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至劉永聰穎

劉備環視殿上衆人,趙舒俯身在地,絲毫不作退讓,陳到不死,便很難善罷甘休,自己乃是堂堂九五至尊,難道連一名忠心耿耿的部下都保護不了?劉備凝視陳到,久久不語。嚴鵬見劉備仍不下決心,乃數以目示天翼。天翼本五溪之人,對皇帝二字向來看得極淡,他雖不譜時事,卻也深知我的權勢愈大, 他大仇得報的機會也就愈大,見嚴鵬有意,便上前厲聲喝道:“此人慾害將軍,陛下猶豫不決,是何道理?三軍將軍皆在宮外等信,陛下不肯,臣便親帶將士入內殺之。”

“住口。”趙舒急忙出言喝止,又向劉備道:“天翼將軍蠻方之人,心直口快,冒犯天威,望陛下勿怪。”等天翼俯身請罪,複道:“臣屬下將軍侍臣甚忠,陳到刺臣,陛下若不嚴加懲處,惟恐衆位將軍不服,微臣難以彈壓。”

劉備終究還是有幾分脾氣,勃然道:“卿是在脅迫朕麼?”趙舒乃朗聲答道:“微臣不敢,只是據實而言,陛下若真不忍殺陳到,就請賜微臣辭官告退便是,部下將士如何,皆由陛下另使人統率。”

荊州兵馬都是趙舒心腹將領,誰人能代爲掌管?劉備何嘗不知其不可能,只是低聲道:“愛卿言重了。”又數目示陳到,後者知不能免,大聲道:“臣負陛下,其罪當死。願陛下善保龍體,完成霸業。”言訖,叩首再三,乃起身大步出殿而去。

頃刻之後,左右奉上陳到首級,劉備頹然揮手,道:“既已伏誅,念其前功,可厚葬之。”嚴鵬又待要言,趙舒卻不忍爲之太甚,乃點頭稱是。劉備又複道:“卿若無事,可先暫退,朕已乏矣。”我只得 與嚴鵬二人告退出殿,行出數十步,便聽黃皓驚呼“萬歲”,想是劉備悲憤過度,暈厥過去。

陳到已死,桓易重新佈置城防,皆用荊州之兵,城中原有千人盡重賞之,收於營中,雜以心腹兵馬監視。趙舒回原在白帝所居故宅,一面使人借劉備之名報之趙雲,吳懿,一面使人知會葉楓行事。

諸事處理完畢,趙舒乃問嚴鵬道:“爲今之計,先生可有以教我?”嚴鵬自江夏兵敗,便棄劉備而歸趙舒所用,連日白帝消息多是他與黃皓傳答,雖然還不能依爲心腹,但以其才智,請教隨後之事,也無不可。

嚴鵬見左右皆趙舒心腹之人,也欲顯其誠,並不推辭,道:“將軍此時將陛下掌於手中,得佔先機,以某愚見,有二策可供將軍抉擇。其一,借陛下之名,盡起大軍護送西入成都,與孔明一爭高低。只是孔明之智,趙雲之勇,將軍未必一時能下,而荊州四戰之地,將軍輕離又恐爲他人所算。”

趙舒點了點頭,嚴鵬所言,也正是趙舒心中所慮,成都形勢如何,不得而知,貿然前往恐有不利,荊州又有後顧之憂,是以雖有劉備在手,卻也不敢輕率行事。嚴鵬見趙舒點頭,又繼續道:“其二,如今將軍與孔明分掌權柄,又得陛下在手,不妨以此與孔明結成盟約,分領荊益,各施明政,廣修戰備,以爲脣齒,共圖天下。不過此乃慢計,且不知孔明心意如何,若孔明與將軍結盟,陰損之,則荊州不易守。”

趙舒無孔明素無仇隙,也曾想過共存共榮之事,不過趙舒自思才智不及孔明,若不及早圖之,終是禍患,怕日後一旦有變即爲其所算,如今劉備新敗國中空虛,雖無必勝之勢,卻也略佔先機,或者可以可以一搏。趙舒乃謂嚴鵬道:“與孔明結約,無異與虎謀皮,恐終爲所害。先生二策道盡吾心中疑難,就無解難之策?”

