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東海巨賈

夏末秋初,正當天氣轉涼之時,海邊氣候卻更加悶熱,天地無風,原本洶涌的海浪也變得綿軟無力,緩緩地涌過沙灘,悄然退去。

這裡是琅琊郡和北海郡相接的一出海峽,懸崖峭壁和沙灘交錯蜿蜒,遠處的海平面上千帆點點,近處的碼頭也十分熱鬧,即便是悶熱的中午,依舊人聲鼎沸。

每到秋日,海鮮大多肥美,海鮮、珊瑚等等都載滿漁船,甚至還有采蚌的漁民也能滿載而歸,天氣越悶,反而收穫越多。

遠處的海平面上銀光連成一片,那是即將完工的鹽田,近處還有撿貝殼的孩童,十幾名船伕正將一艘大船緩緩拉攏靠岸,喊着整齊的號子。暗青色的海巖犬牙交錯,在這裡有一處極大的港灣,港口矗立兩座巨石,任憑風吹浪打,歲月侵蝕,宛如守護大門的天神一般屹立不倒,這裡即便有大風巨浪,也對港內

很難形成威脅。

涼快巨石之上豎立着湛藍色的大旗,旗幟之上用金絲線繡成的海鷹正展翅翱翔,在琅琊郡、東海郡乃至整個徐州海岸線上,沒有人不認識這個旗號。

海鷹旗,正是徐州糜家的旗幟!早在桓帝時期,糜家便是徐州有名的大戶,到了麋竺這一代,更是成爲徐州富商,其先祖世代經營墾殖,已有僮僕、食客近萬人,家資巨億,因爲諸侯戰亂,糜家兄弟也

成爲徐州炙手可熱的人物。

家主糜竺當年被陶謙闢爲別駕,糜芳爲彭城相,兄弟二人同時進入官衙,爲糜家的發展又打開了一條新的通道。直到大漢皇叔劉備進入徐州之後,糜家的命運才真正改變,糜竺不顧族人反對,不惜傾盡家財輔佐劉備,追隨其東奔西走,終於功成名就,官封安漢將軍,成爲東海鄉間

的美談。

港口岸邊數十輛馬車和推車正排着整齊的隊伍,將一袋一袋的貨物搬運到大船之上,每裝滿一艘,就從港口緩緩離開,運往大海深處。

粗略一看,這港口中竟停留着近三十艘大船,每一艘都極其高大雄偉,雖然無法和水軍的樓船相比,但承載力絕對超過了樓船。

正在船伕們忙着裝載貨物的時候,幾名身穿便服的人從岸邊走來,當先一人頭戴漁夫斗笠,看不清面龐,在一名糜家管事的接待下進入這艘船的客艙之中。

將幾人送入艙內之後,那人轉身對身旁的親信吩咐道:“吩咐他們注意,這艘船隻裝一半貨物即可,離港之後,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關裡。”

“是!”親信躬身行禮,向後退開,那人才矮身進入船艙之中。

船艙裡倒也寬敞,擺着一張方桌,四條長凳,一看便是從漢昌號購買的桌椅,那幾個人坐下之後,自行倒着茶水,卻都一語不發。

“島上一切都安排好了麼?”戴斗笠的那人看了一眼窗外,碼頭上人影熙攘,依舊熱鬧,這裡進出幾個陌生人再稀鬆平常不過,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們。

那管事站立一旁,聞言笑道:“先生儘管放心,此事由家主親自主持,不會有半分差池。”

“嗯,事關重大,吾不得不親自去看一趟。”那人微微點頭,頓了一下道,“此處暫時無事,就不勞煩糜管家了。”

“先生若有差遣,儘管開口!”那管家答應着,很自覺地退出船艙,將艙門輕輕關上。

片刻之後,這艘大船也緩緩啓動,破開海浪,從港口進入廣闊的海面,駛向遠處。

雖然糜家兄弟追隨劉備遠走益州,但糜家偌大的產業依然還留在徐州,徐州本爲四戰之地,曾經數次易主,許多大族如曹氏、陳氏、張氏皆受到重創,甚至一蹶不振。

但唯獨糜家依然保存實力,不受影響,這並非因爲糜家的運氣好,而是糜家的產業雖屬徐州,卻不在徐州之地,他們遠離戰亂,甚至不受官府轄制。

在東海郡朐縣的山海之間,去海八餘裡,有一座孤島,名叫鬱洲島,那些商船的貨物,便源源不斷地送到這座島上。

鬱洲島南北綿延三百里,北部爲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南脈如長蛇,高昂的頭部也是一片懸崖,上面生長奇花異草,甚至還有許多稀罕靈藥。

