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仁心大智

兩日之後,漢軍逼近新都港,這裡四野開闊,河道寬敞,港口橫亙在饒河分流之處,扼守三江要道。

關塞之上,吳兵早已嚴陣以待,遠看漢軍分兩路而來,水面上綿延數十里,舟船密集,旌旗蔽日,將整個寬闊的饒江幾乎全部佔滿,三支高大的鬥艦如同移動的堡壘。

馬步兵揚塵而至,如同奔跑的土龍,當先一隊騎兵先到了關下,領兵的是一員虎背熊腰的大將,身高過丈,威風凜凜。

兵馬站住陣腳,這人催青鬃馬,從陣中旋風一樣奔馳而出,見他頭戴四楞八角荷葉板檐盔,頂上紅纓隨風飄灑,黃金抹額兜住兩道劍眉,左面頰上的刀疤愈發明顯,更顯得氣勢駭人。

到了城下,橫刀立馬,睥睨掃視着驚疑不定的吳兵,傲然大喝道:“守將何人,還不出來受死!”

城上守軍被來人氣勢所懾,一陣騷動,彎弓搭箭的士兵忍不住手一抖,弓弦鬆動,不自覺落射出十幾支稀疏的箭矢,無力落在那人面前。

孫鄰見這人氣度不凡,卻並不熟悉,問一旁的劉鑠:“此將何人?”

“將軍,看此人眉角刀疤,必是劉封屬下大將寇威,”劉鑠緊皺眉頭,臉色愈發凝重,緩緩道,“據說此人拜關羽爲師,久在襄陽,故而不曾顯名。”

孫鄰微微愕然,凝目打量着寇威手中的兵器,這是一把鉤鐮刀,刀背上有鉤鐮彎出,刀身潔白,刀刃泛着寒芒,吞口護嘴爲一金色龍頭,刀柄如龍身,如同黃龍口中含着刀刃一般,作神龍吞月狀。

咚咚咚——孫鄰正要問如何對敵,卻聽城下一陣鼓響,人馬騷動,竟有一隊人馬先殺出城外,大吃一驚,喝問道:“何人大膽,安敢私自出城?”

“報,將軍!”

正在此時,傳令兵急匆匆跑上城樓,“全將軍領兵殺出城去了。”

“嗨呀,危險!”

孫鄰急得直拍大腿,頓了一下傳令道,“擂鼓,快擂鼓。”

城上守軍也開始擂鼓,新都城上下鼓聲震天,吳軍見有人主動出戰,頓時有了一絲信心,目光都落在那人身上。

出戰之人名叫全誠,是全家的遠親,雖然做官多少受了一些皇恩,但他不甘心只做戍邊小將,總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殺敵立功,出入朝堂。

蜀軍雖然勢大,但他猜測先鋒一般都爲偏將,不如先出城殺他個措手不及,斬將之後便馬上回城,再找個藉口回到建鄴,至少也能撈個羽林都尉,不必再在邊關吃苦受罪了。

仗着全家的權勢,全誠纔敢不經請示便私自出戰,此時聽到城上鼓聲響起,不由心中大喜,看來孫鄰也是同意他出戰了。

全誠挺槍出馬,立於陣前指着寇威大叫:“來者何人,安敢犯吾疆界?”

寇威冷笑道:“某乃大漢破虜將軍寇威是也!孫權妄自篡逆,某此來是爲收復失地,何來犯境?”

全誠大笑道:“吳大帝秉承天意,受命大統,漢室早亡,爾等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罷了!”

寇威聞言大怒,臉色微沉,寒聲道:“報上名來!”

全誠以爲寇威詞窮,愈發得意:“聽好了,大吳越騎校尉全誠。”

“全誠?

某今日便成全你!”

寇威雙目微凜,不等對方說話,飛馬舞刀,直取全誠。

全誠要在三軍面前炫耀,自以爲已經佔了上風,鼓聲中抖擻精神,挺槍來迎。

二人錯馬相交,黃龍鉤鐮刀閃爍寒光,不到三合,寇威手起刀落,便將全誠砍於馬下。

咚咚……城上的鼓手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又敲打了好幾下才停住,餘聲嗡嗡作響,吳兵一片沉默,驚恐不已。

只是一個照面的功夫,全誠便被斬首,甚至連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便人頭落地,那幾刀快得讓人眼花繚亂。

跟隨全誠出城的吳兵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趕緊轉身倉惶逃回,將城門死死關閉。

寇威也不去追殺,立馬站在全誠屍體旁邊,刀尖上有血珠不斷落下,望着吳兵哈哈大笑,他本就是來立威懾敵的,不爲衝殺。

“江東無人焉?”