“將軍何懼孔明甚也?”嚴鵬笑道:“權衡二策,竊以爲荊益交通不便,將軍欲全得兩處,恐顧此失彼,不若藉此之機,劃建平,上庸等郡爲己治,發展壯大以圖後計。將軍畏孔明,孔明亦懼將軍耳,爲今之勢,外有魏吳,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孔明志在天下,既不能並將軍,也只好求全而謀曹魏。一旦天下有變,孔明出秦川,將軍攻宛洛,事便則孔明得西北,將軍卻取中原腹心之地,孰優孰劣,將軍自省之。”

話雖是如此,但孔明是否能合嚴鵬言語,尚未可知,且荊州乃魏吳皆欲得之地,趙舒若無川中爲援,怎能久守?孔明在西川,關羽尚且不救,豈會救趙舒?趙舒站起身來,緩緩踱了幾步,想要奪取西川固然不易,與孔明誠心結盟,互相爲脣齒,卻是甚難。嚴鵬見趙舒猶豫,乃笑道:“將軍是不知孔明心意,是以難取捨?”

趙舒點頭長嘆道:“孔明其志甚大,恐不能容我。天無二日,我終不能與孔明共掌大權。”

“將軍此言差矣。”嚴鵬又道:“陛下東征失敗,國中精銳盡失。孔明久在成都,已成有勢力,急切除之,豈不聞兩虎相爭,互有所傷?縱使將軍得便,只是讓魏吳獲利,誠不可取。”

趙舒猛然擡頭,看着嚴鵬道:“先生是爲孔明爲說客乎?”

嚴鵬一怔,“哈哈”笑道:“將軍疑我?”又正色道:“吾生平無所願,只望能繳平江東,盡殺孫氏一門。漢室強盛始能成焉,若分崩離析,鵬之心願何時能了?自陛下駕幸白帝,將軍得掌荊襄,孔明便使人結交與我,欲與將軍共圖天下。”

趙舒不知他與江東孫家究竟有何仇隙,乃疑問道:“孔明如何知汝與吾相善?”

嚴鵬嘆息道:“此便是孔明過人之處,我與將軍之事,陛下尚且不敢確信,孔明便能一眼洞悉。不過將軍誘使黃元起兵,卻應該是大出他意料之外,否則也不會留下白帝空城與將軍。”

趙舒“嘿嘿”一笑,能讓孔明出乎意料之外,卻也算深感榮幸。嚴鵬見趙舒面有得色,也笑道:“孔明先雖不知道黃元乃將軍挑動,但其一路東來,孔明也必然有所覺察。少則兩三日,多則七八日,孔明只怕也會親來白帝。這數日之中,是戰是合,將軍尚可仔細思量。”

黃元一直往着白帝城來,孔明必然能覺察不妥,現在多半已在來白帝城的路上。他若真有心與趙舒攜手共謀天下,未嘗不是件好事,確實值得斟酌一番。嚴鵬知此事不易決斷,乃行禮告辭離去。

趙舒轉眼看着天翼一臉不愉,又記起他是爲報大仇而隨自己,趙舒若與孔明聯合,勢必不能再與趙雲爲敵,天翼自然不高興。究竟該何去何從,着實讓趙舒頗費思量。

翌日,陳到所部軍馬在吳懿等川將引領之下回到白帝,趙雲卻帶着親信奔往成都。看來趙舒斬殺陳到確實有着殺雞儆猴的震懾效果,連趙雲也不敢輕來。至於陳到部下軍馬,趙舒恐怕其爲亂,乃命吳懿爲督,屯在城外,曰:“此互爲犄角之勢。”不過陳到部下皆是精兵,趙舒總得想着收編過來,乃以其破賊有功,大加賞賜。又當面向劉備保舉吳懿爲左將軍,讓劉備看吳懿的眼神大變,心不甘,情不願地下詔冊封。吳懿也自知辯解無益,何況白帝城內諸事皆歸併於趙舒,只好坦然受之。是夜吳懿攜其族弟吳班來趙舒府中拜謁,畢竟是國舅之尊,趙舒竭力拉攏,他也用心迎合,是以兩下相談甚歡。又次日,葉楓取黃元首級來獻,獲其降兵上萬,趙舒乃擇其精銳,遣其老弱,又得兵數千,由是白帝城中局勢暫定。

嚴鵬所言不假,孔明確實親自帶兵前來白帝城。聽到孔明在城外請見,趙舒急忙與桓易等人出城來會,遙見孔明,趙雲立馬陣前,乃笑問道:“丞相何來遲也?”