有人說這座山崖上有許多松柏,數十年甚至百年卻永遠無法長大,是因爲鬱洲島沒有龍氣,一旦松柏成型,便如蛇生犄角,成爲了龍頭,就要衝天而去。

但即便如此,這山崖上也修建了三座道觀,有修煉者數百人,在長蛇腹部則靜臥着一條長近百里的村落,因不分縣鄉,山巒猶如天險關隘,取名關裡。

關裡環村皆山,中爲坦蕩的平原和無垠的坡地,東南則瀕臨大海,良田美池無數,極富魚鹽之利,在這裡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安樂祥和,真如同仙境一般。糜家有僮客萬人,盡居於此,自然都親如一家,中原戰亂,來此避亂者更是不計其數,關裡雖不算大,卻藏龍臥虎,能人輩出,或許一個荷鋤的閒散農夫,便有經天緯地

之才。

昔年便是劉備在關裡操練兵馬,運籌帷幄;糜竺在關裡計數魚米,籌餉助軍刀槍劍戟的碰撞曾一度成爲關裡最響亮美妙的聲音。日過中天,海面上波光粼粼,關里門口寬闊的沙灘之上,長着許多粗壯高大的闊葉樹,白色的沙灘和遠處的點點光波交相輝映,左手處有一座矗立高聳的石崖,上面修建

一座涼亭。涼亭之中,坐着一位皓髮白鬚的老者,這老者年近七旬,臉上皺紋如同溝壑一般,但一雙眼睛卻深邃有光,從他的眼眸之中,似乎能看到刀光劍影,也有歷經沉浮之後的

滄桑和冷峻。這老者一身錦衣,坐着一張用南海花梨雕刻製成的四輪車,仔細一看,這張車沒有任何縫隙和卯榫,竟是用一根整木製作而成,上面的花紋十分精美,雕刻的是一副海港

練兵圖。只是他手中的一根手杖卻異常寒酸,竟像是山裡隨便撿來的枯木,而且因爲時間久遠,杖頭已經腐朽發黑,與其一身富貴逼人的氣象大相徑庭。

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50章 三分局勢第2062章 撲朔迷離第1148章 計劃實現第466章 三道防線第1630章 金蛇槍法第1581章 今非昔比第943章 和親請求第874章 臥虎藏龍第2119章 刀兵相見第1875章 同一個先祖第1640章 重重包圍第795章 親自查探第474章 偷襲第376章 後起之秀第707章 放你一馬第20章 關羽收徒第617章 旖旎時光第145章 無當飛軍第1323章 熔燒鐵鏈第454章 蠻不講理第52章 連擒二將第968章 科技之力第1962章 黃雀在後第764章 德才兼備第143章 盤蛇谷第508章 蓋世奇功第242章 故友相逢第780章城內兵變第2054章 山洪過境第1840章 虎噬軍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047章 唐林靠山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581章 劉玲的仙緣第1777章 不忘初心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700章 各懷心機第1008章 禍從口出第1447章 全軍撤退第682章 苦肉計第1585章 豪傑死士第1801章 故佈疑陣第31章 回到成都第187章 兵臨城下第1716章 陷入絕境第1798章 誘兵之計第1923章 兩虎相爭第1450章 魏國隱患第1041章 各自奔逃第三章 披甲出征第1734章 不謀而合第894章 九真婆王第184章 子午谷之兵第1825章 歷史疑團第578章 三星洞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761章 陳罪三條第2003章 關內混戰第912章 老驥伏櫪第900章 人言可畏第1674章 屠胡令第1113章 天意相逢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1268章 待客之道第1876章 自私自利第769章 關鍵之人第1337章 全軍潰敗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1483章 最後希望第1391章 弄巧成拙第170章 連挫先鋒第1516章 西域動靜第1650章 山中遇阻第1520章 司馬之謀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395章 對敵之策第1352章 有備無患第49章 損招迭出第635章 盤算落空第617章 旖旎時光第266章 藏身之地第1620章 膽大妄爲第903章 設宴款待第945章 招搖過市第1776章 望眼欲穿第408章 自相殘殺第1405章 趁虛而入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1400章 奇蹟再演第933章 攔路之人第22章 效仿先賢第1182章 大獲全勝第389章 裡應外合第978章 十二天將第1544章 實力懸殊第1634章 虛驚一場第1683章 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