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章 當衆展出

陳貫一句話,讓衆人再次鬨笑起來,似乎發現了劉封的漏洞,如果這首詩是他剽竊的,那就說明前面一首也不是他所做,甚至連劉諶剛纔的那首詩都徹底失去價值。

文士向來清高,尤其在漢代察舉制催生的士大夫、世家之間更是如此,有真才實學的人從來不屑於去抄襲別人的作品,借鑑前人之技巧,這自然無可厚非,可是如果盜取他人之作品,卻是極度厚顏無恥的事情,也素來爲人所唾棄,必會千夫所指,身敗名裂。

大多數人此時跟着起鬨,倒不是他們也覺得這個漏洞有多少道理,而是希望看到劉封三人從高處被打落,今日讓他叔侄出盡風頭,這是大家不能忍受的。

ωwш ⊙Tтká n ⊙CO

劉封冷然掃視衆人,微哼一聲,竟然揹着手走回原位,站在劉諶身後微微閉目,做出一副不屑解釋的姿態來。

“你……你豈有此理!”

陳貫孤零零地站在來,氣得臉色鐵青,劉封的這幅神態,明顯是在表示陳貫之流只是個蠢貨,懶得跟他再廢話。

“唉,這又是何苦?”

尹宗聽了這幾首詩,已經對劉諶和劉封徹底心服,輕嘆一聲緩緩道,“辭賦之作,向來都是誇張修飾,出人意料,方纔這首詩中雖有白頭之句,卻不能非要指定就是作詩之人,何妨不是一位破城之中倚門待子的老者?

亦或是固守城池,歷經戰火眼睜睜看着國破君亡的老臣?”

尹宗一席話,倒讓蔡襲感觸良多,不禁想起當年蔡邕的那些經歷,從洛陽到長安,他親眼目睹的不正是國破山河在,烽火連三月?

一生爲國家奔走,耗盡心血,憂國憂民,白頭不勝簪,晚景何等淒涼?

“這也未嘗不能就是黃公本人?”

蔡襲一聲長嘆,緩緩道,“昔年伍子胥一夜白頭,黃公若是以白髮比指憂國憂民之心,更是入木三分吶。”

幾人一番分析,聽者暗自點頭,陳貫站在那裡便愈發尷尬,臉色一片陰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陳公子既然不服我家公子之作,何妨獻上一首詞賦,叫我等也開開眼界?”

正尷尬之時,沒想到還有人讓陳貫作詩,這不是落井下石麼?

衆人紛紛擡頭,卻見說話的並非剛纔那位黃舒,而是另一位年紀稍長的文士,此人看起來氣度更爲儒雅,暗自猜測恐怕也是一位高手。

陳貫狠狠地瞪了一眼說話的陳裕,牙關緊咬,此時更不能憤而離席,但作詩恐怕又被人恥笑,沒想到今日出頭未成,反而成了笑柄。

正當他臉色由青色轉爲紫色的時候,蔡襲終於想起來要打圓場了,他不認識劉封,卻認得陳裕,趕忙起身笑道:“諸位,今日詩文之會,我看就到此爲止吧,今日能聞此等佳作,足夠吾等回味良久了。”

“是是是,足矣足矣!”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附和,趕緊結束這該死的作詩環節,否則稍後輪到自己頭上,也同樣是當衆出醜。

蔡襲笑道:“接下來便將吾祖父親筆之作獻上,供諸位仁兄品鑑!陳兄請坐稍候。”

陳貫咬咬牙,微微側過身坐下來,將半個後背留給了劉諶三人,看也不想再看他們一眼,他卻未發現,一直閉着眼睛的劉封眼縫裡閃過數道寒光。

爲了避免尷尬,蔡襲很快命人推出一個三尺長寬類似於貨架的書架來,上面掛着一塊絹布,幾方發黃略顯殘缺的紙張,這就是要展示的蔡邕親筆作品,衆人的注意力終於被轉移,目光都集中在那幾幅字上面。

書架下面裝着小輪子,緩緩地在幾排座位之間移動,以便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劉封看不懂,但劉諶卻全都知道,有模有樣地和陳裕在一旁低聲討論起來。

這幾幅作品包括蔡邕的代表作《述行賦》,這是一篇短賦,沒有多少字數,還有其他幾篇《獨斷》、《勸學》、《釋誨》、《敘樂》,都是蔡邕創作的手稿或者用隸書重新抄錄過的,對這些士子來說,其價值不可估量。

面對蔡邕的手跡,表現最熱切的便是剛纔陳貫,恨不得將眼珠子留在那些字上面,最感無聊的就是格利亞,這宴會直到現在都與他無關,蔡襲自始至終也沒有提他半句,別提多難受了。