孔明打馬上前兩步,輕搖羽扇,也笑答道:“將軍行事,亮頗不及。”此時他已年過四旬,卻仍風流儒雅,趙舒雖不改容顏,也不禁自慚。孔明又道:“黃元叛亂搶掠數郡,將軍只來一日,便使元兇授首,真可喜可賀。”

“此皆陛下洪福。”趙舒又問道:“丞相不欲入城覲見陛下耶?”白帝城中皆趙舒心腹,對孔明而言,便是龍潭虎穴,但劉備就在城中,孔明爲人臣者豈有不進城參拜之理?趙舒冷眼望着他,看他如何作答。

孔明神色如故,笑道:“吾此來一則爲黃元之亂,二則護送二位王爺前來探望陛下病情。”劉備共有三子,除去衆所周知的後主阿斗,還有劉永,劉理二子。在劉備稱帝之時,均封王爵。難怪孔明有恃無恐,卻是用着這二人做擋箭牌。

趙舒心中暗罵孔明奸狡,口上卻驚道:“原來二位王爺至此,可速請出,容吾參拜。”孔明乃道:“有請二位王爺。”身後軍馬急忙分開一條大道,便有一車駕使出,上立二少年,俱是親王服色。趙舒急忙與衆人下馬,跪拜道:“微臣拜見二位王爺千歲。”

兩人年紀雖幼,卻都是皇家之後,自有一番威儀,並不驚懼靦腆,劉永稍長,乃道:“黃逆謀反,全賴將軍威武,孤聞父皇病重,太子又監國成都,是以孤與弟前來行人子之孝。煩將軍在前引路,使孤探視父皇病情。”

“遵旨。”趙舒乃起身肅立一旁,恭聲道:“兩位王爺請。”孔明於是命偏將領軍在外,帶趙雲擁簇二王車駕入城而來,前後數百餘騎,即便我想下殺手亦難。趙雲剛行至城下,便聽天翼喝喊道:“趙雲狗賊,還我族人命來。”從我背後搶出,舉刀便殺向趙雲。

我帶天翼前來,便是想借他血氣與桓易合力戰殺趙雲,可此一時,彼一時,劉備二子在前,豈可驚駕?趙舒轉眼看着桓易,本要怨他不曾阻攔,卻見其手按腰間,想是被天翼所傷。趙雲保護孔明而來,本就凝神警戒,天翼鹵莽上前,焉能得手?兩人武藝原就相去較遠,趙雲又在馬上,幾合便將天翼撅倒在地,槍尖直指其咽喉要害。

“趙將軍且住。”趙舒還不曾開口相求,孔明便先阻止趙雲,轉眼對趙舒道:“將軍欲使人驚王駕耶?”

趙舒急忙向二劉請罪,道:“微臣豈敢。”只好將趙雲屠殺五溪一族之事說出,又道:“天翼將軍爲報父親族人之仇,是以衝撞王駕。願殿下念其情由,寬而恕之。”劉理年幼,逢此變故已將身體躲在其兄之後。還是劉永開口道:“既已一殿爲臣,此私怨當屏棄之。趙雲將軍忠心爲國,五溪一事,必有緣由,改日孤親自爲二位將軍調解,冰釋誤會,一同爲國效力。”

“趙雲殺我……”天翼還待要開口喝罵,葉楓卻早已搶上前去,將他嘴巴捂住。趙舒急忙道:“天翼將軍情緒激動,請先告退。”等劉永點頭之後,便讓葉楓帶人將其拉扯下去。幾番言語,倒讓趙舒覺得劉永聰穎,遠勝後主劉禪,怎麼一父所生,卻有如此大的差別,不禁暗自稱奇。劉永既不加罪,孔明也不再言,趙舒乃上馬與二王車駕一起前往劉備行宮。城中宿衛已經全換成荊州兵將,孔明愈入城內,神色也愈見沉重,趙雲在身後仍舊一絲不苟,持槍護衛。

