看廬江兵力不足,轉攻濡須,卻反被朱桓戰敗,亡千餘人,魏將常雕戰死,王雙被俘,曹軍南下的氣勢被阻,沿江和吳軍對峙。

廬江雖然損失了一些兵力,但作爲長江以北的橋頭堡,孫權深知此地的重要性,穩固不亞於建業,張頜、曹休圍數月,竟然不能攻破,而此時呂蒙也從吳軍徵兵完畢,馳援江北。

正在雙方僵持的時候,曹軍中疾病流行,江水上漲,眼看進攻無望,在東吳送回王雙等俘虜之後,撤兵回退。

兩次出兵無效,曹丕憂憤交加,加上曹彰之死傳出許多謠言,病情日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太子曹叡,一月之後,曹丕去世。

曹叡繼位,改元太和,封鍾繇爲太傅,曹休爲大司馬,曹真爲大將軍,華歆爲太尉,王朗爲司徒,陳羣爲司空,司馬懿爲驃騎大將軍,升賞百官。

消息傳到成都,劉封吃了一驚,想不到曹丕竟然會這麼快就死掉,歷史上曹丕執政六七年之久,忽然想起原先諸葛亮所說的星象,紫微星黯淡莫非就是指的曹丕?

還有兩顆將星,一個就是重振雄風的關羽,東吳方面呂蒙和甘寧也都活着,卻不知道究竟會應在誰的身上。

但有一點劉封卻很清楚,這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那個三國了,一切人事因爲自己的到來而在不斷改變着,走向了劉封無法預料的未來。

魏、吳兩方交戰近乎一年,給了蜀漢良好的發展機會,兩年的儲備,已經差不多能夠支撐北伐,秣兵歷馬等待最佳時機。

糜竺的商隊已經初具規模,無論茶葉還是絲綢都賺取了不少的利潤,鄧崴的西域商隊幾乎佔了整個商隊三分之一的利潤,其次便是往荊州方向的運輸商隊,以襄陽爲中心,交易到中原和東吳,十分活躍。

蜀建興三年春,孫權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登基稱帝,定國號大吳,定都建業。

諸葛亮聞言大笑:“孫權稱帝正是時候,吾等北伐的時機到矣!”

孫權也比歷史上更早幾年稱帝,劉封知道接下來纔是真正的硬仗,這兩年他跟在法正左右,着實學了不少本領,底氣也足了許多,以後真的要靠真本事說話了。

當下有種意氣奮發的慷慨,言道:“孫權稱帝,野心勃發,必定不肯偏安一隅,去年曹丕發兵未果,如今出兵,定會和我軍約定共伐曹魏,到時候就各憑本事了。”

諸葛亮點點頭,馬上開始調兵遣將,先讓魏延、趙廣等將率領精兵前往漢中集結,年關剛過,成都城中再次忙碌起來,誰都知道這一次北伐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大意。

半月後果然東吳派來使者,宣告孫權登基之事,約定兩國出兵共同伐魏,先滅曹魏,再東西共分天,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冠冕堂皇的話。諸葛亮厚賞來使,召集朝中文武到養心殿朝議,上表北伐中原,著名的《前出師表》新鮮出爐,不過其中南征的一段和重奪荊州,三分天下的大局說得更加有慷慨陳詞,少了原本出師表的擔憂和悲痛,大

有一舉席捲天下之勢。

今南方已定,荊州平定,兵甲已足,當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一席話說得文武心潮澎湃,誰都想着能夠重返中原,就算能佔領長安,也能振奮士氣,畢竟長安是西漢開國之都,那纔是名正言順的繼承大業。

劉禪對這些似乎漠不關心,耐着性子聽完之後,便將政事全權交給諸葛亮執行,蔣琬和劉封從旁聽從調遣,一內一外,算是將北伐大權交給了諸葛亮。

劉封本來還想着這次會不會派他和趙雲等人北伐,諸葛亮留守後方,但看他出師表中決心如此,就知道他對此次兵出關中十分重視,不過有了諸葛亮親自統兵,反而更加踏實。

散朝回到府中之後,劉封說道:“如今長安有司馬懿鎮守,此人足智多謀,只怕拿下隴右要費些周折。”

諸葛亮此時還未和司馬懿正面交過手,但司馬懿在中原數次大戰,已經嶄露頭角,北伐是個慎重的問題,他知道劉封絕不會信口雌黃,思索一陣後言道:

“司馬懿乃是曹魏重臣,三朝元老,如今曹叡年幼登基,託孤幾人唯有司馬非曹姓而掌兵在外,可密遣人往洛陽、鄴郡等處,佈散流言,道其欲反;曹操曾言司馬城府深沉,野心極大,命曹丕小心防備,曹真、曹休必會疑忌,如此流言定使曹叡心疑,就算不殺此人,也會被調回洛陽,削去兵權。”

第975章 莫道君行早第1568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再生變故第2093章 趁機要挾第13章 退敵之策第576章 空空上人第962章 傳國玉璽第417章 大敗魏軍第1847章 強行廝殺第1275章 大軍進城第277章 勝利的喜悅第1887章 飛刀傷人第1591章 全軍潰敗第423章 文武雙全第982章 出乎意料第926章 聖物失竊第16章 半路設伏第1079章 英明決斷第679章 飛鳥傳書第1625章 蒼山之火第1670章 拼死一戰第79章 諸葛信任第593章 經書誘惑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2076章 防不勝防第88章 華青堂開張第899章 野外囚禁第1586章 胡人兇性第750章 是非對錯第2090章 人生得意第58章 進入尾聲第1466章 迷途知返第65章 勸諫登基第708章 許昌援軍第1174章 時不待我第1712章 百姓送糧第1330章 地廣人稀第166章 智擒姜維第1044章 諸事俱備第1508章 四俊之名第762章 家族計劃第385章 大敗魏軍第1444章 天助魏軍第1043章 訓練騎兵第2036章 技驚四座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996章 江湖令第1786章 最後尊嚴第1849章 兵強馬壯第594章 胡昭計劃第1766章 單騎闖陣第1062章 惡有惡報第12章 曹軍出兵第998章 公泄私憤第610章 陷入絕境第528章 深謀多算第三章 披甲出征第1322章 搶佔先機第1229章 虎父犬子第1121章 操控全局第239章 羌族求援第635章 盤算落空第546章 弘農楊氏第1680章 切身體會第534章 白虎心病第1399章 詭異鯊魚第2116章 紫虛上人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674章 自亂軍心第51章 進退維谷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971章 獅王保佑第917章 調虎離山第649章 死守不出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1259章 捲土重來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1886章 陰山四傑第1780章 爲民除害第214章 遲來一步第656章 一舉兩得第717章 兵臨城下第1562章 再進一步第1855章 死守待援第1232章 雷霆手段第702章 意外發現第24章 小班底第828章 木屋廝殺第1878章 灰飛煙滅第1689章 大殿血光第289章 長安發展第1728章 出乎意料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1625章 蒼山之火第1538章 殺入腹地第1564章 臨危不亂第1807章 狼狽逃竄第670章 唯一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