如果是坐在角落也就罷了,偏偏還讓他坐在主位之上,對面的黃公子一行可是出盡了風頭,他卻一句話也說不上,這讓格利亞更覺難受,低着頭將桌上的兩盤涼菜吃了個精光。

就在衆人品味討論蔡邕之作的時候,蔡襲再次起身大聲說道:“諸位仁兄,今日除了展示家祖之作之外,在下還有兩副大作要與諸位分享。”

衆人沒想到蔡襲還有寶貝展示,都露出期待之色,蔡襲頓了一下笑道:“這兩幅大作卻非在下家中所傳,而是當年司馬長青之作,今日有幸與諸位探究。”

有人問道:“司馬相如,莫非是上林賦不成?”

另一人笑道:“上林賦是爲武帝所作,必定存在宮中,依我之見,應該是子虛賦吧?”

有人不服氣:“難道司馬長青便只有子虛賦和上林賦麼?”

蔡襲此時卻指了指旁邊的格利亞,笑道:“諸位,這兩副大作正是這位羌族使者格利亞所帶來,格利亞在西市開設當鋪,前幾日恰好有人當了司馬長青親筆之作,難辨真假,來請在下辨識,恕我眼拙,實在難以分辨,便在詩文宴之上展示出來,看看諸位仁兄可有人能辨識此物真假。”

衆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羌人帶來的東西,怪不得他會今日出席,連蔡襲都分辨不出真假,其他人心中也各自盤算起來。

議論之際,蔡襲已經命人先將蔡邕的作品收走,又帶上來兩幅卷軸,就在那書架上懸掛起來,這兩幅字裝裱得十分精美,但看起來古色古香,明顯比蔡邕的那些字年代久遠。

靠近書架的人已經看清楚了卷軸上的內容,驚呼道:“哎呀,原來真是子虛賦和上林賦!”

一瞬間大廳裡再次鬨鬧起來,後面的人忍不住站起來張望,但此時格利亞卻神色呆滯,張口結舌,他怎麼也沒想到蔡襲竟然拿到了那兩幅字,而且還將其當衆展示出來。

驚疑不定的同時,心中又升起了一線希望:難道這兩幅字是真的?

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1337章 全軍潰敗第508章 蓋世奇功第695章 帳中認罪第1811章 智取關隘第1128章 信手拈來第1231章 恃寵而驕第545章 吐鯁清喉第603章 天書出現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55章 兵鋒直指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65章 勸諫登基第954章 敬賢院長第498章 二將爭功第1523章 智取關隘第1987章 捨命相搏第2108章 疏勒覆滅第1020章 身世之謎第1499章 威逼利誘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1537章 兵進幷州第1071章 銅雀宴會第371章 鮮卑借人第1273章 鬱不得志第886章 名士之後第993章 歪打正着第2105章 長驅大進第1277章 全線出動第1077章 誇誇其談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1412章 麒麟眼第370章 奇怪勁敵第1776章 望眼欲穿第1950章 迷途羔羊第891章 無力還手第1234章 四路出兵第717章 兵臨城下第278章 釋放第669章 生死搏殺第1999章 將計就計第998章 公泄私憤第872章 誘兵出城第1089章 以退爲進第258章 二次反擊第1006章 脣槍舌劍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256章 分派兵力第2011章 山中遇敵第211章 關羽出兵第426章 火燒全城第195章 肉爛在鍋裡第384章 如此守城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752章 暗藏私心第1777章 不忘初心第1309章 虛驚一場第417章 大敗魏軍第74章 屯田之策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346章 西河港第1708章 喜訊連連第365章 再換旗幟第1218章 過河遇險第440章 無奈求援第1627章 徘徊不定第326章 水上約戰第644章 百密一疏第1615章 擅離職守第1865章 瓦解敵志第336章 小酒鬼第1813章 握手言和第1652章 臨陣抉擇第2121章 地洞金光第1859章 以民爲先第1503章 最後抉擇第809章 進退無路第2128章 兩路出兵第2122章 正邪難分第1689章 大殿血光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967章 舞文弄巧第744章 風口浪尖第1897章 惡徒授首第995章 人言可畏第564章 武俠夢第1499章 威逼利誘第1583章 軍前賭約第738章 刺客線索第647章 迴歸營寨第2012章 驚心動魄第1892章 大賢王第923章 千里追殺第41章 趙廣的煩惱第656章 一舉兩得第205章 再奪壽春第1723章 兵出雲台山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1468章 垂死掙扎第1151章 至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