比至宮門,黃皓早帶了一羣內侍等候在前,見劉永二人也在,急忙上前行禮。然後宣詔,衆人始入宮內。原本面君皆不得佩劍,趙雲卻並不卸下,門口侍衛待要阻攔,卻被他瞪了一眼,便不敢多言,只是拿眼睛望着趙舒。

趙雲名鎮天下數十年,其虎威非常人能冒犯。趙舒也只好聽之任之,示意退開。既然趙雲不肯卸劍,桓易也就只好帶劍而入。劉永看着二人如此,眼中寒光一閃而過,衆人都不曾覺察。只有趙舒時刻注意着他,心中越加起疑,見二人如此藐視宮禁,莫非在劉永心中已有恨意?

第三百零一章 顯身份軟禁百官第十四章 受庇護認出刺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敵成猛虎被困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玉壁明施挑撥第二十三章 訴不和再詐陳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效丞相反魏檄文第一百六十九章 鎮樊城暗奪兵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魏兵真相明朗第二百一十章 急行軍會合桓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洛陽龐德盡忠第九十三章 陣前鬥暗奪南鄭第一百七十三章 送大禮曹操遇刺第四百零三章 出意外宛城失陷第一百二十二章 獲令牌又生疑竇第二十六章 入長沙義陽魏延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虎死識破埋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夕節兩騎夜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襲吳營計中有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遇熟人驚現呂容第三十一章 派系爭風起雲涌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荊州欲留猛將第二百八十九章 傳聖旨入京面聖第四百四十四章 躲罪責矇騙魏延第九十九章 下陽平定軍山下第三百九十章 入山林巧遇磁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降蜀漢無懼誤解第二百二十八章 領王命途中遇襲第十三章 夜離營一遭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第二百三十一章 府中談謀劃勤王第三百零一章 顯身份軟禁百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于禁亡曹丕稱帝第五十五章 錦馬超移防葭萌二百一十七章 縱高平另有其因第一百三十章 戰龐德高平逞勇第二十二章 空城計智退周瑜第十七章 美周郎探營約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軍糧關羽攻樊第二百二十九章 加官爵劉備稱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有準備帶兵逼宮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進言再獲信任第一百八十六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第一百二十八章 爭帥位趙舒分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棄前嫌握手言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魏兵真相明朗第三百七十二章 督雍涼處心刁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覺異樣帳中私語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朝會欲代求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知病情逆子謀父第五十七章 定婚期首得升遷第十五章 的盧馬騎則妨主第八十五章 下牢獄關鳳相救第三百六十八章 止樊城駐軍不前第三百零二章 首收徒趙雲走險第一百一十五章 至成都驚聞父亡第二百九十六章 效獻帝密詔泄露第二百零一章 報訊息桓易歸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領王命途中遇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駐地再勸北伐第四百二十九章 救傅儉葉楓治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中策作爲援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結朋黨郭淮入荊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變故呂容墜崖第三百九十章 入山林巧遇磁山第八十四章 遭抓捕誤會極深第二百五十章 起爭執不識好心第一百零七章 失陽平不退反攻第一百六十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算計弟不如兄第一百八十四章 謀王位二曹相結第八十二章 共患難宛城被截第二百八十章 救敗兵傅彤替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患重病二子相爭第四百章 請援軍程明突圍第三十二章 考難題巧妙破解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桃源迫食丹藥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硬傷抗命出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已成歷史重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進言再獲信任第二百二十八章 領王命途中遇襲第二百四十章 明威脅一石二鳥第七十五章 夜觀星獲贈真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結情義營內定交第四百四十六章 道內情挑動奪權第八十四章 遭抓捕誤會極深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逼子強攻魯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懷禍心挑破離間第三百九十七章 異反常請命回蜀第一百一十章 牆頭草裡應外合第四十三章 營中戲關平入川第三十九章 巡襄陽初見鳳雛第五十二章 鬥張任宿將喪命第九十二章 欲拉攏法正遊說第二百八十九章 傳聖旨入京面聖第三百七十八章 陷絕境力盡遭擒第一百五十九章 破南郡呂蒙被擒第二十六章 入長沙義陽魏延第三百七十九章 除異己趕盡殺絕第四百六十五章 敗魏延平定內亂第一百零四章 效古人不減反增