風聲捲動旌旗,寇威冷傲的聲音傳遍城頭,吳兵赧然低頭,再也無人敢出城應戰。

連喊數次,吳兵只是沉默守衛,城門緊閉,寇威挑了全誠的腦袋,領兵退後,空曠的城門外只剩一具無頭屍體。

提着人頭來至中軍,寇威意猶未盡,嘆道:“將軍,新城果真沒有大將,只斬了個無名之輩。”

劉封笑道:“江東之地,本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奈何孫權晚年昏聵,無識人之明吶,你且退下歇息去吧!”

“是!”

寇威抱拳退出帳外。

陳壽言道:“將軍,寇將軍陣前立威,震動守軍軍心,今夜劉鑠再去勸說孫鄰,必能成功。”

“不錯!”

劉封點頭道,“吾命劉鑠於斬將之後再去勸降,是不想讓他太過冒險。

今夜命胡將軍就在城外待命,若是孫鄰執意不降,劉鑠自會反叛開城。”

陳壽言道:“將軍處處爲人安危考慮,將士豈能不用命效力?”

劉封嘆道:“劉鑠迷途知返,已屬難得,不可再叫其爲難。

孫鄰投降與否,新城已是囊中之物。

吾若是爲了讓孫鄰活命反讓劉鑠冒險,於理不合。”

陳壽抱拳道:“將軍仁智。”

劉封笑道:“你可知吾保住劉鑠,另有用處?

在此之前,徐陵已於許昌勸降劉寓,這劉家子嗣散落各處,或隱或仕,是時候該出來盡一份力了。”

陳壽猛然一驚,才明白劉封何以早就勸降了劉鑠,如此看來,恐怕不僅劉鑠和劉寓,其他漢室宗親之後,已有人暗中與其他子嗣暗中聯絡了。

黃巾之亂,諸侯割據乃至三足鼎立,劉氏雖然沒落,但各宗族還有後代傳下,散落各地,如果能聯合起來,的確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想到此處,不禁再次感慨道:“將軍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

“又來了?”

劉封回頭掃了一眼陳壽,咂咂嘴,笑道:“承祚啊,將來若以你爲史官,記這《三國志》,諸人是非功過,你又作何點評?”

“三國志……”陳壽一怔,皺起眉頭陷入沉思,連劉封走出大帳都未曾覺察。

第610章 陷入絕境第1020章 身世之謎第709章 畏罪逃亡第1179章 集齊經書第121章 各懷心機第199章 皆大歡喜第1741章 人心惶惶第1471章 半夜回府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809章 運送糧草第1255章 死於亂軍第1549章 各謀心機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256章 孤軍被擒第1638章 落網之魚第1208章 猶豫不決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1799章 英雄宿命第807章 請君入城第1201章 陷入絕境第688章 計中計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327章 水上交鋒第255章 引誘第1486章 真假難辨第1701章 全隊出動第1881章 故技重施第775章 處心積慮第626章 美人如玉第1284章 身份轉變第728章 兼程趕路第1962章 黃雀在後第350章 普淨大師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1559章 進退兩難第1229章 虎父犬子第1649章 各顯其能第714章 兵臨城下第104章 華佗的魅力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694章 虛驚一場第214章 遲來一步第1914章 西出陽關第706章 最後的倔強第1915章 駝鈴悠悠第333章 門戶大開第325章 我的地盤第1400章 奇蹟再演第1934章 軍事部署第1866章 人心愚昧第646章 不明所以第190章 魏國危機第27章 春秋刀法第34章 初次試探第968章 科技之力第1580章 換防對敵第134章 偶像的力量第1529章 兩全準備第839章 傲嬌女子第342章 老將相逢第736章 皓首倉顏第1190章 強行攻城第705章 圍追堵截第1199章 少年逞威第1498章 救命稻草第683章 塞翁失馬第185章 計定長安第1274章 不屑子孫第928章 耀武揚威第768章 脫胎換骨第1152章 南北防線第959章 搶先一步第793章 權謀利益第1493章 強搶風頭第1491章 赴宴鴻鵠樓第223章 裝神弄鬼第112章 東吳求救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938章 國盛道強第1573章 攻敵必救第91章 天下名巧第1728章 出乎意料第965章 投其所好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727章 生死難料第1298章 從內攻破第1811章 智取關隘第1703章 殺入賊營第1395章 近身纏鬥第368章 銀裝素裹第332章 心有不甘第1039章 馬蜂窩第591章 漠北刀客第1374章 魏國之變第786章 成都軍情第1002章 論資排輩第1470章 噩耗傳來第1882章 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